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七章 明来暗谢
(一)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
前一章提到众生因为贪欲、贪色,所以心中的光明隐晦不显,道也不现前。如果自己心当中的无明、烦恼太多,与善法不相应,晚上睡觉时不是黑洞洞的、糊里胡涂,就是做恶梦,不会梦到自己在打坐、在修善法等光明的境界,也不会梦到大善知识、同参道友。梦随心生,起好的念头是好梦、起恶的念头是恶梦、起清净的念头是清净的梦,假使什么念头都不起、什么梦都不做,就是如来的境界,心当中一片光明,这就是真正的明。
本章承接前一章的道理。「夫见道者」,「见」就是契悟、明白、了解;「道」,有深、有浅,本章所说的道,是指我们这一念清净心,这一念光明、自在、平等、绝对的心。「见道者」,是指契悟本心的人,契悟哪一念心?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处处作主、定慧不二,就入了「见道位」。所谓「道不离心」,这念心迷了,就属于众生境界;契悟到定慧不二的这念心,就是「见道」。悟了以后,心经常安住在道上,这念心就愈来愈清凉、愈来愈自在、愈来愈光明。这一念光明,是从自心的智慧、禅定与慈悲所产生的。
「见道者」,就是见到这念清凉心、菩提心、涅槃心的人。见道者与未见道者的差别,不在于外相,虽然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都跟一般人一样,但是心境完全不同。见道者的心,时时安住在定慧、安住在中道实相上。所以,凡圣的差别,只在这一念心。《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处处作主、寂照一如,这就是道。道,有高下深浅,就看这念心能安住多久?一分钟、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乃至于一天……,这就要靠功夫了。
「譬如持炬,入冥室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佛陀举一个譬喻来说明见道的境界。「冥室」,就是黑暗的房间,没有灯光、没有光明。如果有人拿着火把走进这个房间,立刻就能把黑暗照破。修行也是如此,还未见道时,这念心就像冥室一样,没有光明;一旦见了道,心地一片光明,没有黑暗,这就是净土。
「明」,有善法的光明、智慧的光明、禅定的光明和神通的光明。无论是什么光明,都离不开这念心,这念心若能时时刻刻保持禅定与智慧,就能时时都有光明;如果禅定心、智慧心消失了,烦恼、业障就会现前,当下黑暗又出现了。
打坐的时候可以检视自己的心念,看看能不能时时起觉照?看看自己的清净心是不是能够持续?是不是站得住、站得长?瞌睡、昏沉、迷糊、妄想,是过去生的习气、是心当中的黑暗,只有自己才能转化、破除。破除了这些黑暗,心光自然现前,因为定慧不二这念心始终存在、是本自具足的。
见道之后还要修道,继续保任这念心,这才是真正的自己,这才是无量光、无量寿,才是真正的自在解脱。这念心只有自己知道,安住在这念心上,什么人都找不到自己。佛法所说的无量寿佛、无量光佛、常寂光净土、诸佛法身、大圆满、大手印、大威德,都是指这念心,〈永嘉证道歌〉云:「但得本,莫愁末。」这就是根本。这念心是因,有因就必定有果。
开悟的人亲证这念清净心,所以知道要修道;还没有开悟的人,则要增强信心,相信自己这念清净心绝对存在,信心达到百分之百,就能与清净心相应,清净心现前,自然会有许多感应。心清净,瑞相自然现前,这些都是清净心当中本具的,也不用去执着它。如果不了解这个道理,就会去攀缘、执着瑞相和感应,一产生了执着,心随境转,落入五阴业障当中,就会失去定境、失去心中的智慧与光明。所以,无论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要不执着、不攀缘、不理它,心始终安住在正念、正定上,一念到底。修行没有别的,就只有这一条大路,找到了这条路,还要靠自己去走,才是最实在的。
修行有事、有理。中根、下根的人,多半在事上用功;上上根机的人,则多在理上琢磨、从理上契悟。从理上契悟,无论行住坐卧都不离当念,一切无所求,这一念心不作佛求、不作法求、不作僧求、不作众生求,因为「有求皆苦,无求乃乐」。这念心是本具的、是现成的,如果另外再去找一念心,就是「缘木求鱼」、「刻舟求剑」了,就好像在太阳底下找影子,是绝对找不到的。
无论是求东求西、求南求北,乃至于求生净土,都是有所求,只要一求,就离道远矣。净土在哪里?这念心回到至道上,就是净土,与清净心相应,就是净土;相反地,与染污心相应,就是秽土。上根利智的人,只求当下这念心安住善念、正念、实相,求而无求,当下就是光明、就是净土,这才是究竟法门。从因上、理上而言,当下这念就是净土,这就是「即因即果」。
有人以为死了之后才往生净土,这是就事上、果上来说,属于方便法门。就好像读书一样,要拿到博士学位,必须从幼儿园、小学、国中、高中、大学,勤苦修习,兢兢业业地一步一步升上去。虽然从事上来说,净土、解脱是未来的果报,但仍要从因上去努力;假使不从因上努力,一切都是枉然,明白这个道理,心就落实了。
一般人在事上拚命地东求西找、南参北学,从早到晚忙的不得了,看起来好像很用功,实际上是因为没有见谛的缘故。道不离心,净土只在净心中,始终不离当念,就能与道相会,就能见到真理,这就是见谛。见谛以后,修行就是四两拨千斤,行住坐卧、动静闲忙都不离当念。
(二)
「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佛法有事、有理。「谛」,就是真实的道理,学道者,就是要能见谛。但有些人听到学道要见谛,心生追求、想念,又成了妄想。
谛,有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俗谛,指待人处世的道理。但是,做人做事再好,也免不了生老病死之苦,要想脱离老病死苦,就要观空,证到空性就能免除世间的苦。再进一步来说,空的境界虽然很好,但缺乏大慈悲心,仍然不能破除无始无明,所以说藏身空境并不圆满,在空境当中,可以暂时休歇一下,还要再进一步用功,契入中道第一义谛,这就是实相、就是如来佛的境界。悟到了实相,就是见谛,见谛以后,功夫还有深浅,还要继续努力,时时安住在实相,念念分明,处处作主,清明在躬,动也如是、静也如是,就能灭掉无始无明。
「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菩提心是明、涅槃心是明、智慧心是明、善法也是明,所以,明也有深浅的差别。要达到常明的境界,就要灭尽无明,无明灭尽,大圆镜智、菩提涅槃妙心自然时时现前,这才是最究竟的明。
修行人学道见谛,就好像寻矿者找到了金矿,在找到金矿之前,必须花费许多的时间、精力、财力去寻找矿脉。既然找到了矿脉、找到了宝山,就要去开采,采到了金矿,还要披沙炼金,就如同儒家所说的「精益求精」,经过了千锤百炼,才能把纯金从矿脉中分离、提炼出来。修行也是如此,要开采自心中的宝山,就要断欲去爱、披沙炼金,真如法身、菩提涅槃妙心才会现前,这是最直接的大路。我们的自心宝山蕴涵着无量的智慧、定力、慈悲与神通,事理无碍、内外一如,十方世界都在这一念心当中,这就是最明的。了解这个道理,就要用功修行,去沙存金、灭暗存明。
灭暗存明才是真正的修道,小乘讲爱欲永断,无明灭尽,大乘也是如此,《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禅宗有所谓的「破三关」──破初关,属见道位;破重关,则法执灭;破了生死牢关,才是「无明灭尽,而明常存」的境界。无明漏尽了,才能得到真正的自在,无论行住坐卧、吃饭穿衣,无不是净土。
佛法所说的明暗与世间的明暗不同,世间人以为白天是明、晚上是暗,开灯是明、关灯是暗。但是,明暗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譬如,我们认为现在是白天、是明的,但在地球另一端的美国人却认为现在是晚上、是暗的。此外,人类的白天,对许多夜间动物而言却是晚上。这种相对的明暗,就属于众生境界。
一般人认为善法是明、恶法是暗,这个观念也只对了一部分,因为每个地区、每个民族判别善恶的标准都不一样。例如,我们认为尊敬师长、孝顺父母是善法,儒家也说:「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但有些国家、文化,并没有孝顺父母的观念,他们也不认为这是善法。所以,世间善恶、明暗的标准是相对的假相,而不是绝对的实相。
这里所说的「明」,是绝对的明。悟到了这念心,就是见道、见谛,无论是白天、晚上,无论在台湾、大陆或世界的任何角落,乃至于在天堂、地狱,这念心都是常明常照、大放光明,这就是真正的明,这就是最高的真理。
释迦牟尼佛传法迦叶尊者,迦叶尊者传法阿难尊者,一直传到菩提达磨尊者,是西天第二十八祖,也是东土初祖。菩提达磨尊者的师父──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是东印度人,在悟道得法之后,就开始一路南行,弘传法要,度化有缘。
有一天,般若多罗尊者来到南印度香至王的国家。香至王是虔诚的佛教徒,非常恭敬三宝。得知般若多罗尊者到自己的国家来度化臣民,机缘难得,便供养尊者一颗无价宝珠。
当时香至王有三个太子,般若多罗尊者为了验证他们的善根、慧根及对佛法的领悟程度,就拿着宝珠问三位王子:「此珠圆明,有能及此否?」这颗宝珠浑圆明亮,价值连城,有没有其它宝物能够超越这颗宝珠呢?香至王的大王子月净多罗和二王子功德多罗都回答说:「这颗宝珠是七宝中最尊贵的,没有任何一物能超越它,只有尊者的德行和道力才配拥有这颗宝珠。」
此时,第三王子菩提多罗却说:「此是世宝,未足为上,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此是世光,未足为上,于诸光中,智光为上;此是世明,未足为上,于诸明中,心明为上。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于此,既辨此已,即知是珠,既知是珠,即明其宝。若明其宝,宝不自宝;若辨其珠,珠不自珠。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
这位三王子就是后来的达磨祖师,他在出家前就已经悟到这念心才是最明的。一般人认为世间的宝贝是最可贵的,但达磨大师分了几个层次来说明,世间的宝物和世间的光明都不是最高上、最尊贵的,唯有法宝、智光和心明才是绝对无上的。
(三)
「于诸宝中,法宝为上」,「法」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通达了有为法,也能契入无为法,所以,法宝都是至高至上的。佛法是宝,以佛法为依归,最低限度可以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更进一步,了悟心即是佛,则能超越生死,这种宝才是照天照地的无上珍宝。
凡夫俗人以为世间的宝珠是宝,但如果遇到了强盗、小偷,身上的宝珠可能就会让自己丧身失命。这样看来,宝珠到底是不是宝呢?所以,只有契悟了佛法、心法,超越生死,不但是这一生,生生世世都受用不尽,所以法宝才是最珍贵的。
「于诸光中,智光为上」,智慧之光才是所有光中最高、最上的。智能,与一般世间人所说的知识、聪明不同,是一种出世法、无漏法。智慧之光能明辨是非、正邪、善恶,知道世间法与出世间法、方便法与究竟法的差别。现在是科学时代,但科学的发现与发明仍然要靠智慧。智慧是从清净心中所产生的,科技的运用也不离这念心。科学发明的目的,应该要以人类的福祉为依归,如果不是用慈悲心、平等心,而是以贪瞋痴的心来发明科技、运用科技,科技就会成为一种毁灭世界人类的祸害。
假使这念心不清净,心光闇蔽,智慧心不现前,就会造恶业,可能就会导致坐牢,甚至没命,人生愈走愈黑暗,将来还会堕入无间地狱、三涂恶道。所以,「于诸明中,心明为上」,悟了这念心就是明,就能超凡入圣,时时刻刻处处作主、清明在躬,能够分辨是非善恶,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所以,智光、心明是最高上的。
在中国历史中,有提到关于夜明珠的记载。夜明珠的光芒,在白天阳光的照耀之下显现不出来,必须在夜晚没有光亮的时候才能显现,是一种无价之宝。但即使夜明珠非常珍贵稀有,仍然属于相对的世间之光,不是最上的光。
「此珠光明,不能自照,要假智光,光辨于此」,夜明珠虽然能放光,但是还是要靠智者的慧力去分辨。宝珠是无情物,不能自显其宝,要靠有情的智慧才能明辨。举例来说,中国历史上有伯乐与千里马的公案,千里马如果没有遇到伯乐,也显不出千里马的才能。所以,如果没有智者的慧力,就没有办法辨别出宝珠的光明。又如中国的和氏璧,它的外表就像普通的石头,但里面却藏有价值连城的宝玉,不识货的人不知道它是宝贝;但即使识货,若没有智慧,却可能因它而丧命。
「珠不自珠者,要假智珠,而辨世珠;宝不自宝者,要假智宝,以明法宝。然则师有其道,其宝即现;众生有道,心宝亦然。」「师」指般若多罗尊者。「师有其道」,尊者道行深厚,道就是宝;人人都有佛性,佛性就是宝。众生在迷,不识自心之宝本自具足,假使觉悟了,自心的宝珠自然现前。
从菩提多罗的回答中,尊者知道三王子很有慧根,于是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无相?」什么是没有形相的?大众或许会回答:「心是无相。」但菩提多罗却答道:「于诸物中,不起无相。」不起心、不动念才是无相的。这念心只要一动念就有相,善有善的相、恶有恶的相。只要有相,就有成、坏。无相,就没有成;没有成,当然就不会有坏。什么是「不起无相」?这念心达到无念,就是无相的境界。无相,就没有去来、没有生灭。安住在无相的境界,才能够真正得到自在。
如何才能达到无相的境界呢?就是契悟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念心一念不生,就是无相。保持无念、无相,什么人都找不到自己,佛也找不到、魔也找不到、阎王小鬼也找不到,所以,当下无念就能了生死。要了生死就要顿悟自心、直了成佛,这才是最高的智慧法门,这就是无上大法。有大福报的人才能听闻到正法,只有信心达到百分之百,才能契入无相的境界。
尊者又问:「于诸物中,何物最高?」菩提多罗答曰:「人我最高。」贡高我慢的人,眼睛长在头顶上,以为自己最高、最上,其实「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所以,修行最基本的功夫就是破除我执。以众生境界而言,妄想、五欲、人我是非,是最高的。中国有一句俗话:「天高不算高,人心比天高。」多欲之人贪得无厌,欲望无有穷尽,贡高我慢、人我是非也是最高。
「于诸物中,何物最大?」菩提多罗答:「于诸物中,法性最大。」法性就是空性。法性空寂,如虚空般无有边际,所以说法性最大。
「尊者知是法嗣。以时尚未至,且默而混之。」尊者从和菩提多罗的问答中,知道菩提多罗是个法器,将来可以继承如来大法,但当前机缘尚未成熟,所以就没有说出来。有些事情在时节因缘成熟之前讲出来,就会生是非、招罪过。所以般若多罗尊者「默而混之」,含含糊糊地没有点破。
「及香至王厌世,众皆号绝,唯三子菩提多罗,于柩前入定,经七日而出,乃求出家。」「厌世」就是厌离世间。世寿圆满,结束这一生的果报,就得离开这个世间。「众皆号绝」,「号」是号啕大哭,「绝」就是气绝、气闷,伤心太过就会哭到气都没了。因为香至王笃信佛法,是个贤明的君主,所以当他往生时,所有的家属、亲眷、臣民都悲痛欲绝,对香至王的离世感到很伤心、很不舍,只有第三王子菩提多罗,不但没有哭泣,而且还在棺材、灵柩前打坐入定。
从佛法的角度来说,哭泣对往生者不但一点帮助都没有,反而还有害处。人往生时,如果有人在附近哭哭啼啼的,会干扰到往生者,使其神识也产生悲伤的情绪,进而对世间更加留恋。世间人不了解其中的道理,以为不哭好像是不顺孝道,勉强也要哭一哭,有些人哭了半天也哭不出一滴眼泪,就干脆请哭丧团来假哭一番,这就更离谱了。
三王子在香至王的灵柩前保持定心,入了禅定。禅定有无量的功德,真正入了禅定,就能够度脱亡者,最低限度也可以将禅定的功德回向给亡者。菩提多罗入定七天,出定后就决定舍弃荣华富贵的生活,出家修道。
「既受具戒,尊者告曰:『如来以正法眼付大迦叶,如是展转乃至于我,我今嘱汝。』」菩提多罗受了具戒以后,尊者就将佛的心法传给他,并改其名为菩提达磨。这一段是说明传法的经过。
(四)
「灵山拈花,迦叶微笑」,世尊将正法眼藏传给了迦叶尊者,迦叶尊者再传阿难尊者,如此展转传到般若多罗尊者,为西天第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度众的因缘已经圆满,便将释迦牟尼佛的正法传给菩提达磨尊者。「嘱」是嘱咐、遗嘱。二十七祖的〈付法偈〉,嘱咐继承者要荷担如来家业,续佛慧命,度化众生,同时也是尊者一生修证的记录。
「听吾偈曰:『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心地生诸种」,心生万法,这念心能生出无量无边的法,十方世界一切种子都在这一念心当中。「十法界图」中间就是一个「心」字,上有四圣、下为六凡,为贤为圣,在于这念心;堕入三涂恶道,也不离这念心。所以,古德言:「三点似星相,横钩似月斜,披毛从此出,成佛亦由它。」智慧愚痴、富贵贫穷、天堂地狱、净土秽土,无一不是这念心生出来的。悟到不生不灭、不起无相的这念心,就是最高、最究竟的境界。
「因事复生理」,世间的事事物物离不开因缘果报的道理,事出有因,事中有理。中国有一句格言:「事成不成于成事之时,其成必有因;事败不败于败事之时,其败必有因。」成功不是巧合的,成功的背后一定有辛勤的努力与奋斗;也没有偶然的失败,失败的背后必定有导向失败的原因。以佛法中的十二因缘为例,为什么有老死?为什么有生?……追究生老病死的根本原因,就是无明。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乃至于有缘生,生缘老死。从行、识至老死,就是事。事有粗、有细,有远、有近;理也有粗细、远近之别。
孔子说:「吾有知乎哉?无知也。」一般人都认为孔子很有智慧,孔子却说自己「无知」。孔子所谓的「无知」,并不是指什么事都不知道,而是不起心、不动念,安住在了了常知、清明在躬的这念心。一般人的知是有分别的,有第一念就有第二念,有二必有三、有三必有四……念念迁流,就成了相对的众生境界,这就是《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一念不觉生三细」,所以孔子的「无知」,其实就是最高的智慧。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如果有人问孔子事情该如何解决,孔子一定会询问对方事情的本末终始。本末终始,就是因果事理,任何事情都有它背后的理,一定要把理找出来,理才是最重要的。
「因事复生理」,理存于事,事相也有事相的重要性。要证到果位,必须要脚踏实地用功修行,圆满自己的福慧,成就自己的果报。悟到了不生不灭、真空妙有、本自具足的道理之后,还要在事上来努力,修戒、修定、修慧、修六度万行,所悟的道理才会究竟显现。修行如果只是在事上用功,就容易生无明起烦恼。假使契悟了理,理不碍事,事理并进,道业就容易成就。
虽然如此,还没有契悟理的人不要灰心,事中有理,只要依照佛法的教导脚踏实地去实践,「因事复生理」,等到事相上圆满了,理自然就会现前。例如,佛法告诉大众要布施,就老老实实地布施,没有半点怀疑;还要修忍辱,遇到一切境界都要忍,从伏忍、信忍、顺忍、无生忍,最后到寂灭忍,忍到最后,心自然止住不动,寂灭就现前了。
「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这些都是事,最后心当中没有一点点执着和挂碍,就能契入理。所以,事中有理、理中有事,事理无碍,齐头并进,修行一定会有所成就。
「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付法偈〉前二句是讲因地修证的道理,后二句则是般若多罗尊者陈述自己的修行境界。尊者这一生漏尽烦恼,菩提涅槃的果德究竟圆满,而万行因花所开敷的就是清凉解脱、不生不灭的净土世界。
「尊者付法已,即于座上起立,舒左右手,各放光明二十七道,五色光耀,又踊身虚空,高七多罗树,化火自焚,空中舍利如雨,收以建塔。当宋孝武帝大明元年丁酉岁也。」尊者将法传给菩提达磨之后,就从座上站起来,两手一张,各放出二十七道五色光芒,然后身体一跃而起,离地有七多罗树高,在空中,自心中发出三昧真火,把色身焚化掉,入无余涅槃。二十七祖传法给菩提达磨尊者的时候,相当于中国宋孝宗大明元年,岁次丁酉。
这一段公案阐释了世间明暗和佛法明暗之间的差别。世间人只知道事相上的明暗,佛法的明暗不但有事有理,而且事理一如,才是究竟的真理。
世间上的明不能永久存在,白天过去,暗夜就来了;太平世界过了,接着就混乱……始终是善恶消长、明暗互生。佛法讲的明,指漏尽欲爱、色爱、烦恼、无明等惑业,自性光明自然显现。这个明,才是究竟的明。
如来藏,就是大光明藏。大光明藏是本具的,虽然是本具的,还是必须漏尽无明,光明才能彰显。心当中的欲和爱,是众生历劫以来的无明习气,这就是佛法所说的思惑。转化惑业,也是一种菩萨行。把所有的惑业都转化掉,最后唯有心明常存,就是如来法身。
修行就是要契悟这念心,这念常住不灭的真心,就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如来法身,都不离这念心,不要另外去找,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时时刻刻清清明明、处处作主,这是最重要的。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断地随缘返照自己的起心动念、一言一行。
古德云:「随缘消旧业,更莫造新殃。」大众既然出家了,就要借着建设道场、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的因缘,用功修行、磨炼自己,绝对不要再产生新的过失。有了这种决心和信心,这一生一定可以把无明灭尽,得到解脱,成就道业。如果没有这个信心,自己轻贱自己、患得患失,修行就不容易成功,自心的光明也不会显露。大众一定要有信心、有担当,随缘任运,不造新殃,坚持到底,成道证果,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