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
 
本期主題:擁護三寶住世間







縱使世界遷流無住,若有傳承的願心,
佛法可長可久,所有的聖地將不致荒蕪!
佛法是覺悟的教育,覺悟的教育也是我們的使命。


傳承與守護

文/普賢精舍高級禪修班學員 傳緹

  
  八月底,博物館義工培訓在煙雨的天氣中進行。週日清晨,我信步走到大雄寶殿門口,向遠方群山看去,在綠樹掩映的山中,隱約看到了一座青磚灰瓦的唐朝古城,當時有種看到海市蜃樓的驚喜。然而,轉瞬間則想到,這是真實存在我們眼前、承載千年佛教歷史的中台世界博物館!

反聞自性 增長信心

  生於末法時代的我們,無法親眼看到佛陀的丈六金身,無法親耳聆聽佛陀的開示,無法親身體會到佛陀住世時的殊勝,但是我們仍然可以看到流傳下來的雕刻、彩塑和繪畫,可以閱讀到祖師大德翻譯、著述流傳下來的佛教經典。因自然的風化,戰亂的破壞,今日存留下來的文物已經是滄海一粟。在觀賞這些佛教藝術品時,不該僅止於雕刻的刀法、彩繪的技法、使用的素材,而是佛像背後,令見聞者於歷史洪流中,見證佛法的真實,增長信心的悲心願行。

  在義工培訓中,我體會到法師們正在用自己的實踐來傳達這個道理。內容精彩豐富的課程,除了藝術、歷史之外,更加入多樣的人文課程。每次返家的路上,總有些思緒在腦海裡縈繞。其中有顏真卿在書寫〈祭侄文稿〉時的悲切,有蘇東坡在寫〈寒食帖〉時的灑脫,也有郭子儀家族歷經五代而不衰的緣由。他們身處逆境、順境仍堅持不易的那念心,而身為佛弟子,我的本心在哪裡?我要來做義工的那念心是什麼?

  之前的我,執著在導覽義工這個名相上,每次課後,都認真地整理課堂筆記,有時間就閱讀佛教藝術、佛教史、書法等相關書籍,卻忘了此次義工培訓的主題「傳承與守護」。我們傳承與守護的不單單是那些展現在我們眼前的雕刻、書法、繪畫作品,而是每件展品背後,祖師大德和佛弟子的願心。

淨化三業 守護願心

 這些展件告訴我們:佛法從印度到中土,從三千多年前到今天,歷代祖師大德們用他們的實踐,傳遞佛法的真實不虛;每一展品在歷史的長河中,如何歷經各種災難破壞,輾轉來到博物館,見證過程中每位參與者的願心。甚至,今天矗立在我們眼前的這座博物館,也是 大和尚和四眾弟子的願心所建成的。

  古人講「內省與外觀」,我的心要安住在哪裡?如何降伏那貪著表相的心?佛教藝術的千年傳承,乃至佛法的廣傳,是透過護法者一言一行傳達出來的。正如觸動我做義工的那念心,未藉由任何言語,而是展館入口處那尊佛菩薩無言俯視眾生的眼神。在學佛的路上,不斷地反觀,省思自己的言行,降伏自己貪瞋癡慢的心,將自己在佛法中所得到的利益展現出來,無論是清潔、守護還是導覽,以謙卑祥和之心來完成每一件執事。

  中台世界博物館,不只是一個藝術展覽的殿堂,更是實踐佛法藝術化、教育化、生活化的場所。由佛菩薩的慈顏中,照見自己亦有清淨莊嚴的慈悲,因而淨化心靈、向上提升。守護佛教文物,是佛弟子的責任,亦是自利利他菩薩行的履踐,更是報眾生恩、三寶恩、父母師長恩、國家恩之願行。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