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懇勸諫 真心改過
文/見濡法師

不行善道 為世所惡

  從前在印度的迦尸國,國王名叫惡受,不行善道,以致惡名遠播。那時,樹林中有一隻鸚鵡王,聽到過路的人在談論國王的惡行,心想:我雖是鳥,尚且知道這樣做是不對的,何況是一國之王?我應當去見國王,勸國王改惡行善。

  於是鸚鵡王展翅高飛來到國王的花園,這時國王與夫人正在園裡遊玩。鸚鵡發出聲音說道:「國王暴虐無道,所有的人和鳥獸,都憤怒難平。你們是人民的父母,怎能如此?」夫人聽了,瞋火大起,於是派人捕捉鸚鵡王。

  夫人把捉到的鸚鵡,交給國王。國王問鸚鵡:「你為什麼罵我?」鸚鵡回答:「我是想幫助國王,並不敢罵國王。因為有七件事,會危害國王。」國王問:「哪七件事?」鸚鵡答道:「一沉迷女色,不聽受忠言;二嗜好飲酒,不理國政;三貪愛下棋,不敬賢者;四打獵殺生,沒有慈心;五好出惡言,不說好話;六異常加重賦稅和罰金,違反常規;七無故奪取人民的財產。這七件事,將會危害國王。另外還有三件事,會敗壞國家:一是親近諂媚邪惡的人;二是不接近忠臣良將;三好征伐他國,不體恤百姓。這三件事不除,國家早晚將有傾敗的危難。」

慈愛濟世 眾所歸仰

  鸚鵡王又道:「國王應如橋樑,濟度萬民;如天秤,對待親疏一律公平;如太陽,普照世間;如父母,關愛慈祥;如大地,滋養萬物;如明火,為百姓燒除惡患;如清水,潤澤四方;如轉輪聖王,以十善道,教化眾生。如此天下人民自會歸順敬仰。」

  惡受王聽了如此至真至誠的話,深覺慚愧,說:「願遵從鸚鵡王的教導,修行正道。」於是國內良善風氣逐漸轉盛,全國上下都生起真誠崇敬之心,所有百姓無不歡喜。國王也因此洗刷了過去的惡名。

  故事中的國王因被五欲塵境所迷惑,而造作惡業;幸能得遇善知識的真誠勸諫,且惡受王也能虛心的接受忠告,誠心改過,使國家百姓得以安樂。同樣地,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中,也要像國王一樣,願意誠心地接受善知識的勸諫,並且確實改正,人生自能愈趨光明。?

編按:典故摘自《雜寶藏經》


>>閱讀相關文章

對事以真 上覺大和尚開示

小善慢慢集合起來就能成為大善,能夠如此廣集福慧資糧,自然能感召光明如意的人生。

一念真誠 無事不成 見謀法師

一念真誠,念念真誠,照破心相的迷濛虛偽,化千變萬化的相狀歸於一實相,則能彰顯本具的光明性德。

至誠至真菩薩行 見旆法師

真誠貴在有恆、能行忍辱,不論遇任何順逆境界均能不退縮,持守見錨法師這念慈悲正直的心,久而久之,德行自然彰顯。

心極簡主義 傳珠

原來生活可以是這麼的簡單,就是把自己的角色認真的扮演好,自然會得到生命價值的實現與意義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