菩提道上聞思修
文/普親精舍禪修班學員 陳尤美(傳放)

驀然回首所來徑──昔日拙文慕道情

  數月前在老家閣樓尋獲一篇二十六年前於大學畢業前夕所寫的散文,其中的文字片段記載著年輕歲月的慕道情懷……

  「……抱著看破紅塵似的情懷,暫時拋開有關功名利祿與兒女私情的追尋,只有一心嚮往出家人淡泊而自在的生活方式,以及法師們慈顏上流露著人生智慧的光輝,話語中亦揉和著慈悲與智慧,是多麼地超然灑脫,多麼地吸引著我呀!」

  「……面對即將來臨的畢業問題種種,使我在佛道上半途而廢,重投塵世,為著數不清的凡塵瑣事煩惱不已。而且,對於可能是似錦的前途以及許多未曾體嘗過的人生經驗,我仍懷著好奇憧憬,以至不忍割愛。或許,待我步入『白了少年頭』的殘餘年歲再重拾佛書時,將會為此一輩的庸碌懊悔莫及!」

  奈何俗緣未了,花了近三十載的功夫,在紅塵中蹣跚地繞著圈走了一遭,如今回到原點,這一切不也都在當初的預想之中嗎?而那原以為“似錦的前途”又真的有如當初夢想中那般令人“懷著好奇憧憬,以至不忍割愛”嗎?根性頑鈍、後知後覺如我者,在人生道上跌跌撞撞地一路走來,嚐過求不得、愛別離、怨憎會的辛酸,看到人生的無奈與無常,才會死心塌地“重拾佛書”,企圖從佛法的業力、因果、輪迴之理去探尋人生不圓滿的答案,及導向解脫自在的智慧!

菩薩知我心──圓明殿的一支籤

  上次到中台出坡,領到圓明殿的執事。聽一位師兄說圓明殿千手觀音的許願籤很靈,於是隔天一大早去向千手觀音菩薩請示「往後修行的方向」,抽得一籤如下︰「凡事心存和樂,而不厭煩暴躁;凡事心懷感恩,而不自讚己功」。細讀幾遍後,不得不佩服菩薩眼明心細,居然一針見血地指出「厭煩暴躁(瞋)」和「自讚己功(慢)」乃是我此生的業障病根。雖然外在粗的身口之“瞋、慢”看似稍減,但意念之“瞋、慢”心仍不時在觀照中現形。怎麼辦?「凡事心存和樂(去瞋)」、「凡事心懷感恩(去慢)」是觀音菩薩指示我的主修功課!

  某次參加精舍舉辦的「一日禪」,那天老實用功,定境延續到回家、甚至睡覺時,終於在半夜中恍然大悟,照見到自己的痛苦起源於根深蒂固的“瞋、慢”二毒;從前受到委屈時,總是執著地認為是別人對不起自己,卻一直盲目地看不清自己的瞋心與慢心──此與菩薩的賜籤竟然不謀而合!

退步原來是向前──修行在於生活中、一念間

  暑期禪七之後道心增強,在苦惱時常常哼唱著〈插秧偈〉:「手執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終於從最後一句「退步原來是向前」得到了啟示,知道如何圓融自處,一反往昔直接對抗爭辯的習性,結果人際溝通的問題慢慢轉化,自己的學佛因緣也得到了默許。

  禪七後常思索著「應該如何修行?」的問題,希望在經文佛書或師父的開示中找尋答案,漸漸了解到一些原則──修行應從「事上」和「理上」精進用功。

  事上精進──可從誦經、禮佛、拜懺和聽經聞法著手;同時學著發願,如普賢菩薩的十大願;並藉由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波羅蜜」行菩薩道。對於「忍辱」,見桅師父曾開示:「不僅逆境中要忍,在順境中也要忍,因為順境只不過是因緣和合,不是恆常不變的,不能因此生起慢心。」常以此言為戒。

  理上精進──則誠如師父常說的︰「修行應在起心動念處修,日常生活中無論閒忙動靜,這念心都要能時時刻刻保持覺察、覺照,清楚明白,時刻能作主。當觀照到不好的念頭剛起來時,要能及時『照』住,不使它有相續的第二念、第三念,乃至發之於言、行。」

修行不離中道──藉境觀心、鍊性乃修行

  自從接觸佛法,知道待修的功課很多,想要一一如法精進不輟,生活步調變得緊張忙碌起來。適時地又聽到師父的開示:「修行不能操之過急,否則容易疲厭而退轉。佛陀曾經以彈琴來譬喻修行,當琴弦的鬆緊恰到好處時,彈出來的聲音才會悅耳,若太鬆或太緊都不合乎中道。」因此試著將腳步調整一下,在這條路上才能站得穩、走得遠;否則又將淪為跌跌撞撞、狼狽而退的結局。

  學佛修行若能視各種“境界”為考場,將有助於道業。藉著到中台出坡或在精舍發心時,常常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比如當師父指示事情做得不夠圓滿時,會不會起煩惱心?當領到不太喜歡的執事時,有無分別心?與他人意見相左時,是否起無明火?被人誤會或對方情緒性的責罵時,能否忍辱不動心?幾經考驗,說來慚愧,至今依然是個不及格的學生,但是漸漸地隨境生起的無明煩惱較少、較不強烈,持續的時間亦較短──能說沒有進步嗎?

  菩薩道畢竟是一條長遠路,過去諸佛歷經無數劫始成佛道;所謂「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唯有發長遠心、把握當下因緣精進用功!慶幸自己在年屆半百能及時逢此善因緣,接觸到 覺大和尚弘揚的心地法門。在此衷心感恩精舍師父們慈悲的教導,將大和尚的無上大法廣傳到紅塵﹗

 

>>閱讀相關文章

生命的光輝──禪 覺大和尚開示

每一個人在世上,都希望自己一生中充滿光明、幸福,如光輝一樣,要達到此目標,就必須了解什麼是禪?「生命的光輝」──就是禪。

禪心──以禪的智慧平息煩惱 見品法師

煩惱,其實就是來自於一種「執取」的心;禪,就是要讓我們歇下這種執取的心。

禪修的意義與方法 編輯部

禪修的意義,即是藉由止觀法門,助益行者超凡入聖,轉識成智,化迷為悟,達到定心、淨心、悟心、明心的境界。

從中醫角度淺談靜坐與健康 陳銘章中醫師

透過禪修靜坐方式,情緒能保持穩定,不易動怒;身心放鬆,氣脈慢慢就會循著原有的路徑自然運轉,血液循環通暢,內臟機能自動調整,疾病自然就能痊癒。

靜坐與心靈輔導 傳菩

「靜坐」是使身心達到寧靜狀態的方法,「輔導」是自我覺察與成長的過程,兩者之間關係密切,靜坐是輔導中重要方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