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忏悔品

(一)

  忏悔品包含了几个主题:自性五分法身香、忏悔、发愿、皈依三宝及无相颂。我们先解释三皈和三宝的道理之后,再讲一体三身自性佛──自性佛宝、自性法宝、自性僧宝,最后归于清净法身佛、圆满报身佛、千百亿化身佛。

  一般人从开始学佛就知道皈依的道理,虽然知道,并没有深入去了解。如果能彻底了解三皈依的道理,就开悟了。佛法有八万四千个法门,每一个法门都可以入道。

  所谓“闻、思、修”三慧,明白皈依的意义之后,要去思惟。《楞严经》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一切法都是用耳根听闻。听经闻法的时候,一定要万缘放下,只有这念心。闻了以后要思,思,就是思念、思惟所听到的道理,回忆、研究、分析,一遍、两遍、三遍……。分析,是依据字义去分析,而不是把自己的见解加上去,假使加上自己的见解,可能就会产生错误。所以,要依据这个原则去思惟,才能得到真实的好处,才不违背法义、不违背经义。在思的时候,一刹那相应,就能成道、证果,这就是修。所谓“思惟修”,思惟就是修。

  如果根机差一点,先闻、思,等到了解道理以后,再运用到日常生活上来修行,这就差了一点。闻是闻、思是思、修是修,所谓“口而诵、心而惟、身而行”,分成了三个段落;最高的境界,闻、思、修,是一体的。但是,假使我们没有这种根性、没有这个体悟,还是可以把道理融会贯通之后,再运用到日常生活上来修行。

  第三种根性的人,不知道闻也不知道思,也不知道思的当下就是修,就是做笔记,等到以后再研究。所以,大家要了解闻、思、修的道理。闻的当下就要思惟,假使当下不能思、不能修,最低限度要把道理融会贯通之后,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如果这些都没有办法,今生在这里听法,结个善缘、种个般若种子,也有无量的功德。所以,大众要抽空复习、了解经上的道理,一样可以达到经教的意义和目的,这就是温故知新。

  皈依有两种意义,一、“皈”是归向,“依”是依靠。由于我们从过去到现在失去了方向、失去了依靠,活在世界上就像瞎子摸象,没有眼睛,不知道方向,盲目地摸索。世间上的宗教很多,如果不知道正确的归向,就会“病急乱投医”,给自己带来很多的麻烦、烦恼。我们现在找到一个最正确的方向──皈依佛教。方向找到了,就找到依靠了。依靠什么呢?依靠三宝──依靠佛、依靠法、依靠僧。因为自己没有力量、没有智慧,等于小孩子要依靠大人一样。有了依靠,就不会走错路,不会走远路,而且愈走愈光明,愈来愈有福德、智慧;有了依靠,心靠到佛法上,就不会心惊胆跳。

  佛经里有所谓的“三番羯磨”,说了三次,这个法才能成就,皈依也是如此,经中以三跳譬喻三皈依。众生在三界当中被无常杀鬼所逼,无常一到,就不知道到哪里去,或是地狱、畜生、饿鬼、人道、天道……由于不知道方向,没有依靠,所以心惊胆跳,就像被猎人追逐的兔子一样。猎人看到兔子就开枪,兔子听到枪声,拚命逃命,第一跳就脱离了枪口,保全了自己的性命。我们受第一个皈依,就保全了自己的法身慧命,不会堕入地狱道、畜生道、饿鬼道。兔子虽然保全了性命,还在惊慌当中,为了要求一个心安,赶快看看哪个地方最安全,所以又再跳一下,这是第二跳。我们也是一样,受第二皈依就脱离无常,心安定下来,有了归向,依靠三宝,就不会惊慌恐怖。兔子虽然找到安全的地方,离开了惊慌恐怖,可是还想要找一个永远平安、幸福的地方,所以最后再一跳,这是第三跳。

  佛法是心法,心是最重要的。这里所说的依靠,不是身体投靠在某人某处,而是指这念心。这念心有了依靠,就得到安定。心安身也安,心定身也定。因此,三皈依有归向、依靠两种意义。三皈是由事到理,理就是见到自性三宝,见到自性三宝就超凡入圣,圆成佛道,这是最安全的依靠所在。

  二、回转义。由于过去都是往外走,甚至走错路、走远路,乃至走小路、走邪路。皈依,就是把过去走的路统统回转过来,回转到最光明、最安全的地方。路,指思路及言行。过去的知见错了,把它回转成正确的知见;过去的言行错误了,把它回转过来,成为正确的言行。所以,皈依有回转之意。

  受了三皈,就是三宝的弟子;没有受三皈,就不是三宝的弟子,就没有这个名分。虽然佛法讲无我、无相,但是无我不离开有我,无相不离开有相,所以正名定分是很重要的。如同学生注了册,正了名、定了分。既然取得学生的名,就有学生的分:第一、要尽责任,第二、得以在学校听课,并享用种种设施,作种种研究;假使没有这个名分,就没有办法得到这些功德果报。

  受三皈依也是如此。皈依了以后,就是三宝的弟子。得到这个名分,四大天王就会派遣三十六位善神守护受三皈的行者,就有这种功德;假使没有这个名分,得不到善神的护持。所以,名分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二)


  皈依的种类有三,第一是翻邪三皈,第二是结缘三皈,第三是正信三皈。

  一、翻邪三皈

  翻邪三皈,即是回转义。世界上的邪教很多,如过去报纸曾刊登一则新闻,某个宗教说世界末日到了,想要升天就要供奉天上的主,要奉献所有的财产,结果最后上当受骗;有些宗教则诱惑他人皈依,然后集体自杀。这些都是邪教。过去我们的知见不正,不知道分辨,现在明白这些道理了,要回转过来,这就是翻邪三皈。

  世间上的人,无论智慧多高,假使没有见到人生的真理,一样会走错路。因为学问只是一种知识,心仍然安不下来,所以最后还是需要宗教。世间上的宗教很多,假使不了解,就会走远路、走错路。例如,有些人明明知道佛教是正法,但还是不敢皈依佛教,为什么?因为以前走错了路,皈依了其他宗教,发了誓愿:“假使违背教理,脱离这个组织,就要遭天打雷劈。”由于受了恶愿的约束,所以不敢脱离。事实上,信仰的神明是不是会来找麻烦?是不是真的会遭天打雷劈?不会的。世间有因缘果报,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皈依佛是正法,三十六位善神守护,愈走愈光明,怎么会惊慌、恐怖呢?

  四大天王是佛教里的护法菩萨,在天上护持佛法,所以称为寄位诸天菩萨。世间上的一切神明,无论是正、是邪,都是由四大天王管理。四大天王既然是护持受持三皈依的人,过去信仰的神怎么会来找麻烦?自然是不会的。神明,等于是佛教的外护。举个譬喻来说,人间总统最大,总统有他的管辖区及国土;释迦牟尼佛也有他的教化区,整个三千大千世界都是佛的教化区,所以把佛譬喻为总统。佛的下面有菩萨,如同五院院长。总统有了五院院长,才能推动政令、实践政策。过去没有受三皈,等于是依靠宪兵、警察;现在皈依了,成为总统的学生,在总统的门下来往、进出。我们想想,宪兵、警察是在总统管辖之内,所以当他们看到我们已经超越、提升,不但不害我们,而且还要来保护我们。这是以世间法来讲,佛法不离世间法。

  不论过去皈依邪神或正神,现在皈依了三宝,神明一定会来护持。为什么?神明也希望每个人都信仰正法,也希望每个人修善断恶。所以,过去信仰其他宗教,现在明白佛法是真实的道理,受了三皈,发了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愿,自己就是菩萨。因为受了三皈,发四弘誓愿,这是菩萨的愿行,自己在菩萨的誓愿当中,就与菩萨的法界相应。过去所信仰的神明也是菩萨法界下的部属,所以神明不但不责怪,而且因为我们的皈依,进一步还来作我们的护法菩萨,这就是翻邪三皈。明白这个道理以后,就了解,不但没有障碍,而且还有功德。

  再以读书为例,以前在幼稚园有启蒙老师,现在已经成为大学生,乃至拿到博士学位,不因为拿了博士,有了指导教授,就忘记幼稚园的启蒙老师;相反地,不但不忘记,而且饮水思源,特别尊重他。过去所信仰的神明就等于是启蒙老师。修道,一个是修,一个是道。虽然路不一样,道理还是相通的。

  现在许多人病急乱投医,不管是正、是邪,只要听说某个神明很有感应,就去信、就去拜,一般人所说“见庙烧香,见像磕头”,这样就容易走错路、走远路。如果走了错路、走了远路,要赶快翻邪三皈,以佛、法、僧为师,自然就能把过去的邪知邪见、不正当的行为回转过来,这就是翻邪三皈。

  二、结缘三皈

  人最重要的是要结善缘,佛经上讲“未成佛道,先结人缘”。虽然过去已经受了三皈,现在进一步再受三皈,就是增益三皈、结缘三皈。如同受了戒,觉得自己过去的戒行不清净,现在重新再受一次,叫作增益戒。

  有不少人过去虽然已经受了三皈,但是,不但皈依之后不知道用功,也不知道皈依有什么好处,甚至连皈依师父的名字也不知道,这样的人就可以结缘再拜一位师父。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拜了五十三位师父。因为有的师父专门研究梵呗、诵念;有人专门研究经教,称为论师;有的学净、有的学密、有的学禅……乃至修种种法门。每一位师父的成就不一样,心愿、功德也不一样。我们既然发愿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必须要得到诸多善知识的指导,道业才能成就,所以要结缘三皈。

  三、正信三皈

  听了佛法、看了佛经,觉得受三皈有很多好处,可以脱离无常,可以使我们得到安定,最后得到解脱,所以来正受三皈;觉得人有生老病死苦,要离开生老病死苦就要修行,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既然要修行,就必须找一位很好的师父指导,所以要受三皈……基于种种因缘,知道受三皈的重要,所以正信受持三皈依。



(三)


  佛经上有一则公案,某日,善住天子知道自己快死了。天上的人即将命终时,有五衰现前,也就是身体有五种衰败的现象出现:第一,天上的人一生下来就有一顶帽子,称为天冠,冠上有花,这是一种果报。将死之时,天冠上的花也即将凋谢,称为天冠花萎。第二,两腋出汗。天上的人从不出汗,快死的时候一身都是汗。第三,天上的人所穿的衣服从来不脏,所以天衣无缝、天衣无垢,将死时,衣服变脏,失去光明。第四,全身出臭,身体发出恶臭。第五,不乐本座,不想坐在宝座上,因为没有这个福报了,不但腰酸背疼,而且还看见宝座旁边有人在等候坐这个位置。

  天上的人平时在天上享尽了天福,到最后还是要死。善住天子用天眼观察,看到自己死后将投胎到舍卫城变成一条猪,而且一身都是癞痢,是一条癞子猪。善住天子心中非常恐惧,去找天王释提桓因,问:“有没有办法可以改变呢?”释提桓因说:“天上的人都是如此的,谁也逃不了无常,不过你的运气很好,现在释迦牟尼佛在天上为母亲说法,你现在赶快去求佛,说不定还有希望。”

  善住天子来到佛陀座前,世尊告诉他:“你现在果报现前,要消业、转业,不是这么简单,第一、要受三皈,第二、要受戒,第三、要禅坐。”善住天子说:“世尊,只要不堕恶道,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但是,时不待人,善住天子刚刚念了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就往生了。

  很多人认为现在很忙、事情很多,要等老了再来修行、再来出家。我们要了解,一切法都是缘起,时不予人,出世法的功德要精进、要把握,时间一过,要想修善可能都没有机会了。如佛经记载,释迦牟尼佛观察到一位木匠寿命将尽,七天后就要往生了。于是,佛前去度化他,向他化缘,让他有机会修福。木匠说:“世尊,我现在因缘还没有成熟,您赶快回去吧!”世尊又去了第二次、第三次,木匠还是不听,他说:“世尊,我有好多事情还没做,等我完成以后,一定供养世尊。我现在要盖一栋房子给我的儿子、媳妇,夏天修一间凉房,冬天修一间暖房。然后,等我抱了孙子以后,这些心愿圆满了,我再来出家修行。”

  所谓“佛度有缘人”、“药医不死病”,世尊听他这么讲,就不再前往化缘。到了第七天,木匠把房子的梁安好了,从梁上跳下来,这一跳把放在梁上的斧头震下来,刚好掉在木匠头上,当下就往生了。消息传来,世尊说了一个偈子:“有财当布施,为善当及时,钱财五家有,不施悔恨迟。”一切都要掌握时节因缘,受三皈依也是一样。

  善住天子才刚受三皈就往生了。由于善住天子看到三涂恶道很恐怖,所以皈依向道的心很真切,一句接着一句念着:“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往生了以后还在念。因为念三皈依的功德,往生以后脱离畜生道,投胎到一个宰相家中。出生的时候,口中还在念三皈依:“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宰相夫人觉得很奇怪:“这孩子怎么一生下来就会说话?”左右的侍女也觉得很奇怪,大家讨论着:“这孩子生下来就会讲话,一定是妖怪,赶快把他扔掉,否则将来恐怕会带来厄运,带来灾难。”

  宰相知道了,问:“你们怎么在这里吵吵闹闹?”侍女说:“夫人生了一个妖怪,我们觉得很不安,正在这里商量。”宰相问:“怎么说是妖怪?”侍女说:“这孩子一生下来就会讲话。”宰相决定先看看再说。宰相是佛弟子,一到产房,就听到这个孩子在念三皈依,说:“你们实在太糊涂了!这孩子一出生就知道念三皈依,你们年纪这么大了,还不知道什么是三皈依呢!”

  这个孩子七岁时,一天,遇到目连尊者。孩子向前跟目连尊者打招呼:“目连尊者,您还认识我吗?”目连尊者回答:“不认识。”这小孩说:“目连尊者,您以前到天上去过,当时世尊在天上为母亲说法,那时我看过您。我本来将堕畜生道,世尊帮我授了三皈依,救了我一命,我现在不但转人身,还当了宰相的孩子,这份恩德我一定要报答。请您转达世尊,我要供养佛及僧众。”宰相知道以后,设斋供养佛及僧众。释迦牟尼佛为大众开示四谛法门,这个孩子一听闻四谛,当下得法眼净。所以,正名定分很重要,受了三皈就有这么大的功德,何况进一步受戒、发愿、听经闻法!



(四)


  了解受三皈依的意义后,进一步要了解皈依的对象──三宝。如果真正了解三宝的意义,就开悟了;不但开悟,而且能成道。三宝有三层意义:一、化相三宝,二、住持三宝,三、一体三宝。

  化相三宝,又称为别体三宝、真实三宝。什么叫作化相三宝?“化”,度化众生总是有个相,佛依据过去的心愿及其智慧、慈悲,感得庄严的果报,称为化相三宝。三宝分为大乘、小乘三宝。小乘三宝称为原始三宝,原始三宝以释迦牟尼佛为佛宝,四谛为法宝,五比丘为僧宝,这是事相上的三宝;大乘三宝称为一体三宝,自性之觉为佛宝,自性之正为法宝,自性之净为僧宝,故又称为自性三宝。在我们这个世间上住持佛法,使佛法能够存在,就称为住持三宝。

  除了佛法有三宝,外道也有三宝。道教的三宝,所谓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炼虚还无,精、气、神就是道教的三宝。道教的三宝,第一是“精”,是指生理上的事情,道教认为人要了生死,必须达到不漏精,不漏精就可以返老还童、长生不死,乃至白日飞升、成仙成圣,这是狭义的解释;但是,要达到不漏精,也是一种持戒。

  佛经讲有漏、无漏,是从心地上解释,从烦恼上去观察。漏,就是漏失功德法财,心当中保持正念就是无漏,心当中没有正念就是有漏。譬如,看到一个女孩子长得很苗条,心动了,这就是漏。这念心起了妄想,一念不觉,自性生了分别,心当中起了烦恼,就失去了光明。佛法上讲“漏”,是指烦恼,有贪心、瞋心、痴心、慢心、疑心,就是有漏,把贪、瞋、痴、慢、疑、邪见统统化掉,就称为无漏。

  无论任何宗教,欲都是最严重的问题,所以佛经里说“菩萨视淫欲如避火坑”,道教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为了达到不漏,有一种方法,称为“采药炼丹、炼精化气”,把精化掉,达到无漏。无论见到任何欲境,精都不动了,这也是一种定境。虽然是一种定,但没有慧,只是在色身、在生理上修炼,最多是延长寿命,与道还有一段距离。炼精化气,有了气,精神就很充沛。

  道教里的吕洞宾,就是修这个法门──炼精化气、炼气还神、炼神还虚,最后得到禅定,有了神通,就可以“白日飞升”,称为天仙、地仙。有一次,吕洞宾腾云驾雾,看到黄龙祖师所住的山上放五彩祥光,觉得很奇怪,就到山上察看。发现山上有一座寺庙,里面有一位老和尚正在讲经、开示。吕洞宾知道这位老和尚一定很有道行,想要听听他讲的是什么法,就在墙外听,原来老和尚讲的是心法。

  黄龙祖师知道墙外有人,就说:“墙外是什么人在偷听佛法?”吕洞宾心想:“我是神仙,我来看看你的究竟,并不是偷听你的佛法。”当下,无明火高三丈,就出来兴师问罪。吕洞宾拔出宝剑,“飞剑斩黄龙”,黄龙祖师是悟道的高僧,用手一指,剑就掉下去了,吕洞宾想把剑收起来,怎么也收不回来,这时才知道自己道不如人。

  吕洞宾马上提出问题想考一考黄龙祖师:“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铛内煮山川?”黄龙祖师说:“半升铛内煮山川即不问,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黄龙祖师一反问,吕洞宾就开悟了。仙人也是在修道,不过道有深、有浅。吕洞宾开悟之后,觉得过去走了远路、走了错路,当下讲了四句话:“弃却瓢囊摵碎琴,如今不恋汞中金;自从一见黄龙后,始觉从前错用心。”

  所以,炼精化气、炼气还神,是在身体上修,使身体健康、延年益寿、返老还童;若要悟道,还是要契悟佛法,这念心才真正具足佛宝、法宝、僧宝。过去的道教目的是修仙成道,达到真人、仙人的境界;现在流传的道教,变成画符、持咒、诵经、驱神弄鬼……流于形式了。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就是指我们这念心。又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眼睛看外在的色尘境界,看久了,眼睛会瞎掉;耳朵听外在的声尘境界,听久了,耳根会中毒、会聋掉。这些道理和佛经里所说的四谛、十二因缘相类似。

  佛法所说的三宝,一个是外、一个是内。外在的三宝,是看得见的,如:过去释迦牟尼佛为佛宝、四谛为法宝、五比丘为僧宝。现在释迦牟尼佛已经入涅槃,看不到丈六金身,所以塑一尊像、刻一尊像,无论是用石头或字画,乃至金、银、铜、铁,无论任何一种相,都是现在看得到的佛宝。所以,对佛像要有恭敬心。法宝,则是指释迦牟尼佛流传下来的教法──经藏、律藏、论藏。僧宝,包括:菩萨僧、声闻缘觉僧、清净福田僧,只要受过三坛大戒,都属于僧宝。这是指外在事相上的三宝。有一份恭敬心,就能得到外在事相上佛、法、僧三宝的慈光加被。所以,必须要有恭敬心,才能产生感通的作用,才能得到三宝的利益。

  自性三宝,就是一体三宝。佛经告诉我们,人人都有佛性,每个人都能成菩萨、成佛。怎么样成佛、成菩萨?外面的三宝是一种助缘,藉由外在的三宝启发自性三宝,才能见到自己本具的佛性。自性三宝是什么呢?就是清净法身佛。佛性、法性,是本具的。明白佛性、法性,就能够契悟自性三宝。

  真如是本具的,真如就是真空。这个世界,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把物质分析到最后就是能、量,就是热、光,如:核子弹爆炸,就是能量的作用。能,就是热。高度的热,能把物质化掉,而物质本身本具这个热,只是我们不知道怎么样去开发它。真如所表现出来的就是能量,能量从什么地方产生?就是真空。真空就是法性空。

  佛性,即是觉性。开悟,就是明白佛性。每个人都有灵知灵觉、灵明妙觉,这属于“知”,是一种绝对的智慧。每个人都有见闻觉知,但为何不能成道、不能成佛?虽然每个人都有见闻觉知、都有佛性,但里面夹杂贪、瞋、痴、慢、疑、邪见。能知、能觉、能吃、能喝,知道冷暖、知道是非善恶的这念心,里面有无明、有烦恼、有染污。就像生锈的铁,当中虽然有钢性存在,但如果不炼,就是锈铁、铁渣,要把铁渣、铁锈炼掉,才能得到钢。人人都有佛性,如果不修,佛性里面有无明、烦恼,佛性就变成众生,变成地狱、畜生、饿鬼。起了邪见,佛就变成魔。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觉悟、要始觉。觉悟什么呢?觉悟有深浅,古人说:“大悟几千次,小悟几万次”,觉悟人生是苦,这也是悟。真正对于人生的苦认识清楚,一定知道怎么去了苦,所以必须要用功、修行。世间上的人也知道人生是苦,却认为在苦中作乐是最快乐的,不明白贪瞋痴里面还有佛性、还有清净的智慧、具足无量的功德与神通,契悟真空,寿命就无穷无尽,反而充满贪瞋痴、造杀盗淫,这就是颠倒、迷糊的众生。

  明白人人都有佛性,只是初初开始悟,烦恼仍然存在,并没有转过来,如同水中还有很多杂质、泥沙,并没有完全清净。这念心水完全澄清了,就是真正的佛性现前,浑水当中具足清净的水性,所以不要迷惑、小看自己。



(五)


  佛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明白这个道理,就是开始觉悟了。怎么样觉悟?心要时时刻刻作主,注意自己的念头是善念或是恶念?从现在开始,只起善念,不起恶念。只起善念,不起恶念,由谁主控?就是我们的觉性、佛性。一起了贪心,马上觉察,反省自己:“现在在修行,为什么还起贪心?”看看自己贪什么?见到人家的东西就想占有,这是贪财,马上告诉自己:“布施都来不及,为什么还贪财?”马上就把贪财这念心转过来。用什么转?总是有一个主体存在,这个主体是看不见的。自己能作主,觉性时时刻刻存在,这念心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就是智慧佛,就是我们的佛性。

  悟,就是悟这个道理。悟了以后,要使我们这念心始终存在,这就是始觉之智,开始觉悟的智慧心,等于儒家王阳明所说的“良知良能”。这念智慧心时时刻刻要存在,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作不了主,马上检讨、反省、惭愧,一定要使我们这念心作主。这样自己就能存在,这念作主的心继续不断地存在,返照自心,自性佛宝就存在。不仅如此,存在的时间还要延长,三秒钟、一分钟、一刻钟……都作得了主,这就是站得住、站得长,自性佛宝就能存在。

  所以,这念心最重要。假使这念心没有了,修行就没有办法成功。有了这念心,念头跑掉,赶快拉回来;失去正念,赶快提起正念;起了烦恼,赶快调整。知道调身、调心,用种种自性法宝返照自心。法是什么?“诸法空义”,空性就是什么事都照破,不论是听到的、见到的、闻到的,都不能执着,只有这念智慧心,只有这个空性,时时刻刻返照,动静闲忙不离这个,最后达到三惑漏尽。漏尽烦恼,必须要靠这念智慧心。

  《无常经》云:“金刚智杵破邪山”,也是指这念智慧心。这念智慧心是绝对的,就像金刚这么坚硬。密宗有铃、杵等法器,杵代表智慧,铃代表慈悲,是由相表性。智慧心时时刻刻都要存在、观照,起了瞋心,马上用慈悲心返照。假使这念智慧心作不了主,自己就没有办法掌控自己、了解自己,就没有办法转识成智。

  所以,时时刻刻、动静闲忙,这念心都要存在。动则只起善念、不起恶念,时时刻刻使善念存在;静坐的时候,达到无念,无念就是最高的善念。这样继续不断地用功,最后照见五蕴皆空,就破除我执和法执。此时,还有能照这个心存在,到最后三惑漏尽,能照之心和所照的空性变成了一个,就是归还原点。天台宗所立的境界不外乎三个,一是空、一是假、一是中,所以说“佛智照中、佛智照假、佛智照空”。佛智,不是佛给我们的智慧;佛,就是觉悟;这念觉心时时刻刻存在,就是佛智,人人都有。这念心起了烦恼,马上照一下,这就是佛智。

  什么是“佛智照假”?假,包括八万四千法门。佛法不离世间法,世间法做好就是佛法,断一切恶、修一切善、修六波罗蜜,成就世间上的功德,乃至成就慈悲、无我的精神,这就是“佛智照假”。照了假有之后,知道假有是缘起,当体即空,所以进一步要“佛智照空”。一空一切空、一假一切假,不着假有、不着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寂照一如,这就是“佛智照中”。佛智照中,就属于自性三宝。照中,有程度的差别,要站得住、站得长,自性三宝就现前。因此,什么叫作皈依?皈依这念心,不作他皈依,时时刻刻使这念心存在,就是自性皈依。明白了皈依三宝的意义,真正照三皈依去用功、学习,一样可以成道。

  以上简单介绍皈依三宝,第一、皈依三宝的意义,第二、皈依的种类,第三、什么是三宝。其他宗教讲的三宝,我们也要知道,不要走错路、走远路。了解皈依三宝的意义之后,对三宝要有恭敬心。人都有慢心,有了慢心,总认为自己很优越,总认为自己在他人之上,就障碍了自己的学业、事业、道业。

  中台四箴行强调“对上以敬”,有了恭敬心,慢心自然而然就消失。

  恭敬什么?恭敬三宝。对佛像、法器、衣钵、锡杖……要恭敬。对塔、寺,也要恭敬。对经书,也要保持恭敬心,不要随便乱扔,要保持清洁,看经前要洗手;平常经书不要和世间书籍摆放在一起,要另外独立摆放,以示恭敬。假使缺乏恭敬心,就与法不相应。此外,还要恭敬僧。恭敬心的养成在平时,有了恭敬心就没有我慢,当下就很平静、很安详、很自在。

  要想见到自性三宝,就必须先对外相三宝有恭敬心。没有恭敬心,修行学佛很难得到利益;对三宝有恭敬心,很快就能增长福德。有些人不了解,觉得奇怪:“我学了佛、信了佛,怎么运气还是这么坏?身体还是不健康?”认为佛法没有因果,而不知道自我检讨反省。甚至有些人修行学佛,不是来恭敬三宝,而是藉此因缘达到自己的目的,想求得一些好处,这样不但得不到福,而且还增加罪过。所以,要时时刻刻检讨反省,时时刻刻存有恭敬心。

  以禅宗来说,见到自性三宝就是开悟。一般人都想开悟、成道,开悟、成道是修行最高的目的,但必须脚踏实地,在日常生活上时时刻刻检讨反省。“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这四个原则都做到了,自性三宝自会现前,为什么?自性三宝是本具的。有了自性佛宝这念心,才会清净、宁静,才作得了主,这念觉性才会存在。有了始觉,再用智慧心检讨反省,照破过去的烦恼,破了我执,乃至破了法执,成就一些功德。心清净、宁静,就有感应。感应从什么地方来的?是这念心所感的,不是从外面来的。心灵,就有感应;自性佛宝、自性法宝、自性僧宝现前,就有感应。

  这念智慧心,就是自性佛宝。照假、照空、照中,就是自性法宝。究竟的自性法宝,即是中道实相。声闻的自性法宝是空性,贤位菩萨的自性法宝是照假。了解自性三宝的意义之后,行住坐卧、二六时中,自性佛宝、自性法宝都存在,最后能所一如,就见到自性僧宝,成道、成正觉。自性僧宝是什么呢?寂照一如、定慧等持这念清净心,就称为自性僧宝。

  三宝的意义,有深、有浅,有事、有理。最后统统要归于这念心,才是真正的自性佛宝、自性法宝、自性僧宝,就是正念。正念,有方便正念、究竟正念。方便正念,就是佛智照假;究竟正念,即是佛智照中,这念心时时刻刻了了分明、寂照一如,安住中道实相,这就是见到自性佛、法、僧,见到一体三宝。这念智慧心是自己,这念空性也是自己,最后烦恼漏尽、能所一如,还是自己,所以称为一体三宝,又称为自性三宝。



(六)


  前面已经讲过三皈的意义、三皈的种类,以及三宝的种类。现在进一步讲“上香”。无论是在家或出家,都要上一支早香、上一支好香,上香是一种恭敬,也是一种供养。佛法有事、有理。这里所说的好香,是从理上来讲。例如上供,有事上的供养、理上的供养。香,分成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也称为“五分法身香”。

  一般来说,日常生活当中,或是早晚课诵、法会,都要上香。上香时,上一支香或三支香。一支香,代表我们当下这念心,称为“一真法界”。一切法都是从这念心所生,属于大乘境界。三支香,则代表戒香、定香、慧香。依着戒、定、慧来修行,就能够得到解脱。另一方面,香,代表精进。香点燃了以后,香烟袅袅上升,当中不夹杂、不间断。凡夫众生的心时时刻刻攀缘,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念念不停地生灭,因此,这念心就要和香烟一样,一念到底,当中没有夹杂、间断。这样就是由“上香”契悟到我们这一念心,要不夹杂、不间断,要精进。

  四正勤云:“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善法也必须如此精进,念念不断、念念相继。这些道理都是讲我们这念心,这就是理。要达到这个理,必须先从事相上来薰修,要像香烟一样,没有间断。以修定来说,要达到“金刚道后异熟空”,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当中没有空歇、没有间断,这个心就定下来了,这就是“无间道”、就是“金刚喻定”,这是由事到理。

  我们这念心要有感应、要有契悟,必须先从事上来薰修,由事到理。从事相上来说,一般上香是上三支。所谓“寸香”,每一支香之间的距离不能超过一寸,每个间隔都是相等的;每支香的高低相同、前后一致。理上的“寸香”是什么呢?就是“一瓣心香”,用事来表示我们这念心。所以,上香的时候,心要恭敬、虔诚,还要发愿。真正达到虔诚了,藉由这一支香,我们的心香就能薰遍十方法界。另一方面,这支香代表“智慧”,能烧去我们的烦恼、无明。这个香慢慢地燃烧,烧到最后就是空,代表见到空性、悟到空性,这又是更进一步。

  《六祖坛经》这个地方是讲“理”,自性五分法身──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统合起来就是“自性”;自性当中所起的作用,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自性是什么?自性本空。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念心在哪里?这念心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为什么?因为这个世界是相对的,整个宇宙的现象,不外乎是一个内、一个外、一个中间。当下这念心不着外相、不着内相,既然没有内外,那么,当下这念心是什么?因此,必须悟到这念“自性”。假使悟不到这念“自性”,我们就先从“五分法身”来慢慢薰修、慢慢契悟。先持戒,由戒生定,因定发慧;由慧再来起观照,由觉照、观照、返照,最后所得到的就是解脱、解脱知见。戒、定、慧,是因;解脱、解脱知见,是果。这是“五分法身”,又称为“五分法身香”。

  禅宗云:“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契悟了自性,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统统具足。自性无所不包,自性能生万法。每个人都希望开悟、都希望见到自性,只要在因地上用功,因缘成熟了,自然会有所契悟。契悟什么呢?“谁在这里说法?谁在这里听法?”悟到这念心就是自性。

  其次,自性是空性。虽然是空,但心里想到空,又不是了。为什么?心里一想,又是一个念头,这就是攀缘的心。自性是真空又是妙有,妙有非有是真空,真空不空是妙有,这些都是名相。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又是真空又是妙有,什么道理呢?举例来说,我们从小学一直到大学,乃至于在社会上历练,所记忆的所有知识、所学习的种种技术,都在这个心当中,要用的时候就有,不用的时候找都找不到。要用就有,这就是“妙有”;这些智慧、技能放在什么地方?找都找不到,这就是“真空”。必须在这个地方来契悟,因缘成熟了,就能够了达这念心真正是真空、真正是妙有。这是凡夫所契悟的真空和妙有。再进一步,妙有当中再生妙有,真空当中再有真空。这些都是一种修证,先悟后修。

  禅宗六祖下二十三世,有一位乌石杰峰世愚禅师。他在南屏山闭关修行了三年,都没有开悟。有一天,听说止岩成禅师开悟了,正在弘宗演教,就前去听法、参究。所谓“参究”,不外乎是参究心在哪里?佛在哪里?道在哪里?止岩成禅师见到他,就让他参究南泉祖师经常说的几句话:“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是什么?”止岩成禅师说:“不是心,不是佛,不是物,也不是道。”什么都不是的。既然什么都不是,那么究竟是什么?乌石杰峰世愚禅师还是没有了悟,因缘没有成熟,所以又回到南屏山静修。

  有一天晚上,乌石杰峰世愚禅师听到隔壁一位法师正在诵〈永嘉大师证道歌〉,听到“不除妄想不求真”,一下子就开悟了。一般人都想除妄想、想求真性,有除、有求,就落入两边,就起心动念了,怎么会契悟呢?所以,一切无所求,佛性是本具的。

  佛法里有小乘、大乘、无上乘。小乘是断烦恼,证涅槃;大乘、菩萨乘是“转识成智”;无上乘是“烦恼即菩提”。永嘉大师即是了悟“烦恼即菩提”,所以“不除妄想不求真”。

  乌石杰峰世愚禅师开悟以后,讲了四句话:“时时睹面不相逢,吃尽娘生气力穷,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心在哪里?道在哪里?佛在哪里?佛和道时时刻刻都在我们的面上,时时刻刻、分分秒秒都没有离开过,行住坐卧都不离,可是始终无法相逢,就等于傅大士悟道所说的一样:“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因此,佛常常都在我们的身边。

  “吃尽娘生气力穷”,未悟道时,为了要求佛、为了要求道,拚命去追求,费尽平生的气力,把父母生出来给的气力统统都用光了,始终还是找不到。“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半夜听到隔壁一位出家众正在诵〈永嘉大师证道歌〉:“不除妄想不求真”,忽然开悟了,悟到什么呢?悟到佛所说的八万四千个法门都是“标月之指”,我们的目的是找到月亮。找月亮总是有一个方向,用指头一指,就是“标月之指”。所以,忽然一下没有法门了,就破了法执,心不攀缘、不颠倒,马上就契悟一念不生的境界,悟到一念不生的这念心。“虚空”是指这念心,这念心才是自己的真佛。“日轮红”,“日轮”只是一个譬喻,指我们自性的光明。师父说法、大众听法这念心,虚空粉碎、大地平沉,这就是悟到自性。悟了以后,五分法身统统包括在内;没有悟到这念心,也不妨碍修戒、修定、修慧。



(七)

  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这一段的目的,是要传授“五分法身”戒。“次授无相忏悔”,忏悔,就是忏悔过去、悔改未来。所以,忏悔有两种意义,一是过去做了一些错事,起一个惭愧的心、悔改的心,发愿改过;二是从现在起要修一切善、断一切恶。这就是真正的忏悔。 此外,忏悔又分为有相忏悔、无相忏悔。有相忏悔,是事忏;无相忏悔,是理忏。有相忏,要具足一个仪式,燃三支香,或是在佛像前、或是找几个人,为自己作证明,然后发露、拜忏。或者是诵经、持咒,或者是修种种苦行,都属于有相忏悔。

  无相忏,则不从事这些仪轨、仪式,而是直截了当从这念心性上开始返照、开始用功。因此,六祖大师说:“此事须从自性中起”,必须要从心当中来忏悔。因为“解铃还须系铃人”,罪是从心起,所以要从心当中来忏。许多人不了解,专门在外面去求灭罪,甚至于有些人认为要把身体烧掉才能灭罪,这些都是错误的。

  “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不但是从自己本心当中开始忏起,而且不分白天、晚上,不分顺境、逆境,二六时中,动静闲忙,时时刻刻都要使我们这一念心念念清净。平时师父也是告诉大众,行住坐卧要念念分明。“念念自净其心”,起心动念时时刻刻都要返照自己这念心,起了恶念马上觉察、觉照,这念心要保持清净。

  “自修其行”,自己修正自己的行为──身行、口行、心行。身体造了杀、盗、淫种种过失,马上就要改过来;口说错了话,两舌、恶口、妄言、绮语,马上改过来;心当中起了贪心、瞋心、痴心、慢心,马上转过来。

  “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己的法身是什么?分开来讲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总合起来说,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念心没有妄想,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处处作主,这就是自性、这就是法身。这只是契悟了法身、明白了法身,然后依据这一念心,把烦恼一分一分地照破,法身就分分现,所以说:“烦恼分分断,真如分分现”,一切都在这念心当中。

  道不是修出来的,而是本具的,只因心当中有烦恼、有无明,使这念清净心、不动心、真空心、妙有心,产生不出作用。既然明白法身是本具的,时时刻刻返照自心,就能“见自心佛”。净土宗也说自心是佛,如《观无量寿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人人都有心,但心当中有烦恼、有无明、有妄想、有执着,佛就变成众生了;如果心起了邪见,佛就变成魔鬼了。所以,要见自心佛,自心就是佛,不要到外面去找。

  “自度自戒”,“自度”,修行要自己度自己,如六祖大师所说:“迷时师度,悟了自度。”解铃还须系铃人。许多人听说要“自度”,就慌张了,认为:“我们要靠佛、靠菩萨才能得度,自己怎么能够得度?”看不起自己,也不相信自己,这是错误的观念。自己如何自度?经常检讨自己的烦恼,把烦恼化掉了,就是自度,就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初初开始要觉察,检讨自己有哪些烦恼?就像警察要发现小偷一样;发现小偷了,然后把烦恼化掉,这就是“自度”。假使不从这个方向来努力,始终是南辕北辙。

  什么是“自戒”?自己安住这念心,就是大乘戒。什么是大乘戒?所谓“摄心为戒”,正念就是大乘戒,把这念心安住在定慧上面,时时刻刻不打妄想,时时刻刻清清楚楚,时时刻刻了了分明,一念不生,这就是“自戒”。能够“自度”就能“自戒”,能够“自戒”就能够“自度”,又能“自戒”又能“自度”,就见了“自心佛”,“自心佛”就是自己的法身。

  “始得不假到此”,如果能这样,你们今天到这个地方来受戒、听经闻法,才不会空过。“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大众既然从东西南北各地共会一处,在这个地方听经闻法、共同受戒,都是有缘。什么缘?法缘!有出世法缘、有顿悟自心的法缘。佛法强调缘,一个是善缘、一个是恶缘,一个是世间缘、一个是出世缘。现在不但有出世缘,而且是无上的法缘、清净的因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现在大众既然来到此处,各各跪下,先为大众传授“五分法身”戒法,然后再传授“无相忏悔”。



(八)


  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

   “师曰:‘一、戒香’”,什么叫作“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名戒香。”心当中“无非、无恶”,没有恶业、没有非法、没有是非烦恼、没有邪见烦恼。《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无恶”,心当中没有恶毒、没有嫉妒、没有贪瞋、没有劫害。劫害,就是抢劫。世界上有抢劫,假使我们的身口意不清净,不但是劫害自己,也劫害他人。所以,心当中保持平静、保持宁静,没有杀盗淫的心、没有毒害的心、没有瞋恚的心、没有嫉妒的心、没有邪见的心,这就是“戒香”。这就是转识成智,是真正的香,这个戒香真正是流芳千古。

  世间上认为檀香、沉香是香,这个香闻了就没有了,烧了以后就没有了;如果我们心当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瞋、无劫害”,这个香才是真正的香。这个香不但现在有,未来也有,具足无量的功德,是我们的本心本性。

  “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达磨祖师说:“亦不睹恶而生嫌,亦不观善而勤措。”看到人家做坏事,心不起烦恼;看到人家做好事,心也不欢喜。这样,心就定下来了。许多人觉得奇怪:“平时我们都说要修善、要断恶,看到人家做善事,应该要赞叹、要欢喜,为什么这个地方说看到人家做善事也不欢喜、也不赞叹?”因为这是顿法,大家要了解!

  佛法当中有渐修、有顿悟,看到他人为善而欢喜、赞叹,是属于渐修法门。这个地方是顿悟法门,看到人家做坏事,一念不生;看到人家做善事,也是一念不生。因为欢喜赞叹这个心还不是定;嫉恶如仇,心也不定。

  佛法的道理有深、有浅,如果跟一般人讲这个道理,会认为佛法不近人情。这是顿悟自心的法门,大众要了解。了解多少算多少,千万不要怀疑。假使不了解,起了怀疑:“这是什么法门?看到好的事情也不欢喜、也不赞叹;看到人家做坏事,心当中也不起烦恼,那不是像个木头人一样吗?”不是这个意思!这个就是心要定。

  儒家也是这么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中,就是一个定境。我们要保持心的宁静,保持心的不动,无论是看到好的境界、看到坏的境界,始终是不理它。打坐也是如此,看到佛菩萨来给你摩顶,也不要欢喜;看到三头六臂的魔鬼来了,也不要恐惧。看见等于没有看见,始终是不理它,这样心不是定下来了吗?这是更高一层的境界。如果真正明白这个道理了,自心就不乱了;不乱的心就是定,不用另外去修一个定。所以,定是本具的,不是修出来的,这是大乘的境界。

  第三是“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着,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世间上认为拿到博士学位,乃至于知道很多科学、医学……的道理,就是有智慧,其实这是知识。这里所说的智慧,不是指知道很多道理、知道很多知识;智慧,是指学技术、学技能、听经闻法的这念心,这念心没有挂碍、没有染着,就是智慧。所以,开悟就是悟到自性、智慧这念心,这念心无碍,就像空中的太阳、月亮一样,始终是没有挂碍的。为什么没有挂碍?因为空性!契悟到一切法都是空性、一切法都是虚妄、一切法都是假相。既然是虚妄、假相,心当中自然就没有挂碍了,就不会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就不会患得患失,这念心始终是“行云流水、如日行空”一样,没有挂碍,这就是佛心、这就是菩萨心。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个就是智慧。

  相反地,假使心当中有了挂碍,怎么办呢?“常以智慧观照自性”,“常”,就是时时刻刻。“以智慧观照自性”,“智慧”就是觉悟的这念心。举例来说,自己说了他人的是非,忽然觉察到了,马上发一个惭愧心:“我从现在开始,绝对不说别人的是非了!”知道发一个惭愧心,这就是智慧。时时刻刻保持这念心,又称之为“智慧佛”。佛,就是觉悟的智慧。



(九)

   禅宗祖师说,人人有一个智慧佛、有一个如如佛。智慧佛,能够照假、照空、照中。照,就是返照。什么叫作返照?平时我们的眼睛都是看外面,心生分别;有了分别,就起憎爱;有了憎爱,就生取舍;有了取舍,就会造恶业。这念心始终都是在烦恼、妄想、执着、分别、取舍当中。现在把看外面的这个心收回来,返照自心。返照什么呢?自心当中起了贪心,把这念贪心照破,这就是返照自心。例如,看到一个漂亮的女孩子,声音也很动听,马上就起了贪爱;刚刚一起贪爱,马上就知道了:“我现在怎么打妄想呢?”一下就把贪爱这念心照住。照住,就是不要再想下去。把它照破,把能想的这个心破掉。能照的这个心,就是智慧,就称之为“智慧佛”。有这念心,才能成道;有这念心,才能成佛。所以,时时刻刻要以智慧观照自心,自心空寂、自心不生、自性清楚、自性作主,只有这一念,没有第二念。

   “不造诸恶”,身不造诸恶、口不造诸恶、意不造诸恶,也就是心不起贪瞋痴,口不造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身不造杀盗淫。“诸恶莫作”就是把这念心停止,不做一切坏事,做了就算是破了这个戒。“虽修众善”,不但不造恶,还要修众善,修众善就是修福报、就是结善缘,就是“众善奉行”。所有一切善法都要修,如果不修善法,也是违背善法的戒。戒有止持、作持,“不造诸恶”是止持,不该做的,你去做了,就算是犯戒;“修众善”是作持,该做的不做,也算是犯戒,也是违背智慧的“慧香”。

   “心不执着”,做了善事,了达一切善法都是缘起、都是性空。不能因为自己做了善事,就觉得自己有很大的功德,认为自己很精进、很用功。看到别人不精进、不用功,就看不起其他人,这个就是执着;做了善事以后,起贡高、起我慢,这就是执着。所以,修善而不执着,一般人也知道“施恩不望报”,《金刚经》则云:“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以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谓“心不执着”,不是不去做,而是做了以后不生我慢心、不生贪爱心、不起憍慢心,这就是“不执着”,做了以后等于没有做一样,虚怀若谷。

   “敬上念下”,“敬上”,对上要有恭敬心;“念下”,时时刻刻想到在下位的人,要有慈悲心。什么是“上”?父母、师长,公司里的长官、主管,道场里的执事,乃至于佛宝、法宝、僧宝,都是上。凡是对在上位者,必须要有恭敬心。

   中台四箴行也提到要“对上以敬、对下以慈”,有了一分恭敬心,就消一分业障;有十分恭敬心,就消十分业障。消一分业障,就增长一分福德和智慧。每个人都有慢心,慢心就是障道的因缘。要用什么来除慢心呢?就是用恭敬心,这是转识成智的方法。

   “念下”,“念”就是想念。用什么心来想念?用慈悲心来想念。对方既然是下,我们就要时时刻刻关心他,关心他的身体、关心他的能力、关心他的智慧、关心他的学业、关心他的道业……时时刻刻想到在下位者都很辛苦,所以,要时时刻刻以慈悲心来关心对方。一般人是供养三宝、护持三宝、恭敬三宝,既然我们现了僧宝相,除了三宝以外,都是属于下。所以,对于三界内的众生,都要以慈悲心去关心、去照顾。佛菩萨视众生如一子,一切众生都是自己的子女,要观众生苦。众生有生苦、老苦、病苦、死苦……种种苦恼,所以我们时时刻刻以慈悲心去关心他。

   以在家的居士而言,从早到晚为家庭、为儿女、为事业而忙碌,免不了造了一些恶业、生一些过失;造了恶业、生了过失,未来就是堕入恶道,这就是苦。所以,观众生苦,发菩提心,我们要以慈悲心、平等心、无畏心、精进心、忍耐心去救度众生,这就是“念下”。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即使是低等动物,佛性并没有减少一丝一毫,所以还是要以慈悲心济度。

   无论是对人、对动物,乃至于对于一草一木也要慈悲,不要随便伤害。佛经云:“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草系比丘的公案就是强调慈悲心的重要。虽然我们的心量没有佛菩萨那么广大,最低限度要“敬上念下”,要知恩、感恩、报恩。社会上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存的,你帮助我,我帮助你,每一个人对我们都有恩德。所谓“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有了慈悲心,瞋心自然不会爆发。

   “矜恤孤贫”,“矜”就是要有慈悲心。时时刻刻要想到孤独、贫穷的人,虽然孤贫是他的业果,我们仍然以慈悲心、平等心、爱心去关心,这就名为“慧”。所以,所谓的“智慧”,并不是读了很多书、学了很多技能,而是本性的善良心、慈悲心、平等心、作主的这念心,这才是真正的“慧香”;能够知过、改过,才是真正的“慧香”。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人都能成佛。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就容易妄自菲薄,认为:“唉!我现在不是大学毕业,又不是硕士、博士,又不会讲经说法。”自己就很自卑。佛法所说的智慧不是知识,能够知错、改过、惭愧、忏悔、起善念、不起恶念,这个就是智慧。这个智慧时时刻刻都在放光动地,有了这一念智慧心,这一生就能够得解脱、就能够证菩提。



(十)


  “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这一念心就是指绝对的这念心,就称之为道、称之为佛。所以,悟到这念心就得解脱。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这就是定。除了定以外,这一念心还要清楚、还要明白、还要作主,了了分明、常寂常照,这就是解脱。

  所以,这念心要“不思善,不思恶”,因为思善是一个念头,思恶也是一个念头。思,就是想念。想到自己过去做了很多坏事:“糟糕了!我将来一定会堕入地狱、一定会堕入三涂恶道……”你始终这样想念,心生烦恼、心生恐怖,心就安不下来了。或是想到过去做的善事:“我做了这么多的善事,可能会生到天上,到天上享福。”这样想来想去,愈想愈多、愈想愈多……。想好的,是一个好梦;想到不好的,是一个恶梦。无论是好梦、恶梦,都不能得到解脱。这个地方是指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无所攀缘”,“无所”,没有能所。没有能观之心、没有所观之境,没有能听之心、没有所听之境,没有外面攀缘的一切境界,无论是非、善恶,都不要理它,所以说“不思善,不思恶”。

  《六祖坛经》里面提到,惠明上座想要夺取六祖大师的衣钵。六祖大师知道有人要来夺取衣钵,就藏到树林里。惠明找到衣钵,却无法取走,于是说:“卢行者,我不是来夺衣的,我是来求法的。”六祖大师出来后,为了跟他说法,请他坐下来:“你既然是来求法的,那么,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悟了这念心,就能得解脱,这一念心就是要不思善、不思恶。

  “自在无碍,名解脱香”,过去如是、现在如是,依据这个道理来用功、来契悟,当下就是解脱;当下这念心不思善、不思恶,如如不动、了了常知,这个就是“解脱”。不过,功夫也有深浅,看看这念心能保持几分钟?保持一分钟,只有一分钟的解脱;保持三分钟,就是三分钟的解脱……这就要靠功夫了,要站得住、站得长。

  第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什么叫“解脱知见”?即“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的境界。众生的心不是想好的、就是想坏的,杂念、恶念……始终妄念不断,所以这念心变成了生灭,就好像水当中的波浪。现在明白了,这念心不要攀缘,不但是恶缘不攀、善缘也不攀。但是这样,一般人又会落入无想的境界,这时候就容易走错路,所以禅宗祖师说:“枯木堂前岔路多”,就是指这念心达到没有念头了,但就像个枯木头一样,容易堕入“沉空守寂”、堕入“无记”的境界。所以,不但“不思善,不思恶”,也不能“沉空守寂”。“沉空”就是贪着空性,“守寂”就是守滞寂灭。有能、有所,还不是究竟。所以,空现前也不执着,定现前也不起贪心、不起欢喜心,这念心要处处作主、念念分明,这样就不会“沉空守寂”。

  禅宗祖师说:“虚空粉碎”,虚空这个地方是很好,但假使贪着了,就不好;贪着了,就成为小乘境界。小乘圣者就是把这念心入到真空当中,在空当中,什么人都找不到自己,就称之为“出三界”。虽然出了三界,还是不好,为什么?心失去了主人公。所以,这念心要能作主。佛为“法王”,就是能够作主。禅宗祖师也说:“有佛处即不住,无佛处急走过。”“无佛处”就是空。空也不住、寂灭也不住,就是指我们的菩提心、无住心,也就是《金刚经》所说的“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因为有无住心、智慧心、菩提心,“即须广学多闻”,要听经闻法、广学多闻。“广学”,要修学一切法门。既然这念心“不思善,不思恶”,已经解脱、已经无碍了,为什么还要修习一切法门?因为“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只是自利;“即须广学”,就是慈悲。前面是智慧,后面是慈悲,悲智双用。不住解脱,回小向大,倒驾慈航,恒顺众生,带果行因,这真正是菩萨行。

  虽然是倒驾慈航、带果行因,但“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的境界还是存在的,要出就出、要入就入,所谓“百尺竿头再进步,十方世界现全身”,这是更上一层楼,是不着空、不着有的境界。

  “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一切知识、智慧、法门,都要学习。佛法的道理综合起来,就是空、假、中,这是“诸佛理”。佛智照假,以大慈悲心“达诸佛理”,修学八万四千法门,目的是为了普度众生,这是俗谛。进一步了达诸法缘起性空,这是真谛,这也是“佛理”。最后,空、有都不执着,达到中道第一义谛,这也是“佛理”。

  “和光接物”,和其光、接其物。什么是“和光”?“光”是指众生都有他的思想、他的观念、他的行为,千差万别。不要认为众生的思想错误、观念错误、行为错误,就舍弃了他,这就不是“和光”;而是必须要“恒顺众生”,要跟众生打成一片,才能把他度出苦海。离开众生,怎么去度众生?没有办法!必须和其光,才能够度众生。“接物”就是度众生。假使不了解这些道理,对于众生“敬鬼神而远之”,看到众生就讨厌,始终没有办法度众生。所以,必须要恒顺众生而转,这就是“和光接物”。

  “无我无人,直至菩提”,做了这些善事、度了这些众生,不居功、不诿过,无人、无我,知道一切法缘起性空。如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却说没有说一句佛法;度了无量无边的众生,却说没有度一个众生,这就是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因为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这念心才是菩提心;否则,有人、有我,就是分别、就是执着,菩提心就不现前。修了善法、度了众生、说了无量无边的佛法,等于没有说一样,这念菩提心时时刻刻现前。

  “真性不易”,菩提心就是真性,始终是不会变易的,不随着时间、不随着空间、不随着岁月而变化。人从出生到童年,由童年到少年,由少年到壮年,由壮年到中年,由中年到晚年,由晚年到老年,身体的形相、身体的机能一直都在变化。每一个阶段的面孔、皮肤、头发、体型、智慧……统统都不一样,始终在变易当中。现在明白了“真性不易”,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心,始终没有变易。



(十一)



  《楞严经》里提到,波斯匿王是佛的弟子,他经常听释迦牟尼佛说法。释迦牟尼佛说:“人有生灭心,生灭心时时刻刻都在变易,但是,生灭心当中有一个不生灭性。”不生灭性就是“真性不易”。波斯匿王心想:“大家都知道生灭心,但是不生灭性在哪里呢?”

  悟了不生灭性,就悟到佛性、悟了道。什么是生灭心?例如,早上起床,“起床”这念心一起,就是生。起了床以后穿衣服,“起床”这念心就灭掉了,“穿衣服”这念心就生起来了。穿了衣服,马上又穿鞋子,“穿鞋子”这念心又生起来了,“穿衣服”这念心又灭了。穿了鞋子,又去漱口、洗脸,“漱口、洗脸”这念心生起来了,“穿鞋子”这念心又灭掉了……从早上到晚上,念头来来去去,就像长江、黄河里的波浪一样,不断地生灭、生灭……。因为有生灭的心,所以人有生老病死。

  波斯匿王请示释迦牟尼佛:“世尊,您经常说生灭心当中还有不生灭性,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请世尊慈悲开示。”世尊问波斯匿王:“大王,你今年几岁?”波斯匿王回答:“我今年六十二岁了。”“你从出生到现在,一共看过几次恒河呢?”“很多次。最早是三岁的时候,今年也看过。”世尊问:“你在三岁和六十二岁时,这个能看恒河的心,是一个,还是两个呢?”大家也可以想一想,台北市有一条淡水河,你过去看过,现在能看的这个心和以前能看的这个心,是一个还是两个?依此类推,我们现在吃盐巴知道是咸的、吃糖知道是甜的,小时候也知道盐巴是咸的、糖是甜的,现在知觉的这个心与小时候知觉的这个心,是相同还是不相同?

  波斯匿王听完世尊的开示后了解了,他说:“世尊,当然是一个。”世尊说:“这就是不生灭性。你能知的这个觉性,始终是存在的。”所以,禅七时告诉大众,要保持正念、保持正定,看到什么都不能理,就是保持这念觉性存在。觉性存在,自己就存在;觉性不存在,自己就不存在了。六祖大师说:“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就是这个道理。心性法门是最高的禅定,这个就是道、这就是菩提心、这就是佛性。

  波斯匿王悟到这念心了,佛进一步说明:“你三岁时候的相貌和现在的相貌是同?还是不同?”现在年纪大了,腰弯背驼,头发白了,皮肤也皱了,跟三岁时的形貌比起来,实在是不可同日而语。佛又说:“虽然你的相貌不一样,但是,你三岁时能知能觉的这念心,与现在六十二岁能知能觉的这念心,并没有差异。”假使明白这个道理,就开悟了,这念心就是“真性不易”,这就是无量寿、无量光,这就是清净法身毗卢遮那佛。

  “名解脱知见香”,明白这个道理,你的知见就是无上知见。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这个“香”始终是存在的。这念心圆裹三世,过去、现在、未来,都在我们当下这念心当中,这才真正是“解脱知见香”。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莫向外觅。”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都不离当前这念心性。假使这念心不存在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都不存在了;这念心存在,五分法身香统统存在,这是最重要的。

  “善知识!此香各自内薰”,什么叫作“内薰”?假使我们把衣服挂在寝室里面,点最好的香慢慢薰它,薰了一个小时、两个小时,甚至三、四个小时,不但衣服会香,而且整个寝室都有这种香味,这是“外薰”,如儒家所说:“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我们现在要“内薰”,用什么来薰呢?用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来薰。我们有了这种观念、有了这种思想,坚持这种观念、坚持这种思想、坚持这种理念,安住正念、安住实相。安住三分钟,就是心当中内薰了三分钟。安住半个小时、安住一天,那又不一样了,这是“内薰”。用善的种子薰恶的种子,用善法薰恶法,用无为法薰有为法,用出世法薰世间法。

  “薰”,就是保持这种正念、保持这个知见。所以,修行的知见不能错误,知见一错误,邪知邪见内薰,前五识、第六识、第七识、第八识,统统变成邪知邪见了。现在有了正知正见,要时时刻刻安住正念,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这就是“内薰”。作早晚课诵是“内薰”,听经闻法、诵经持咒是“内薰”,行住坐卧具足四威仪也是“内薰”,时时刻刻检讨反省也是“内薰”。明白这些道理了,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自然就能够成就。这一生“内薰”成就,就能超凡入圣,就能够得解脱,确确实实是“真性不易”。佛性虽然本具,必须仗因托缘,要“各自内薰”、各自内修,才能有所成就。



(十二)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忏」,是忏其前愆;「悔」,是悔其后过。每个人都有过失,有了过失,就要惭愧、忏悔。佛法最重要的就是要知惭知愧,惭愧、忏悔能生一切功德、能生一切善法。儒家也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既然不是圣人、不是贤人,就是凡夫俗子,凡夫俗子心当中一定有妄想、过失,有了过失,一定要惭愧、忏悔。能够惭愧忏悔,就是真正的菩萨行。

  《了凡四训》中有言:“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今种种譬如今日生。”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从现在开始,时时刻刻都要检讨反省。过去是在迷惑当中,那一个我已经死掉了;从现在开始是一个崭新的生命,知惭知愧这一念心才是真正的我,这一个我要时时刻刻保持觉性,这就是“今日生”。等于《大学》所讲:“?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时时刻刻检讨,使我们这念心有善法、有慈悲心、有恭敬心、有精进心,所谓念佛、念法、念僧,这念心安住在善法上,就真正达到忏悔的目的。

  知道忏悔,身口意三业才能清净。每个人八识田中有很多善善恶恶的种子,如果不知道惭愧忏悔,种子现前了,就要受报。善的种子现前,就受善报;恶的种子现前,就受恶报。经云:“假使经百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过去所作的业“不亡”,还在八识田中根深柢固。业就是种子,种子如果继续在八识田中互薰,善的种子就愈薰愈光明,恶的种子就愈薰愈黑暗。想要破除八识田中恶的种子,就要用惭愧、忏悔的方法。禅宗是用“参话头”的方法来破除第七识──我执,然后破法执,把八识田中的种子统统掏出来。惭愧、忏悔的方法,也是把种子照破。所以,忏悔在佛法当中是很重要的法门。

  有了过失,不要自暴自弃,无论造了什么业,只要能够惭愧、忏悔,发大心、发大愿,都能够达到所谓的“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忏悔过去、悔改未来,过去如果有过错,要看破、放下,从今以后不要再犯,这才是忏悔真正的意义和目的。

  “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这是六祖大师跟大众说忏悔的道理。忏悔有“有相忏”、“无相忏”,这里所说的是无相忏悔。“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是通称,称呼在场大众。“各随我语,一时道”,大家一起“随我语”,就是跟着我一起来忏悔、跟着我一起来改过、跟着这段话共同来修观行。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修行要念念不断地忏悔。修行要成功,从哪里修?就从当下这一念心来修。过去的这一念,就称为“前念”;现前一念称为“今念”;再起一念,就称为“后念”。前念、今念、后念,始终不断地念念相继。“普贤十大愿”中有“忏悔业障”,也是要前念、后念,念念相继、念念不断,向十方诸佛忏悔,才能得到清净。因为我们这一念心是念念不停地打妄想,所以,忏悔也要发大愿,念念不断地忏悔,前念、后念,念念不停地发大愿。

  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明白这一念心,这一念心能够造恶业,也能够造善业、得解脱,一切都在这一念心。这一念“心”就包括十法界;换句话说,十法界都是由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产生出来的。这一念心起了贪、瞋、痴,就堕入地狱、饿鬼、畜生。相反地,起了善念,就不会堕入恶道。所以,时时刻刻都要起善念,前念、后念,念念不断。拜忏,要时时刻刻礼忏,念念不断。念佛、持咒,也是念这一念心。所以,念佛能够消除业障、持咒也能够消除业障、诵经也能够消除业障,什么原因?都在这一念心上用功。如果不是在这一念心上用功,口念心不念,得到的效果就很少。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憍诳染。”自己告诉自己,时时刻刻都要有正念,或是念佛、或是念法、或是惭愧……每一个念头都要起善念,绝对不起憍慢心、不起诳妄心。“染”,就是被憍慢、诳妄染污了。起了一念我慢心、起了一念诳妄心,心当中就是黑暗,所以,要时时刻刻把念头提起来,或者诵经、或者念佛,这就是忏悔。

  “从前所有恶业憍诳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自己要有这种愿力、这种认定。现在发愿、忏悔,自己发愿:希望在忏悔的时候,所有的罪业统统消灭,要有这种信心。“永不复起”,要告诉自己、要肯定自己,从现在起永远不再起憍慢心、不再起诳妄心。这里是个别来忏悔自己的罪业,看看自己心当中最容易犯哪一种过失,就用哪一种方法来忏悔。

  “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每个人都有嫉妒心,看到人家道业很精进,行住坐卧都具足威仪,看到人家很用功、看到人家学业很好,可是自己做不到,不但不向人家学习、不赞叹人家,而且还嫉妒人家,说是非、泼冷水,这就是嫉妒。嫉妒就是障碍。产生了嫉妒心,心当中就是黑暗、就产生愚痴。“从前所有恶业嫉妒等罪,悉皆忏悔”,过去所造嫉妒的种种罪过,现在“悉皆忏悔”,就是统统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



(十三)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识,已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前愆”,就是过去所造的种种罪过。忏悔从前所有的恶业,如“愚迷憍诳嫉妒等罪”。

  “悔者,悔其后过。从今已后,所有恶业,愚迷憍诳嫉妒等罪”,过去造了恶业,现在觉得实在不应该,从现在起,永远不造恶业、永远不起憍慢心、永远不起嫉妒心。“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既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忏悔了以后,从现在起,要知过、改过,绝对不要再犯同样的过失。

  孔子的弟子颜回“不迁怒、不贰过”。一般人心当中有委屈、有烦恼,或是受了师长的责备、或是受到他人的欺负,这口气咽不下去,就藉题发挥,或是向第三者发怒、泄愤,或是把书扔到地上,乃至于拍桌子,这都是迁怒。“不贰过”,意即同样的过失不再犯第二次,不犯同样的过失,这就是真正的忏悔。

  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了,相信再多的过失也能够忏悔清净。可是,人的习气很重,明明知道不要说四众过,不说人家的是非,忏悔之后,过一段时间又忘记了,又说他人的是非,这就是习气太重,所以要时时刻刻忏悔,念念不断。

  明白了忏悔的重要性,怎么样忏悔才能灭罪?忏悔,分成“事忏”和“理忏”,这两种忏悔,都不能缺少。首先必须发露,把自己的过失统统发露出来。发露,就是说出来,希望佛法僧三宝、一切善神、一切善知识,为自己作证,这就是“事忏”。所谓“理忏”,就是观罪性空。一切法都是缘起,善法是缘起、恶法也是缘起,其本性是空性。罪也是空性,悟到空性就能灭罪,这称为“理忏”。“观”就是思惟,在道理上、事理上忏悔,观罪缘起,缘起性空。

  举例来说,今天偷了一枝钢笔、或是偷了一个笔记本、或是拿了一本书……总之,是不告而取。突然发觉了:“我为什么去拿人家的钢笔?去拿人家的书?”现在觉得很惭愧、很忏悔。先要有这一种悔过的概念,然后点三支香,在佛前发露、礼忏。礼忏时,或是拜《八十八佛洪名宝忏》、拜《千佛忏》,乃至于拜经都可以。佛法里面的忏法很多,无论拜什么忏,都是属于“事忏”,在事相上忏悔。

  事忏也有种种标准。譬如诵经,应该要诵多少部,或诵一百零八部,或诵三千部;持咒,持三十万、四十万、八十万遍……或者是拜佛,应该拜多少拜,都有一个标准。看罪是轻、是重,忏悔的标准就不一样。但不管是什么标准,都属于事相上的忏悔。

  在事相上忏悔之后,认为这样未必能够灭罪,所以再进一步理上忏悔。如何在理上忏悔?静坐时观罪性空。以前面的例子来说,偷了一枝钢笔,自己静坐时就想:我今天在某间教室偷了一枝钢笔,这枝笔是放在某一张桌子的抽屉里。想了以后,观察这间教室、桌子是缘起、是空性。教室是由很多条件组合起来的,有水泥、钢筋、水分、木料、人工……把这些分析了之后,教室在哪里?析空了。

  桌子是木头做的,把每一根木头拆开,变成了木板,桌子也不存在了。这枝笔是从桌子的抽屉里拿出来的,就再观想,这个抽屉是木板、铁钉、人工组合起来的,木板归木板、铁钉归铁钉、人工归人工,统统归还到一个定点了,这个桌子的相就没有了,所以桌子也是空。

  继续分析这枝钢笔是张三的,就思惟张三也是空。人是物质(地、水、火、风)和精神(受、想、行、识)的组合,都是虚妄的。所以,张三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是受、想、行、识四大心理状态的假合,张三也是空。

  再观这一枝笔也是种种物质的组合,把这枝笔一分开,笔的相貌也没有了,所以,笔是空、桌子是空、教室是空、拥有这枝钢笔的人也是空。然后再观自身,能拿的这个人、能偷的这个人也是空。自己也是四大假合,头发、指甲、骨头,属于地大;身上的热量,属于火大;身上的血液、尿液……属于水大;出入息,属于风大。地大归地、火大归火、水大归水、风大归风。

  此外,时间是空,空间也是空。为什么时间是空?假使是白天偷的,白天也是虚妄的。台湾现在是白天,美国就是晚上;人感觉是白天,很多动物、很多众生在白天却看不见,所以,白天、晚上都是空,时间是虚妄的。又如,人间的时间和天上的时间完全不一样,四天王天一天,人间是五十年。以人间来讲,人觉得一天的时间很短,很多动物却觉得这一天就像过了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这么长。这样去观察,时间也是空,也是虚妄不实的。以空间来说,内外也是虚妄的。站在教室里面看,教室是内;如果站在教室外面,外面又变成内了。所以,空间也是虚妄不实、是缘起性空。

  这样一分析,一切毕竟空寂,谁在造业?谁在受罪?哪里还有罪过?什么罪都没有了。在分析的时候,若能能所俱空,观罪性了不可得,当下就是空性。这属于理忏,在理上忏。一切诸法毕竟空寂,所以罪性也是空寂。

  明白这个道理以后,不要误以为:“这么简单!那我可以偷也可以抢,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了!做了以后再来事忏、理忏,这样不是很自在吗?”假使有这样的预设立场,就是明知故犯,这样子忏悔就没有效果。所以,做错了事,不是故意去犯的,而是习气很重,自己糊涂,没有注意。犯了以后,确确实实知道惭愧、忏悔、改过,用种种方法来灭除自己的过失、灭除自己的罪业,这样忏悔才有效果,否则就没有效果。

  理,就是要观察这一件事情缘起性空,一切善恶诸法皆无自性。既然无自性,善法不可得、恶法也不可得,能所俱空,罪也是不可得,这就属于理忏。理忏,就是观行。所以,事当中有理、理当中有事,事忏之后再加理忏,理忏之后,又在事相上忏悔,这样合并起来,就“无罪不灭、无福不生”。“罪”忏悔清净了,福德就现前。



(十四)



  还有“唯心识忏”,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有心、有意、有识,就能造业,唯心识忏就是要起观行。怎么样起观行呢?用天台宗空、假、中三观。假使犯了过失,在佛前点三支香,作事相上的忏悔;忏悔了以后就静坐,安禅静虑;思惟出家受戒时领受的这个钵,思惟这个钵在自己的面前,钵是什么颜色,钵上写着“如来应量器”……就是这样专注思惟钵的形相,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是第一个步骤。

  然后,要了解“心外无钵,钵从心生”,这个钵是一种假有,是自己心想所生,是一个虚妄的假名、假相、假有,虚妄不实,如梦如幻,如泡如影;我们的罪也是如此,也是心所造出来的,也是虚妄不实的。所以,“一假一切假”,这个钵是个假相,一切诸法都是假有,地狱是假、饿鬼也是假、畜生道也是假、人道也是假、天堂也是假、净土也是假、魔也是假、佛也是假、善法也是假、恶法也是假……就是这么思惟。

  既然是心意识所产生的假名、假相、假有,如梦如幻,如泡如影,当体即空,马上就专注这个钵是空性,这时候,看不见这个钵了。“一空一切空”,十方三世毕竟空,善法是空、恶法也是空,地狱、饿鬼、畜生、天道、人道、十方净土……一切诸法毕竟空寂,自己所造的罪也是毕竟空寂,这是第二个阶段。这时候,心意识看到外面的境界什么都没有了,就是一个空寂的境界。

  第三阶段,世间的一切假名、假相、假有是自己的心念产生出来的,这个空也是心念所产生出来的,那么,这一念心才是最重要的。当下能观的这个心不着空、不着有,把能观的这念心收回来,安住中道实相,不生不灭。用中道实相观,把这念心安住在正念、正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实相,然后把这念心延长,三分钟、五分钟、十分钟……这就是“唯心识忏”。

  唯心识忏能把所有的罪忏悔得干干净净,但是,平时最好不要有过失,不可认为既然学了这么多忏悔的方法,就可以任意妄为,要偷就偷、要抢就抢……有了这种预设的心念、预设的立场,这个罪就不容易忏悔了。

  佛经里面有许多忏悔的方法,总之不外乎事忏和理忏。事相上的忏悔,如果真正忏悔、拜佛、礼忏、持咒,心自然而然就清净。有种种的瑞相出现,就证明心慢慢得到清净,表示这个罪、业障已经消除,但是这种瑞相也不能执着。

  《金光明经文句记》卷三提到“三种忏悔”:一是“作法忏”,二是“取相忏”,三是“无生忏”。“作法忏”、“取相忏”,属于事忏;“无生忏”,属于理忏。

  “作法忏”,就是依一定的方法忏悔,要有佛像、香花、水果,如法拜忏。“取相忏,又作观相忏悔,即观想佛之相好等,以为除罪之忏悔,以上两忏均属事忏。”取相忏就是前面所说的唯心识忏,观想钵是什么形相,乃至钵在放光,而且能大能小。观想成就就得禅定,称之为修三昧。得了禅定之后,产生执着,还是不对,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产生出来的。把三昧修成功了,一切罪都忏悔清净了。

  此外,还有“无生忏”。“无生忏悔,略作无生忏。观实相之理,念罪体无生之忏悔,一切罪业,皆从一念不了心性所生;若了心性本空,罪福无相,则一切法皆悉空寂,罪亦消灭。作法、取相二忏为事忏,无生忏为理忏。理忏为正,事忏为助。若正助合行,事理兼运,无罪不灭,无福不生。”把这念心安住在中道实相,称为无生忏。无生就是一念不生,一念不生就是三昧、正念、实相,罪无从而生,这就是理忏。

  在佛法里面,每一件事情都有事、有理。所以忏悔的时候,事和理要同时具足。在理上就是空性;在事上要实实在在地忏悔这个事情。所以,念佛就是以一句佛号来消除过去所有的业障,这就是“事”,称为“以毒攻毒”。诵经、持咒、拜佛……种种的加行,都属于事。

  另外,还有“六根忏悔”,分别忏悔六根。在佛前发露:“弟子某某,忏悔眼根,眼根造业,堕入畜生、饿鬼、地狱,从现在起,忏悔眼根,使我眼根清净,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由于平时眼睛见到色尘就起贪爱,造诸恶业,所以希望自己的眼根清净。如此忆念之后,礼佛一拜。接着,忏悔耳根造业。耳根怎么造业?听到靡靡之音或是人家赞叹,起了我慢心;听到人家毁谤我,起了瞋恚心……就是这样子说出来,说出来之后,念念相继,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再礼佛一拜。如此分别忏悔六根,真正相应,瑞相现前,就证明六根忏悔清净了。这是“六根忏悔”,又称为“法华忏”。

  什么是“礼忏”?礼忏是礼拜与忏悔之略称,拜忏就是礼忏,用礼拜的方式,发露自己的罪过。无论是拜三千佛、拜八十八佛、拜五十三佛,乃至于拜经、拜佛菩萨的圣号,这些都是一礼一忏悔,一边拜,一边自己发露出来,就称为礼忏。

  犯了过失知道忏悔,忏悔之后,心就清净,心清净就能得解脱,就安住在大乘心,安住在法身当中。一念不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自己的法身,这念心没有去来、没有生灭,哪里还有什么罪过?罪过是生灭,悟到了实相,“千年暗室,一灯即破”,是最究竟的忏悔。



(十五)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善知识!既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忏悔之后,还要发愿。修行必须要有愿心,所谓“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愿,有共愿和别愿。每一位佛菩萨都有各自的愿,如: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药师如来有十二大愿,地藏菩萨有地藏菩萨的大愿,普贤菩萨有十大愿……这些是别愿。四弘誓愿就是共愿──共同发的愿。

  每一个人都可以发愿,但是要有智慧;假使没有智慧,发愿发错了方向,反而还成为障碍。所以,在没有开悟之前,必须要依据四弘誓愿来发愿。四弘誓愿,有自性四弘誓愿和事上的四弘誓愿。事上的四弘誓愿,是“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自性四弘誓愿,即是从心当中发自性四弘誓愿。

  “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自心众生”。希望了生死,就要知道什么是生死。烦恼就是生死。心当中的烦恼,就称为自心众生。自心众生怎么度呢?就是透过返照,把打妄想这个心照破。

  譬如,现在起了一个贪吃的心,见到什么东西都想吃,这念心就属于贪吃的众生。起初是一个念头,这念心没有返照,自己不知道悔改,这念心就由细变粗,甚至晚上就会作梦,梦到吃的,就堕入饿鬼道。假使明白这个道理,当下这念贪吃的心马上转过来,晚上就绝对不会作那种梦。作梦那个人就称为识神,就是众生。一般人以为“众生”是一种形容词,其实,一念不觉,实实在在马上就堕入恶道,贪吃这念心就堕入饿鬼;贪色这念心就堕入畜生,假使贪色的这念心太厉害,就堕入火坑地狱。

  男女之间起了欲爱、色爱,平时没有检讨、反省,这念心没有返照,自己不但不注意,而且时时刻刻都在打这个妄想,始终放不下,这个念头愈来愈深,到最后晚上作梦还梦到这件事情。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人的意识、思想多了,晚上作了梦,自己还不知道这是思想、想念所生,以为自己和某某人可能过去有因缘,又打这个妄想,恶业就愈来愈重,因此而堕落,这就是自心众生。所以,这念心一动,马上就要察觉;察觉了以后,要马上照破。禅宗祖师说:“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参禅的人参一下:“谁?”离心、离意、离识参,这样,自心中就没有众生,自心就是空性。心能作主,时时刻刻保持空寂、作主这念心,就能度自心众生。

  这个功夫平时就要修,行住坐卧、穿衣吃饭,都要把这念心管住,才能度自心众生。贪、瞋、痴、慢、疑、邪见,都是自心众生。别人骂我们一句,马上气得面红脖子粗,自心众生起了瞋心,这念心就堕入修罗道。如果这念心没有觉悟,晚上作梦还梦到发脾气,甚至打坐时看到三头六臂、恐怖的境界,这些都是自心众生。打坐时看到境界,以为是外面的境界,其实“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境界都是自己心念所生。自心众生没有了,心就得清凉、得解脱。度自心众生,才真正是度化众生。

  “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心当中的烦恼很多,有八万四千烦恼,把它浓缩为一百零八个烦恼;再浓缩,有见思烦恼、六根本烦恼。贪的烦恼、瞋的烦恼、痴的烦恼……看看自己哪一个烦恼最严重。贪吃、贪睡,就是贪的烦恼。很多人喜欢赖床,现在知道赖床这个毛病就是烦恼,要赶快对治,用什么对治?用精进对治懈怠。时时刻刻都要知道,要度外面的众生,先要度自己心中的众生。假使不度自己心中的众生,心当中有烦恼,就很难产生智慧,很难得到禅定,所以要断除心当中的烦恼。

  佛法有小乘、大乘、无上乘,小乘称为“断”,大乘称为“转”,无上乘是“烦恼即菩提”。小乘用什么方法断烦恼呢?念佛是一种方法、修四念处也是一种方法。大乘转烦恼,就是转识成智,修六波罗蜜就是转。例如,本来有贪心,现在不但不起贪心,而且修布施,这就是转。无上乘是不断也不转,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前面用断、用转,大家容易了解,不断也不转,这就不简单了。悟了这念心,烦恼就是我,我就是烦恼,我从现在开始不起烦恼,这就是烦恼即菩提。

  《圆觉经》云:“一切如来本起因地,皆依圆照清净觉相,永断无明,方成佛道。”所以,不管小乘、大乘、无上乘,无明都是要断、要转、要即。所谓“即”,波就是水、水就是波,从现在开始只有水,没有波,就是不起烦恼。这要靠自己觉悟,时时刻刻觉悟心现前,就没有烦恼。



(十六)



  《指月录》中有一偈,就是形容烦恼即菩提。“妄想元来本是真”,烦恼就是妄想,妄想本来就是真性,必须悟到这个道理。假使悟不到,光记一些名相,很难消化,不容易得到好处。什么叫作“悟”?譬如,水中有波浪,波浪是不是水?波浪是水起的。为什么会起波浪?因为风。风一吹,水就起波浪;风不吹,波浪慢慢又变成水。所以,水和波浪是不是同一个?假使不了解,认为水是水、波浪是波浪,想除掉波浪另外找水,是不可能的事情。

  现在大家都怕烦恼、都在对治烦恼,有了烦恼就是众生,所以为了烦恼心生忧愁、恐怖。其实,烦恼是自己的妄想,从现在开始不起烦恼,不是就天下太平?依此去了解,就不会怕烦恼,烦恼就是自己、自己就是烦恼,现在作主不起烦恼,就是无上乘,这就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

  “除时又起一重尘”,如果我们想要除去妄想,就又起了一个念头,这个念头又属于生灭,这不是一重尘是什么呢?“言思动静承谁力”,讲话是谁在讲话?思惟、想东西,是谁在想?走路是动,是谁在动?打坐是静,是谁在静?是什么人在讲话、在想念、在动作、在听法?“承谁力”,是哪一个?悟到这念心了,妄想就是真,烦恼就是菩提。“仔细看来无别人”,原来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现在明白了,自己直下承当就好,这就是自性自度,烦恼就变成菩提。

  小乘是断烦恼,诵经、持咒、修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就是断。譬如,自己的欲爱、色爱实在很重,要它不想,偏偏要想,怎么办呢?就修不净观,观自身不净,观他身不净。观,就是思惟,不是想一个东西出来。如果有欲爱、色爱,就思惟为什么爱这个人?爱他的声音?爱他的相貌?思惟人有九个地方都是不清净的,这么一想,还贪、还爱吗?把不净观修成功,自然而然就不贪、不爱了。

  不净观,观头发是不清净的,就不爱头发了;嘴巴里面又脏、又臭;眼睛里面有眼屎;耳朵里面有耳屎;身上的毛孔会流汗,排出一些臭东西;大便道有大便,小便道有小便;肚脐眼里面也是屎;五脏六腑也是臭的,有蛲虫、钩虫、蛔虫……一身都是虫,所以佛经里面讲,人身是一个大虫堆,有八万四千户虫,每一户当中有很多小虫。自己是如此,一切人类、动物,都是如此。就是这么慢慢去想,想就是思惟,想自身、想他身,一遍、二遍、十遍、百遍、千遍……静坐思惟,安禅静虑,这就是禅观。思惟不净观到心念相应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不贪爱,就把能贪、能爱这个心断掉了。

  大乘是转烦恼。有贪心,就用布施的方法,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头目脑髓统统布施了,哪里还有贪念呢?这就是转识成智。无上乘,不修四念处,也不修六波罗蜜,当下即是、动念乖真,烦恼即菩提。从现在开始不起烦恼,就超越了。如果自己觉得没有办法契悟到烦恼即菩提,没有办法站得住、站得长,就必须修四念处观,或是六波罗蜜,这样才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才能够转识成智,才能“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



(十七)



  “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自性无我、自性本空,所以诸法没有自性。既然诸法没有自性,为什么说“自性法门”呢?一切法门要归于实相,先要悟到什么叫作自性。自性就是佛性,这是禅宗的最高法门,所以说“自性法门无量誓愿学”。众生有菩提心、有涅槃性,先要了解什么叫作菩提心?什么叫作涅槃性?什么叫作心、什么叫作性?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即是无上菩提道 ”,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不染污,就是自性,就是这么简单,不要另外去找,找不到的。这念心站得住、站得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如如不动,这就是自性法门,这就是无上菩提、无上道。先要了解这个道理,如果不了解,就很难契入无上菩提。

  参禅属于自性法门;中道实相观也属于自性法门;念佛,如果会念,也属于自性法门。怎么说也属于自性法门?佛就是觉,时时刻刻保持觉性就是念佛;如果没办法保持觉性,就藉一句佛号,念念从心起、念念不离心、念念归自心,时时刻刻使这念觉心存在。打坐的时候,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这就是无念、无想;虽然无念、无想,但是打瞌睡也不对,也不可以落入昏沉、无记,心要作主,这就是自性法门。所以,自性法门就是菩提、涅槃,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就是道。

  “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学到了自性法门,我们的心量就无有边际,无始无终,称为无量寿佛、无量光佛,没有限量,十方虚空都在这念心当中。我们的自性不但无量,又是无上,没有一个法门能超越当下这念心。假使没有了这念心,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不存在,这念心迷失了,人活在世界上是不是像根木头?所以这念心是无上,称为无上菩提、妙明真心。菩提,就是觉悟的心、清净的心、解脱的心、无住的心、无染着的心、不动的心、真空妙有的心。这些虽然是名相,也有它的道理,悟到了,名相即是实相,随拈一法都是无上道。

  自性,就是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念心是无上,所以不要另外再去求什么。很多人不了解,听到哪里有感应,就赶快去求感应;听到哪里有神通,就赶快去求神通。这都是不知道自性无上的道理。自性无上,就是佛、就是如来。如来者,无所从来、无所从去,这就是自性无上,因为没有来、没有去,所以这念心始终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如来者,乘如实道而来,也可以乘如实道而去,这就是自性的作用。所以,一个是自性无上佛道的体,一个是自性无上佛道的用,这些我们都要了解;不但要了解,而且要认识;认识了以后,要安住。安住这念心,要想站得住、站得长,就要发自性四弘誓愿。

  “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每个人心当中都有自心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真正是如此,佛经上这样讲,禅宗祖师也是这么说,而且说得更清楚详尽。自己的众生有很多,度了自己的众生,心就安得下来。解铃还须系铃人,自己心当中的烦恼,只有自己返照、检讨、反省、改过、忏悔,事忏和理忏配合起来,一定可以度脱自心众生。所以,自己的烦恼要自己度,什么人都度不了。

  释迦牟尼佛时代,琉璃王灭释种,目连尊者把五百童男、童女带到天上,以为他们可以度过这一劫难。战争结束后,目连尊者一看,五百童男、童女统统在钵里化成血水。从这个公案就知道,必须自性自度。一般人认为,乘佛的他力可以到西方极乐世界,其实乘佛的他力外,还是要自力。譬如念佛,要念到一心不乱,才有这种果报。念到一心不乱,就是自己度自己的众生。念到一心不乱,是谁在念?自己不念,什么人也帮不上忙。

  所以,无论是禅、净、密、律,都要自性自度。他力,是佛菩萨安慰众生,应病予药,使信佛、学佛的人增加一些信心。有善根、有慧根的人,听到这个道理马上就知道必须要自性自度,谁也帮不上忙。如果佛真正能度众生,世间上就没有众生了,统统接引到极乐世界就好,为什么还要我们惭愧忏悔、诵经持咒,还要念佛、修善断恶?这就证明还是要自性自度。我们要有这种观念,才不会空等待。否则,错过时机,等到阎王到了,什么人也帮不上忙。自性自度才是最实在的,过去佛、过去菩萨都是自性自度。

  要度外面的众生,先要度脱自己的众生。自己的众生度尽了,自己的心清净,有了定力、智慧、愿行,也可以度外面的众生。有人认为:“师父,我们现在还没自度,自己关起门打坐修行就好了。”这样也可以。但是,自己心当中虽然有很多烦恼没有度脱,也可以发大愿,所谓“自未得度而度人者,菩萨发心”。所以,菩萨要先度众生,藉众生来度自己,在利他当中完成自利,不但度自己的众生,又度外面的众生。声闻、缘觉,是先利益自己,然后再回小向大,才度众生,其结果都是一样的,只是时间、方法不一样,愿力有大小。度外面的众生就是度自己的众生,这就是真正的菩萨,就是教学相长。所谓教学相长,在教别人之前,自己先要有准备,这样自己也会有进步。



(十八)



  “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

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六祖大师讲完五分法身、忏悔、发愿,乃至三宝的意义以后,最后总结为〈无相颂〉。“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因为众生有执着,所以六祖大师告诉我们要离相,离了外面的执着,才能回光返照,才能明白自心。明白〈无相颂〉的道理,就能够灭除过去无量劫的迷罪。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这属于外道。外道也知道修福,佛教里面,也有人只知道修福,而不知道修道。迷失本心的人,修福不修道,不知道心即是道,所以只知道修福报,不但如此,而且说修福就是修道。世间上一般人也都是这样认为:“信什么宗教?宗教都是劝人为善,我们做善事就好了。”这些人认为修福等于修道,认为做善事就是道,这是对于佛法完全不了解的人。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修福,就是修布施、修供养。一个是布施,一个是供养,一个是救济。供养,是指下对上,如供养三宝、供养师长、供养父母。布施,是指对一般人。救济,是指上对下。三者都要拿出钱财,都能得到福报,只不过对象不同。所以,布施、供养都有无量无边的福。

  虽然得到福报,但是福归福、罪归罪,桥归桥、路归路,因果不能互相抵消,不因为现在修福报,过去的罪就没有了。福报是福报,罪还是存在。福报只是得到善报,为什么呢?因为心当中的三恶(贪、瞋、痴三毒)原来就有,虽然佛性本具,无明也是本具。

  儒家思想当中,孟子讲性善,荀子讲性恶。有些人不了解,认为二者冲突,其实没有冲突。孟子讲性善,目的是告诉我们,人人都有善良的心,要时时刻刻保持这个善良的心。荀子讲性恶,认为人的心很恶毒,一生下来,不用人教,就有贪、瞋、痴,贪财、贪吃、贪睡、贪名、贪利,自私自利,这就是本具。因为人的心很恶毒,所以要时时刻刻防止自己造恶业,要时时刻刻返照自心,念念分明,目的是在这个地方。

  佛经里讲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这是从性善来讲。以性恶来讲,《八大人觉经》中所说:“心是恶源,形为罪薮”,这就是性恶。所以,佛法有时候讲性恶,有时候讲性善,都讲得通,自己应该知道如何解释这些道理。“心中三恶元来造”,就是讲性恶。既然是性恶,所以修福、做善事,与本具的贪、瞋、痴不相关。做了福德,罪业还是存在;造了恶业,福德也没有消除。譬如,过去做了很多善事,现在杀死了一个人,杀死人就要受报,因为杀生的过失比修福还大,所以福德抵不过杀业,就要受轮回。或者是投生为一条狗,狗还是有福报,福报是跟着走的。所以,要想得解脱,先要修福;除了修福,还要修慧,才能灭罪过。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一般人不了解,不知道惭愧、忏悔,想用修福来灭除自己的罪过,是不是能灭除呢?“后世得福罪还在”,虽然得福,罪还是存在。现在修大福报,生到天上或在人间大富大贵,大富大贵享受完了,福报没有了,又要受轮回,这不是罪还在吗?所以,一方面要修福,一方面要返照自心,才是最正确的。〈永嘉大师证道歌〉也是这么说:“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福报用完了,就会堕落。

  “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大家要了解,这并不是告诉我们完全不需要修福,而是针对执着修福却不知向心中除罪的人所说的。除了修福德以外,还要时时刻刻向心中灭除罪缘。佛法上讲因缘和合,把心当中的罪根灭掉,没有了贪心,看到外面什么东西都不贪,哪里找罪呢?没有了瞋心,就是打我一耳光,我也不会发脾气。所以,“但向心中除罪缘”,把心当中的罪缘彻底地除掉,才是自性当中真正的忏悔。所以,经常要检讨心当中有没有欲爱、色爱?有没有瞋恚心、毒害心、我慢心、愚痴心、邪见心?检讨,就是返照这念心。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忽然悟到大乘这念心,所有的罪就统统都忏悔了,这才是真正的忏悔。悟到哪一念大乘心呢?即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不打瞌睡,这念心清楚明白,站得住、站得长,这就是大乘心。安住在这个地方,所有一切罪业灭得干干净净,如禅宗祖师所说:“千年暗室,一灯即破。”安住大乘心,没有一切邪见,就是正见、正信。《六祖坛经》讲得更清楚,什么是世间、什么是出世间?“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起了邪知邪见,就属于世间。

  正见,有方便正见、究竟正见。方便正见,以佛心为己心,以佛言为己言,以佛行为己行,念佛、念法、念僧,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究竟正见,不住两边,不着有、不着无,不着非有、不着非无,不想过去、不想现在、不想未来,善恶诸法都莫思量,当下这念心了了分明、寂照一如,站得住、站得长,这是大乘心,这样就能灭一切罪。“行正即无罪”,心行、口行、身行都没有罪过。



(十九)



  “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修行要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有了这种心愿的行者,经常于自性观。观就是返照,时时刻刻要知道自己这念心在想什么?这念心安住在哪一个法界?这念心想到五戒,安住在五戒,就是在家菩萨;心在贪、瞋、痴,就是地狱、畜生、饿鬼;心安住在十善,就是天堂;心安住在四禅八定,是色界天、无色界天;心住于四谛,就是声闻;心住十二因缘,就是缘觉;心住六波罗蜜,就是菩萨;心安住在实相,就“与诸佛同一类”,就是佛法界;心安住于大乘,就是自性观。禅宗祖师说:“有佛处亦不住,无佛处急走过。”这念心不着有、不着无,一念不生,就是诸佛的境界。所以,一切都要看自己这念心安住在哪里。安住在一真法界,就“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吾祖所传的就是这个顿法,不思善、不思恶,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处处作主,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就是这个。听法这个、说法这个,这就是顿法。无明慧经禅师云:“无始劫来只这个,今日依然又这个,复将这个了那个,这个那个同安乐。”这就是顿悟自心的法门。“普愿见性同一体”,这是自己的心愿,普愿大众都能够顿悟自心、直了成佛,安住于自性,同一体性。

  “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法身无始无终、不生不灭,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安住在中道实相,安住在大乘境界,就是法身。要想契悟、追求法身,必须离开外面所有一切色、声、香、味、触、法,时时刻刻检讨、反省,把这念心洗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一念不生,就是法身。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最后劝大众要自己努力,切莫悠悠忽忽空过一生,对不起自己。怎么样才不会悠悠忽忽空过一生呢?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一念不生,这一世就解脱了无量无边的生死,就是这么简单,所以说“顿悟自心,直了成佛”。

  “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悟到大乘才真正见得本性。见性成佛,见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就成佛。一个是心,一个是性。心是菩提心,性就是空性、涅槃性。诸法空性,菩提心是空,佛性也是空,但菩提心当中能生妙有。所以,想悟到这念性,必须虔诚、恭敬地往我们这念心返照,不是向外求。

  “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六祖大师勉励大众,如果依照〈无相颂〉来修行、契悟,虽然与六祖大师距离千里,也等于在六祖大师身边一样,什么原因?因为心没有远近。悟了这念心,就是灯灯相照。这念心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时间、空间都在这念心当中。六祖大师悟到这念心,你也悟到这念心,我也悟到这念心,这就是心与心光光相照,哪里还有远近呢?一般人听到这个道理还不相信,说:“我不是顿根的人,还是慢慢修好了。”或者是说:“干脆还是修净土好了。”这就是等待。〈无相颂〉讲得这么清楚、这么明白,相信每个人都能够契悟、都能够了悟。

  “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不能契悟、不能了悟,就是当面错过。即便面对面,也等于隔了千里路这么远。这不是形容词,因为你有你的心念,我有我的心念,一个心念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我在想十善,你心当中想到名利,是不是相差千里?即使坐在同一个地方、睡在同一个寝室,也是相差千里,因为各人想各人的,一个念头就是一个法界,所以这念心非常微妙。

  没有契悟,这念心就相差很远。没有契悟,就是念念迁流、念念不断,不是妄想,就是昏沉;不是昏沉,就是无聊……与一念不生这个心是不是相差十万八千里?虽然在同一个地方,坐在同一张椅子,也是十万八千里,你有你的心,我有我的心。契悟不了自心,契悟不了本心,面对面也不相逢。如禅宗祖师所说:“时时睹面不相逢,吃尽娘生气力穷,夜半忽然忘月指,虚空迸出日轮红。”契悟实相,悟了这念心,和十方诸佛同一个鼻孔出气,这念心时时刻刻在自己面前放光动地;相反地,即使是面对面也不相逢,隔了十万八千里。

  “何勤远来”,不远千里而来,没有悟、不相信,有什么用呢?实在是浪费时间、浪费精神。“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听了六祖大师顿悟自心的法门,大众都有所契悟,并且欢喜奉行。希望每个人多诵〈无相颂〉,诵久了,自然而然就有好处,就能契悟。



(二十)



  〈无相颂〉讲到法身,所以在这里特别说明法、报、化三身。诸佛如来有法身、报身、化身,我们自己也有法身、报身、化身。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尽虚空、遍法界都在我们这念心当中,无始无终,这是不是很圆满的一件事情?所以大乘佛法值得每一个人去宣扬,值得每一个人信受奉行。法身是不生不灭,人人都有法身,无始无终,本自具足,先要了解这个道理。了解了以后,自己再去契悟,为什么是无始无终?为什么是本自具足?要实际理地去契悟、深信。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就是无始无终、不去不来、不生不灭、本自具足。

  小孩子一生下来,没有任何人教,就知道哭、知道笑、知道吃东西,在儒家称之为天性,但天性从什么地方来,他们不清楚。在佛法来讲就是本性,本自具足。历史上记载,白居易一出生就认识“之、无”二字,证明他前世学习过。在佛法来讲,能够知道过去宿命,就是宿世修过,证明人从过去到现在、从现在到未来,都是分段生死,一段一段的。既然是一段一段的,所记忆的这些东西放在什么地方?假使没有法身,要放在什么地方?一般人认为是放在脑里,但是,人死了脑就没有了,这一生所记忆的东西应该也都没有了,为什么他还记得?就是因为有法身。

  许多人不了解法身在哪里,以为离开了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另外还有一个法身,这就是头上安头,又是错误。要知道法身在哪里,就要悟到这念心性,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就是法身。不过,虽然是法身,里面有无明、有烦恼,不清净,就失去了法身真正的作用。

  法身就是真如,法身就是空性,法身就是菩提心——灵知灵觉。从这个观念上来了解,相信大家都能认同。没有悟到法身,只要有百分之百的信心,也等于是悟了。法身是真空妙有,我们现在就能契悟到真空和妙有。这一生学了很多的智慧、技能、经验,放在什么地方?放在心中,因为心是空性,所以学再多也没有障碍。佛法上讲心是空性,以现在的医学来说,把心解释为脑,脑死了,人就死了。在佛法上来讲,脑死掉了,人还存在。得到了禅定,就知道这些道理。

  因为心是空性,所以所学的一切都在空性当中,不论好的、坏的、过去、现在、未来,统统都在空性当中。假使不是真空,怎么能记这么多经验、智慧、技能?这是真空,不是虚空的空,也不是顽空,而是妙有。要用的时候马上就可以用,这不是妙有是什么?再一返照,是谁在作用?又找不出来,这就是真空、妙有。

  每个人都有报身。我们慢慢去观察,世界上的人这么多,男男女女、老老幼幼,没有两个人的相貌完全相同,也没有两个人的思想、观念完全相同,就算是相同父母所生也有差异,什么原因?因为每个人所造的业不一样,思想、观念不一样,行为不一样,所以这一生的果报也不一样。智、愚、贤、不肖,上根、中根、下根,每个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不一样,高矮、胖瘦不一样,美丑不一样,智慧、根性不一样,遭遇不一样,有太多的不一样,这都是由于过去的因,所以今生感这么一个果报,这就是报身,每个人都有。

  法身就在报身当中,报身也不离开法身。我们能离开这念心性吗?离开了这念心性就成了木头。所以,法身就在报身当中,报身也不离开法身。

  每个人也都有化身,但是和佛菩萨的化身不一样。大众在家作父母的子女,假使有兄妹,就变成兄、变成弟、变成姊、变成妹,这不是化身吗?到学校读书,这时也不是子女、也不是兄妹,而是化身成这个学校里的学生。读小学时化身成小学生,读国中又化身成国中生,读高中又化身成高中生,读大学又化身成大学生,读研究所就是研究生。学佛后,化身成优婆塞、优婆夷,出了家,以前的化身又没有了,又化身成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化身有这么多,所以化身有始有终。

  化身是随着时节因缘而变化,所以诸佛如来有千百亿化身,真正是如此。我们也有很多化身,由于时节因缘的变迁,化身也不一样。从童年、少年、青年、壮年、中年、老年,每个人的化身太多了。世间上的人化身更多,在公司里是老板,回到家里或是先生、或是妻子、或是父亲、或是母亲,这都是指凡夫的化身。



(二十一)



  要了解如来的三身,先要了解我们自己也有三身。了解了自己的法身、报身、化身,进一步就能了解,如来也有法身、也有报身、也有化身;菩萨也有法身、也有报身、也有化身。

  观世音菩萨有三十二应身,这是化身;释迦牟尼佛说法四十九年,谈经三百余会,这也是化身,应化到我们这个世界来度众生,度众生的因缘功德圆满,就离开了。离开不是就了了,因为如来还有法身存在,法身不灭,所以“人有诚心,佛有感应”,有诚心,就能和如来的法身相通。三千大千世界都在如来的法身当中,如来的法身也在我们的心当中,这就是“光光相照”,所以心与心是相通的。可是,由于众生有我执,有贪、瞋、痴种种烦恼,有种种执着,所以没有办法与如来的心相通。要想契入如来心,先要破我执。

  如来有法身,释迦牟尼佛在此世界来来往往八千多次,即是由于有法身。法身没有去、没有来,没有生、没有灭,像虚空般广大、空灵、无有边际,像虚空般不动、无碍。所以,修行要观空。天台宗修空、假、中三观,华严宗也要修空观,各宗各派都离不开空观,什么原因?空观是破我执,破了我执,心量才会广大,才会与法身相契。

  如来的报身是在净土,专门度菩萨。释迦牟尼佛也有净土,称为华藏世界。报身是有始无终,现在开始修行就是始,将来的果报──成就如来的报身,所以有始无终。为什么众生的报身是有始有终?众生是业报,胎生、卵生、湿生、化生,就是有始有终。

  我们起了贪心,犯了过失,马上知道了,这念心赶快检讨反省,这就是智慧,就是智报,就是报身。这个报身是依据觉性、依据真空、依据真如而存在,所以,这念心是从现在才开始生出来。因为依据的真空、真如、觉性是无终,所以称为有始无终。我们现在开始如此修行,也能成就报身,现在就有智报之身──智慧的报身。知道检讨、反省、精进、惭愧、修善、断恶就是智报,这念报身将来所感的果报就是在净土,就是圆满报身佛。

  现在发大愿、起大悲心,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这就是千百亿化身。如来过去这么修,所以感这么一个果报。

  三身如来──法身佛、报身佛、化身佛,三身如来不是分开的,三身不离一身,不离开这念觉性、这念智慧心、这念作主心。这念心存在了,又有法身、又有报身、又有化身,所以称为三身如来。

  法身就等于太阳的光,报身就等于太阳的相,化身就等于太阳的光照到树上,有树的影子;照到房子,有房子的影子;照到人,有人的影子,所以化身如影。影子也好、太阳的形相也好、太阳的光也好,还是一个。所以,三身原来还是一身。一个是从体上讲,一个是从相上讲,一个是从用上讲。太阳的光,是从体上讲;太阳是圆的,是从相上讲;太阳的光所产生的影子,是从用上讲。体、相、用,都还是这念心。

  关于法、报、化三身有很多譬喻,可以依此类推。譬如金子,金子也有体、有相、有用。金是纯金,就是体;纯金可以打造成种种物品,可以做佛像、香炉,也可以做耳环、戒指,这是金的用,就等于化身;虽然是耳环、戒子、香炉、佛像,它还是纯金,有它的金性,什么是金性?金子的光泽。所以,光泽就等于法身,金就等于报身,金子打成的种种用具就属于化身,说来说去还是这个金,还是一个东西。

  再举面粉为例,面粉就等于法身;面粉加水,成了面团,这是报身;把面团做成种种形相,或是馒头、面条、饺子,乃至于饼,这都属于化身。面粉从什么地方来呢?麦子,所以麦子也可以说是法身。不论是哪种形相,都离不开面粉。所以,三身还是一身,法身是体,报身是相,化身是用。体不能离开相、用,相、用不能离开体。但是如果不知道觉察、返照,法身仍是迷而不显。所以,法身、报身、化身都不能够离开我们这念能知能觉的心。这念能觉的心才是最真实的,才是根本。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