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佛節緣起
九龍吐水,沐浴金身,天上天下獨為尊。
浴佛節,是為了紀念佛陀的誕生。在三千多年前,摩耶夫人夢見六牙白象從右脅進入,因而懷有身孕。十個月後,夫人於回娘家待產的途中,於藍毗尼園,看到微妙芳香的無憂樹,便舉起右手攀扶,這時世尊即從夫人右脅降生到世間,並且向四方各走七步,腳下步步均生大蓮花;然後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我」指眾生本具的佛性)此時大地震動,天女散花,四天王以十二種香湯、名花灌沐太子金身,九龍亦從上而下吐水,一溫一涼為佛沐浴,人天無不歡欣鼓舞,因為世尊的到來,為三界熱惱的眾生,帶來無比清涼的佛法,更為迷失的眾生找到一條解脫之道。
浴佛的意義
我今灌沐諸如來,淨智莊嚴功德聚;五濁眾生令離垢,同證如來淨法身。
為了紀念佛的誕辰,佛弟子在每年的農曆四月初八,都會舉行一次規模盛大的法會,讓場景重新印現在眾人的眼前。會中會製作一個花亭,亭中安置誕生的佛像,大眾於禮拜供養後,用香湯灌沐。所謂:「外沐佛身,內淨自心」借香花淨水灌沐佛像的儀式恭敬供養,祈增福慧,同時提醒自己外離身垢、內離心染,時時刻刻保持身心清淨,借此啟發內心的慈悲與智慧。
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浴佛的意義有事有理。《浴佛功德經》記載,浴佛有十五種功德,能為十方諸佛之所加護。慶祝佛誕,舉行浴佛的典禮,就是「事」。慶誕浴佛,不但要如儒家所說齋戒沐浴,敬慎從事,更要進一步以虔誠心、恭敬心、廣大願心,來反省懺悔。
第一步,要懺悔我們的「身」。身業要清淨,有了過失要懺悔。殺、盜、淫、惡口、兩舌、妄言、綺語,乃至於一切人際間的互相排斥、嫉妒、仇恨……要像用吉祥水沐浴佛身一樣,以慚愧、懺悔把它洗得乾乾淨淨。
進一步,這一念心更要清淨、光明、慈悲、忍辱負重。貪、瞋、癡三毒在心當中,產生了不良的作用,矇蔽了自性的光明,佛性就不會現前。所以,還要看看自己心當中有沒有貪心、瞋心、癡心?從這念心上檢討反省、慚愧懺悔,外在的慶誕活動,就能啟發我們本具的清淨心、不染著心、無住心、慈悲心、光明心、廣大心、寂滅心、菩提心。這就是浴佛的真實意義。
佛經說,身心要沒有塵垢,就是身不要有殺盜淫妄,心當中也不要染著不良的思想。有所染著,藉著浴佛的因緣,以慚愧心、懺悔水洗滌清淨。慶誕浴佛的活動就很有意義,很有價值。
其次,要檢討反省:從過去到現在,修行有沒有進步?一是看看自己的煩惱有沒有減少?貪心、瞋心、癡心減少了,業障就消除,福慧就增長;二要看看我們的善法、功德是否成就?福報從善法而來,廣修善法就能增長福德;能檢討反省、慚愧懺悔,心得到解脫就是智慧。所以,要福慧雙修。
學佛要學佛的身、佛的口、佛的心。反省自己的三業清淨了多少?不惡口、不兩舌、不妄言、不綺語,口業就清淨;身體不做殺、盜、淫,身業就清淨;心不起貪、瞋、癡,意業就清淨。身口意三業究竟清淨到什麼程度,自己一定知道。
如果沒有進步,就借今天慶誕浴佛,發一個自利利他的大願。自利,就要清淨三業;利他,就是修六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自利利他就是真正的菩薩行,能夠這樣期許自己,就是最大的功德。
中台禪寺每年擴大慶祝佛誕,讓更多的民眾了解佛教慈悲濟世的精神。在緬懷佛陀這一位最偉大的聖者時,我們也應該想起:佛陀是如何挑戰人生最大的難題──生老病死,而一心一志的追尋解脫之路;如何面對重重的考驗,而始終堅定不移;如何以無盡的慈悲,普化群迷。今日我們慶祝佛誕,也應如釋迦牟尼佛般發大菩提心,讓自己成佛的種子萌芽。有朝一日,因緣會聚時,悟到生佛體同,生死性空,佛本不生,亦無所滅,方是真正的慶祝「佛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