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97 期 |
|
本期主題:落實小節 用心成事 |
|
最重要的小事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髦法師 「舉佛音聲慢水流,誦經行道雁行遊,合掌當胸如捧水,立身頂上似安油。」隨著莊嚴的梵音,佛號經咒有如流水般於大眾中緩緩誦出,和雅攝受;肅穆的殿堂內,井然有序,立如松、坐如鐘,一舉手一投足,都是細行的體現。 威儀細行是出家人的必修學分,上殿過堂、穿衣吃飯、行住坐臥……無不是威儀細行的訓練和體現,這些看起來再平常不過的事,卻是修行生活中最重要的小事。從這些細節中,照見自己的心原來是這麼粗。修行,就從最容易被忽略的小事中,提起清楚的覺性。 見微知著 入戒定慧 生活中的小事,其實都蘊含著無限的智慧,只要我們細心觀察,一葉能知秋、礎潤而知雨,透過觀察事物的些許徵兆,便能預知它的發展趨勢。從小細節中發現大學問,若因為事小而小看、輕忽,則有可能帶來極大的禍患。 春秋戰國的名醫扁鵲,一日見到田齊桓公時發現:「君侯,您生病了,現在病還在表面,如不及時醫治,恐怕會深入惡化。」桓公大笑,覺得全身無恙,並且對左右說:「醫生就是這樣,沒病說病,只為了炫耀醫術高明,抬高身價罷了。」之後,扁鵲兩度遇見桓公,皆苦口婆心勸他及早治療,否則病情將持續惡化,後果不堪設想。但齊桓公依然不以為意,最後扁鵲見病情已惡化至骨髓,成了不治之症,便離開齊國。幾天之後,桓公果然病發而亡。 世間良醫能在病狀輕微時就發現徵兆,不會等到病入膏肓時才設法醫治;佛陀更是世出世間的大醫王,以法為藥,直搗諸病的心源。當知「一念不覺生三細」,人生的種種苦,實由這念心起貪瞋癡所造作。 凡夫之心是粗中之粗,菩薩之心是粗中帶細,而諸佛之心是細中之細。修行即是從微細處著手,注意自己的起心動念,是善是惡、是正是曲,能時時刻刻練習在微細處觀照,就是在修行了。在事相上,小細節更是修行用功的入處、指標,在微細處的過失都能避免,這就是「戒」;若能專注的將小事做好而不嫌麻煩,此是「定」;當我們開始能覺察到小事中微細的變化,進而推知未來可能造成的巨大影響,此則稱得上有些智慧了。 知所先後 則近道矣 然而事無大小之分,所謂的「大事」,也只是由眾多「小事」順利、流暢配合的結果;如同一部複雜的機器,是由許多單一的零件、齒輪,個別重複簡單的小動作,共同組合後成就,若沒有這些基本的零件元素,也無法圓滿一件大事。 注重小節,並非執著、拘泥而失去了大方向,而是必須清楚每一來龍去脈、本末究竟,才不會造成「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後果。古人謂:「只一事不留心,便有一事不得其理;一物不留心,便有一物不得其所。」如果不清楚當中的因果關係,一個環節出了差錯,就會不知從何下手、臨機應變,而造成整體的傷害。《大學》提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老和尚亦云:「佛法以人為根本,人以心為根本,心以覺悟為根本。」只要找到人生的根本關鍵,「但得本,何愁末」,掌握了這念心,其他的枝微末節,大事小事,也都將迎刃而解。 「瞻前顧後輕移步,左右迴施半展眸,威儀動靜常如此,不枉空門作比丘。」下了殿堂,安詳徐步,攝念其心,細細地觀照身行的變化,如實地反觀心念的遷流,從粗入細,再以細就粗,先執身除習氣,身不妄動,則心寂靜,心寂身靜,威儀感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