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
 
本期主題: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凡事寬容善解,能和合眾緣,
如同大海懷眾珍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是故古德云:「必有忍,其乃有濟;有容,德乃大。」


上善若水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岩法師


  老子曰:「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天下的東西沒有比水更柔弱了,水在圓則圓,在方則方,攔阻它就停止,疏導之就流行。然而,它卻能穿透最堅硬的東西,如滴水穿石,這就是水的柔德所在。所謂弱能夠勝強,柔可以克剛,江海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切河流的歸宿,是因為它善於處在下游,所以能夠成為百谷王。所謂「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為人也要有寬宏的氣度、博大的胸懷,故老子發出「上善若水」之詠歎。

  二千多年前,這位智者以水性來比喻高尚的品德:一是柔,二是常處卑下,三是滋養造福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如此謙虛的美德,是完善的人格所應具備的心態與行為──不但樂於利益眾人而不與人爭,還願意委身於卑下的地方,做別人不願意做的事情,可以忍辱負重、任勞任怨,惟盡其所能地貢獻自己的力量,去幫助別人,而不在乎名利。

量大福就大

  俗話說:「量大福就大」,諾貝爾獎創始人在讀小學時,成績一直排在班上第一名柏濟之後。有一次柏濟生病請假無法上學,有人就私下跟諾貝爾說,以後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但諾貝爾並不因此沾沾自喜,反而在柏濟請假期間,將自己在校所學做成筆記交給柏濟。到了學期末,柏濟的成績依然是第一名,而諾貝爾仍然屈居第二。日後諾貝爾成為一位化學家,並發明了火藥成為鉅富,然而臨終時,卻將其所有財產捐出,設立了全球著名的諾貝爾獎學金。因為諾貝爾寬宏的心胸氣度,留予後人永遠的追思,而當年考試永遠第一名的柏濟,卻無人知其所終。所謂格局決定結局,態度決定高度,而不是一時名位之高下。

  古德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能夠承擔起全國人民的屈辱及災殃,救危濟餒,才算得上是能安國、治天下的君王;又云:「宰相肚裡好撐船」,一國宰相統理百官,輔佐君王,治理國家,當然也要有寬宏包容的度量,才能凝聚百官的向心力,為君王效勞。如歷史上耳熟能詳的趙國賢相藺相如忍辱負重,感得廉頗負荊請罪,兩人都能以國家社稷為重,留下歷史佳話。

退步即向前

  清朝張英在康熙朝為官,大家都稱他「張善人」。有一次故居的鄰人在修建房子時,把圍牆往外移,侵占了張家三尺的土地,家人為了這件事,寫信給張英,希望他能轉屬地方官來評斷公道。張英收到信後,回了四句話:「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家人看到信後,謹遵指示未再追究;鄰家得知此事,深感慚愧,遂拆牆再退三尺重建,這件事就這樣圓滿化解,留下「六尺巷」的美談。所以,每個人遇到事情若能先退一步想,寬宏、包容、忍讓,彼此之間一定會相處得很愉快融洽,社會自然詳和安樂。

  現代人每天忙於追逐名利,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因為相互競爭,變得自私自利,互不信任,處處為一己考量,相爭不下,世事紛擾不已。經云:「菩薩布施,等念怨親,不念舊惡,不憎惡人」,若能從自身做起,相信人人均有佛性,秉持「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精神,發大願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與眾生樂,拔眾生苦,一方面能增進道業,二方面善化他人,成就自利利他之菩薩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