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雲雀(普化精舍)
「眾生業垢淨,菩提影現中」、「煩惱即菩提」。因此只要眾生的心清淨、無垢染,則真如的菩提本性顯露,一切外在皆是光明、快樂,何憂之有?何苦之有?但事實上,眾生是如此的顛倒、愚痴、無明,心老是攀緣於外境,致煩惱太多,故始終在六道中輪迴受苦。
佛陀釋迦牟尼為了救渡眾生脫離六道輪迴之苦,於三千零二十八年前,在我們這個五濁惡世誕生。大覺者—佛陀,慈悲、智慧地指出眾生的苦,及問題的根源來自外在,但眾生不把心放在問題根源上,卻歸咎於外在因素,諸如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之樂,認為痛苦、快樂都來自外在,抱持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因始終抱持這種錯誤的知見,故就不會在內心上下功夫,因此無始生死以來一直沒有降伏這個心性,也因此一直不斷地在造來世受苦的因,甚至也製造這一生的痛苦。
慈悲的佛陀又教示我們解決痛苦的方法—四諦:你遭受真實的苦(苦諦),這是可厭的。你必須達到究竟的安樂,止息一切苦(滅諦)。這有賴止息真正的苦因(集諦);而達到這個境界,有賴實證整個真實道(道諦)。又「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佛所教」。佛陀告訴我們要斷惡修善,要降伏我們的慢心、貪心、瞋心、嫉妒和無明等煩惱,內心才會清靜、才會快樂、才會平安,這調伏自心才是佛陀主要的教法。其實佛陀的八萬四千法門的每一個字都是為了調伏自心。
萬法由心造,若不調伏自心,苦就會生起,苦是自心製造出來的,降伏自心,我們就會得到安樂。值此佛誕之日,我們除了藉香花淨水灌沐佛像,恭敬供養祈福增慧之外,更要提醒自己外離身垢,內除心染。內外潔淨,時時刻刻保持清淨的身心,這才是浴佛的真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