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樓的萬佛殿,挑高三十九公尺的空間,讓人一進入殿堂頓覺豁然開朗。萬尊銅鑄藥師佛及八十八佛,羅列於周圍牆面成就金碧輝煌的萬佛牆,萬佛殿因此得名。大帷幕玻璃與藥師七佛塔,更是萬佛殿中增益莊嚴而巍然的精心建構,使得整座殿堂宛如十方諸佛護佑之佛國淨土。

藥師七佛塔是一項傳統大木作,以精緻工法不含鐵釘接榫而成,表現出傳統飛簷、斗拱的建築特色,在緬甸柚木古銅色澤及淡淡的柚木清香中,更加顯得沉穩且莊嚴。

七佛塔所在位置,為中台禪寺中軸線的中心。透過蓮花瓣外型的大帷幕玻璃向內看,整座塔古典莊嚴清晰可見。中台禪寺整體建築外觀以佛塔(梵語stupa)的外型,七佛塔建構於禪寺中心,佛塔中有佛塔,形成「塔中塔」的建築特色。

塔高七層的佛塔,各層分別供奉著銅製藥師七佛:善名稱吉祥王如來、寶月智嚴威音王如來、金色無垢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無憂勝吉祥如來、法海雷音如來、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與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七佛又做七躬醫王,各各住於東方四恆河沙乃至十恆河沙的世界中,各以發持的廣大願行,教化度眾。

在藥師七佛塔中的壁面上,供奉著以手工線雕的工藝技法,重新呈現天寧寺拓本五百羅漢聖像,由於原版的天寧寺羅漢聖像,早在元末時期毀於祝融之災,而今日的聖像乃是由拓本所造,而今以線刻方式雕刻重新呈現,將年代久遠的古蹟,以現代藝術工匠的技法重現於世,為佛教典藏的古蹟重新付予新的生命,更顯出佛塔的殊勝。

壁面之外,恭刻《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經文,鑲刻在佛塔的四周外牆,在銅版鍍鈦蝕刻的鑄煉下,古銅霧金的字句,處處傳達著佛陀慈悲的深切教意。

如此,佛、法、僧三寶,環繞在藥師七佛塔的內外,交相傳遞著三寶護佑眾生,眾生護持三寶的菩提大願,在右繞佛塔時,願生生世世廣發菩提願行,充塞於心,也沛然於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