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202 期 |
|
本期主題:恭敬謙讓,和諧人生 |
古德云: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 六祖大師亦言:「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以虔恭之心敬上念下,人與人之間自能相互敬重、和悅相親, 社會才能真正和諧安定。 |
一心恭謹 菩薩行持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歆法師 恭字,從心,共聲。「共」有眾人同處之義,由篆文「」看來,有以心為本、兩手端拱作揖之象。敬者,則從苟從攴,有慎重自肅、尊重他人義。合而言之,恭敬即是於眾人共處、同事中,發自內心尊重他人,且形之於身,謙遜有禮的態度和作為。 《禮記.曲禮》云:「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恭敬心是為人基本品德之一,更是儒家君子之道的核心人格特質,子曰:「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老和尚提出中台四箴行作為僧俗弟子修行、處世之準則,第一個便是「對上以敬」,上者父母、師長、才德賢能者也。老和尚常提醒大眾,有一分恭敬心,便能消一分業障,增長一分福德智慧;有十分恭敬心,便能消十分業障,增長十分福德智慧。當我們對他人心生恭敬的同時,就在把「我」放低,乃至放下,由事返理,憍慢隨之伏下,謙卑退讓之心自然而生,即便有才能,也不會凌人傲物,猶如大地,位居眾物之下,接受一切,究竟生成萬物,供給眾生一切所需。 憍心自高法不入 佛法於恭敬中求。在經典中,佛說法時,與會的諸大菩薩、大阿羅漢、賢聖僧眾、比丘、比丘尼、在家弟子,乃至天龍八部、人非人等,無不虔敬合掌、一心諦聽,由恭敬故而能領納法要,從而歡喜信受奉行、獲大利益。阿難尊者由於一心恭敬,故能總持佛法,憶持不忘,結集經典流傳至今,令後世皆蒙受法益,自利利他。 一個心中驕矜自傲的人,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不知尊師重道、尊德敬賢,用種種自以為是的想法,堆砌我慢高山,遮蔽光明的前程,也障礙清淨自性,縱有多智也是枉然。《大智度論》云:「雖智德高明,若不恭敬供養,則不能得大利……若破憍慢高心,宗重敬伏,則功德大利歸之……若人憍心自高,則法水不入。」 常行普敬佛知見 進入佛學院薰修,在學習《論語》課程,雖然上課認真聽講做筆記,寫作業時卻在融通佛法處有了障礙。教授師屢屢慈悲指導調整,自己也很努力,仍不得要領。一個多月過去了,心中不免有些挫折:好歹是過去的專修,怎麼回事?念頭方落,猛然醒悟:這不正是慢心嗎?抱持自己過去所學的看法不放,頭不點地,法水何入?當下痛定思痛,毅然放下所學,以恭敬降伏心中傲物,更加恭謹戒慎聽講,唯恐漏聽一字一句,終於逐漸有所突破! 佛法中以肯定他人佛性為要。常不輕菩薩云:「我不敢輕於汝等,汝等皆當作佛。」孟子亦云:「敬人者,人恆敬之。」當我們如實了知一切眾生皆有本具的佛性,我與眾生平等無二時,自然能降伏慢心,真誠地恭敬崇事、謙讓他人。因地如是行,果上也能得到他人之尊重。由於內心謙恭,外敬他人,進而感召如《論語》所言,「君子敬而無失,與人恭而有禮,四海之內皆兄弟也」,社會詳和無諍的果報,成就利他自利的菩薩行持。 當今社會利字當頭,紛亂不已,唯有內修自覺、恭敬之德,外行尊他謙讓之禮,啟發彼此本具的佛性,從而覺他利他,令國家社會安定吉祥,成就太平世界的清淨果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