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本期主題:共修的力量







  

  身處現今社會,時間和空間不再是距離,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更加地緊密而交錯。無論是家庭、學校、公司,乃至於社會、國家、世界,都需要協力合作,才能發揮強大的力量。

  滴水匯集能成細流,細流入川能聚大海。生命中的每一段際遇,唯有與他人協奏,才能譜寫出和諧、動人的樂章。

  共修,就是一種和合與團結。是善念的連結,是願心的凝聚,為彼此開發更廣闊的心靈空間,成就更圓滿的功德。



共修的意義與功德--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修行一個是動,一個是靜。打坐是在靜中修行,課誦是在動中修行,日常生活也是用功。行住坐臥都是佛法,不是只有打坐才是用功;除了打坐以外,任何一個法門只要認真去做,法法平等,人在哪裡,心在哪裡。打坐是專修,要達到甚深禪定,就必須要修加行,必須要有助緣。有了平時的加行、平時的用功、平時的懺悔,一坐下來,妄想、昏沉就沒有了,這就是善調身心。我們的心可以動,也可以靜,其實,動與靜還是一個,都是這念心,萬法歸宗,假使悟到這個道理,心就得自在。


和合協調 同得解脫

  人與人之間,免不了有一些是非,有一些煩惱,這些是非、煩惱、隔閡,要怎麼樣才能化掉呢?總是要有一個方便的方法,所以藉由共修,大家在禪堂當中共同誦經、持咒、懺悔,快慢一致、動靜一致,大眾跟著法器的速度,該快的就快,該慢的就慢,如果自己太快了,就放慢一點;自己太慢了,就加快一點。無論是身口意三業,都是和合一致的,這就是一個協調的作用,彼此之間的隔閡自然就化掉了。

  在一個團體當中,就是要彼此協調;沒有協調,人與人之間會產生掛礙、產生煩惱,甚至於彼此猜忌、排斥,這都是凡夫眾生免不了的心態和行為。大家在一個地方誦經,在一個道場打坐、念佛,思想一樣,行為一樣,言行完全一樣,這就是一種共識,這就是一種共同的行為、共同的思想。最後還要達到共同的目的,就是定,就是解脫。所以,共修有這一個好處,是一種溝通的橋樑,減少彼此之間的障礙。

有感斯應 心燈相照

  在共修當中,每個人的心念一致,就能產生感通的作用,所謂「燈燈相照」,這個燈就是「心燈」。「人有誠心,佛有感應」,有感斯應,「感」,就是現在的起心動念;「應」,外面就會有一種回應。我們的心就像是一個鐘一樣,重叩重鳴,輕叩輕鳴,不叩不鳴。叩,就是我們發心、發願、誦念,起心動念是不是真誠?這一念真誠的心,就能與相對的境界相感通。因此,發大願、修大行,就能震動法界;小根、小機、小善、小行,那就是自利,就不容易獲得法界的感通。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什麼事情都有感應。我向你笑一笑,這是一種「感」;你馬上點一點頭,這是一個回「應」。所以,心淨、心誠,自然而然靈感、感應就會現前,這是一定的道理。明白了這個道理,共修誦念一定要至誠懇切,要和合、要協調,要有恭敬心、歡喜心。

  同樣一件事情,如果發心正確、發心廣大,就有無量的福報。悟,就是悟這個道理,然後再去實踐,就能產生一種回應、一種果報出來。

  我們明白了這些道理之後,就了解共修的目的還是在修行;假使你不了解,可能就會產生疑問,乃至於走錯路、走遠路,什麼道理?就是缺乏智慧、缺乏了解。共修也是一樣的,有它的道理,也必須了解;了解了就不是迷信了,就是正信,就是智慧的信心,就能得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