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
 
本期主題:落實小節 用心成事







古德云:「不矜細行,終累大德。」
小節是窺視人品之窗,小處苟且,則積過成習,影響立身大節;
提起「對事以真」的觀照,累積「萬善圓彰」的功德。


天下事 成於細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諳法師

  
  佛法講「因緣和合」,若要成就一件事,它的每個環節都很重要,少了一個因緣都不行,所以成功之道,就是要掌握好每一個「細節」,雖然這些在一般人看來都是「小事」。

內聖外王 積功累德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在職場上,每個小細節都是很重要的,因為它會影響到結果的優劣成敗,也不致問題百出,或好高騖遠、徒勞無功。在生產線上,有所謂品管圈、6 Sigma(只允許百萬分之三、四的錯誤發生)等品質要求,甚至達到「零缺點」的要求。服務業同樣重視細節,必須考量客戶的感受,給予最貼心的服務。一切專業技能乃至道德學問,皆須從小處學起,不斷地累積經驗、反省修正,才能成為一代大師。

  老子云:「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道家老子無為思想,從修己以安人,而儒家進一步主張透過修己,仁民愛物,以安百姓。《禮記•大學》云:「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這是儒家一貫的內聖外王之道,一切成就先要由內而外、由小而大去培養,否則連基礎都不穩,更不用說處理大事的能力。

  修行也是一樣,要從確立知見、打好基礎做起。如精舍禪修班的課程,由初級、中級、高級乃至研經班,循序漸進地學習,將教理吸收內化;把握薰修的因緣,建立對事以真的學習態度;再者,經由打坐靜中養成,增加定力、覺照的能力;或利用假日,回山、在精舍發心出坡,不斷地累積福德資糧。

不捨小善 福慧雙足

  釋迦牟尼佛住世時,一日,雙目失明的阿那律尊者衣服破了,呼喚著:「有人要修福報嗎?來幫我穿針補衣吧!」此時聽到一聲回應,尊者發現來幫忙的人居然是佛陀,恭敬地說:「世尊,您已福慧具足、萬德莊嚴,怎麼還要修福報呢?」如果人天導師都以身教示現,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更何況薄福之凡夫呢!是故當勤精進,且精益求精,莫得少為足。

  至於禪定的修習,為定心、淨心、明心,先從「數息觀」及「觀息」下手,對治散亂、妄想,慢慢地達到定心,進一步修「中道實相觀」,達到一念不生、定慧等持,心愈來愈清明,回復本然的清淨心。如此靜中養成,運用在平時工作及出坡等動中磨鍊,以智慧、定力來處理所有的事情,化解一切煩惱,迴互用功,自然定力功深。

  俗諺云:「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細節是成功的必要條件,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不論在學習、工作、禪修或出坡等事上,都是要慢慢不間斷的累積成果,人生才會更充實、更光明,如儒家所說:「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達到至善境界;更進一步以自利利他的菩薩行,廣結善緣,廣積福德資糧,達到究竟圓滿,成就佛道。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