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磨二入四行观(一)

若受苦时,当自念言:
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
多起冤憎,违害无限;
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
非天非人所能见与,
甘心甘受,都无冤诉。

 

  佛法是心法。而修行学佛者,要如何契悟佛心?如何从众多道理中,找到扼要、简明又是正法的道理?

  禅宗东土初祖达磨祖师开示的“二入四行观”,便是契悟佛心的妙法。若能时时刻刻以其中的道理来反照自心,融会贯通,落实到日常生活中,则行、住、坐、卧无一不是佛法,这一生定能得解脱。

  所谓“四行”,即是:报冤行、随缘行、无所求行、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诸有,多起冤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能见与,甘心甘受,都无冤诉。经曰: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高兴、欢喜的时候,嘻嘻哈哈地;不如意的时候,哭哭啼啼地,一般人以为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奇。但修行人却不是这样,不祇要逢苦不忧、遇乐不喜,还要做到“逢苦不忧,甘心甘受”。若能如此,当下这念心,就是圣心,就是解脱、净土。

 


 

达磨二入四行观(二)

如何才能达到逢苦不忧,遇乐不喜?
我们必须知道,
今生苦恼的原因,是过去所造的恶业,
如今恶业成熟,当然要承受果报;
然而果报受后,业障也就消除了。

 

  如何才能达到逢苦不忧,遇乐不喜?

  我们必须知道,今生苦恼的原因,是过去所造的恶业,如今恶业成熟,当然要承受果报;然而果报受后,业障也就消除了。

  通达、明了这个道理,自然能心生觉照,不随境转;面对不如意的境界,心当中无苦无忧,没有烦恼、没有取舍,当下这念心就与理相应,就能得到解脱。就如《达磨二入四行观》所云:“逢苦不忧。何以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日常生活当中能做到逢苦不忧,自然能够消除业障、化解是非。将“冤”转成同参道友、法亲眷属,就能够彼此容忍与和合,这就是转识成智,也是报冤行的道理。

 


 

达磨二入四行观(三)

“众生”是众缘和合所生,
是没有自性的。
虽然有形象,却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存在。
一切众生本来虚妄,
皆是业感所现。

 

  我们常说要“随缘不变,不变随缘”。缘有逆缘与顺缘两种,这两种缘都必须随顺。遇到逆缘,就要以“报冤行”的道理来面对。

  “众生”是众缘和合所生,是没有自性的。虽然有形象,却没有一个实实在在的“我”存在。进一步的说,不但身体是四大假合、众缘所生;心也具生、住、异、灭四相,念念不停的生生灭灭着。不祇身体无我,心也是无我。一切众生本来虚妄,皆是业感所现。众生在过去造作了善业、恶业,形成善恶的因缘,就是缘起;无论是善业的缘起或是恶业的缘起,只要是缘起就是假相。众生是众缘所生,因缘和合即生,因缘离散即灭,并非恒常不变的实体。

  故四行观云:“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

 


 

达磨二入四行观(四)

事业有成是一种“得”,
这种“得”是世间上的一切因缘和合所成;
假如社会政治不稳定、治安不安宁,
纵使产品的品质再好、利润再高,
没有人购买,还是无钱可赚。

 

  “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

  苦与乐是从善缘、恶缘的因缘和合所产生的,明白这个道理之后,当享有善果时,不但不会骄傲,更会珍惜善缘,努力修行,成就道业。

  不仅出世间的道业如此,世间的事业也是如此,事业有成是一种“得”,这种“得”是世间上的一切因缘和合所成;假如社会政治不稳定、治安不安宁,纵使产品的品质再好、利润再高,没有人购买,还是无钱可赚。

  所以,一切都是缘起,凭仗自己的努力、三宝的光明,以及众生的慈悲等因缘和合才有所成。事业失败的时候,要检讨反省:失败绝非朋友和父母给我的,也不是社会给我的,是我过去福德因缘不足,所以事业会失败。如此思惟,心里就不会生烦恼、起瞋恨了。

  日常生活中,见到富贵的人,或是聪明才智的人,不会心生嫉妒;见到贫贱、迟钝,或是身体不健康的人,也不会幸灾乐祸。这样的心就是平等无增减。

  心有增减是众生,无增无减就是圣人。故云:“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达磨二入四行观(五)

美好的事物,得到了,
心生欢喜而有所得,便是“增”;
失去了,
心生后悔,怅然若失,便是“减”。
这念心随得失而增减,
就难以平静,
无法与真心相应。

 

  “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

  美好的事物,得到了,心生欢喜而有所得,便是“增”;失去了,心生后悔,怅然若失,便是“减”。这念心随得失而增减,就难以平静,无法与真心相应。

  这念心不增不减,不会被赞叹或毁谤的声音所动摇,心无动摇,冥然顺随于真性、清净法身,即是“冥顺于道”。

  我们都知道,起了瞋心必须要忍下来;然而遇到欢喜、美好的事情也要不动心。因为心一动,就失去本心、失去理智,也因此而产生骄慢心。所以,遇喜风而不动,才能保持这念心的清净。

  有些人错认“不动”,是一片死寂的境界,只要一做事就会起心动念,所以修行时不能做事,这种观念是非常错误的。随顺世间的因缘来做事、修行,怎么可能不动心呢?动心,是动了善念之后,自己能作主,遇到欢喜的事情,也不执着,就是喜风吹不动,真正的得到解脱、得到正念。这就是“随缘行”的道理。

  总之,随着善缘、福报的现前,要能不生我慢心、欢喜心,因为一产生我慢与欢喜,就与道不相应了。

  如果能够了达透彻世间法,就能契入佛法。“报冤行”是忍,“随缘行”也是忍,能够做到“忍心不动”,就与报冤行、随缘行的道理相应,就能成就圣道。

 


 

达磨二入四行观(六)

世间人求名利、求富贵、求长生不老、求……,
长久以来,
世间人在色声香味触法中迷转,
认为表相的事物才是美好的、究竟的,
于是亟思占有,
占有的心就是贪着,
有了贪着的心,
就会不择手段的想达到目的,
这一连串的心念都是“求”。

 

  “世人长迷,处处贪着,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形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

  世间人求名利、求富贵、求长生不老、求……,这种有求的心,始终在“迷”。长久以来,世间人在色声香味触法中迷转,被外在的假相诱惑而迷失了本心,认为表相的事物才是美好的、究竟的,于是亟思占有,占有的心就是贪着,有了贪着的心,就会不择手段的想达到目的,这一连串的心念都是“求”。

  有智慧的人,了达实相的道理,明白世间人的观念与认识都是一种需求,是与道不相应的,所以不会随顺世间的观念。例如,世间人求“娇妻美妾”,但菩萨却视之如避火坑。佛云,众生贪着男女之欲爱,好比无知的小孩贪着沾在刀口上的蜂蜜一样,为了贪图甜蜜的滋味,无视于舌头会被割掉,遭受极大的生死危险,因此菩萨视淫欲如火坑而退避三舍。

  这念清净心是不假外求的,所谓:“外无所求,内无所得”,指的就是这一念无求的心。世间人追求财色名利,因此在生死苦海中轮转不息;要想得到解脱自在,就必须修习“无所求行”,放下对世间假相的追求,如此才能与道相应。

 


 

达磨二入四行观(七)

无为之道、解脱之道,
和世间人所贪爱的,是不同方向的。
世间人贪求名利,
修行人不但不贪求名利,
还要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
这就是“理将俗反”。

 

  历史上有位名叫陈抟的仙人,皇帝对他百般尊敬,赐予宫殿楼阙,更送美女陪伴。这种待遇对一般人来讲,简直是人间天堂。世间人以为走桃花运,是享受“艳福”;但是有智慧的人却不认为如此,知道“财、色、名、食、睡”是恶报的因,不仅当下会迷失本心,将来也要受害,所谓“福兮,祸所伏”。陈抟明白这些道理,后来便悄悄离开皇宫了。

  修行学佛,名利财色都得看破、放下;而想看得破,放得下,就必须修习“无所求行”。无为之道、解脱之道,和世间人所贪爱的,是不同方向的。世间人贪求名利,修行人不但不贪求名利,还要修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这就是“理将俗反”。看破、放下之后,便能安住于无为法上,才能与理相应。

  虽然这念心安住于无为法上,身形还是随着外在的环境而运转,随顺因缘修习善法;进一步还要“修一切善法,不执着一切善法”,明白一切诸法缘起性空,皆无自性,无一法可得。如此就能超越苦、乐,获得自在、解脱。

 


 

达磨二入四行观(八)

修行学佛,是一种善法、一种出世法,
但假如执着善法、出世法,
就成了世间福德;
世间福德耗尽,黑暗天就现前,便会随业流转。
因此,不仅要远离恶法,也不能执着于善法上;
如此,才能超越相对的世间法,
进一步契悟实相之理。

 

  “功德黑暗,常相随逐。”

  世间上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有功德天就有黑暗天,功德与黑暗是相互消长、如影随形的;换句话说,有正必有邪、有善就必有恶。

  修行学佛,是一种善法、一种出世法,但假如执着善法、出世法,就成了世间福德;世间福德耗尽,黑暗天就现前,便会随业流转。

  《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指诵经、持咒、修观行……等,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法,最后还是要舍离;就如同搭船到达目的地后,即要舍船上岸,否则就可能会在原点停滞不前。“非法”指的是贪着世间上的名利、财色,以及是非、怨亲、憎爱……等,这些更要舍离。

  因此,不仅要远离恶法,也不能执着于善法上;如此,才能超越相对的世间法,进一步契悟实相之理。

 


 

达磨二入四行观(九)

三界不离我们这念心,
心中有瞋恚就是瞋火,
起了男女的欲爱就是欲火,
有了烦恼就是无明火,
种种烦恼火在心中焚烧着,
就使我们始终在三界当中轮回不已。

 

  “三界久居,犹如火宅。”

  三界即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众生因贪着财、色、名、食、睡,及执着色、声、香、味、触、法等,而在种种境界里苦恼不安。

  无始以来,众生久居三界,在三界六道里轮回不停,时时遭遇刀兵、地震、水火……等灾难,这就如同身处火宅之中,顷刻难安。而三界不离我们这念心。心中有瞋恚就是瞋火,起了男女的欲爱就是欲火,有了烦恼就是无明火,种种烦恼火在心中焚烧着,就使我们始终在三界当中轮回不已。

  所以,想出离三界,就要先将这一念心反转,时刻检讨反省,过去所起的贪、瞋、痴、欲爱,色爱等烦恼,从现在起不贪、不爱,舍离一切烦恼、执着,如此方能熄灭心中的无明火。

  “万法唯心造”,因心中舍离了三界烦恼,故心外的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也就得以出离。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

色身的存在,
就本质上而言,即是一种苦,
是经由现在的父母,以及过去的业缘和合,
所招感而成的幻有。
业果成熟了,即必须承受,
要如何才能转化此种定业?
必须从无所求做起。

 

  “有身皆苦,谁得而安?了达此处,故舍诸有,止想无求。”

  色身的存在,就本质上而言,即是一种苦,是经由现在的父母,以及过去的业缘和合,所招感而成的幻有。“有”就是欲有、业有,也就是有情感、有想、有念;三界诸有是由贪欲、瞋恚、痴爱心所形成的,有这些烦恼,就有了色身,此即是业报身。因是业报所生,于是会冷、会饿,必须要吃、住、穿,也会老、病、死,这就是一种定业。业果成熟了,即必须承受,故云:“有身皆苦,谁得而安!”

  要如何才能转化此种定业?就必须从无所求做起;因无所求而心得正念、正定,契证三昧,如此,心即成为金刚三昧心,色身即成为金刚身,便能转定业,离开一切烦恼、苦厄。

  无念、无所求的心境,就是“止想无求”。止想即是定,无所求的这一念清净心即是慧;定慧不二这一念心,就能够离苦得乐,就能契入清净法身。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一)

虽是无所求,
为了建设道场、普度众生,也不妨碍有所求;
虽然有所求,又归于无所求,
这念心始终安详自在,
求而无求、念而无念、行而无行,
方为真正的随顺菩提道行,
才是“无所求行”的真义。

 

  “经曰:有求皆苦,无求即乐。判知无求,真为道行,故言无所求行。”

  修行人要不做佛求、不做法求、不做僧求、不做众生求。

  不做佛求,即是了知当下这念心,且明白人人都有佛性,成佛非从外求。

  不做法求,即是明了一切法从心所生,非由外得。

  不做僧求,即是时时刻刻检讨反省,当下这念心清净、寂照即是,不从外求。

  不做众生求,即是明白众生皆五蕴所成、四大假合,虚幻不实;只有当下这一念心,如如不动、了了常知、寂照一如,才是真实不虚的。度众生,不做度众生想,即是不做众生求。例如,释迦牟尼佛度化无量无边的众生,却说未曾度化任一众生,就是不做众生求的最好的证明。

  但虽是无所求,为了建设道场、普度众生,也不妨碍有所求;虽然有所求,又归于无所求,这念心始终安详自在,求而无求、念而无念、行而无行,方为真正的随顺菩提道行,才是“无所求行”的真义。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二)

性者,空也。
我们的本心本性,
不但要“空”,还要“净”,
净就是清净,
心中没有贪、瞋、痴、邪见,
即称“性净”。

 

  “称法行:性净之理,目之为法。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

  性者,空也。我们的本心本性,不但要“空”,还要“净”,净就是清净,心中没有贪、瞋、痴、邪见,即称“性净”。

  修行过程中,从外面的种种加行、戒行……等事相上用功;到最后,持戒无戒相可得,修行无能所可修,修善之后亦不生执着,此即是无为法、性净之理,为佛法中最高的理,也是真正的法。

  “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着、无此无彼。”菩提心、涅槃心、无为法中,无人我、是非、佛魔、凡圣……,无一切名相、形相,无一切染着,无此无彼;此即是实相,也就是佛心。

  将此性净之理落实在日常生活中,返观觉照,行住坐卧不离此心,就是“称法行”。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三)

心法中,
受、想、行、识,是缘起性空、虚幻不实的。
‘受’就是感受,
有感受就有苦、乐,
而苦、乐是一种虚妄不实的相对境界;
并非永恒不变的实体。

 

  “经曰: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

  众生本来即是空性,无一众生可得;如果执着有众生可度,就落入有为法、生灭法,与性净之理不相应。性净之理是无众生相、一法不立的,如果执着众生相,这念心就有了染污、尘垢。

  “法无有我,离我垢故。”

  一切法皆是缘起性空。色身是地、水、火、风四大假合而成:毛发、指甲、筋骨,属于地大;血液、便屎、口水,属于水大;出入息属于风大;热量属于火大。如此一经分析归纳,即知色身是虚妄不实的假相,没有一个主宰及主体性的存在。

  心法中,受、想、行、识,也是缘起性空、虚幻不实的。‘受’就是感受,有感受就有苦、乐,而苦、乐是一种相对的境界;甲认为是苦的,乙却认为是乐;乙认为是乐的,甲却认为是苦。例如,抽烟对甲而言,是件很快乐的事,但乙闻到烟味却头昏眼花。故知苦、乐并非永恒不变的实体,是虚妄不实的相对境界。

  “智者若能信解此理,应当称法而行。”

  有智慧的人,若能了解这些道理,而且深具信心,就应该在日常生活,行、住、坐、卧中,称量依循此性净之理,观照身心、用功行持。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四)

为了使性净之理时时刻刻现前,
须磨练自己,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
甚至为了众生,生命也可以布施。
如此,
悭贪的习气舍离,
性净之理自然现前。

 

  “法体无悭,身命财行檀舍施。”

  ‘法体’即是性净之理。法体无悭贪,为了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生命、财产都应当行檀舍施。

  ‘檀舍施’,即是六波罗密中的布施波罗密。释迦牟尼佛曾说: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其舍身命的地方。世尊心无悭贪,不仅是外在的财产,既使是自己的生命,只要是为了众生,一切都可以布施,这就是法体无悭的最好证明。佛法云:“三祇修福慧,百劫修相好”,具足布施的心,才能修福慧,没有布施的心,福德不容易增长。

  布施即是舍除悭贪,如果有悭贪的心,就要修布施行。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能将心中的悭贪舍除。

  其实,我们的色身、财产,皆非永恒不变的,然而,人们就是放不下,贪爱色身因而产生执着、悭贪,与性净之理无法相应。

  所以,为了使性净之理时时刻刻现前,便须磨练自己,行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甚至为了众生,生命也可以布施。如此,悭贪的习气舍离,性净之理自然现前。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五)

释迦牟尼佛为了普度众生,
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是佛陀舍身施命之处,
真正做到‘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
实为布施波罗蜜圆满成就的示现。

 

  “法体无悭,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

  佛陀的弟子舍利弗,过去世中因明了“众生欢喜,诸佛欢喜”的道理,曾发愿修菩萨行、普度众生。舍利弗发菩萨心的同时,震动了天上的魔宫;魔王有意考验舍利弗是不是真正的发心,就化身成一位小孩,在舍利弗必经的路旁哭泣。

  舍利弗见到哭泣的小孩,慈悲的问他为什么哭泣?
  小孩说:“我的问题不是你能解决的,只有真正发菩萨心的人,才能解决我的痛苦!”
  舍利弗心想,这正是修菩萨行的机会,就很高兴的对小孩说:“你尽管说,我就是发菩萨心,要代众生受苦、为众生解除苦恼的人!”
  小孩幽幽地说:“我的母亲两只眼睛都瞎了,医生开一个处方,需要真正发菩萨心的人的眼睛,才能治好她的眼睛。我四处寻找,未曾找到真正发菩萨心的人。唉!看来母亲的眼睛是无药可救了。”
  舍利弗说:“我是真正发了菩萨心的人,我的眼睛可以送给你的母亲治病。”
  说毕,就将眼睛挖出,送给小孩。小孩接过眼睛,看过之后,说道:“哎呀,真糟糕,你挖的是右眼,母亲的病要左眼才能治好!”
  舍利弗听了,又将左眼挖下来交给小孩。没想到,小孩接过左眼,凑近鼻子闻一闻后,大声叫道:“这眼睛是臭的,一定是你发的菩萨心不够真诚!”
  舍利弗一听楞住了,心想,一双眼睛都布施了,却还被批评眼睛是臭的,众生真是太难度化,菩萨行太难修持了,干脆证阿罗汉果就好了。舍利弗便因“心有吝惜”而退失菩提心。

  释迦牟尼佛为了普度众生,三千大千世界无处不是佛陀舍身施命之处,真正做到‘身、命、财行檀舍施,心无吝惜。’实为布施波罗蜜圆满成就的示现。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六)

将生命、财产完全布施,
心中充满了恭敬、慈悲、真诚,
且别无所求、三轮体空,
即是最清净的布施、最殊胜的功德。

 

  “脱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

  布施中,还要了解“三空”的道理;三空就是“三轮体空”,“三轮”,即布施者、布施的财物、所布施的对象。三轮都是缘起性空,《金刚经》云:“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真正的菩萨不祇了解三空及性净之理,更要修一切善法,除了布施外,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是菩萨行门,行持之后,还要不执着这些法门,方是真正的般若、真正的菩萨。

  有人认为布施之后,最好不要留下名字,否则功德就会减少,执着“不留名字,不让人知道”的功德才殊胜,方称无相布施。此种观念是不正确的,执着“这样的功德才最殊胜”,即是产生了我执、法执。布施的功德在于不仅可利益他人,又能舍去自己的悭贪,且带动更多人一齐发心,为自利又能利他的菩萨行。

  将生命、财产完全布施,心中充满了恭敬、慈悲、真诚,且别无所求、三轮体空,即是最清净的布施、最殊胜的功德。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七)

大舍即是生命、财产皆能施舍,
心里的贪、瞋、痴完全净化,
我执、法执亦完都舍除,
不执着能施之人、所施的对象、以及布施之物,
与三轮体空之理相应。

 

  布施是一种“舍”,有大舍、中舍、小舍三种分别:

  “大舍如火烛在前”:大舍即是生命、财产皆能施舍,心里的贪、瞋、痴完全净化,我执、法执亦完都舍除,不执着能施之人、所施的对象、以及布施之物,与三轮体空之理相应。这就好比火烛在前,能将路途照得清清楚楚、无有障蔽,引导行人于菩提大道上安稳前进。

  “中舍如火烛在旁”:中舍就是施恩布德、广结善缘,目的是为了普度众生、增长福德智慧。虽是广修善法中,然而仍是有所求、有所得,未能了达诸法缘起性空之理,未与无为法相应。此即如火烛在旁,虽能照亮前方,却不如大舍之火烛在前般洞澈十方、通达无碍。

  “小舍如火烛在后”:有些人因为时运不济,或是健康状况欠佳,为了改善种种的不如意而行布施,希望藉此得到诸佛菩萨的庇佑。这种布施就如同与佛菩萨做生意,心量狭小,故称为小舍。小舍还是可以增长一些福德,但因为不是清净的供养,缺少慈悲、智慧,所以属于有缺漏的福德。这就好像火烛在后,只有些许光亮,前方仍是黑暗不明的,行进中踬碍难行,不易达到目的地。

  故知“大舍”是最清净、殊胜的布施,能、所俱空,与无为法相应,真谛、俗谛、中道第一义谛,皆得圆满。若能行此大布施,定可速成菩提、究竟安乐。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八)

修行需要智慧,
没有智慧,很难脱离我及我所的执着;
我及我所的执着都是尘垢,
由于这些尘垢,
使得我们这念清净心无法现前。

 

  “脱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

  有些人刚开始修布施时,是为了去除悭贪,希望得到福报。一旦熏习的时间愈久,愈深入了解佛法后,便明白布施者、布施物及所布施的对象,都是缘起性空,不再执着布施的功德。如此,即是智慧增长,对修行的方针更加清楚明了。

  所以修行需要智慧,没有智慧,很难脱离我及我所的执着;我及我所的执着都是尘垢,由于这些尘垢,使得我们这念清净心无法现前。

  度化众生也需要智慧,先要观察众生的根基,众生属于什么根基,就用什么法门度化。度化后,如果存有:“我度化了多少众生!”、“这种功德非常大!”的心理,那就是“取相”,只要一取相,无相的功德,就成为有漏的福德。

  真正的功德是无相的性净之理,不论是此生、来世,生生世世都本自具足,而且广大无有边际。修行,度众,能够不取相,证悟性净无为之理,才是有福德又有功德,也才是真功德!

 


 

达磨二入四行观(十九)

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是件很长远的事情。
从现在开始用功,
到三觉圆满、成就佛的智慧,就必须要有福德,
如果福德不具足,
修习的法门便无法成就。

 

  “脱解三空,不倚不着,但为去垢,称化众生而不取相。此为自行,复能利他,亦能庄严菩提之道。”

  修习布施能够去除自己悭贪、瞋恚的习气,并可蠲除业障;他人得到佛法及财物的布施,生活上有了助益,心理上又能去除烦恼。如此既能自利,又能利他的菩萨行,就是大乘法门,可庄严无上菩提之道。

  发菩萨心、修菩萨行,是件很长远的事情。从现在开始用功,到三觉圆满、成就佛的智慧,就必须要有福德,如果福德不具足,修习的法门便无法成就。

  有人一打坐就昏沉,或听闻佛法时,无法理解经教的道理,想礼佛却又感到疲倦、提不起精神,事、理皆不相应;这些现象都是因为过去福德不足所感召。假使希望累积福德资粮,就要将众人之事、道场之事摆在第一,在众生中修福、修慧,就能累积福德资粮,进而在修行上,理事相应、圆融无碍。但是若于修福德中产生执着,就着相了,有人相、我相,就无法庄严无上菩提之道。

  “众生欢喜,诸佛欢喜。”福德是由众生身上修得,所以要关心、照顾众生,修一切善法。此外,还要知道三轮体空的道理,了达诸法毕竟空寂,如此即为自利、利他之行,方能庄严无上菩提之道。

 


 

达磨二入四行观(二十)

修习六度,
必须明白三轮体空及般若的道理,
并落实于行住坐卧及一切举止言行中。
若能如此,
般若观照、性净之理便能自然现前,
这样才是真正的般若--实相般若。

 

  “檀施既尔,余五亦然。”

  六度之前五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属于福德、禅定,而般若波罗密为解脱、智慧之门。六度中的每一度皆须具备般若波罗密,方能圆修福德、禅定、智慧,契悟无上菩提。反之,若无般若智慧,则与道未全相应。

  有些受持五戒者,见到没有受持的人,即瞧不起他,只看到其缺点,因而产生贡高我慢心,如此就是起了我执、法执。持戒的目的是在自我约束、反省及自我提升,去除自己的习气、我慢及无明;藉由戒法,时时刻刻反照自心,令心清净。若无般若智慧,而以戒去衡量、称量他人,那就违反戒法的意义了。

  又如有人修布施时,看到别人不布施,就会认为别人悭贪,如此亦是一种我执。或修禅定时,感觉身心愉快、平静,看到别人没有禅坐、没有好的境界,就认为别人不如自己;这样一起我慢心,就有了我执、法执。

  修习六度,必须明白三轮体空及般若的道理,并落实于行住坐卧及一切举止言行中。若能如此,般若观照、性净之理便能自然现前,这样才是真正的般若--实相般若。

 

达磨二入四行观(二十一)

修行就是要时时刻刻警惕、磨练自己。
人生旅程中,
假若身处顺逆诸境而不能保持心中的平静,
这就表示未与性净之理相应,
得不到解脱。


 

  “为除妄想,修行六度,而无所行,是为称法行。”

  众生的妄想很多,离不开人我、是非,时常患得患失。为了对治烦恼、去除妄想,所以必须修习六度。修习之后,还要不生执着,假如产生“我现在修习六度,别人都不如我!”的想法,那就是人相、我相、众生相、寿者相现前,此四相一现前,在日常生活中,即会处处形成障碍。

  《六祖坛经》云:“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修行就是要时时刻刻警惕、磨练自己。人生旅程中,有顺境、逆境,有同参道友的赞叹,也有师长的鼓励;但也会有人批评、毁谤。假若身处顺逆诸境而不能保持心中的平静,这就表示未与性净之理相应,得不到解脱。

  古德云:“道吾好者,是吾贼;道吾恶者,是吾师。”责备我、毁谤我的人,都是我的老师,因为他们指正我的缺点,使我能够改过,所以不但不气恼,反而要心生感恩。如此思惟,就能使心量广大,与道相当。所以,顺境能助道,逆境亦能助道。

  以此种观行来检讨、反省、观照这一念心,不断地观照身、口、意三业,一直达到性净之理现前,如此即是解脱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