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其它主題 |
|||
佛教經典結集 佛教經典的編纂,始於佛陀入涅槃後不久,弟子們為了永久保存佛陀所說的教法,開始進行遺教的「結集」(會誦及編纂)。在佛教傳播的三千多年間,經典的流傳大體上經過了口傳、書寫、印刷三個階段。印度最初結集三藏時,是通過問答式的會誦,把佛的說法編成簡短的語句。當時由佛陀弟子阿難尊者誦出「經」,優波離尊者誦出「律」,富樓那尊者誦出「論」。後至阿育王時代第三次結集,才將三藏典籍書寫成文字保存下來。 佛教典籍,經過不斷的整理、編纂,彙集成一部全書,稱為「大藏經」。在古時,大藏經也叫一切經,簡稱契經或藏經;它的內容主要是由經、律、論三部分構成,故又稱《三藏》,分別則稱為經藏、律藏、論藏。 經藏,意譯契經藏。佛所說的經典,上契諸佛之理,下契眾生之機;有關佛陀教說之要義,皆屬經部類。律藏,意譯調伏藏。佛所制定之律儀,能治眾生之惡,調伏眾生之心性;有關佛所制定教團之生活規則,皆屬律部類。論藏,意譯對法藏。對佛典經義加以論議,化精簡為詳明,以抉擇諸法性相;為佛陀教說之進一步發展,後人以殊勝的智慧,將佛陀的教法加以論議解釋,並且予以組織、體系化而成論著。 漢地佛教初傳之始 我國現存的漢文《大藏經》,是由後漢以來,直接或間接從印度和西域輸入,寫在貝葉(貝多羅樹葉)上的各種佛經原典翻譯過來的。漢朝至隋唐時代,都靠寫本流傳。因此寫經風氣大盛,出現以抄經為生的專門行業。 漢明帝永平七年(西元六四年),明帝夜夢金人飛行殿庭,於是派遣使者十二人往西域訪求佛法。永平十年(西元六七年)同兩位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洛陽,帶回經書和佛像,翻譯了第一部佛典──《四十二章經》,同時在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個佛教寺院──白馬寺。所以一般皆認為漢明帝永平十年(西元六七年)是漢地佛教初傳的開始。 早期佛經的翻譯,多屬私人工作,沒有一定的翻譯組織。從東晉時代起,才陸續發展出有規模的譯場;也開始有譯場的制度及譯經的規則、方法,促進了譯經事業的進步。至於譯者,一開始是以印度和西域等地來的僧人為主,以後漸有中國僧人加入。後漢時期,來到中國的著名佛典翻譯家是安息國的安世高大師和月支國的支婁迦讖大師。後代著名的翻譯家有西晉竺法護大師、後秦鳩摩羅什大師、東晉佛馱跋陀羅大師及曇無讖大師、唐代不空大師等。 西行求法 佛教傳來中國,最初以翻譯的佛典進行傳法工作。由於初期所譯的經典,大都按照印度的文字思想所成,中國人不容易接受。同時,多數的佛經原本,經過西域各地間接輸入後,不是散佚不全,就是傳譯失真,因此在流傳過程中,常常會在理論上發生一些矛盾,使研究經教的人莫知所從。所以在佛教盛行後,許多法師力圖改變此一狀況,於是就產生了西行求法的活動。 從三國時代一直到唐代為止,這段期間有許多人為佛法的弘傳西行求法。但我國古代到印度交通不便,無論是陸路或海路,都要經年累月地跋涉山川和漂洋過海,嘗盡千辛萬苦,冒著生命危險前往。根據佛教史傳的記載,在成千成百的求法高僧中,真正能夠倖存學成而歸的,只是極少數人而已。 佛法經教自印度流傳至中國,必須經過運送及翻譯兩個過程,方能呈現在學人的眼簾。由運送的過程來說,陸路則流沙萬里,峻嶺萬重;水路則無際海洋,波濤險惡,這是一重困難。由翻譯的過程來說,必須仰賴祖師大德,梵華兼通,深解佛理,用畢生的精神著力於筆墨之間,才能成辦譯經大事,這又是一重困難。乃至一部佛經須經過好幾次運送,眾多人力翻譯,方能成就完整的法寶。 以《楞嚴經》為例,此經古時是印度國寶,不許外傳,關吏對出境人搜查至嚴。般剌密諦大師為了將《楞嚴經》流傳至中國,便另用絹帛書寫小字本,用蠟裹好,割開胳臂存於肉內,待傷口癒合才出境。到中國,再割開肉取出翻譯。這樣為法忘軀的精神,聞之令人動容。 今日能夠端坐几案前,展卷閱讀,有幸見聞佛法,除慶幸自身福報深厚,更應感念這些經典得來不易。義淨大師曾作偈云:「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路遙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深刻傳達歷代諸祖如何心繫法脈,發「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大願,在生死疲困間,艱辛地為傳承佛法而努力。再讀開經偈:「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更須生珍重心,精進修行,立正知見,體解大道,上報四恩,下濟三塗,方是真為三寶弟子。
光明人生的燈塔──正知正見 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如何藉讀書以提升心靈 見譯法師 永恆的黃金屋
見莊法師 讀一本光明的書 見涌法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