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本期主題: 皈依的功德與意義








經云:「諸有歸依佛,不墮三惡趣,盡漏處人天,便當至涅槃。」
所謂「萬里途程,不離初步」,
皈依,是學佛的第一步,也是背塵合覺的開始。
依佛為師、憑法為藥、以僧為友,
在三寶的慈光之中,安渡苦海,趣向究竟安隱的菩提覺岸。


皈依三寶--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要了解皈依三寶的意義,必須先了解什麼是皈依?什麼是三寶?

皈敬三寶 發行助道

  皈,是皈向;依,是依靠。皈依,就是皈向、依靠三寶。三寶,指佛、法、僧。小乘以釋迦牟尼佛為佛寶,四諦十二因緣為法寶,五比丘為僧寶,這是化相三寶。大乘是以佛的三身──法身、報身、化身為佛寶,六波羅蜜為法寶,三賢十聖為僧寶。

  有些人認為,既然「心即是佛」,就不用皈依了。但是自己的心散亂、顛倒,沒有清淨心、恭敬心,沒有正確的歸向做為依靠,作不了主,這樣就會糊塗、造業、墮落。所以,藉由外面的皈依,養成我們的恭敬心,清淨身口意三業。再藉由外在的境界來磨鍊、啟發、提升自己,堅住正念,隨順覺性。做到了以後,這念心就能真正安住,由外相的皈依,進而皈依內在的自性佛。

  有一個譬喻解釋三皈,就像兔子聽到獵人打獵的槍聲,嚇得不得了,要趕快逃命,馬上就跳一步,脫離了獵人的槍口,把命保住了,這是第一皈,譬喻我們暫時脫離了無常生死的逼迫。兔子恐怕獵人再來追逐,再跳一步,就是第二皈。雖然如此,兔子還是心驚膽跳,身心不安,所以再一跳,就找到了自己安身立命的地方,這是三皈依的意義。

   佛經上記載一則公案,空中有一隻被老鷹追趕的鴿子,牠一看到佛的身影,立刻飛到佛的影子裡,便感到非常安全。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佛福慧圓滿,具足一切功德,大慈大悲。眾生聽聞佛所說的道理,就能夠轉化煩惱、心開意解,乃至契入究竟第一義諦。所以,佛是一種寶。世間人認為的寶,不外乎金銀財寶,這些財寶是可用盡的;佛法所說的寶,比世間的財寶更加寶貴,是無漏之財,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是真正的至寶。

  宋朝蘇東坡曾說:「滔滔苦海內,三寶為舟航;炎炎火宅內,三寶為雨澤;冥冥大夜中,三寶為燈塔。」佛所說的法,就像是雨澤、甘露,因為每個人的心當中,都有煩惱之火,使我們的身心不得安寧;聽聞出家僧眾宣說佛法,去除心中的煩惱,使身心得到清涼,不是如飲甘露嗎?佛法提供我們為人處世的方針,告訴我們世間一切都有因有果,假使能深信三世因果的道理,在因上去努力,斷惡修善,這個世界就能清涼、就能夠太平。

不離自性 即佛法界

  許多人受了三皈,但並不了解三皈依的意義,認為學佛只要皈依就好了。其實,皈依只是一個開始,就等於學生去學校註冊一樣。辦理註冊只是取得學生的身分,可以到學校裡讀書了,享用學校裡的種種設施、資源,但是還沒有畢業,還需要不斷的學習及老師的指導。所以,皈依具有正名定分的作用。如果沒有皈依,當然也可以修行、也可以學佛,但是就得不到這些好處了。皈依了以後,有三十六位善神護佑,來世得生人天,未來彌勒佛成道的時候,第二個法會所度的就是曾經受持三皈的眾生,這些都是受持三皈依的功德與利益。

   皈依有三種,第一種是翻邪三皈,第二種是正信三皈,第三種是結緣三皈。過去病急亂投醫,相信了邪教,聽聞佛法之後,感覺這才是人生的真理,就把邪見轉過來了,這就是翻邪三皈。什麼是正信三皈?感覺到人生是苦,知道向佛菩薩學習,讓我們能夠離苦得樂,乃至於斷煩惱、證菩提,基於這樣的發心來修行,就是正信三皈。第三種是結緣三皈,人最重要的是要結善緣,佛經上也講「未成佛道,先結人緣」。若是過去已經受過三皈,現在又遇到大善知識,再次求受三皈,廣結佛緣、廣結法緣、廣結僧緣,稱為結緣三皈或增益三皈。

   藉由外面的佛、法、僧三寶,可以啟發我們的自性三寶。什麼是自性三寶?自性,就是靈知靈覺這念心,師父說法、諸位聽法的這念心,就是自己本具的心性。這念智慧心能起觀照,即是「自性佛寶」;心當中具足一切功德、智慧,是「自性法寶」;這念清淨心沒有是非、得失,二六時中寂照一如、定慧等持,就是「自性僧寶」。本具心性中具足佛、法、僧三寶,所以自性三寶又稱為一體三寶。修行就是要使自己本具的三寶現前,契悟自性三寶,道業才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