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本期主題:心安即是家







世人朝朝暮暮經營,只為打造安定的避風港,
卻昧昧昏昏白了頭,甚而迷失心的方向。
古德云:「心安茅屋穩。」
心安,萬物靜觀皆自得;心安,自性之家朗朗現前!
故經云:「唯有佛菩提,是真歸仗處」。


心安天地為家

文/普化精舍中級禪修班學員 法照


  去年父母同時病倒,加上今年初母親突然往生,讓我們措手不及,自己也無法接受很早就信佛的母親,為什麼這麼早就離開我們呢?內心甚是不平啊!但也因為母親的佛事因緣,讓我踏進了莊嚴詳和的精舍。

  雖然從小因為父母學佛的緣故,對佛教不陌生,但對於佛法的認識僅止於吃早齋就是吃素,誦經、拜佛就是學佛的表淺印象。在精舍參加共修法會中,聽到住持法師的開示,心中充滿感動及法喜,方知自己對於佛法所知甚微。但是,直到報名參加了初級襌修班,終於明白為何要來學佛、襌修。

禪修聞法心開解

  自從上了禪修班,開始思考過去對於疼愛我的父母及家人,我到底曾為他們付出些什麼?以前總認為父母不會這麼快離開我們,儘管當前的物質生活不虞匱乏,心中卻希望賺取更多的錢,來滿足自己的欲望,等到失去最摯愛的母親之後,不僅後悔,更深深體會到「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悲哀。現在,即使爸爸生病了,還是很感恩讓我有機會可以孝順他。此外,也因為上了禪修班,了解佛法當中所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的因緣果報道理,解開心中對於母親為何學佛卻早逝的疑惑。

  在家裡,舉凡大大小小的事情,總是我說了就算,也因為個性大剌剌、說話直接又跋扈,在公司時常造成與同事間溝通上的種種誤解,加上自己的急性子,總想很快地把心裡要表達的事情說出來,愈想讓對方快些了解,卻不知愈說愈激動,言辭也愈來愈犀利,造成人際關係每況愈下。

菩提心日惺寂寂

  在精舍禪修靜坐時,教授法師教導我們修數息觀,將這念心依靠在十個數字上,降伏心中的妄想、無明、煩惱,進而達到定心、淨心,明心見性,見性成佛。哇!這正是我想要學到的境界,但要時時提起覺性並且努力不懈才行。自己也才明白雖然佛性本具,但要開啟本具的佛性,要經常保持這念心平靜,如一潭止水一般,動也如是、靜也如是。

  以前未真正接觸佛法的我,不太願意與人互動,也較為自我;上了禪修班聽聞教授法師的教導後,開始學習主動到精舍發心,從整理法會壇場、大寮、擔任照客,到試著與大眾分享自己心中的想法,儘管詞不達意,但是心中總是充滿法喜。

  當教授法師把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留在初級禪修班最後一堂課,提醒我們學佛也要懂得做人處事的道理,人生就能愈來愈圓滿,也學習到要時時自我提醒,努力落實佛法於生活中,心中對於中台禪寺及精舍法師不辭辛勞的教導,真的是感恩萬分啊!禪修幫助我們定心、淨心,佛法的真理更開啟我們人生的智慧!心安了,天地皆可為家。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