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步紅塵 第四十七集
[ 89.03.24華視播出 ]
若能經常保持正念,不受外界環境所影響,心便得到寧靜,
身心能協調,疾病就不可怕,死亡更無可畏懼。
進一步正信因果,把這念心收回來,達到六根歸一,
即所謂「反聞聞自性,性成無上道」,
最後就能達到究竟寂滅的最高境界。

 

【 惟覺談禪 】: 如何看待生死的奧秘?

問題一
佛法如何看待生死的奧秘?

老和尚開示:

  談到死亡的問題,每個人都很憂愁、很恐懼。關於「死亡」,我們可以分成色身的死亡、心靈的死亡和沒有死亡來探討。

  首先從色身來講。色身是指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身體。這個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所組成,所謂地大,是指身體上的固體物質,例如骨頭、皮膚、指甲、頭髮。身上的眼淚、血液、小便,這些液體屬於水大。火大是我們身上的熱量。風大是氣體,我們的出息、入息乃至於種種動作。

  四大不調的時候,色身就會生病。所以佛法教我們要調身、調心,更有所謂的「凡夫只知調身而不知調心,智者知道調心而不調身」的名言,就是說先從心理轉變,身體自然而然就安了。但是不論心安不安,每個人到最後終究是會死亡,這就是色身的死亡。

  色身的死亡是無可避免的。《無常經》裡佛陀開示得很清楚,「無上諸世尊,獨覺聲聞眾,尚捨無常身,何況於凡夫。」即不論諸佛世尊、聲聞緣覺、乃至我們凡夫,這個色身都一定會死亡。儒家有所謂:立德、立言、立功,希望使生命永垂不朽。也就是在沒有死亡以前,利用這個色身,多作一些善事,多作一些功德,流芳千古,但是色身事實上還是會死。色身的死亡在佛經裡則稱為「分段生死」,像我們這一生或者六十歲,或七十、八十、一百廿歲,這一段生命就是「分段生死」。

  第二種是心靈上的生死。心靈就是指我們這一念心,這個心生生滅滅就是生死。例如,早上起床這一念心生起,起床以後要穿衣服,穿衣服這個念頭接著生起來,起床這個心就滅掉了。穿了衣服,馬上接著可能要穿鞋子、穿襪子,穿衣服這個心又滅掉了。穿了鞋子、襪子之後,要漱口、洗臉,穿鞋子、襪子這念心又滅掉了。以此類推,我們從早上到晚上,這念心都是不停的生、滅,起善念也是生生滅滅,起惡念還是生生滅滅,這就是「心靈上的死亡」。聲聞和菩薩聖者有所謂「變異生死」,就是煩惱、執著越來越少的變異,這種變異也屬於「心靈上的死亡」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的生理、心理都在死亡當中。

  第三個是「沒有死亡」,要想到達不死亡的境界,必須從心念上契入到一個最真實、最高的境界,即禪宗所謂「明心見性,見性成佛」,也就是開悟的聖者所達到的境界,開悟以後就稱之為道。見到自己的本心、本性就沒有生、沒有死了。

  如果契悟了當下這個心,就沒有死亡,我們的生命就與虛空同壽。從這個立場來看,人生活在這個世間上就很有意義、很有價值。因為契悟到本心,就能超越時間、空間,真正是無量壽,無量光。



問題二
如何契悟這念心而達到不死亡的境界呢?

老和尚開示:

  佛法從印度傳到中國後,在達磨祖師之前有兩位僧人,佛陀跋陀羅和舍耶前來傳佛法,也就是傳這個不生、不滅、不死亡的這一念佛的心印。當時中國沒有一個人能夠接受,因為那時候的佛法都屬於漸修,不認為每一個人都能成佛。所以當時佛陀跋陀羅說出人人都能成佛的道理,社會佛教界都無法接受,就把佛陀跋陀羅等兩位尊者驅逐出境。佛陀跋陀羅覺得實在很頹喪,辛辛苦苦從印度到中國來傳佛的心法,結果不但佛的心法沒有傳,而且被中國驅逐出境。這時候忽然想起慧遠大師,他所居住的盧山是受政府保護的地方,於是兩位尊者只有去找慧遠大師傳法了。

  見到了慧遠大師,慧遠大師就問:「兩位尊者從印度來傳佛法,為什麼被我們中國的政府驅逐出境?你們傳的是什麼樣的佛法?」

  佛陀跋陀羅說:「大師,我們傳的是諸佛的心印,諸佛的心印是無上印,我們修行學佛的人就是希望要契悟到佛的心印。」
  「佛的心印是什麼?」
  「就是心靈不死。」
  慧遠大師聽說佛陀跋陀羅傳的是佛的心印,就立刻請佛陀跋陀羅講佛的心法。當時佛陀跋陀羅把手舉起來,說:「大師,你看我的手,一撐開是手掌,手一屈就是個拳頭,拳頭一撐開又是手掌,手掌反過來是手背,手背翻過來又是手掌,手掌一屈又是拳頭,你看這個快不快?」慧遠大師一看,說:「這個當然很快!」佛陀跋陀羅接著說:「我還有一個東西比這個更快。」慧遠大師立刻意會:這個更快的東西一定是諸佛的心印,就請佛陀跋陀羅趕快說明,佛陀跋陀羅說:「煩惱即菩提!」這時慧遠大師一聽就開悟了。

  這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心靈不死」,也是基督教所說的永生,在佛教淨土宗稱為無量壽,無量光,以禪宗來說就是本來面目,教下所說是菩提、涅槃,就密法而言,是大日如來、大圓滿、大手印,這些都不外乎是心靈的世界,悟到我們這個本心本性,就真正是無量壽,無量光。

  剛才佛陀跋陀羅舉出手掌,翻掌、握拳,詢問慧遠大師快不快,這表示什麼呢?這表示大乘佛法,大乘佛法就是轉識成智。例如,以前起了壞念頭,現在把壞念頭轉過來馬上就是光明,地獄也變成了天堂。如果轉得過來,確確實實是很快,即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以前是一個罪該萬死的人,現在忽然覺悟了,知道過去所作所為都不對,現在決定要重新作人,作一個善人,乃至賢人、聖人,這就是「轉」;手掌可以變成拳頭,拳頭又可以變成手掌,手掌也可以翻成手背,這就是譬喻大乘佛法轉識成智的微妙作用。

  在佛法來講,小乘是斷煩惱證菩提,大乘而言是轉煩惱證菩提,而佛陀跋陀羅所傳的諸佛心印則不斷也不轉,煩惱即菩提。所以,只要活在當下這念無住心,就是如來住世,也就是「千年暗室,一燈即破」。

  當時慧遠大師,一聽到真正的諸佛心印,歡喜得不得了,馬上請佛陀跋陀羅翻譯《禪門經》,這兩位尊者把《禪門經》從梵文翻成了中文以後,交給慧遠大師,兩位尊者就同時坐脫立亡,回印度去。這個就是「心靈不死」。

  我們人有生一定有死,這是世間上的真理。想要達到不死,只有不生。什麼是不生呢?就是師父在這裡說法,大眾聽法這個心,煩惱不生,本性就不死,「煩惱即菩提」就是這個道理。不過,這個境界是比較高一層的,可能一般沒有緣的人聽了也不容易了解,甚至聽得懂的人也不容易悟道。但大家不妨試一試,坐在這裡,不想過去、不想現在、不想未來,這就是不動,同時,我們這個心還要清楚、明白,清楚明白的這個心,就是我們的佛性。能夠保持這個境界三分鐘,就是三分鐘不死,能保持十分鐘,就是十分鐘的不生不死,和如來住世一樣。保持一個鐘頭,就是如來住世一個鐘頭,等於打禪七當中坐到了一支好香。

  當然,這個境界是我們修行的人所追求的,一般人可能不容易了解,但是我們可以退而求其次,至少在這一生中修一些善法、起一些善念、做一些功德,對於宗教、對於佛法也不排斥,那麼到臨終的時候還可以「抱佛腳」。臨終「抱佛腳」就是「助念」,助念就是一般人所謂的「臨終關懷」。因為我們在臨終的時候,心當中會很煩惱、很恐怖,這個心作不了主,就像是一場惡夢。如果旁邊的人在助念,就會提醒快死亡的人迴光返照,使他的心安住。所以,當我們念「南無阿彌陀佛」時,臨終的人聽到這個念佛的聲音,覺得非常慈悲,他也會跟著念佛,心裡恐怖的境界很快就轉過來了,如果最後一念是在念佛中往生了,就能超生到天上或淨土,這就是助念最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