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
 
本期主題:諦觀無我 解脫自在







經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如實了知諸法皆是因緣假合,無我、無自性,
起智慧觀照,放下妄執、心不著境,即得解脫自在!


緣起無我 修行聖道──惟覺安公老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法講諸法無我,所謂無我,就是無自性;一切法都是緣起,無法獨立存在,這就是無自性,把這些道理徹底了解,才能真正契入佛法的無我觀。

  「諸法從緣生,諸法從緣滅」,世間上一切諸法,都是因緣和合,都是緣起、都是性空。修行,對於緣起性空的道理要深入,就要靜坐思惟、安禪靜慮,先把身體安定下來,坐得四平八穩,萬緣放下、無憂無掛,依著緣起性空的道理來思惟,這念心清楚明白,什麼妄想都不要打。首先問自己:如果身體生了病,感覺不舒服、頭昏腦脹、腰痠背痛……這個痛、是誰在痛?是我的身體在痛嗎?哪一個是我?……這樣自己問、自己答,就是思惟。對於緣起性空的道理經過一番思惟,就能破除凡夫的我執。

四大假合 畢竟無我

  凡夫執著身體是我,不知道佛性、空性、菩提、涅槃才是真我,把假的當作真的,產生邪見、造了惡業,將來就要墮入輪迴、流轉生死。佛為了要度眾生脫離生死,第一步就告訴我們要先破除我執。

  我執源自於思想觀念的執著,要破除這個執著,就要把緣起的道理仔細想一想:我們人是由色法、心法所組成,色就是物質,地水火風就是組成色身的物質要件;以地大來說,地大就是堅固性,我們的頭髮、眼睛、眉毛、指甲、骨頭……這些就屬於地大,地大就歸地。我們的淚水、血液、大小便……這些屬於水大,水大就歸水。我們身上的熱量屬於火大,火大就歸火。我們的出入息、一呼一吸,屬於風大,風大就歸風。如此分析,這個身體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因緣和合了,才有這個假合的色身,它並不是真實的;既然身體是四大假合,就是空性,根本就沒有一個「我」存在,那麼究竟是誰在痛?

  我們人是假相,男眾、女眾也是假的現象,是虛妄不實的。眾生執著這個身體為實有,起了貪心、瞋心,起了男女之欲愛,就迷失了本心、造了惡業;為什麼會如此?就是因為不知道這個身體是假有;如果知道是假有,就不會起貪愛。想一想,當我們看電視時,知道電視裡的影像是假的,還會愛它嗎?眾生由於不知道這個身體是假的、虛妄的,所以對這個身體起了貪愛。例如世間的女子,每天早上起來都要梳梳頭、擦擦口紅、抹抹脂粉……這就是把假的東西當成真的。

  我們過去被這個身體所迷惑,執著四大為實有;現在透過思惟的方法把這個執著看破,知道這個身體是四大假合、是空性,不是真正的我。不但我們的身體是四大假合,就連外面的桌子、石頭、茶杯,乃至於山河大地、一草一木……都是四大假合;既然是四大假合,就是緣起、就是假相,並不是真實的,它的體性是空性,就是這樣去思惟。

  舉例來說:我們看到一棵樹,綠油油的、長得很茂盛,心裡很喜歡,我們透過分析,就了解這棵樹也是四大假合。樹的葉子、皮、根、花、果,這些是固體,屬於地大,地大就歸地。樹有水分,屬於水大,水大就歸水。樹裡面有熱量,一磨擦就會起火,這屬於火大,火大就歸火。樹也有呼吸循環系統,白天吐氧氣、晚上吐二氧化碳,這屬於風大,風大就歸風。所以樹也要有地、水、火、風四大才能生存,假使四大出了毛病、分散了,樹就會死亡;例如樹皮屬於地大,無論再大的樹,如果樹幹的皮被剝下一圈,地大被破壞、有了障礙,養分無法輸送,很快就會死亡。這樣一觀察,就知道樹也是地水火風四大假合,也是假相、假有。不但樹是假有,花也是假有,一草一木都是假有。

思惟緣起 破除妄執

  眾生把地水火風四大當作自己的身體,把外四大當作真實,執著假有的現象為實有,而有「我」、「我所」,所以迷失了本心,這就是一種顛倒。要想破除這種顛倒執著,靜坐修觀時,就要依緣起性空的道理去分析,分析就是思惟,思惟就是靜慮:思惟內四大是空、外四大也是空,出家相是空、在家相也是空,男相、女相是空,乃至一草一木、一切胎、卵、濕、化,無論任何事物,都是四大假合,都是緣起、都是性空。靜坐時專門思惟這個道理,一遍、二遍、三遍、十遍,十而百,百而千,千而萬……反覆思惟,重慮緣真,始終保持這念心存在,綿綿密密、不斷地思惟這個道理;思惟達到相當的境界,這念心由粗到細,智慧心現前,就能破除自己的煩惱,乃至證到三昧的境界。

  我們明白以後,在日常生活上,就要思惟這個道理,所謂聞、思、修,把這個道理思惟相應了,就是證。在佛住世的時候,佛弟子聽佛說法,就是用聞、思、修的方法,思惟相應,一剎那就契入空性,證到初果、得法眼淨;根機好的,就能證到羅漢果。

  所謂「法眼淨」,就是指觀見真理沒有障礙、疑惑的智慧眼。知道世間法都是緣起性空、幻化不實,心中就沒有貪著,沒有欲愛、色愛,最低限度,六根慢慢就清淨了。有了這種觀慧,看到外面的花花世界,這個智慧心馬上就能起照,看到任何境界,「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當體即空,這樣一下就能把煩惱照破,就不會被境界所轉。假使不知道這個道理,這念心一接觸到外面的境界,就會攀緣這個境界,天天都在想念,始終都在分別、執著:「這個東西很好、那個東西不錯……」這個心染著到境界上,不容易轉過來。我們明白以後,想要做到心不染著,就要起觀行。

  佛法講,以始覺之智,照本覺之理。我們現在聽經聞法、明白緣起性空的道理,就是始覺、開始覺悟了,覺悟到所有一切法都是空性。在小乘來講,要想見佛,就必須見法;法者,諸法空義,「空」就是緣起性空之理,見到空,就見到佛了。證到了空性,身心寂滅,就能得到解脫,哪裡還有煩惱?

運用緣起 行菩薩道

  菩薩和聲聞對因緣的看法不一樣,聲聞所看到的是緣起性空之理,而不了解假有,認為只有真空不滅才是真的,就取一個空性,把這念心安住在真空當中。而菩薩不但了解空性,還了解假有。所謂空,並不是離開假有,另外去找一個空,而是對假有不執著。因為如果沒有假有的存在,就沒辦法建道場、度眾生,道業也沒辦法成就。運用假有來辦道場、度眾生,做了以後又不執著,回歸這念心體;這念心始終如如不動、了了常知,這就是中道了義、如來佛的境界。

  舉例來說,禪七也是因緣和合,首先要有禪堂,假使沒有水泥工、木工,禪堂就修不好;有了水泥工、木工,假使沒有經費,也無法修建;要有經費,就要去化緣……這些都是因緣。因緣配合得好,禪堂就能順利修建;如果因緣不好,要修禪堂就不容易。由此可知,修禪堂、辦道場都是因緣,因緣必須具足,缺一不可。

  菩薩明白世間法、出世間法都是緣起,知道因緣很重要,因此積極地建立因緣、創造因緣;建立了因緣以後,要運用緣起,巧作佛事;最後不住緣起、心中不執著,事情成功了,不要高興,失敗了,也不要煩惱,因為這些都是因緣和合。

  佛法講「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反省檢討」。假使沒有釋迦牟尼佛、沒有三寶,我們也不知道出家修行,所以說功德歸三寶;如果沒有祖師大德傳承佛法,沒有眾生來護持佛法,我們也沒辦法修行、建設道場……這一點一滴都是緣。雖然這個因緣是假有,但是我們修行、弘法,也不能捨棄這個因緣法。所以菩薩行是重視因緣,而不執著因緣。佛法講「眾生歡喜,諸佛歡喜」,行菩薩道不能離開假相、假有,如果離開社會、離開眾生,如何圓成佛道?

  佛法離不開世間法,我們明白了以後,要修一切善法,不執著一切善法。雖然世間一切都是假的,不妨借假修真,藉種種因緣來達到自利利他、弘揚佛法的目的。世間上的有為法都屬於緣起,緣起是方便。菩薩就是善用緣起,建立緣起、運用緣起,最後不住緣起。空有都不住,安住在清楚明白、不動的這念心,就是實相。明白了這個道理,就是最上乘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