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第十一章 施饭转胜
(一)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前一章讲布施与助施的功德果报,这一章则是较量供养的福田殊胜差别。供养善人、持五戒者、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辟支佛、三世诸佛,以及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福田一层比一层大,功德也愈来愈殊胜。
一般人不了解这些道理,以为布施给好人或坏人都是一样的,修庙、盖学校、设立孤儿院也都一样,都是做善事。事实上,每一件善事所成就的功德和果报都不同,不但不同而且相去甚远。以布施建设道场而言,也要看这个道场的目的和宗旨是什么?是不是一个正法道场?这当中的差别是很大的。
假使不明白布施供养当中差别的道理,就会有所误解。例如,很多人认为只要布施济穷就是功德,为什么要去供养三宝、出家众?所以本章的目的,就是要令大众产生正知正见。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佛言」,指释迦牟尼佛所说。「饭」即是供养,狭义来说,是指以饮食供养;广义而言,则包含物品、钱财等种种供养。「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意即供养一百个恶人,不如供养一个善人。
就儒家而言,善人就是君子,恶人即是小人。恶人的行径,不是偷鸡摸狗,就是吃喝嫖赌、绑票、勒索、杀盗淫,甚至造五逆十恶。善人的心中光明磊落,即使没有丰功伟业,至少不会做出伤风败俗或违背法律的事情。恶人的人品、道德,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绝对是不如善人的,所以说「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这里所谓的善人和恶人,是以社会上的道德、法律为标准,然而这只是一般的好人,但仍是凡夫,内心尚未脱离贪、瞋、痴、慢、疑、邪见等烦恼。
「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五戒包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供养一千个世间上所谓的好人,不如供养一位受持五戒的人,因为受戒、持戒的功德不可思议。社会上很多人认为:「不做坏事就好了,何必持戒?」但是心善、不做坏事,是以什么为标准?衡量的标准有高有低、有粗有细。世间上的善人、恶人,是以法律和道德观念来判别;佛法的标准比一般社会所认定的标准要严格许多,至少要能受持五戒,才算是善人。
就在家居士而言,受了五戒就成为戒弟子,男众称为优婆塞、女众称为优婆夷,也称为近事男、近事女,如果受了八关斋戒,就称为近住男、近住女──因为与圣人的品位接近了,所以称为「近住」。戒也有层次上的差别,如:五戒、八关斋戒、沙弥戒、比丘戒、菩萨戒。受戒、未受戒,或是持守的戒别不同,功德果报也有显著的差异。
每一条戒都有积极与消极的涵义,能够兼顾二者,就是真正的菩萨行。举例来说,五戒第一条不杀生戒,是对生命的尊重,也是慈悲心的表现。不杀生,不但不杀人,连动物、植物都不能损伤,这是消极地不害物命;以积极面来说,还要救生、放生和吃素。能够做到这些,就有无量的福报。
第二、不偷盗。不予而取,就称为「盗」。五戒当中的不偷盗戒,主要是指身手不犯盗戒,不偷取他人钱财。更进一步,要做到眼、耳、鼻、舌亦不犯盗戒。持戒清净的人,眼根经常收摄在前方三尺的范围内,这样眼根就不容易犯盗戒。假使眼根经常攀缘,有好看的东西就偷瞄一下、遇到漂亮的小姐就多看几眼、别人的书也要偷翻一翻……这就是眼睛犯盗戒。耳朵偷听、鼻子偷闻,这些是属于比较微细的盗戒。
一般寺庙里的供品是不能随便拿取的,拿了鬼神庙里的东西,就是盗鬼神物;假使拿了寺院的东西,就是盗常住物,不但犯了盗戒,而且盗三宝物的罪过更大。此外,山上的花草、作物也不可以任意采摘,因为山上的土地除非是未登录地,否则一定是属于私人或国家所有,生长在上面的花草、作物就是有主物,未经主人同意而自行拿取,就犯盗戒。能够清净持守不偷盗戒,就有无量的功德。
第三、不邪淫。所谓「邪淫」,是指与夫妻以外的异性产生性行为。出家众受了三坛大戒,不只是不邪淫,而且更进一步地不淫,任何有关男女的事都不能接触,乃至心中也不起淫欲之念;起了淫欲心,便会失去光明、智慧与禅定。
第四、不妄语,就是不欺骗他人。假使言语虚妄不实,使他人因而蒙受损失、遭遇灾难,就是犯了妄语戒;但如果是为了救众生的性命,就可以开缘说方便妄语。过去,有一位老和尚在山上打坐,附近正好有一个猎人在猎捕兔子。兔子无处可逃,最后就钻到老和尚的长袍下躲起来。猎人追到这里,问老和尚:「您有没有看到一只兔子跑过来?」老和尚为了救兔子一命,就回答猎人:「它从我右边跑过去了。」这就是方便妄语。
五戒中的不妄语戒,还包括不恶口、不两舌、不绮语。犯了妄语一定会遭受恶报,例如:如有所说人不信受,或常遭诽谤、口气常臭等。所以,时时刻刻都要观照自己的言行,不要因为疏忽犯了口四过。
第五、不饮酒。酒能乱性,也会伤身、误事,所以佛教导大众不要饮酒。
每一条戒都有五位护法善神守护,受持五戒就有二十五位护法善神守护。所谓「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五戒是菩萨戒、比丘戒、比丘尼戒等一切戒的基石,持清净戒,成就戒、定、慧三无漏学,就能得到解脱。因此,受持五戒的功德不可思议。
明白这些道理了,就知道持守五戒具有了生脱死、超凡入圣、成佛种智的殊胜功德。一般人修善,最多只能感得人天果报;生在人道,却不知道持守五戒,耽乐放逸,造诸恶业,将来就会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等恶道。受持五戒,未来步步都是光明,远离三涂。由于受持五戒的功德殊胜,所以佛说供养一个善人,不如供养一个受持五戒的人。
(二)
「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受持五戒的人尚未入圣人之流,只是圣人的前方便。须陀洹断了见惑,是证初果的圣人,再经七番生死,便能证得阿罗汉,已经入了圣位,所以供养须陀洹的功德果报,又比供养受持五戒者大。
「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供养百万初果罗汉,不如供养一位二果罗汉。二果罗汉即斯陀含,斯陀含天上人间一往返生死,就能证得阿罗汉果。
「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供养千万斯陀含,不如供养一位三果罗汉。为什么供养阿那含有这么大的功德呢?《佛说四十二章经》云:「阿那含者,寿终灵神上十九天,证阿罗汉。」阿那含名为「不来」,不再来受生死,在五不还天证罗汉果,因此功德更为殊胜。
「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供养一亿三果圣人,不如供养一位阿罗汉。阿罗汉是小乘中的极果,称之为「无学位」。阿罗汉漏尽烦恼,证到三明──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具六种神通──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堪受人天供养,所以功德更超过三果罗汉。
「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阿罗汉已经证到无学位,供养阿罗汉的功德很大,但供养十亿阿罗汉的功德,还不如供养一位辟支佛。因为阿罗汉虽然已经断见惑、思惑,漏尽烦恼,却还有微细的习气未断。
什么是习气?举例来说,以前有一位小孩喜欢偷人家的东西,家人让他接受佛法的熏陶,希望他改掉偷窃的毛病,但恶习难改,这个小孩仍然继续偷东西。于是问他:「你吃、住、穿、用……样样不愁,为什么你还要偷东西?」他说:「如果看到东西不去偷,我心里就很难过,会发痒。」这就是习气。佛经上记载,迦叶尊者虽然已经证到罗汉果,可是听到帝释天的乐神奏乐,他还是不自觉地跟着动起来,这就是习气,即便是阿罗汉圣者,断了见思惑,但心中仍有微细的烦恼,这就是余习。
凡夫众生不但有习气,而且言行举止也经常有过失,所以不但要戒除习气,还要改正一切不良的行为。行为怎么改?就是要持戒,持一条戒就能改变一个习气;改正一个恶习,就解脱一个烦恼;烦恼戒除,道就会现前。
阿罗汉余习未断,辟支佛习气尽舍。辟支佛,有独觉和缘觉二种。所谓独觉,在佛未出世时,「春观百花开,秋见黄叶落」,看到外面的境界,就悟到苦、空、无常、无我,契悟空性、无为法的道理。缘觉,则是生值佛世,听闻十二因缘的道理,了悟世间没有什么是可爱、可留恋的,一切有为法,最后都要归于败坏,所以通身放下,一念不生,达到无为的境界。《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所以辟支佛的境界比阿罗汉高。
什么是「十二因缘」?十二因缘,即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就是业有。由此业有,而有生、老、病、死。因为有无明,才会受胎;受了胎,出胎后就有色爱、欲爱和取舍。有了取舍就有业障,有业障就有生,有生就有老,有老就有死。众生就是在这样的恶性循环当中,周而复始,始终在六道中轮回、无法出离。
缘觉明白十二因缘的道理,知道因为有无明,才有行、识、名色、六入……,所以要先灭除无明。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名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老、病、死就能全部灭除。思惟十二因缘,契悟无生的道理,就证到缘觉的果位。
罗汉修四谛──苦、集、灭、道,成就戒、定、慧,证五分法身,成就罗汉之慧身,但神通不如辟支佛。所以,供养十亿阿罗汉,不如供养一位辟支佛的功德。
(三)
「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供养三世诸佛,功德又更转胜。供养一位辟支佛的功德,已超过十亿阿罗汉,更何况供养一百亿辟支佛,功德更不可思议,但是,这样的功德还不如供养一位三世诸佛,由此可知供养佛有无量的功德!
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成就无上佛果,所以供养三世诸佛的功德真正是不可思议。
从前有一个贫穷的人,名叫须达,他七世都很贫穷,最后连饭都没得吃,只能在垃圾堆里捡果皮度日。有一天,时来运转,须达在垃圾堆里捡到一块牛头栴檀,牛头栴檀非常香,香气可以传到很远的地方。须达捡到牛头栴檀,如获至宝,就将它洗一洗、晒一晒,拿到米店里换了三碗米。
须达夫妇从来没有吃过米饭,当他们把第一碗米煮好,准备要吃的时候,舍利弗尊者正好出现在须达家门口化缘。须达看到舍利弗尊者,知道他是佛陀的十大弟子,智慧第一,不能放过布施修福的好机会,便和妻子商量,将这碗米饭供养了舍利弗尊者。
接着煮了第二碗米,当第二碗米煮熟,刚要上桌,迦叶尊者出现在须达家门口托钵。须达夫妇一看,刚才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来化缘,现在是苦行第一,佛陀的首座弟子──迦叶尊者前来化缘,这个修大福报的机会更是不能放过,因此立刻将第二碗饭供养迦叶尊者。
一辈子不曾吃过米饭,剩下的第三碗米饭,总该留下来自己享用了。当第三碗米煮熟时,释迦牟尼佛也到须达家托钵化缘。须达夫妇看到佛陀亲自来托钵,这实在是千生罕遇、万劫难逢的大好机会!想想自己这一生贫穷下贱,即使吃了这碗米饭,也没办法改善自己的困境,如果供养佛陀,就能种下无上福田,所以,虽然从来没吃过米饭,但须达夫妇还是很虔诚地把最后一碗米饭供养了释迦牟尼佛。
一般人看到这一则公案,或许心里会产生疑问:「供养是修福报,但福报是在未来,眼前自己就要挨饿,甚至饿死,这种事情到底该如何取舍呢?」布施能够化除悭贪、化除贫穷,佛陀了知须达夫妇累世因缘,必须藉由供养三宝的善因才能脱离贫困,因此派遣弟子前来托钵,甚至慈悲亲自前来化缘。
佛陀接受了这一碗米饭的供养,就为须达夫妇祝愿:「罪灭福生,从今日始」,为什么罪灭?因为夫妇俩将所有的食物都拿出来供养,对于饥寒交迫的他们来说,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都供养出来了;既然是毫无保留的供养,业障便能消除,所以说「罪灭福生,从今日始」。释迦牟尼佛祝愿之后,须达夫妇所住的房子里立刻涌现无量的金银财宝。
历史上有名的印度阿育王,过去世在与童伴游戏时,曾以欢喜心捧沙供佛,因而感得生为皇族的果报。中国的梁武帝也是因为过去世曾将三个斗笠、三件衣服供养三宝佛,因缘果熟,便当了皇帝。供养佛像就有无量的功德,何况亲自供养三世诸佛,所以,当释迦牟尼佛为须达夫妇祝愿:「罪灭福生,从今日始」,地上立即涌现无量的金银财宝。
须达进一步请求佛陀为他们说法。释迦牟尼佛为其讲述四谛法门,须达听闻佛法,当下亦见道。由此可知,供养三世诸佛有不可思议的功德,所以说「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
(四)
「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三世诸佛」,是指佛的报身和化身。供养报身佛和化身佛,属于修福报,福报再大仍有用完的一天,所以,不如供养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是指清净法身佛。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是顿悟法门,也就是禅宗所说的:「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六祖坛经》所说:「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无念,就是不想过去、现在、未来。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不起心、不动念,就是无念的境界。《金刚经》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过去心不可得」,就是不想过去;「现在心不可得」,就是不想现在;「未来心不可得」,就是不想未来。达到无念的境界,就契入空性、契入本具的觉性,只有当下了了分明、寂照一如的这念心,这就是实相。实相无相,无相无不相,这就是清净法身佛。
什么是「无住」?「住」不是指身住,而是心住。心要达到无住的境界,就是心中不执着任何事情、不执着任何境界,不生贪爱,没有取舍。假使心里想到某个人,觉得这个人对我很好,要礼尚往来;或是这个人对我不好,将来有机会一定要给他难看……这就是「住」。有所住,就是生死。以唯识学来说,第八识是含藏识,八识田里的种子根深柢固,因缘会遇时,种子起现行,就会造作种种业行。
明白修行为什么要无念、无住之后,就知道想念坏事,会堕入三涂恶道;心生善念,虽然能够生天,但也会有天福享尽之时。所以,达到究竟,就要不住善、恶;不但不住善恶,进一步空、有也不住,这才是真正的不住。
佛法讲我空、法空、空空,修析空、体空等观行,入了空定,住在空当中,任何人都找不到自己。虽然住在空当中很好,但空也不住,也要放下,因为入了空定,时间再长,还是有限度,不能永远住在空当中。
什么是不住有?譬如,佛法告诉我们极乐世界很好,心里发愿一定要生极乐世界,这就是有。《六祖坛经》云:「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假使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只会认为现在所处的世界是五浊恶世,十方诸佛菩萨所处的极乐世界才是出世间。其实,东方净土、西方净土,都是果报土,一切法界不离自心,心清净才有净土,不离当念,当下就是净土、就是解脱。
有些人认为这里是秽土、那里是净土,想要逃离秽土,躲到净土中,这就是有取有舍,既然有取有舍,不论到什么地方去,心中始终计较取舍,没有办法到达真正的净土。所以要超越世间、要达到解脱,不是东求西找。琉璃王灭释迦族时,目连尊者利用神通,将五百童男童女放在钵里,送到天上,等到战争过后,五百童男童女却全部化成了血水。由此可知,果报所感的净土,不是每个人都能去的。
佛法说:「心净佛土净」、「净土只在净心中」,六祖大师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有了正见,净土马上就会现前。有了正见,就有正念;有了正念,就是出世、就是净土、就是解脱。现在的世界非常混乱,这些乱象是从众生的贪瞋痴、杀盗淫、邪知邪见中产生出来的。想要远离五浊恶世,只能从这念心上去离,不起贪瞋痴,不造杀盗淫,当下这念心保持正念、正见,不住有、不住无,不着两边就是中道实相,这才是真正的净土。
古德说:「有佛处不得住,无佛处急走过。」这就是无念、无住。一般人认为,看到佛像、听到佛的名号,心就能安定;如果到了没有佛的地方,心里就感到惶怖,这是只见到果报上的化佛。着有、着无,都是方便,真正想要见佛,就要不着有、不着无,有无不着之处,才是真佛的住处。
无念无住的这念心在哪里?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不想东、不想西、不想南、不想北,有无不住,当下即是,动念乖真,这念心还有修有证吗?没有!一切无所住,当下这念心就是无念、无住、无修、无证。
(五)
什么是「无修」?前几章提到,持戒、十善、六波罗蜜是修,念佛、诵经、打坐也是修,为什么这里却讲无修无证?因为只有无修才是真修,无证才是真正的契悟。《佛说四十二章经》说「修无修修」,有修是方便,修了以后还要回归无能无所、无念无住的这念心,这才是真正的无为法、真正的解脱道。
修,是前方便,如果不念、不修,心当中不是妄想纷飞,就是瞌睡、无聊,久而久之,就会退失菩提心。有些出家众认为:「我打坐时会打瞌睡,不打坐时就会打妄想,因此觉得接受居士供养,有罪恶感,干脆作一个在家居士,赚钱供养三宝就好了。」这是错误的观念!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妄想,就成道了;就是因为尚未契悟真理,所以才要出家修行。有修是方便,藉由这种方便,最后才能达到无修的境界。
这念心妄想、无聊、瞌睡时,要以观照的方法对治。观,就是觉。有觉、有照,就是有修。最后妄想、瞌睡去除了,能照的这念心也要放下,就能真正达到无修的境界。所以,修行要从有修达到无修。诵经、持咒、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死,乃至修六波罗蜜、修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有念。有念,就属于有修。修了以后,不执着能修、所修,就是无修。根机好的人,立刻就能契入无念、无修;根机不好,或是觉得自己的烦恼、昏沉很重的人,就要时时刻刻起觉、起观,要提起精神来诵经、持咒,修善断恶。事相上功德圆满,妄想、瞌睡自然就没有了,这念心了了分明、清明在躬,无修的境界就会现前。
到达无修的境界,当下无修的这念心就是证。虽然是证,也没有能证、所证。假使有证,就是有能有所,如阿罗汉、缘觉都证到空性,住于涅槃中,将来还是要从定当中出来,成就无上正等正觉。这些只是有余涅槃、无余涅槃,而不是大般涅槃、自性清净涅槃,也不是无住涅槃。
无住涅槃,是无修无证的境界,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就是。证到无住涅槃,不执着能证、所证。假使起了执着,就是法执,没有办法契入究竟菩提。有修有证,属于渐次;无修无证,才是究竟。虽然无修无证,也不妨碍有修有证。有修有证而不执着,最后归于无修无证,就是顿渐不二的法门。
释迦牟尼佛成就三身──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千百亿化身。圆满报身卢舍那佛,即是观照之智。观照之智是理,理不碍事。事上圆修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最后成就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住世八十年──这是释迦牟尼佛的应化之身,果报结束,果报身就不存在了。而这里所说的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是指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与虚空同寿。虚空不坏,这念心也是不坏的。这念心就是实相,又称为法中之王。
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要保持无念、无住。修了以后,没有能修、所修,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站得住、站得长,只有一念,没有第二念。佛经中提到,有念有想即是众生,无念无想就是佛。佛,指的就是这念心。禅宗所谓「见性成佛」,悟到这念心就契入法身佛;契入法身佛,就与十方三世诸佛同一鼻孔出气。
(六)
这一章是较量供养的功德差别。首先比较供养恶人与善人的功德,所谓的善人、恶人,是以当今社会法律、道德观念为判定的标准,这是属于世间的善恶。以佛法的善恶标准来说,持守五戒是善,这虽然能超越世间的善法,但与真正出世间的善法相比,仍有一段差距。
所以,本章前述是事供养,后述「一念不生」是理供养。从事上的供养契入理上的供养,才是真正的供养。理上如何供养?时时刻刻保持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站得住、站得长,始终不离当念。所谓「微尘剎土,不隔毫端;十世古今,不离当念」,这就是不可思、不可议的境界,当下就是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思,是想念。无论是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念头一起就是一个生灭。能够用文字语言表达,就是可思可议、就是方便、就有生灭。只有无言无说、无思无议,才是不生不灭、才是究竟。修行学佛必须清楚了解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意义,不能有丝毫的含糊,否则就会走远路。
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就是真正的供养如来。如来,指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这念心。这念心是本具的,不是修来的,只要契悟就是。譬如衣服上染了尘垢,只要将尘垢洗掉,衣服原来的样貌便能够显现出来。所以只要去除烦恼、习气,本具真心自会显露。
每个人的根性不同,有些人听了这些道理,当下就能契悟;有些人听了并不相信,只相信有所得、有所修。如果这个人是有修有得的根性,就以有修有得的法门来度化他,例如,想要得到福报的人,就用布施法门来开导他;而希望超凡入圣的人,就对他讲演最高的圣人境界。最究竟的圣人,就是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无念、无住、无修、无证,当下就是佛心。
佛法有事有理、有体有用,无念、无住、无修、无证是体,有修、有证是用,用不离体,体不碍用,要用就是善用,不用时,当下就是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体用一如,就能得自在,就能成就千百亿化身,这才是真功德。
过去,梁武帝见到达磨祖师时,问:「我度僧无数万,也造了很多寺庙,我的功德很大吗?」达磨祖师答复梁武帝:「毫无功德!」为什么?如果毫无功德,做这些善事不是白费了吗?其实建寺度僧的福德很大,但仅是人天果报,是有漏的福德,不是真功德。梁武帝又问:「什么是真功德?」达磨祖师说:「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以世求。」「净智妙圆,体自空寂」,就是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就是达磨祖师所传的诸佛心印,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法门。
一般修行学佛的人,知道妄想是生灭,仍然去除不了;知道瞌睡是障碍,却始终戒不掉,为什么?因为已经成了习惯,就像衣服不但脏了,而且还成垢、成结。所以,修行还是要假借一些方便,透过这些方便,妄想减少了,心慢慢清净了,进而契入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境界。假使能够从这个方向来契悟佛法,就能事理无碍。
佛法有事、有理,「法无高下,应机者妙」,目的是希望不同根机的人都能得到利益,就如同「药无贵贱,治病者良」。佛法的主要目的是治疗众生的病,哪些病呢?妄想、昏沉、贪、瞋、痴、慢、疑、邪知邪见、执着等病。病症都对治完了,最后这念心回归无念、无住、无修、无证,始终不离当念,这就是如来住世,就是「一法界显,九法界隐」,这一念心现前,就是「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心就是这么微妙。
从供养善人到三世诸佛,都是属于事上的供养,事有生、有灭,所谓「有形皆归坏,不灭为真空」,所以,最后要由事供养来契入理,契入不生不灭、无取无舍的这念心。虽然前面是事,后面是理,然而事不碍理,供养之后,不作供养想,三轮体空,始终保持这念心无念、无住、无修、无证。这样事理圆融,就能度化十方三世一切众生。
释迦牟尼佛了知度化众生是在事相上修,为什么还要度众生?为什么还要说法四十九年,而不只说无念、无住、无修、无证的法门?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所以佛陀以大慈悲心,开种种方便法门,使每一个人都能明悟自心。释迦牟尼佛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说了无量无边的佛法,最后却说未曾度一众生、未说一句佛法,因为度众、说法当下的这念心就是无念、无住、无修、无证,就是万法归宗,就是实相。
古德云:「一切法无不从此出,一切法无不归还此法界。」一切法都是从无念、无住、无修、无证处流出,最后仍要归还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处。修行到达这个境界,才是真正契悟佛法、契悟实相。明白理不碍事、事归于理,最后理事圆融、理事不二,就能真正契入诸佛心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