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四十二章经》──第九章 返本会道(一)
(一)
佛言:「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其道甚大。」
「佛言」,指此言为佛所说,非普通人所讲。「博闻爱道,道必难会」,此处所谓的「博闻」,是指只听闻佛法,觉得佛法的道理很好,专门在文字上下功夫,记一些名相,但不知道依教修行,不能体悟佛法的精髓,始终与道相违背,所以说「道必难会」。
《八大人觉经》云:「广学多闻,增长智能,成就辩才。」为何这里却说「博闻爱道,道必难会」呢?「道」有二种:有为法和无为法。有为法是通达无为法的一种管道,无为法才是真正的道。「博闻」是属于有为法,是方便行者趋向正道的桥梁,假使误把「博闻」当作道,产生了执着,知而不行,就没有办法契悟无为的道理。
相反地,有些人认为多学无益,所以不需要听经闻法,只要念一句佛号就够了,同样误解了「博闻爱道,道必难会」的意义,也是一种偏见、一种邪见。在修行的过程中,必须「从闻思修,入三摩地」,多听多闻,解行并重,对于经藏、律藏、论藏的道理,对于什么是顿?什么是渐?都要了解。
这一章是讲「闻而不行」之过。多闻无过,但是听闻之后要能融会贯通,使之博而约,约而后精,精而后明。「明」,就是归于心地,这才是最重要的,这样「博闻」就于道无害。
明白这个道理了,依教奉行,必能「会道」。反之,假使闻而不行,「道必难会」,虽然知道很多佛法的道理,充其量不过是个佛教学者,而不是佛法的行者。现代社会学佛的人,观念偏颇便会走两种极端路线:一种是专门作研究、著书立说;一种是执着行门、不涉典籍。这两种都是偏差的观念。
以念佛来说,有些人认为不需要听经闻法,只要念一句佛号就好了,但假使不了解教理,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念佛,这样念佛也不容易相应。
念佛有四种:持名念佛、观像念佛、观想念佛、实相念佛。要了解其中的道理,就需要「博闻」。了解道理之后,才知道实相是最高、最究竟的念佛法门。「念」有几种解释:一种是口念;一种是摄心默念;另一种则是达到「念而无念」的境界。「念而无念」,就是真正悟道了。
「道必难会」,「会」即是会心体悟。只知道闻法,而不能与日常生活相应,就不容易体悟圣道。假使博闻与修行并重,定慧等持,会道之期指日可待。
(二)
「守志奉道,其道甚大。」「志」,是心愿、心志,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这念心要时时刻刻安住在正念、正道上,就称为「奉道」。安住正念、正道,才是真正的大道。
就佛法而言,不起贪、瞋、痴,就是「志」,经常在日常生活中返照自己的心念,起了贪、瞋、痴,马上觉察、觉照,立即改过,安住在正念上,这就是「奉道」。更进一步,要慈悲为怀,经常提醒自己要发慈悲心,达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不但要坚守这念慈悲的心愿,还要奉行、实践,分分秒秒、动静闲忙,都要具足慈悲。例如,不但不杀生,而且要吃素,时时刻刻长养慈悲心,这就是「奉道」。
「守志奉道」有事、有理,就事上而言,最简单的就是要持戒,持戒以明其志。所以,这里的「志」就是要发心持清净戒。持清净戒就能得解脱,守一条戒,就解脱一个烦恼。不但要坚守志愿,还要奉行不懈,才能真正解脱烦恼。佛法强调要事理圆融,事上要信受奉行,事上做到了,理就现前,否则「道必难会」。
「守志奉道」也有层次上的差别。人道是以五戒为本,自己要坚定信心,相信五戒是人道的因,一定要将五戒持守清净,这就是「守志」。在日常生活中,确确实实行五戒,就是「奉道」。假使要成就生天之福,就要以十善为目标,志在十善,奉行十善。
出家众除了五戒、十善以外,更要以四谛为「志」。四谛是苦谛、集谛、灭谛、道谛。了解道理、坚信不移就是「守」。然后依据道理,一点一滴去实行,就属于「奉道」。
四谛是寂灭道、涅槃道,要想达到寂灭、涅槃的境界,就要依四谛的方法修行。修四念处观就是修行的具体实践,依之而行,能使行者达到离欲、寂静、无为的境界,证到我空,乃至证得声闻果位。菩萨以六波罗蜜为志,在日常生活中,勤修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就是「奉道」。
「奉道」也有深浅之别,譬如布施有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这些都属于有为法,最后要由有为到达无为,这念心达到三轮体空,就是更进一步的「奉道」。最高的道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直截了当,心就是道、心就是佛。佛教的思想不外乎守志奉道,能够「守志奉道」,才能真正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三)
儒家、道家也讲「守志奉道」。《大学》中有三纲领、八条目,三纲领即「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八条目就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所谓:「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要想统一天下,先要将国家治理好,未有国未治而天下平者。「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要想治国得先齐家;要想齐家先要修身,人格要完整。这八条目层次分明,循序渐进。
以儒家来说,坚守三纲领就是「守志」,奉行八条目就是「奉道」。依据八条目去实行,便能达到三纲领所立定的目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所以真正的儒者也能契入佛法;而真正懂得佛法的人,对儒家的思想也能通达了解。
佛法讲中道实相,儒家亦谈中道,如《尚书‧大禹谟》云:「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允执厥中」就是「守志奉道」,诚守中庸之道。这念心要觉悟,要保持觉性,觉性是本具的,本具的觉性就是道。虽然觉性本具,然而不经过一番功夫,道也不容易现前。
在中国有关道的论述,可追溯至黄帝问广成子什么是「道」?广成子答:「至道之精,窈窈冥冥……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汝注形,无摇汝精,乃可以长生;目无所见,耳无所闻,心无所知,汝神将守形,形乃长生。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
「至道」,是最高的道。「窈窈冥冥」、「无视无听」,即是无能无所。若视,则有能视所视;若听,则有能听所听;若无视无听,就只有绝对的这念心现前。「抱」即是「守」,守着这念心。修道,就是要时刻守住这念绝对的心。「抱神以静」,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要经常存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动静闲忙,都要能保任,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最高的道。
「必静必清」,要保持宁静与清净,心中不要有烦恼,有了烦恼就要检讨改进。「静」就是智慧,「清」就是没有贪、瞋、痴、慢、疑、邪见种种烦恼,这念心像一面镜子、像一潭止水,这样就能「形将自正」,无论是心形、身形,自然而然就能端正。
「无劳汝形」是调身的方法,身体不可以太疲劳,也不可以太放逸,这样心神才能安定。「无摇汝精」,要时时刻刻安住这念心,不打妄想。然后「慎内」、「闭外」,「慎内」是很微细的,这念心要清楚、明白、作主,只起善念不起恶念,不能有丝毫的妄想,所谓「观机于心意初动之时」,时时刻刻注意这念心,有了妄想马上觉察、觉照。「闭外」,关闭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不使其向外攀缘、为六尘境界所染着。
「多知为败」,只有第一知,没有第二知、第三知,这是最高的境界,这就是道。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是知?是不知?起了第一念、第二念、第三念,就成了「多知」。所谓「一念不觉生三细」,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念念迁流,六根、六尘、十二入、十八界,全部现前。
伏羲画八卦,一阴一阳,认为世界万象由此阴阳和合而产生。《易经》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再变化而成六十四爻。这些不外乎都是这念心的变化,即一生二、二生三。「守道」就是要守住这念心,不生二、三念,这样就是绝对的境界,安住在这念心,才是最实在的。
「我守其一,以处其和」,只有当下一念,这一念就是觉性,时时刻刻都要觉察、觉照、觉悟,守着这一念觉心。「以处其和」,任心自在,「任」就是保任,守住这念心,行住坐卧不离当念,安详自在,不缓不急,不生不灭的大道就能现前。
「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这是说明道的作用,假使能够依照这个原则来实践,就能成为天上之皇、人中之王。以佛法来讲,即是成佛,为天中天、圣中圣;就道家而言,就是修心成道的境界。
所以,依照这个方法修行,心虑专一,到达最高的禅定境界,则「入无穷之门,以游无极之野」,就能产生无穷的神通变化,也能通达众多的道理。故上与日月同光,下与天地同长,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也。道家认为,长生不死的境界就是道。黄帝问广成子时,广成子已经一千二百岁,然其形貌未衰,如年轻人一般。
这是道家所讲的道,要时时刻刻「抱神以静」,要「慎内闭外」,起心动念要谨慎,「无劳汝形,无摇汝精」,使之「必静必清」。这念心要保持清楚明白,假使妄想多了,神即昏聩,精神就会迷迷糊糊。从这个观点来看,道家亦谈「守志奉道」。
(四)
佛法讲渐修与顿悟,人道、天道、声闻道、缘觉道、菩萨道,都属于渐修。所谓「理则顿悟,事非顿除」,无论是渐修或顿悟,都需要智慧,所以要「博闻」。了解教理,才能知道正确的修行方法。譬如医生既要知道病源,也要清楚药方,才能开方配药,为人治病。「博闻」就如同了解药的属性及药方的配法。
药配好之后,病人一定要吃药,病才能痊愈;假使只执着博闻,却不知落实修行,就如只知道药方,却不知服药,仍然无法治病,所以「道必难会」。「守志奉道」就是服药,假使能够「守志奉道」,则「其道甚大」,才能契悟大道,契悟盖天盖地的这念心。
道有多大?端看每个人悟道的深浅。守五戒,就悟到人道之理,享人间福报;若以十善为志,奉行十善道,果报就在欲界天;以四禅八定为志、为道,果报最高在非想非非想处天;奉四谛以为道,就能证空性、得涅槃,证罗汉果;以十二因缘为志、为道,就能证缘觉果;志在菩萨,以六波罗蜜为志,奉行菩萨道,当六波罗蜜修证圆满时,就能成就佛的果位。若以顿悟为志,又能站得住、站得长,当下就证到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乃至千百亿化身佛,这个道非常广大,盖天盖地、无有边际。
无论是顿悟或是渐修,都要「守志奉道」。然而,道有深浅,修道、奉道当以何为根本?在家居士以五戒、十善为根本;出家比丘、比丘尼受了三坛大戒,虽然志在菩提、涅槃,仍不能离开五戒、十善,因为戒是根本。即使是修证「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佛道,还是要在人道成就,仍然以五戒、十善为基础。所以,假使还不能体悟甚深的「道」,也不妨碍检讨反省,看看自己是否守好五戒、十善?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要盖最高的楼、最高的宝塔,一定要先将地基打稳才行。
老子讲的道,也有事、有理。《道德经》云:「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道分为二种:一种是文字语言可解释者,一种是无法以语言文字形容者。「道可道,非常道」,能够言说之道,绝非永恒不变之道、绝非真正的大道。能言之道,只是一种方便,藉由这种方便管道,目的是要引导行者达到无为的大道。
「名可名,非常名」,可以讲出的种种名相,都是安立假名,这些名称也会因人、地、时而变化,例如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前五识,这些名相都是假名。现在所讲的「道」,也是一个假名。所谓「藉假显真」,如果不讲,大众无所遵循。所以,如果执着假名,就落入渐次、落入阶级了。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了名称,就落入现象界,就有成有坏、有始有终。「无,名天地之始」,究竟的大道,并没有所谓的开始。「无」,即佛经中所说无形无相、无始无终的本具自性,也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的这念心。契悟了这念心,心亦了不可得,就安住在实相境界。马祖大师云:「心即是佛」,是从「有」的观点来讲。这里所说的是「非心非佛」,是站在最高境界来讲。达到最高的境界,也不妨碍「即心即佛」,这就是方便。
所以,佛法的道理很深,不能偏执一边,要事理圆融。假使只是「博闻爱道」,而没有「守志奉道」,道是不会现前的。相反地,认为「博闻爱道,道必难会」,而不听经闻法,又产生执着、落入一边。所以,不但要「博闻爱道」,进一步要「守志奉道」,这样依教奉行,事理圆融、解行并重,这一生就能得到解脱,真正达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注:《庄子‧外篇‧在宥》原文用「女」,通作「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