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02 期 |
|
本期主題:恭敬謙讓,和諧人生 |
古德云: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 六祖大師亦言:「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以虔恭之心敬上念下,人與人之間自能相互敬重、和悅相親, 社會才能真正和諧安定。 |
入道要門恭敬為上
文╱普新精舍研經班學員 傳芸 古德云:「入道多門,唯人志趣,了無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誠,曰恭敬。此二事,雖盡未來際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以博地凡夫,欲頓消業累,速證無生,不致力於此,譬如木無根而欲茂,鳥無翼而欲飛,其可得乎?」祖師大德皆教導以恭敬心為入道要門,如同中台四箴行也是以「對上以敬」為首。 母親自年輕時,便一人負起母兼父職的責任,獨自扶養照顧四個孩子,在龐大的生活壓力中,卻從不曾抱怨,為了讓子女們有更好的生活,母親遂辭去工廠工作,投身保險業務,為拜訪客戶四處奔波十分辛苦,只為了讓孩子們可以安心完成學業。過去,傳芸未了解佛法時,不知道要恭敬、孝順父母,及至有能力奉養母親時,也不懂「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的道理。對母親雖有物質上的奉養,卻沒有恭敬心,更未能知恩感恩,凡事以自己為重,有空閒時間才回家陪伴母親,甚至母親多說兩句,就回以不耐煩的臉色。 兩年前的半夜,突然接到弟弟的電話,得知母親因腎病導致肺積水,趕往醫院時,母視已溘然長逝。母親生前慈愛子女的心,十分殷切,臨終前仍不忘教導我們,回想母親往生前幾個小時,自己與母親的對話仍是充滿驕縱、輕慢的語氣,然而,此刻懊悔也無法減輕心中的愛別離苦,以及子欲養而親不待的痛楚。 母親的突然往生,讓傳芸體會生滅無常的道理,也更懂得要用知恩感恩的心恭敬父母師長、長輩上司,用謙和的心待人處事,理解用恭敬心去除驕慢心,唯有多些謙卑,少些自大驕慢,才有虛懷若谷、海納百川的心量,才能增長智慧,領悟佛法微妙甚深的道理,透過禪修班所學到的道理,在生活中實踐。雖然與母親的緣分短暫,傳芸願將所修一切善法功德回向,供養生生世世父母師長,以報母親浩瀚深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