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04 期 |
|
本期主題:成功,來自實踐力 |
|
勤耕心田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材法師 某日出堂途經鄉間菜園,發現有些田地長滿豐碩、茂盛的蔬菜,而有些田地卻只見枯萎的菜苗和滿園的雜草。為何同樣是種菜,結果會呈現如此截然不同的樣貌呢? 心為良田 眾善所歸 想要怎樣的收穫,端視因地上如何努力。勤勞認真的農夫,總是無時無刻地護念著田地。從整地耕耘開始,便細心地清除田地中的雜草,並適當地調和土質與養分;考量播種的節氣和種植的疏密度;掌控灌溉的水量和頻率;施肥的時機和肥料的特性等等。日出而作,日落方息,不管颳風下雨或烈日當頭,辛勤地巡視農田,一心關照蔬菜的生長。縱使泥土中混雜著雜草種子,一旦雜草種子發芽,勤奮的農夫也能立即發現並剷除。農夫如此用心的照顧,加上氣候、水分、養分充足,蔬菜自然長得豐碩又茂盛。 反之,若農夫雖然也想菜園大豐收,卻無心學習栽種的知識和技巧;尚未妥善整地,就草率地撒播種子;對於田地亦疏於照顧,不僅未適時地灌溉和施肥,雜草萌生亦不知不覺。就算發現雜草,也懶得斬草除根,而任其生長。久而久之,雜草叢生,菜苗因營養不足,終被雜草覆蔽而枯萎凋零。 修行就如同耕田。想要成就道業,轉凡成聖,就必須妥善護念心田,轉識成智。我們的八識田就像菜園一樣,裡面布滿著善、惡、染污的種子。修行,即是清淨身、口、意三業,以轉化心當中的貪、瞋、癡三毒。時時刻刻觀照念頭,以善行止惡行,以善念止惡念,以無念捨染念,方能回復清淨本然的心地,顯現含藏無量的自性功德。 四正勤法 轉染還淨 日用當中先以善行轉化眼、耳、鼻、舌、身五根的惡習。例如:眼睛不看財色名利,多看經教典籍;耳朵不聽人我是非,常聽經聞法;口不兩舌、不惡言、不妄言、不綺語,多誦經、多讚歎善法;身體不造殺盜淫,經常打坐、禮佛、廣行六度萬行。 再者,以「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轉化意根。一旦覺察到起貪心、瞋心、癡心,馬上生起慚愧心、懺悔心,把心收回來;看到他人行善、有成就,即心生歡喜;看到別人犯過、受苦難,就生起慈悲心、同情心;心念不起分別、愛憎,聽到人家讚歎也不高興,聽到人家毀謗也不煩惱;凡事多為大眾著想、為大眾服務,不把自己放在心上;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希望眾生都能得到解脫、希望道場能夠興隆、希望佛法能永久住世。 最後,修一切善,不執一切善。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承擔。誠如《金剛經》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了達一切諸法緣起性空,畢竟無所得。修善當下,不執著能修之我、所修之善,銷歸清淨心地,無明草不生,菩提果自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