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八章 念等本空
(一)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差之毫厘,失之须臾。」
本章主旨「念等本空」,又名「无相会真」。「会」是指体会、体悟;「真」是真空、真心、真如、实相,是菩提、也是涅槃。
什么是「真」?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一念不生、了了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真。虽然一念不生,也不妨碍起善念、做善事,这就是修。修了以后,不执着修善的功德,就是无修。既能无修,这念心又能安住正念,这就是真、就是道,也就是「无相」,所以说「无相会真」。假使执着有相的功德,就只是福报;不执着能修、所修,才是真正的大功德。大众要彻底了解这个道理,修行才不会有障碍、不会有过失。
佛法最重要的就是「无相」,但若是执着无相,想要追求一个无相的境界,就不容易契入真正的无相。无相不碍有相,日常生活当中的所作所为——吃饭穿衣、待人接物、早晚课诵、修善断恶,乃至于修六波罗蜜……都是有相的善法;如果想要离开这些有相,另外去找一个无相的境界,始终与道不相当。
举例来说,有些人想求生西方净土,却不知道净土就在当下这念净心中;离开了这念心、离开了现实,另外想寻找一个西方净土,是绝对找不到的。净土是一种果报,果不离因,因圆才能果满。就一般人而言,未来的善果要靠现在努力种善因才能成就,因果不能同时;但从圣人的角度来看,即因即果,当下一念净心就是净土。
所以,了解「不执着有相,当下就是无相」的道理,修行就能四两拨千斤,否则始终是背道而驰。有相皆假,无相乃真,藉由假相来修一切善、断一切恶,最后善恶也了不可得,当下这念心不想过去、现在、未来,这一念心就是无相。
譬如,扫地是有相的善法、是这念心的作用。不执着扫地的功德,扫而无扫,当下这念心回归本体,这就是无相。所以,无相不碍有相,而无相也不离开有相的功德,重点在于不执着功德,而不是不要功德,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所谓「财色名食睡,地狱五条根」,如果贪着财、色、名、食、睡,就会衍生出种种恶果。假使一个人很富有,却不贪着钱财,反而能运用钱财从事善法,利益众生,这个钱财就不会成为罪恶的根源,反而能成就无相的功德。有相与无相是一体的两面,假使心生贪着,就会落入有相;放下执着,就能契入无相、无为,这就是真正的般若。
有些人误解了这个道理,以为有相之外还有一个无相,不能融通有相与无相的道理,就是不了解佛法的真义。同样地,有些人认为善法是有相,所以不上早晚课、不打坐、不念佛、不修善,以为这就是无相,就产生了邪知邪见。各位可以问一问自己,不上早晚课、不打坐、不念佛、不修善的时候,这念心在做什么?绝大多数的人都是在无聊、昏沉、妄想、无明当中。所以,真正契悟「心即是佛」的道理,就知道无相不碍有相。早晚课诵不离念佛、念法、念僧,念了以后,不执着能念、所念,当下就能转识成智。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吾法」,就是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法,包含了世间法、出世间法,小乘法、大乘法,声闻法、缘觉法、菩萨法,有为法、无为法,方便法、究竟法等八万四千个法门。「念无念念」,「念」就是想念、提起念头,譬如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舍、念天、念出入息、念死等。闻慧、思慧、修慧也是念,最后「由闻思修入三摩地」,三昧解脱的境界,就是无念。
佛法说,有念是众生,无念就是佛。一般人的观念错误,以为无念就是昏沉、迷糊、瞌睡等境界,假使真正如此,那植物人、木头、石头都可以成佛了。佛法所谓的无念,是无妄念、无杂念、无邪念,当下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正念现前,这才是无念。无念,就是中道实相。如果听闻了实相法门,当下立刻契入无念,就是顿超;如果还不能保持无念,就要努力修道,也能慢慢契入无念。
修行学佛有渐修与顿悟两个管道──渐修是方便,从有念开始;顿悟是究竟,从无念下手。上根利智的人,一听闻最上乘法,马上就能契悟自心,当下就是无念。如果没办法当下契悟,就必须透过有念的法门,一步一步修证到无念的境界。所以,世尊说法有时说有念、有时说无念,就是为了因应众生不同的根性。
有念是用,无念是体。体性不生不灭、无去无来,这就是实相、就是如来佛的境界,也是无穷尽的生命。有念是修行的方便,也是度化众生的方便,为了消除众生的业障,使其转识成智,所以佛开了八万四千个方便法门。开方便是为了显究竟,因此,假使执着有念的方便法门,产生了法执,就没有办法获得解脱,所以有念最后一定要回归无念,这才是自己的真生命。
有些宗教不理解这个道理,一有了神通、感应,就心生执着。佛法明确地告诉我们,当下无念、无想、无为的这念心,才是自己的真生命;无念又不碍有念,所以说「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大乘心」就是无念、无想、无为的这念心,而「方便门」则是指八万四千法门。假使能将有念与无念的观念融会贯通,修行绝对能找到一条大路,这一生一定可以得到解脱。
(二)
有念法门,第一步是「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凡夫众生迷惑颠倒,整天在财、色、名、食、睡中打转。为了对治众生的颠倒妄念,佛陀开出有念的方便法门,如念佛、诵经、打坐、修观等,以善念来取代妄念、邪念。
大众背诵《佛说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佛遗教经》、《无常经》,乃至于参加早晚课诵……这些都是善念。修四禅八定,「下厌苦粗障,上欣净妙离」,系念「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想佛的相好光明,思惟佛陀在因地勤修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这些也都是善念。假使能够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不论白天晚上、顺逆境界,心中都只有善念、没有恶念,有念法门的第一步就算成就了。接下来,善念也要放下,不执着善念,最后归于无念。无念,才能「会真」。
念,有口念、有心念,念的方法和所念的境界各各不同。譬如净土宗有持名念佛、观想念佛、观像念佛、实相念佛,同样都是念佛,境界却不一样。持名,是执持名号;观像,是观看佛的形像;观想,是想念出一个佛的境界;实相,则是安住正念。念佛菩萨圣号,就是持名,诵经也是属于持名的一种。持名以后,进一步要起观,修空观、假观、中观,这些都属于有念法门。
一般人以为念是用嘴巴念,所以在「念」的旁边加了一个「口」字。除了口念之外,心念是更重要的。「念」,是由「今」和「心」所组成的,「今心」就是指这念心时时刻刻不离当念,能念、所念的这念心要时时存在,如儒家所说的「念兹在兹」、「惟圣罔念作狂,惟狂克念作圣」。
什么是「克念作圣」?要克制自己的念头,使其不生妄念与恶念,也就是要觉察、觉照,乃至于转识成智。什么是「罔念作狂」?假使不知道克制自己的念头、不知道返照自心,经常在无明、烦恼、人我是非、贪瞋痴慢疑邪见中打转,就是个狂人、就像疯子一样。
从有念入门是方便,假使执着有念,就成为法执。例如,有些人执着念佛可以消灾延寿,可以产生神通、感应,最后就会出现心理上的障碍,堕入五阴境界,甚至堕入恶道。佛经上记载,提婆达多不从正法修道,学得了神通,并以神通作为获取利养的手段,最后终究堕入恶道。
从有念入门,念了之后要归于无念,无念才是究竟法门。无念,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不去不来、一念不生、无相无为。安住这念心,任何人都找不到自己,佛也找不到、魔也找不到、阎王小鬼也找不到,这才是自己安身立命之处。
一般人从早到晚,从年初到年尾,无论是身或心都在动当中,都在有相、有念当中。即使念念都是善念,持续不断地起心动念也会让人感到精疲力竭,就像车子或机器,如果启动后就不曾停机休息,一定很快就会磨损、报销。除了停机休息,还要保养、充电。机器尚且如此,何况是人?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就像是启动的机器,不断地在消耗和磨损,如果动久了不休息,一定会出问题。要使自己的身心健康,就要以静制动,尽量保持身心的平静与宁静。所以,要从有念、有相的动境中,回归无念、无相,这才是自己的天地。这念心不起心、不动念,不打瞌睡、不落昏沉,就是光明的世界、就是如来藏心、就是无量寿佛。
「佛言:吾法念无念念」,佛法先从有念开始,目的是要破众生的我执、法执、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这些惑业、妄想都破除了,就不需要念佛、诵经、持咒……等对治法门,一切都要归于无念。古德云:「诵经有一卷无字经,念佛有一个自性佛。」什么意思呢?诵经要明白自心当中有一部无字真经,念佛要知道自心当中有一尊自性佛。无字真经、自性佛,就是无念、就是实相。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无念无想、无为无相、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无字真经,也就是自性佛。
禅宗有云:「当下即是」、「动念乖真」,一切都是现成的。众生在迷,不知道其中的道理;即使修道的人,若听闻这个大法还半信半疑,就好像一个人走进一个空洞洞的大房间,可能觉得平凡无奇、不过尔尔,没什么稀奇,但如果在房间里布置一个八卦阵,让他在里面怎么转也转不出来,他就会觉得这个空间妙不可言,好像是个无限大、无限长的房间。设置八卦阵就是一种方便。上根利智的人,直截了当,一进入大房间、一闻大法,就能安住空明的境界,不会被境界所转;中下根器的人,则需要方便法门的诱导。所以,世尊因应不同根器的众生,广设种种方便法门,为的就是要引导众生进入佛法的堂奥。
无念是体,有念是用。凡与圣的差别,不在理体,而在于作用的不同。众生的这念心,往往是作用在贪、瞋、痴等恶法上;修道的人知道要参禅打坐,修四无量心、六波罗蜜,建设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这念心作用在种种善法上。由于作用不同,产生的果报也不一样。作用在贪瞋痴,果报就是堕落;作用在善法,将来就是解脱。进一步,不执着善念、净念、功德、解脱,归于无念,就能超越时间和空间。善法有善法的时空性、恶法有恶法的时空性,无念则不为时空所限制,是绝对的实相境界。
无念属于无为法,虽是无为法,仍然离不开我们的日常生活。假使离开了六根、六尘、六识,想要另外找一个无为法,是绝对找不到的。只要不执着有念,当下就是无念。假使能够从这个方向来体悟,就能契悟至道,当下就是净土,当下就是无量寿佛、无量光佛。
修净土的人致力于念佛,念佛法门主要有四个不同的层次──以念制念、一心不乱、念而无念、无念而念。无论修任何法门,都要明白其中的道理,要有正确的知见,否则就会走远路、走错路。假使不明就里,就如古人所形容的「狗咬石头」。什么意思呢?走在路上被狗追逐时,为了把狗遣开,于是捡起地上的石头往远处扔,狗就会转移目标去追石头。石头,比喻所念的佛号;狗则是比喻不能作主的人执着佛号、不知念佛真正目的。执着念佛,而不知念而无念、无念而念的道理,始终是一种法执,不能契入究竟实相。
简单来说,以念制念,就是以毒攻毒。本具的真心、佛性,原本是清净无染的,但由于众生在迷,不识自心,念念不离贪、瞋、痴,始终活在无明烦恼当中。因为这念心无所依靠,就依靠在财色名食睡上;一旦没有名、没有利、没有财、没有色的时候,就没有办法肯定自己,不知何去何从,就会心生无明。为了让众生的心有所依靠,佛开了念佛的方便法门。念佛法门有如拐杖,是为了众生而设。
念,主要可分为念佛、念法、念戒等。念佛菩萨圣号,属于念佛;持咒、诵经,念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蜜等,属于念法;念戒,则是时时提醒自己要持守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尼)戒、菩萨戒等净戒。心念靠在佛法、戒法上,就不会想东想西、想财色名食睡等,也不会随便乱发脾气,这就是以善念止恶念。念佛的第一个步骤,就是以念制念,把心念靠在佛号上,用善念来取代恶念。《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心念不空过,能灭诸有苦。」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绵绵密密,不夹杂、不间断,白天也念、晚上也念,念到风吹不进的程度,就能产生一种定力,就进入念佛的第二个步骤。
假使能把心量扩大,继续再念,风一吹,风中也是佛菩萨圣号;听到外面的声音,无论是车声、鸟叫声,声声都是佛菩萨圣号;甚至遇到了危险,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心里仍不离佛菩萨圣号,这样就达到「事一心不乱」的境界了。「事一心不乱」属于有念的境界,虽然还没有达到无念,但心恒在定中,就能产生神通妙用。
(三)
无论修任何法门,假使只执着一个定境而没有智慧,心如死水,只是勉强把烦恼伏下去而己。参禅参到疑团现前,也只是一个定境,不是究竟实相。在事上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后,进一步还要从事到理、从有念到无念,佛也不念、法也不念、戒也不念。无念,就是无心、无相。到了这个阶段,就称为「无心道人」。所以,要从有念归于无念,保持这念心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心即是佛、心即是法,这样才能超越有为法、契入无为法。
虽然契悟了理体,悟的程度还有深浅之别。能保持三分钟、五分钟、一刻钟、一小时的无念,乃至于一天二十四小时都能安住在无念、无相、无住、无着的境界,这就是禅宗所说的站得住、站得长。
契悟了无为理体,也不离有念之用,因为执着一个无念的境界还是不究竟,所以,无念不碍有念,从无念中还要开种种方便,要修六波罗蜜,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从体起用之后,又不执着能用、所用。禅宗祖师说:「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为什么「无心犹隔一重关」呢?因为「无心不碍有心用,有心用时亦无心」,从有念归于无念,再从无念开出有念,最后念与无念归一,可念、可不念,能所一如、体用一如,心得到自在解脱,成就千百亿化身,这才是真正的实相。
从净土宗念佛的四个层次看来,禅与净实在是一如的。假使不了解其中的道理,认为禅是禅、净是净,执一非他,就会产生门户之见,对于佛法的弘扬没有好处。
「吾法念无念念」,「念」,就是思惟、想念。譬如思惟真空的道理,一遍、两遍、三遍……乃至十遍、百遍、千遍,从始至终不断地重虑缘真,直到空境现前、念而无念,就达到观空破执的目的了。
「念念」,前者指能念之心,后者指所念之法,所以「念无念念」,就是念了以后还要不执着能念之心与所念之法。以能念之心而言,要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念念归自心;就所念之法而言,无论是思想、语言、行为、修证,身、口、意三业都要保持清净。
「行无行行」,「行」是行为,包括能行与所行。举例来说,知道布施是善法,就要以行动来实践。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当中包含能施的人、所施的对象和布施的物品等。譬如修建道场、建设中台禅寺,这也是行。不执着能施、所施,不执着能行、所行,行无行行,道场建设完成后,不执着一切功德,才能从有为法进一步契入无为法。
「言无言言」,「言」是言语,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出家僧众从早到晚、一年四季,都在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而说法,要了解「言无言言」的道理,说了以后,不执着能说、所说,如世尊说法四十九年,最后无有一法可说。既然没有能说之人与所说之法,这念心要安住在哪里呢?一切都要归到无修无证、无为无相的实相境界。
有些人误解了这个道理,为了逃避日常生活的压力,发明了种种放松身心的方法,但是在放松身心之后,却不知道要把心安住在哪里,变成意念的放纵,懈怠、不务正业,乃至衍生出邪知邪见,造作恶业而不自知。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身要放松但不能随便,心要放松但要保持正念。
什么是「修无修修」?修戒、修定、修慧,修八万四千法门,这些都是修。修了以后,没有能修、所修,心安住正念,了了分明、处处作主、清明在躬,就能超凡入圣。修行就是要从无能念所念、无能行所行、无能言所言、无能修所修上来体悟。能从这个方向来体悟,道就在目前,如古德所云:「踏破铁鞋无觅处,寻来全不费工夫。」相反地,就是心外求道、心外求法。
明白了无念、无行、无言、无修的道理,就能掌握修行的纲要,将来就不会走远路、走错路。不明白这个道理,就容易被邪知邪见的人所影响,一听到什么人有神通、有感应,就趋之若鹜。神通,只是清净心的一种作用,安住在正念当中,自然就会有神通现前;但心不能作主时,神通就会消失,乃至于随业流转、堕入恶道。
正念就是无念、就是实相,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三世、宇宙万法无不在实相当中,这就是真正的大神通。《西游记》中孙悟空一个觔斗能翻到十万八千里外,却离不开如来佛的手掌心。什么原因呢?神通变化是属于有念,如来佛则是无念的境界,所以有念无法超越无念。
佛经上记载,一个人在过去生中,身上曾有过的血液,超过四大海水;身上所有的骨头堆起来,和须弥山一样高。众生生生世世随业流转,旧业未了又造新殃,如果不知道从无念无修下手,历劫以来的业障怎么能消得了呢?
过去,有一位僧人名叫安世高,他原是安息国的太子,出家修行得了宿命通,知道自己前世在中国有一命债未了,所以千里迢迢来到中国偿还宿债。还了命债之后,他的神识又投胎为安息国的太子,再度出家修行,又得了宿命通,发现自己还欠有另一桩命债,于是又回到中国来还债。安世高虽然修得神通境界,却不了解「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的道理,所以才三番二次地偿还命债。
由此可知,即使修得宿命通,仍然不能了生脱死。有些人因而理解错误,认为既然如此,只有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才是最究竟的,这实在是错误的观念!西方在哪里?西方不离当念。这念心清净了,当下就是净土。神通只是本具心性当中的一种作用,得到了神通,不执着它、也不排斥它,继续安住在实相、安住在无念当中,这样就能成就如来家业、成就道业、成就阿弥陀佛的法身、成就常寂光净土。
所以,彻底了解无念、无行、无言、无修的道理,佛和净土就在当下。净土宗讲「心净佛土净」、「是心是佛,是心作佛」,禅宗更开门见山说「心即是佛」,佛与净土不离这念心,契悟了这念心,当下就与十方诸佛同一鼻孔出气。
(四)
「会者近尔,迷者远乎」,「迷」,是指不了解无念、无行、无言、无修的道理。迷者不明白佛与道都在自心中,不但不敢直下承担自己本具的这念心,反而向外寻逐,落入法执的境界,愈修就离道愈来愈远。
「言语道断,非物所拘」,「言语」,泛指所念、所行、所言与所修。如果执着一切言行、功德为实有,执事废理,不但理不会现前,而且会被语言文字的执着所障蔽;虽然如此,道也离不开语言文字,假使没有经典的流传,我们现在也不可能听闻佛法。所以,道不是语言文字,但也不离语言文字。
佛法中提到,语言文字有如「标月之指」,「指」的目的在于示「月」。月,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契悟到这念心,这轮明月自然会放光耀地。还没有见到自心明月的人,在修加行的阶段,就必须藉由语言文字,从闻慧、思慧、修慧来下功夫。入了门以后,如果继续执着语言文字,有能执、有所执,只是在有为法上用功,始终没有办法契入无为、无相之理,充其量只能成为博学多闻的学者,与菩提、涅槃的道理并不相应。
什么是「非物所拘」?这念心是绝对的,一法不生、一尘不染,毕竟空寂,无内无外、无头无尾、无边无际,不是任何外在境界所能拘束、障碍的,所以不会为物所转。「物」,有事上的物、有理上的物。事上的物,指外在的色、声、香、味、触、长短、大小、方圆等,有形有相。理上的物,则是指内心的贪、瞋、痴、财、色、名、食、睡等三毒五欲。心生贪着,就会被外境所转,生是非、起颠倒,大道就无法现前。
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没有男相、女相,也没有出家相、在家相。出家法师,外现比丘、比丘尼相,每天想念三衣、瓦钵、法器,这是念法;假使执着这些外相,以为这就是出世法,就成了法执,就「为物所拘」,道就不会现前。虽然道不在这些外相,但也不离这些外相,所以,仍然要出家修道、仍然要持戒修善,修了善而不执着善,心里就没有障碍,就能够得到解脱,这就是真正的道。
古德云:「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当下这念心清净无染,就像眼睛一样,连一粒微尘都不能存在,即使是黄金的渣滓,掉到眼睛里,眼睛同样会出毛病。所以,无论是善法或恶法,都不能执着;一产生执着,就会迷失慧眼。什么原因呢?执着善法,最多只能得到人天福报,天福享尽了,还是要堕落;假使又造了恶业,恶业果熟,就会堕入三涂恶道。
所以,「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既然不受一尘,就不会受到任何事物、境界、善法、恶法所影响,心无挂碍,才能得到自在与解脱。这里所说的「不受一尘」,并不是指什么事情都不做,而是契入空性以后,还要从空出假,「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行一切善又不执着一切善,才是究竟之道。
「差之毫厘,失之须臾」,「毫厘」比喻最小的单位,我们这念心非常地微细,但用「毫厘」来形容,仍然是太粗了。修行人在观念上不能有一丝一毫的偏差,一念之差,就会导致全盘皆错。所以,思想、观念很重要,必须具有正知正见,要有真正的智慧,更要依止大善知识。「失之须臾」,开悟只在一剎那间,只要知见上有一念之差,结果就是相去十万八千里。
这一章是佛陀教示大众,真正想要修行,就要有「念而无念、行而无行、言而无言、修而无修」的知见。虽然是无念,但不妨碍有念;念了以后,还要回归无念。要修六度万行,行而无行,能所俱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言而无言,无说法相、无众生相、无人我相。修戒、修定、修慧,参禅、打坐、回光返照,这些都是方便,要修而无修,最后契入三昧境界,这才是根本。所谓「但得本,莫愁末」,就是一得一切得。如果不建立这个正知正见,无论修禅、净、密、律,都没有办法真正契入菩提、涅槃,无法契入实相。相反地,了悟这个道理,当下就是无相、就是真如。
古德云:「终日穿衣,不曾挂着一缕丝;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穿衣服的时候,知道是新衣、旧衣。知,是这念心的作用。知道以后,无取无舍、无爱无憎,没有贪着,念念分明、处处作主,无论穿什么衣服,都没有过失。虽然不执着能穿、所穿,也不妨碍穿着整洁。出家众更要有威仪,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整肃仪容是为了方便度众,不于其中生执着,心安住在正念,就能得自在。
什么是「终日吃饭,不曾咬着一粒米」?饮食是为了滋养色身,吃了以后,不贪着美味、不嫌恶粗食,这念心不被饮食的好坏所转,安住正念,无念、无着、无相,只有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的存在。这念心才是真正的宝库,要什么有什么,心想事成,一切都能称心如意,这就是神通妙用、就是实相的果报。
出世法不离世间法,只要一个观念的转变,放下心当中的执着,世间法立刻提升为出世法。所以「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是从世间法通向出世法、由渐到顿的一个过程。如果不明白个中道理,就会「差之毫厘,失之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