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机缘品──智常禅师

(一)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


  《机缘品》这一段是讲“见性成佛”。成佛有两个管道:一个是在理上成佛,一个是在事上成佛。释迦牟尼佛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修菩萨行,圆满六波罗蜜,最后一百劫修相好,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就是事上成佛。什么是理上成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最后入金刚定,破最后一分无明,夜睹明星大彻大悟,这就是理上成佛。

  《六祖坛经》这一段是在理上讲,“见性”就是佛。悟到本具的心性就成佛,这个佛是本具的,“成”只是一种形容词。从理上来说,“佛”就是觉悟之意,也就是觉者。《佛说四十二章经》云:“观天地,念非常;观世界,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灵知灵觉,就是本具的觉性。悟到自己本具的觉性,就是佛,这就是在理上成佛。这个觉性不需要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也不需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只要因缘成熟,悟到这一念灵知灵觉,直下承担,现在就是佛。因此,“佛”就是指这一念菩提妙明真心。

  悟,只是见到佛;见到佛了,要继续保养这念心,也就是“保养圣胎”。无论是白天、晚上,这念心都没有妄想、没有颠倒;无论是动、是静,无论是顺境、逆境,当下这念心都能存在,念念分明,处处作主,这就是我们的本心本性,是本具的。

  既然是本具的,为什么还说成佛?“成”是一个形容词,有成就有坏,无成就无坏;有得必有失,无得就无失。佛有三身──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释迦牟尼佛成佛,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到现在也没有了。因为这一种佛是修成的,有成就必定有坏。这个地方讲“见性成佛”,指的是法身佛,法身是本具的。法身在哪里?就是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就是自己的觉性;如果没有这念心,就等于石头、木头一样。悟到这念灵知灵觉,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

  这念觉性有深、有浅,有粗、有细。每个人都有本具的觉性,六根、六尘、六识、十二入、十八界,就是我们本具的觉性,没有哪个人没有,过去诸佛,现在、未来所有一切众生都有。要想见性,就要悟我们这念觉性,这就是顿悟自心的法门。

  《六祖坛经》讲的都是顿法,顿悟了以后,要保养这念心,这念心完全清净了,就和十方诸佛一个鼻孔出气。智常法师来参拜六祖大师,六祖大师为他答覆,他一下就开悟了。

  “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信州是唐朝的一个行政区,就等于现在的省。信州贵溪是现在的江西省贵溪市。“髫年”,小孩子额前垂下的头发称“髫”,所以,“髫年”就是指童年。智常法师在童年时期就出家了,可见他很有善根、很有慧根。“志求见性”,出家的目的就是想明心见性。性,就是我们的本性。菩提心、涅槃性,性就是空性、就是真空。出家的目的是在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这就真正是正信出家,而不是来种善根、来修福报,或是为了延长寿命、疾病痊愈,也不是为了生净土,生东方、西方、南方、北方,乃至于生兜率……。智常法师出家的目的,是为了悟到自己的本心本性,这样就是真正发了菩提心。

  “一日参礼”,有一天,智常法师前来参礼六祖大师。“参礼”是出家众的礼节、规矩,“参”就是参访,“礼”就是礼拜。“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既然是来参学,六祖大师就问智常法师:“你从什么地方来?求什么事情?”智常法师回答:“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今天参礼大师的目的,就是要见性。“学人”,是称呼自己。佛法中,一个是有学,一个是无学。尚未证到果位的行者,都称为“学人”。阿罗汉不是学人,而是“无学”。另一方面,“学人”是自己一种谦卑的称呼,所谓“带果行因”,即使证了果,还没有真正破无始无明,也可以自称为“学人”。这里则是表示自己是一位初学,是谦卑的说法。

  “近往洪州白峰山”,最近到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大通和尚就住在洪州白峰山。“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承蒙大通和尚告以成佛之意义。但是“未决狐疑”,不但没有办法了决心当中的问题,而且还存有许多问题。“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慈悲指示”,“伏望”,就是五体投地匍匐在祖师面前,希望大师慈悲开示。



(二)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

  

  “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六祖大师问智常法师:“你前去礼拜大通和尚,大通和尚告诉你什么道理?你说出来看看。”

  智常法师回答:“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智常法师到那里三个月的时间,都没有听到大通和尚为自己说法。“为法切故”,为了求“见性成佛”的这个因缘,等了三个月都没有开示,心当中已经很着急了,实在等不下去了,于是“一夕独入丈室请问”,有一天晚上“独入丈室”,一个人就到大通和尚的方丈室请求开示。

  “‘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诸位也可以设身处地想一想,假设自己就是智常,见到了大通和尚,就问:“什么是我自己的本心本性?”本心,就是菩提心;本性,就是涅槃性。心性本来就是空的,把它联合起来就是心性,分开来说就是本心本性。

  “大通乃曰”,大通和尚知道他所问的就是心性上的问题、就是觉性上的问题、就是我们自己的菩提心,所以告诉他:“汝见虚空否?”大通和尚问智常:“你看见虚空没有?”这就如同问诸位:“什么是自己的本来面目?”

  “对曰:‘见。’”我们天天都是在虚空当中,怎么会没有看到虚空呢?“见。”我看到了。既然你见到虚空,大通和尚再问:“汝见虚空有相貌否?”你看看虚空有没有形相?有没有男相、有没有女相?有没有出家相、有没有在家相?相信诸位的答覆和经典里是一样的。

  “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有形相的东西才有相貌,例如,狗有狗的形相,它有一个相貌;人有人的形相,有他的相貌,是高、是矮,是胖、是瘦,是美、是丑。虚空既然没有一个形相,哪里有相貌呢?

  “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大通和尚形容本心本性如同虚空一样没有形相,了无一物可见,这就是正知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如《楞严经》云:“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虚空是空的,没有一样东西可知。“无有青黄长短”,虚空不是青色、黄色,也不是长的、短的,根本就没有形相。“但见本源清净”,自己本心的源头是清净的。“觉体圆明”,“觉”就是觉性,“体”就是心体,“圆”,圆融无碍,光明、明彻。“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假使悟到这个道理了,即是见性成佛,依这个道理继续不断地努力修行,即已具足如来知见。

  “学人虽闻此说”,智常法师虽然听到大通和尚所说的这些道理,“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虽然听闻这些道理,心当中还是一头雾水。为什么?因为这些是教下的说法,并没有讲到本心本性,完全是一个形容词。虽然讲了种种的道理,说我们这念心没有形相、没有青黄赤白、没有长短方圆,没有一物可见、没有一法可得,明白这些道理了,你就具有“如来知见”。智常法师听了这些道理还是不了解,因为这只是知解,并没有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所以心当中还是安不下来,乞求六祖大师为他开示。



(三)


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不见一法存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
 不知一法守空知,还如太虚生闪电。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

  

  六祖大师说:“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大通和尚所说的只是一些道理,而没有告诉你要回光返照。就如同惠明法师在五祖大师那里学习很久,不知道自己的本来面目,是一样的道理。六祖大师告诉惠明法师,你要想见本来面目,先坐下来,不要想过去、不要想现在、不要想未来,也不要想好的、坏的,就在你“不思善,不思恶”当下这一念心,就是自己的本来面目。凡夫众生每天想东想西,活在妄想当中,能在“无思无虑”当下这一念心直下承担,就是自己。所以,“本来面目”就是你的觉性。这里六祖大师为智常法师开示,大通和尚所说的是知见、譬喻,并没有使你认识自己。

  “吾今示汝一偈”,过去的事情不要再去想了,我现在有一个偈颂,你详细听一听:“不见一法存无见”,前面说什么都不要见,就是着“无”,什么都没有了,否定了一切,你的心当中就有一个“什么都没有”的“无见”。“大似浮云遮日面”,“日面”就是我们的本心,为什么看不到日面?没有光明呢?因为有浮云存在,所以太阳的光明不能显现;我们心当中的无明存在,所以自性菩提不能显现。这里所说的“浮云”就是一个“无”,成了“无见”,把本心覆盖了,如古人所说:“莫谓无心云是道,无心犹隔一重关 。”

  “不知一法守空知”,假使什么都不知道,人不就是一个石头、木头吗?不是和无情一样吗?“还如太虚生闪电”,我们这念心就像虚空一样宁静、像虚空一样广大,没有一点东西的存在,所以“实际理地,一法不立”。“不知一法守空知”,假使心当中还有一个东西,还有一个“空”的道理,就是空上加空。为什么呢?因为本性本来就是空,再认为是一个空,就是空上加空,重床叠架。所以禅宗祖师说:“有佛处亦不住,无佛处急走过。”所以这两个知见我们都要放下,有也不着、无也不着。我们心当中本来就是妙有,假使着有,就迷失心当中的妙有;我们心当中本来就是空,空上加空,就迷失本空。所以,这个地方讲不着空、不着有。假使着了空,如“太虚生闪电”,闪电也是虚妄的,指的就是一个妄想。

  “此之知见瞥然兴,错认何曾解方便”,一个是着有、一个是着无,这两个知见始终在心当中,经常忽然生出来,所以迷失了本心。“错认何曾解方便”,“错认”一个是有、一个是无,执着这两个知见,始终见不到本心。怎么样才能知道方便呢?总是要有一个方便,才能够契悟。所以,佛法中一个是究竟法门,一个是方便法门,这些都必须要了解。

  方便法门,就是顺着这个方便来了解究竟,“以手指月”不要“执指为月”,我们的目的是在明白心月!“心月在哪里?”旁边的人为你一指:“你看,就在天空!”你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就看到月亮了。既然看到了月亮,再也不用去想那个手指头了,我们的目的是在找到月亮,如《金刚经》所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就连法也要放下,不要执着。

  以念佛来说,念佛是一个方便,藉由念佛进而认识自性佛,所以“念佛有一个自性佛”;认识了我们心当中的佛,所念的佛号也要放下。“诵经有一卷无字经”,诵经的目的,一个是对治昏沉、一个是对治妄想、一个是对治无聊,既然昏沉没有了、妄想没有了、无聊没有了,就能发现心当中有一卷无字真经,这时才知道原来诵经也是方便。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把念佛、诵经当作究竟,那就成了法执,始终迷失本心,这就是不解方便。

  一切方便法门都属于对治法门。修行学佛一个是自利,一个是利他。众生有很多病,医生必须懂得医药的道理,了解是什么病?寒热病、伤寒病……知道病情以后,要对症下药,还要会开处方。佛法告诉我们要礼忏、要诵经、要多做善事、要打坐……,这就是开处方,对治心当中的烦恼,这些是方便法门。

  “汝当一念自知非,自己灵光常显现”,了解刚才所说的这些都是方便,目的是在明白自己的本心。“自己灵光常显现”,不着有、不着无,心当中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自己的灵光时时刻刻现前,白天也在、晚上也在,动也在、静也在,无时无处不在,经常都能显现。所以,祖师说,有一位无位真人,时时刻刻在你的六根门头出出入入,只是你自己不知道。无位真人有的时候在眼睛,有的时候在耳朵,有的时候在手,有的时候在脚,它是没有定位的。这个无位真人,就是自己的灵光。每个人都有一个无位真人,诸位听法这念心就是灵光、写字这念心就是灵光。虽然每个人都有,但是作不了主,灵光就不在了,就没有光了。所以,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




(四)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乃述偈曰:
“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常闻偈已,心意豁然”,智常法师听到六祖大师所说的这一个偈,豁然大悟。“乃述偈曰:‘无端起知见,着相求菩提,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自性觉源体,随照枉迁流,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

  大众要把这首偈背下来,背久了,自己也能契悟。假使已经悟了,一样也可以背,为什么?虽然悟了,自己“人微言轻”,人家还不一定相信,所以引证六祖大师的偈、智常法师开悟所说的偈,藉由这些经偈,让听闻者也能开悟。

  “无端起知见”,我们这念心本来如是、法尔如是,自己不敢直下承担,还在东求西找,还要起知见,着有着无、着非有着非无、着东着西、着南着北,这就是“无端起知见”,自己跟自己过不去,自己迷失自己。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心当中连一些些都不需要,只要不染污就好了。

  什么是“着相求菩提”?我们现在都是“着相求菩提”,要发愿,还要修种种方便法门。用方便法门来求菩提,就迷失了菩提本心,因为“有一些些,还有一些些”,心当中只要有一点点执着,就见不到本心,菩提心就不现前。佛经云:“菩萨清凉月,常游毕竟空,众生心水净,菩提影现中。”东求西找,菩萨在哪里?在峨嵋山、九华山、五台山、鸡足山?在印度?到处去求,这就是“着相求菩提”,那个地方有菩提吗?只是一堆土而已。

  “情存一念悟”,许多人说自己已经开悟了,这就等于没有开悟。《楞严经》里面提到,悟了以后,连悟的这个心也要放下。假使说自己已经悟了,把开悟挂在嘴上,或是说打坐看到什么、听到什么……这个心又是头上安头,就是“情存一念悟”。所以,连开悟这个心也要放下,为什么?因为悟到平常心即是道,保持平常心就好了。悟到凡夫心是本具的,那有什么稀奇?每个人都有凡夫心!所以,释迦牟尼佛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念心不是如来才有,一切众生都有,能看、能听……每个人都有见闻觉知,悟到见闻觉知这念心就是!悟了以后,在见闻觉知上来保任,就属于修道位。

  “情存一念悟,宁越昔时迷”,社会上有很多人悟了以后,到处去说自己开悟了、自己是菩萨转世,又迷惑了,又造恶业了,还不如不悟。“宁越昔时迷”,以前在迷还没有起邪见,现在开悟了,反而起了邪见就糟糕了。凡夫只是有贪瞋痴,还没有起邪见。佛法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知见,古人说:“宁可破戒,不可破见。”为什么?破戒可以忏悔,假使破见,自己都不知道,所以说“宁越昔时迷”。

  “自性觉源体”,就是诸位听法这念心,我们本具的觉性、本具的心源、本具的心体,人人都有,只要直下承担这一念心体就好了。“随照枉迁流”,“随照”,假使想到:“我要起个觉照。”这样又变成生灭心了。所以,平常心就是道,能够保持平常心,任运腾腾,寂照一如,虽然是要有觉照,照而无照。例如,现在起了烦恼,检讨反省一下,把烦恼照破;照破以后,要返本还源,又归到本具的这念自性菩提。所以,佛经提到:“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念了以后要归于无念,说了以后要归于无说,如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说自己没有说一句佛法;度了无量无边众生,说没有度一个众生,就是这个道理。假使认为自己度了很多众生、说了很多法,就还有我相、人相、众生相,还有我执、法执,就是没有悟。

  所以,“照”还是一个方便,无论是照空、照假、照中,都是方便。随着我们起一个觉照的心,还是属于“迁流”,不属于本心。觉照是一个方便,是用来破烦恼、破执着;破了烦恼、破了执着以后,要把觉照这个心放下,要归一。有觉有照,这念心就有能有所,成了相对的境界,就是生灭、就是流转,所以说“随照枉迁流”。一般说要“坚住正念”,起了一个“坚住”的心,就不是本心;但还是要坚住,等到这念心时时刻刻现前了,“坚住”这念心又要放下。如《楞严经》所云:“知见无见”,只有这个知,没有第二个知,也就是《圆觉经》所说的“随顺觉性”。

  “不入祖师室,茫然趣两头”,智常法师听到六祖大师的开示后才觉悟,如果没有前来亲近祖师,“茫然趣两头”,不是着有就是着无,不是着东就是着西。“两头”包括得非常广泛──明暗、动静、大小、世间和出世间……。所谓“一念回光”,这念心觉悟了,回到我们的本心本性,“一法界显,九法界隐”,一法界现前了,九法界统统归于自性。




(五)


  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悟了以后不是什么都知道,许多人不了解,认为:“既然悟了,应该什么都了解!应该有大神通!”悟,只是悟这个理;悟了以后,还要保养;保养成功了,才真正和释迦牟尼佛那念清净心、那念菩提心有一样的功德。

  “智常一日问师曰”,有一天智常法师问六祖大师。“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佛说了三乘法──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大乘),为什么还要说最上乘?现在六祖大师所说的,就是最上乘。乘,就是指我们这个心乘。“弟子未解”,弟子不了解,为什么在三乘之外,又加一乘?不了解这是什么道理。“愿为教授”,希望祖师为我指点迷津。

  “师曰”,六祖大师说:“汝观自本心,莫着外法相。”现在告诉你,从今以后只在心地上用功,时时刻刻返照,心不要跑掉了,假使跑掉了就要收回来。什么叫作跑掉?例如,现在在这里听经,忽然想到其他事情,就是跑掉了;现在在打坐,忽然打瞌睡,心也跑掉了。所以“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就是要作主,念念分明。“莫着外法相”,所有一切都不要着。

  “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佛所说的法,没有一乘、没有二乘、没有三乘、没有四乘,法本来就是一个,但是佛说这些道理,是因人而异、随机施教,每个人的心迷悟的深浅不一样,差别在这个地方,所以说“人心自有等差”。迷失轻的人,心很清净,有智慧,很聪明,觉照稍微高一点;迷失重的人,什么都不知道,迷迷糊糊的。所以,法没有这么多,“人心自有等差”。

  “见闻转诵是小乘”,我们现在还在见闻觉知上用功,是小乘的境界。现在一般人修行,执着今天念了多少佛、诵了多少经、做了多少善事……执着那些功德,执着这些法相,就属于小乘。为什么?有能有所、有我执、有法执,所以属于小乘境界。

  “悟法解义是中乘”,进一步悟到佛法,了解这个深义、了解第一义谛,就属于中乘。“义”就是义理,有俗谛、真谛、中道第一义谛。“解义”,研究这些道理,了解这些道理,悟到这个法,在这个道理上用功,进而宣扬佛法,这样的行为、这样的行径、这样的活动,属于中乘。

  “依法修行是大乘”,现在再进一步,“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道理完全了解了,也能落实这些道理,能所俱空,就是“依法修行是大乘”。六波罗蜜不是嘴巴说说而已,而是要去做,要“口而诵,心而惟,身而行”,如法修行,行解并重,不但说得到,而且做得到,这就是大乘。假使只能说,不能做,言行不一致,就不是大乘。

  “万法尽通,万法具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所谓“万法尽通”,一切法都归于实相,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事理无碍、事事无碍,这样通达无碍,俗谛就是真谛、就是中道第一义谛。所以“万法具备”、“一念三千”、“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心生万法,万法不离当下这念心,一切法都是现成的,就是“万法具备”,都在我们这一念心当中。“一切不染”,色、声、香、味、触、法,所有一切都不染着。我们在色、声、香、味、触、法当中,大作梦中佛事,又不染着、不贪爱名利财色。所谓“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无论是世间、出世间,无论是名、利、财、色、势,一切都不染着,如《华严经》云:“犹如莲华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又如禅宗祖师所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苏东坡说:“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在世间而不着世间之相,一切不染。在有也不染着,但是也不离开有;居空也知道是空,而又不住于空。

  “一无所得,名最上乘”,最后悟到这个道理了,一切都是自己的东西,一切都是现成的,一切都是本具的,并没有得到一丝一毫,“一无所得”。假使有所得,就是执着。“一无所得”,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要,这样一来,什么都有。

  初初修行的人,贪着很多法,这个也学,那个也学,就像猴子去偷农夫的香蕉,看到一整片香蕉园黄澄澄的,每一根香蕉都很好、都很香,拔了一个夹在腋下;看到第二个很大、很黄,又去拔一个,再夹在腋下;看到第三个又觉得不错,又想拔一个,手一张开第二个香蕉就掉了,于是再把第三个夹在腋下……整个香蕉园都拔光了,最后还是只得一个。

  修行什么都不需要,这才是我们的本心,本心是无所得的,得到什么都是生灭。假使什么都要,心当中就有个东西存在。有东西存在,有得就必有失,有此则有彼,所以要“一无所得”。打坐的时候,什么都不要,“一无所得”,就是我们的本具心性,本来如是,盖天盖地,过去、现在、未来,十方世界都在这念心当中,还要得个什么?一切法界都在现前这念心当中,这就是“最上乘”,不但悟到这个道理,而且真正证到最上乘心法。

  “‘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智常真正是开悟了,悟了以后,在六祖大师身旁“执侍”。“执侍”,就是在左右当侍者,一直到六祖大师涅槃为止。“乘是行义,不在口争”,要落实,时时刻刻安住本心,这就是“乘”。“乘”就是大乘心,就是我们中台山所提倡的:“安住大乘心,善开方便门”,假使没有方便,就没有办法弘扬佛法,没有办法普度众生,没有办法建设道场,所以要“善开方便门”。开了方便门以后,不要执着,“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最后安住本心,“自性自如”。

  本自具足的心如如不动,法尔如是,不在言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开悟的人必须要保任,无论是顺境、逆境,白天、晚上,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这就是真修实悟。“汝须自修,莫问吾也”,自己要去用功,不需要问我。问,只是口头上说一说,说出来也不是你的东西,而是我的,所谓“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必须在一切时中,正智如如、清清楚楚、了了分明、寂照一如,这个就是自己的家珍、自己的东西、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这个就是出世,这个就是涅槃,这个就是无上菩提,这个就是净土,不要另外去求,求不到的!自性具足一切万法,这个就是佛、这个就是法、这个就是僧。“自性自如”,一切都是现成的。“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智常法师听到这些道理,真正是感恩不已,就随侍六祖大师,一直到六祖大师涅槃为止。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