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
 
本期主題:恭敬謙讓,和諧人生






古德云: 「君子之事上也,必忠以敬,其接下也,必謙以和」,
六祖大師亦言:「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
以虔恭之心敬上念下,人與人之間自能相互敬重、和悅相親,
社會才能真正和諧安定。



對人以敬六度行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投法師


  從小到大,求學之路都算順遂,因此養成了目中無人、貢高我慢的習氣,總認為只要自己努力,事情就可以順利達成。因緣際會下接觸佛法,第一次禮佛,深受感動,原來人可以這麼謙虛、恭敬。究竟謙虛、恭敬背後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與修行理念?

  「一日之所需,百工斯為備。」食衣住行當中的點點滴滴,仰賴無數人的付出與努力,即便是一碗平淡無奇的白米飯,從播種、灌溉、耕耘、收割,到烹煮、上桌,也都匯集了眾人之力,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所需的一切,尚且依賴各行各業的供應,更遑論我們自己本身的成就,有哪一個部分是靠我們自己獨立完成的呢?

知恩感恩心謙恭

  想想現在的「自己」從小到大受到多少人的幫助?從「自己」生下來那一刻開始,無論是生育、養育、教育「自己」的父母師長,乃至於曾經協助、指導、包容「自己」的同學、朋友、同事、長官等,正一點一滴成就了「自己」。換而言之,現在的「自己」乃至於「自己」的成就,都包含了其他人的付出與心力,不是「自己」個人獨自完成的,倘若沒有這些人所提供的食衣住行與教導,「自己」又如何能存活至今?而今日「我」的技能與品格,也都是生命中這些人所共同造就。分析思惟至此,發自內心的感恩、謙恭之心便油然而生。

  《法華義疏》云:「謙遜畏難為恭,推其智德為敬。」放下了過去種種的傲慢、自以為是,重新檢視自己的人生,學著用感恩、恭敬的心對待每一個人,也以謙遜的心來學習、面對自己的生活,發現得到最多、收穫最大的還是自己。進一步了解到,恭敬心也是感恩、謙卑、禮讓、謹慎之心的延伸,更是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具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等六度圓滿功德。

平等謙下菩薩行

  當我們面對一切人恭敬有禮,讓對方感受到尊重、禮遇、沒有壓力,就是力行「布施」法門;而抑止、調伏內心的忌妒、傲慢,以恭敬心待人接物、應對進退,這種止惡行善的精神,也是六度法門中的「持戒」與「忍辱」。所以恭敬是一種善法,如果能夠持之以恆於生活中落實恭敬心,即是菩薩的「精進」行履。「先以善攝惡,後以捨攝善」,常行恭敬即是廣修善法,亦是契入一念不生的前方便。

  保持恭敬心,就要調伏自己的慢心,面對他人時不要被名利、得失、地位、權勢、恩怨等種種成見左右,一心敬慎、專注在當下,即是「禪定」。由於如實了達因緣果報、緣起性空及實相的真理,深信眾生本具佛性,因此發自內心謙虛恭謹一切眾生,積極斷惡修善,不為名聞利養、地位權勢所迷惑,也不執著「我」的謙恭美德,是深信眾生本具的佛性,也是了解佛法因果、緣起、實相的真理;透得此理就是菩薩「般若」智慧的彰顯。因此,恭敬之心不僅利益他人,亦是莊嚴自己的菩薩願行。

  《法華經》云:「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數佛……乃至舉一手,或復小低頭,以此供養像,漸見無量佛,自成無上道。」眾生以散亂心入於塔廟中,尚且能成就無上道,更何況是一心敬慎的虔恭之心呢?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