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醫角度淺談靜坐與健康
文/陳銘章中醫師口述
編輯部整理

前言

  高度的經濟發展,讓人們擁有更優渥的物質生活,而人文的精神內涵卻日益貧乏。連帶而來的是躁鬱、焦慮、胃潰瘍等身心症與日俱增。於是近代醫學漸趨整體身心醫學方面的發展;人們也開始渴求心靈的依靠,因而掀起近代禪修靜坐的風潮。西方科學家經研究發現證實,經過禪修靜坐的佛教徒,腦中的「喜樂區」比一般人活躍,「瞋懼區」則較沉寂,意即禪修靜坐能促發快樂與平靜的感受。

  故此單元特別以中醫的角度,談談禪修靜坐對人體健康的功效與意義。

七情妄起 氣動傷身 

  以中醫角度分析,人體產生疾病的原因有三種,其中一種稱為「內因」。內因,指人的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喜,則氣緩,易傷「心」;怒,使氣上逆,傷「肝」;悲、憂,導致氣消,則傷「肺」;思,即思慮過度,容易氣結,而傷「脾」;恐、驚,恐則氣下,驚則氣亂,二者皆會傷「腎」。所以人的情緒不穩,則易導致內臟失調,引發疾病的產生。

  由上可知在中醫的領域而言,人的精神(情緒)與色身,二者是習習相關。所以若能善調身心──心情保持平和,自然氣息順暢,身體各項機能也隨之得到調和,如此就能擁有健康的身心。

禪修靜坐 萬緣放下

  人不外是心理與生理,心理(情緒)的平穩與否,自然就影響生理機能的作用。一般身體疾病的起因,絕大部份是源於「意」(即情緒)亂,意亂則氣亂,氣亂則身體疾病產生。現代人,生活步調緊湊、忙碌,情緒比較亢奮,容易緊張,因此導致「氣」容易上逆,所以情緒不穩,易動怒,同時也引發種種疾病的產生。

  透過禪修靜坐方式,情緒能保持穩定,不易動怒;身心放鬆,氣脈慢慢就會循著原有的路徑自然運轉,血液循環通暢,內臟機能自動調整,疾病自然就能痊癒。所以,禪修靜坐可以穩定情緒,令氣息緩和,促進身體健康。

  因此,生病之人,如能放下對「病」的執著,而色身在禪修靜坐時,若不會產生太大的障礙或不適,其實透過禪修靜坐有助於疾病的治癒。最重要的是,平日無病時,就要禪修靜坐,用功久了,氣血順暢,就不易生病。所以,若能萬緣放下,透過禪修靜坐調身調心,不僅有助於疾病的治癒,同時也能達到強身,預防疾病的積極意義。

安住正念 最吉祥

  禪修靜坐,若能抱持一顆「無所得心」──身不執著打通任何氣脈;心不求見任何瑞相,只要任心自在,安住正念,不打妄想,自然就無「走火入魔」之虞。所以一般觀念正確的人,禪修靜坐是不會引發任何不良的副作用。若心存有所得──希望靜坐時,能與什麼人溝通,或見到一些瑞相。如此,靜坐時就容易產生幻覺、幻聽,乃至由內邪而感外邪。所以平日存「有所求心」,即使不禪修靜坐,也容易產生上述的情況。因此只要建立正確的知見、觀念,不僅禪修靜坐不致「走火入魔」,反而更有助於心靈層次的提升──放下執著,讓心量更開闊。

歡喜菩薩行

  談及自己學佛的因緣,陳醫師表示,中醫講求「氣」,氣為血帥,為了解、體會氣的作用與真實性,於是便學習氣功。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體會到「氣」的真實性,然而其中也離不開意念(心念)的作用。由於氣功大部份偏重在身的鍛練,對於心靈的探討較少。為了進一步了解「心」的層次,因而啟發了自己學佛的念頭。

  人的一生中都要經歷老、病、死苦,雖然身為醫師,也不能例外。尤其近不惑之年,慢慢也感受到病苦的逼迫,此時剛好有因緣親近一位法師,在法師的開示中,讓自己開始思惟:如果現在以佛法禮懺、靜坐的方法,將身體機能調整好,則下半輩子的人生會活的更好。若不如此,無疑地就要過著與藥物為伍的生活。於是發心受三皈依,正式成為了佛弟子。回想數年前由於工作的緊張、壓力,引起副甲狀腺腫、高血壓、心悸、中性脂肪過高等疾病,經由精勤不輟的禮懺、靜坐、誦經、念佛等定課,不僅使自己困擾多時的病不藥而癒,身體也愈來愈輕安,同時更讓自己學會放下,心得自在。開啟了隨緣度眾的菩薩行門──看診之時,以佛法的觀念及禪修靜坐的利益與病患分享,使患者不僅治身、也能治心。無形中自己的心量變得更開闊,與修行更貼近。最後陳銘章醫師將自己學佛多年的心得,以一句話──「『有正念』什麼事都很容易成就。」與大眾分享;正如同文章中所提及的「禪修靜坐,要保持無所得的心,安住正念。」只要安住「正念」,學習禪修靜坐,就能達到定心、靜心,成就身心健全的美好人生。

 

>>閱讀相關文章

生命的光輝──禪 覺大和尚開示

每一個人在世上,都希望自己一生中充滿光明、幸福,如光輝一樣,要達到此目標,就必須了解什麼是禪?「生命的光輝」──就是禪。

禪心──以禪的智慧平息煩惱 見品法師

煩惱,其實就是來自於一種「執取」的心;禪,就是要讓我們歇下這種執取的心。

禪修的意義與方法 編輯部

禪修的意義,即是藉由止觀法門,助益行者超凡入聖,轉識成智,化迷為悟,達到定心、淨心、悟心、明心的境界。

靜坐與心靈輔導 傳菩

「靜坐」是使身心達到寧靜狀態的方法,「輔導」是自我覺察與成長的過程,兩者之間關係密切,靜坐是輔導中重要方法之一。

菩提道上聞思修 傳放

學佛修行若能視各種“境界”為考場,將有助於道業。藉著到中台出坡或在精舍發心時常常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比如師父指示事情做得不夠圓滿時,會不會起煩惱心?當領到不太喜歡的執事時,有無分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