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菩提心 成无上道


(一)961209

  佛法中经藏、律藏、论藏所讲的道理,都离不开我们当下这一念心,什么心?菩提心、涅槃心。修行学佛、护持佛法,平时出钱出力,护法护教,这些都是修福德、修慈悲,我们现在打坐,就是要修当下这一念心,这才是最究竟的。

   佛经里讲:“菩提觉法乐,涅槃寂静乐。”十方诸佛所修所证都不离菩提心、涅槃心,在禅宗而言,即所谓“明心见性、见性成佛”;净土宗所说的“常寂光净土”,还是我们当下的菩提心、涅槃心;密宗讲“即身成佛”,即身,也是指我们当下这一念心。认识了这一念心,在这一念心来用功,菩提、涅槃就会现前,除此之外,其他的法门都是方便。修行不但要知道方便法,更要知道究竟的法门;否则,执着于方便法门,离无上菩提道就非常遥远。

   有些人听到“心即是佛”,就以为可以不用修了,这是不了解“心即是佛”是从最高的境界来讲。万丈高楼从地起,尚未达到这个境界,心中还有烦恼、妄想,就要修方便法,修了方便还要不执着所修之法,最后才能契悟究竟。因此世尊教导弟子:“修而无修,言而无言,行而无行”,就是要大众修了以后不执着福报、功德,将一切功德回向净土,回因向果,回事向理,所以最后还是归于菩提、涅槃。

   古德说:“修行不发菩提心,犹如耕田不下种”,这一念清净的菩提心是很重要的。有了清净心,还要修寂静涅槃,达到这个境界,就能超越时间、空间,心中没有妄想、颠倒、愚痴,这一念心就由相对的心变成绝对的心,由染污的心变成清净的心。

   一般人看到外面的六尘境界,心容易攀缘,要想达到无住心,必须要触物起照。看到外面的境界时,知道是好、是坏,心不随境转,如范仲淹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报纸报导社会上的人为了买个环保袋,或为了一个歌星,挤得头破血流,为了追求外境,迷失了自我,就是颠倒。因此,不因外面有好的境界,就随波逐流,拚命地去追求;也不要认为自己很渺小,因为人人都有佛性,具足无量的智慧和功德,所以我们自己就有一座宝山!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定心静坐,回光返照,灵山就会现前。


(二)961216

  灵山,就是指我们的觉性、佛性。《大学》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就是契悟本具的佛性。不但自己要明明德,而且“在亲民”,把这些道理传播给大众,使所有的人都认识自己,不迷失本心。除此之外,还要“止于至善”,自己烦恼漏尽,菩提、涅槃现前,也要引导一切众生认识自己,契入菩提、涅槃。所以,儒家的思想和我们所说的菩提、涅槃是殊途同归,只不过有深浅之别,这条道路就是菩提心。

  《中庸》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这几句话大众都知道,可是要做到却不简单。“天命之谓性”,性,就是我们的本性,人人本自具足。虽然每个人都有佛性,如果不去照顾、关心,本具的佛性就会被无明、烦恼所覆盖,因此要修道。“率性之谓道”,率性,就是经上所说的“随顺觉性”,行住坐卧念念分明,使自己本具的佛性、本具的心性时时存在,这就是率性。“修道之谓教”,要达到完全没有疑惑,必须学习教理,进一步了解道理。儒家的这些典籍很有意义,除了讲伦理道德、为人处世的道理,还包含心性之理,亦即所谓的“内圣外王”之道。

  内圣,指这一念心要清净、明白,不能有渣滓,不能有烦恼存在,心就像一潭止水、就如一面明镜,时时刻刻都要安住在觉性上面,这就是“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要保任这个觉性,就要去研究这当中的道理,增长信根。信心十足,道业才会成就;如果没有信心,则谈不上修行,出了禅堂就把这些道理忘得干干净净。

  “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十分重要。佛法所讲的信是正信、是智慧的信,落实这些道理,做任何事情都会很欢喜、很有力量。信什么?信佛法经、律、论三藏的言教,信菩提、信涅槃,信人人本具的佛性,相信诸佛、菩萨、祖师大德都是依据这个道理来修行,乃至证到贤位、成道证果、达到不退转,我们现在依照这个方法来修道,一样可以达到不退转。

  其次,要信菩提、涅槃。大家要了解,不是死了以后才入涅槃,如果这个清净心现在没办法现前,死了以后也不可能现前。无论是往生西方、东方或生兜率天,都是如此。要想往生真正的净土,首先要净化这念心、沉淀这念心,否则,修十年、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都只是在皮毛上薰修,无法登堂入室。

  菩提,就是我们的觉性,是智慧佛,每个人都有能思能想的这个觉性。一般人所想的多是名利财色、功名富贵,求不到就起烦恼;想久了,头脑就变得昏昏沉沉、迷迷糊糊。我们静坐思惟善法,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是回光返照,觉察、觉照,检讨六根是否清净。想要让菩提心、清净心现前,就要从现在开始努力;想达到涅槃、寂然不动,就要修习禅坐。

  佛法最究竟的就是菩提、涅槃。如果做不到,最低限度要建立信心,至少明白有这一条路的存在,有一点点相应,就种下了清净种子、般若种子,即使今生未能成无上道,有了这个清净的因,将来一定可以成就。


(三)961230

  佛法中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方便,最究竟的就是菩提和涅槃。诸佛菩萨以禅悦为食,我们打坐时心清净了,由相对的境界达到绝对,自然禅堂不存在了,身体也不存在,只有这一念心了了分明、寂然不动,这就是佛法的究竟处。

  朝着这个方向去做,一定可以见到自己的本来面目,契入菩提、涅槃。涅槃就是寂静无为,菩提就是觉性时时存在。修行要定慧等持,假使有定无慧,定散掉之后烦恼、业障仍会现前。有定无慧就如石头压草,定修成功了,只是暂时将烦恼降伏,等到石头碎了,杂草又会长出来。所以除了修定,还要修智慧,以智慧照破烦恼,杂草才能连根拔除。智慧从何而来?就是要时时观照自心,直下承担,反省检讨自己的烦恼,有了贪心、瞋心、痴心……就要对治,把心中的烦恼根拔掉,使这念心达到绝对的寂静无为、绝对的清净。同样都是这只手,翻过来是手掌,翻过去是手背,所以,一切都在这念心。

  古人说:“明明白白一条路,千千万万不肯修”,听法的这念心每个人都有,如果不能反省检讨、直下承担,不承认自己的过失,始终认为:“我现在穷困潦倒,是父母没有留钱给我,是整个社会制度不好。”把一切归咎于他人或外在环境,如此一来,所走的就是众生的红尘道;若要将红尘道转过来,就必须反省检讨,将功德归三宝、好事给大众,坏事自己来承担,这就是菩萨行。

  对于菩提和涅槃有正确的认识,信心达到百分之百,这念心马上就清净了。菩提、涅槃不在未来,菩提是我们检讨反省的这个觉性,如果现在这念心无法寂静,不能沉淀下来,死了以后就随业流转,哪里还有菩提、涅槃?不管未来往生到哪里去,有生就必定有灭,真正证到菩提心和涅槃心,才能超越生死。如果往生到净土,还是得继续用功,将来还是要证涅槃,所以要把握现在,不要走远路。

  心净佛土净,当下这念心清净,心就是净土,不需要另外去求净土。现在心清净了,晚上会作好梦;心当中起烦恼、生愚痴,就会作恶梦。从这个观念来看,真正是“心净佛土净”、“心平世界平”,佛所说的一切法都归于心地,称之为心地法门。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现在要朝菩提和涅槃的方向来努力,就是修福德、修智慧。



(四)970106

  《六祖坛经》讲:“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虽然“菩提自性,本来清净”,可是为什么众生的心不清净?这是由于过去身口意三业不净,颠倒、妄想、造诸恶业,所以心如同一潭浑水;打坐就是要沉淀这念心,把心中的渣滓通通去掉。“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观照、保养这念心。菩提本具,不是修出来的,因为有成必有坏、有生必有死,例如我们修建的道场,经过几百年、几千年以后就会坏掉,人也是难免生老病死,有生就一定有死。然而诸位听法的这念心是本具的,不是母亲怀胎所生,也不是佛、上帝给我们的,诸位听法的这个觉性是本具的,如佛经所说“法尔如是”。
  
  无生,即是生。心达到一念不生的境界,就属于无为法,与菩提、涅槃相应。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益”就是增加,“损”就是去掉。世间人作学问,从小学到博士都是一个加号,天天都要学习,多读、多看、多写、多记,增长自己的知识;我们修道则是要天天检讨反省,使心当中没有过失,把心当中的垃圾化得干干净净。用什么方法化除这些烦恼?检讨反省、禅修,坚住正念,随顺觉性,使这念清净心时时存在,所谓“金刚道后异熟空”,菩萨修行,一直到金刚喻定现前,永断世间烦恼、所知二障,异熟识种已弃舍,无复生起,亦名无间道,此时向前跨一步,便入解脱道,成无上正等正觉。

  一般人的心都是想过去、想现在、想未来,念念都在生灭当中,这是有间断的,念头一再地生、灭、生、灭……始终无法连贯;打坐到达最高的禅定,这念心就像供佛的香一样,烟袅袅上升,没有空隙、没有间断,无始以来的烦恼才会化得干干净净。每一个人都有烦恼,我们不要怕烦恼,因为转烦恼才能成菩提;不把烦恼转过来,就找不到清净的菩提心。有烦恼的心就好比一桶浑水,如何将它变成清水?第一个不要动它,就像我们打坐时也是不动;第二个要沉淀,放一些明矾,慢慢地沙石就会沉下去,清净的水就现前了。打坐也是在沉淀这念心,渣滓沉淀了,浑水净化了,烦恼全部沉底了,这时候,身心就感觉很清楚、很明白,智慧愈来愈灵光,这是第一步。第二步要继续禅修、返照,最后把桶里的渣滓全部化掉,成就无上菩提,究竟成佛,这就成功了。


(五)970113

  如何发菩提心?首先要发愿,希望自己悟到菩提心、证到菩提心,这是“发心菩提”。由这个愿心,在行住坐卧当中时时刻刻反省检讨、觉察、觉照,渐渐地就能使心中的无明、烦恼减少。念佛、诵经、持咒……这些都是伏心的方法。贪心、瞋心、痴心减少了,恶念降伏了,心变得更宁静,身心康泰,人就感到很轻松、很落实、很自在,这个阶段称为“伏心菩提”。现今社会很多人谈论情绪管理,《中庸》也提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能掌控自己的心念,不被喜怒哀乐的情绪牵制,这就是伏心菩提。

  继续发心,不断地努力,悟到了“烦恼即菩提”,明白诸法实相,每个人都有这一念心,即是“明心菩提”。悟到这个道理,就感觉一身轻松。明心,是见到自己的本心,属于见道位。道是本具的,悟道并不是得到什么、看到什么,而是悟无所得;悟了道,就明白一切都是现成的,人人本自具足。如果执着自己的所见所闻,还是一种妄见。明心菩提就是明白每个人都有觉性,知道一切众生都有佛性,所以不但能尊重每一个人,也懂得尊重自己。悟到了本具的佛性,就等于是发现了自己最珍贵的宝藏。

  在动静闲忙当中持续用功,修一切善而不执着,将万法销归自性,就能“烦恼分分断,菩提分分现”,乃至出离三界、了脱生死,可以在三界当中来来往往,普度众生,真正得大自在,即是“出到菩提”的阶段。过去傅大士悟道之后说:“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这是指我们的觉性、清净心,觉性时时都与自己同在,不论睡觉、走路、说话都是如此,所以是“夜夜抱佛眠,朝朝还共起”。到了这个程度,就没有妄想、颠倒,任何事情都看得清清楚楚,能知因识果,以清净的智慧圆融一切事理。

  菩提是我们本具的清净心。觉悟了以后,再继续修,这一念清净心就会慢慢现前。禅宗祖师说“保养圣胎”,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悟了以后还要保任,心时时刻刻安住于正念,就像古人所说“如龙养珠”、“如鸡孵卵”。养,就是保持清净心,龙如果把自己的珠子养成了,就能呼风唤雨,可以现大神通。我们这念心就像龙珠一样珍贵,养成功了,就能得自在、得解脱。“如鸡孵卵”,好像母鸡孵蛋一样,经过数天,在各种因缘和合下,小鸡就孵出来了。如果母鸡不专心孵蛋,而是乱蹦乱跳,无法安住,这些蛋便容易受凉,孵不出小鸡。打坐也是如此,心跑掉了要赶快拉回来,心能专注、不打妄想,持续七天下来一定可以坐到好香。所以这念心要能时时刻刻不动,就如《中庸》所说:“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要念念分明、处处作主,一刹那都不可以离开;一离开,这念真心就跑掉了。

  《金刚经》讲:“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无为法即是菩提心、涅槃心。修行到最后,心中所有的贪、瞋、痴、慢、疑、邪见烦恼都漏尽,功德圆满了、成佛了,就永远不受轮回,生命就是无量无边、无始无终,达到究竟涅槃,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即是“无上菩提”。这是修行学佛的正知正见,修行就是在这一念觉性来用功,对于这个观念一定要有信心。

  佛的福德与智慧都修圆满了,所以是“福慧两足尊”。智慧就如同我们的双眼,能辨识前方的路况,知道所走的路是否正确;除了要有智慧认清道路,还要靠双脚一步一步地往前走,一步一脚印,最后才能达到目的。


(六)970120

  修行的法门分为渐修和顿悟。渐修就是渐次修证,平时在精舍听经闻法,修戒、修定、修慧、修六波罗蜜、受持八关斋戒,这都属于渐修。修行不但要修善断恶,修了善法以后还要“能所俱空”,不执着能修的这念心和所修的一切法门,否则会障蔽自性的光明。一般人容易有法执,所以就教他修习“回向”的法门,把功德回向给法界众生,心当中保持一片空灵。佛法说“先以善舍恶,后以舍舍善”,要多做善事,多修福报,用种种善法除去心中的恶法,这是第一步;经过一段时间的薰修,身口意三业清净,第一步就成功了,就达到贤位。进一步,不执着善法,三轮体空,就入了圣位。

  顿悟是指悟到当下这念心,不需要走这么多的远路。时时刻刻随顺觉性,坚住正念,使我们这一念心不颠倒、不起邪见,行住坐卧都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人在哪里,心在哪里,没有丝毫迷惑颠倒,就入菩萨位了。所以不但是恶念不起,连善念都不起,要达到无念、无住、无为、无相,才能契入佛的境界。虽然现在做不到,但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就不会走错路、走远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是悟到我们本具的佛性,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成了佛,这念心不增加一丝一毫;未达到如来的境界,这念心也不减少一丝一毫,和佛的心是一样的。做与不做,在于自己,开悟了,知道一切都是现成的,凡夫心就是佛心,凡夫心不起染污,就是真修行。明白了这个道理,就知道生命是很有意义、很有价值的。

  《楞严经》讲:“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凡夫与佛一样都有这一念心,只是凡夫有烦恼、有执着,得不到清净心、真实心的受用而已。悟了这个道理以后,要将凡夫心中所有的垃圾、渣滓化掉,沉淀浑水,这个功夫还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并不是悟了马上就得解脱,所以要乘悟并销,不要自以为是,执着不前。因此,明白了理,还要在事上来用功,“事”需次第渐除,不断地检讨反省,才能慢慢将心中的烦恼、尘、垢、结全部尽除。我们心中的尘垢、烦恼结必须靠自己去除,解铃还须系铃人,业是自己所造,所以要自己面对现实,看破、放下,最终才能消除一切烦恼和业障,断除见思惑、尘沙惑、无明惑。所以,悟了之后,要在日常生活上保持这一念心,做到“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见到外面再好的人事物都不要贪爱。“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当下一念不生,即是不分别,这个就是菩提之理、涅槃之理。达到一念不生,心清净、寂灭,这才是最吉祥的净土,所以要安住此理,不用向外寻求、妄生分别。


(六)970127

  六祖惠能大师与神秀大师同是五祖门下的高徒,六祖大师传授的是顿悟法门,神秀大师则是以渐修法门教导学人。虽然教法不同,最终还是殊途同归。有一天,神秀大师密遣弟子志诚到六祖大师的道场听取顿教大法。志诚奉命到曹溪去,跟随大众一起向六祖参礼请益,但并未说明自己的来历。那时,六祖就告诉大众:“今天有暗中盗法的人潜伏在这个法会之中。”志诚一听,连忙出来向六祖顶礼,说明自己来求法的因由。六祖问:“你的师父怎样开示大众呢?”志诚说:“家师经常教导大众要住心一处,要常习静坐而不倒卧。”六祖说:“住心观静,是一种病,而不是禅。长久静坐,徒然拘缚自身,对领悟佛法有何益处?”志诚听后,再向六祖顶礼,说:“弟子在神秀大师那里学道九年,未能契悟佛法,今天听和尚这一席话,已经有所了悟。望和尚慈悲,再为我教诲指示。”

  六祖问:“我听说你的师父是用戒定慧来教导学人,你能说说看其中的说法吗?”志诚回答:“诸恶莫作是戒,众善奉行是慧,自净其意是定。”六祖说:“你的师父所说的戒定慧是接引大乘人,我讲的戒定慧是接引最上乘人。我所说的法,不离自性,如果离开自性而说法,就是着相说法。要知道,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而起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法。如果念念都能以智慧来观照自心,离一切形相及执着,就能自由自在,无所滞碍。”六祖接着对志诚说:“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志诚听了就开悟了,悟到心地法门。

  “心地无非自性戒”,就是指我们这念心没有恶念,心当中不生是非,这个就是自性戒。“心地无乱自性定”,心不迷失颠倒,不打妄想,保持这一念觉性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这就是自性定。保持这念觉性存在,不愚痴、不颠倒,人在哪里,心在哪里,“心地无痴”,就是“自性慧”。

  因此,无论渐修或顿悟,都要回归这一念心。今天大众在禅堂用功,要相信自己可以“顿悟自心,直了成佛”,不要看不起自己,认为自己的根机不好。能够听到这个法门,就是最大的福报,了解这个道理,就是顿根人,就是上上根机的人。即使至今未坐到一支好香,也不要灰心,还是要有信心,禅宗祖师说:“有前前才有后后”,经过几天的打坐,慢慢调伏我们的身心,身心调伏了,最后必能“一念相应成正觉”!从现在起,不要打妄想,也不要等待,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