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台 山 月 刊 194 期 |
|
本期主題:
眾生歡喜 諸佛歡喜 |
|
眾生無盡願無窮--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法所修的,一個是定慧,一個是悲智。有了慈悲和智慧,就稱之為「悲智雙運」,是真正的菩薩行。假使只有慈悲,而沒有智慧,稱之為「愛見大悲」,不能得到解脫。「五停心觀」中提到「多瞋眾生慈悲觀」,就是用慈悲觀轉化瞋心,如果慈心三昧修成功了,所謂「道高龍虎伏,德重鬼神欽」,不但一靜坐馬上就能心定下來,還能有降龍伏虎的功德力。 什麼是「多瞋眾生慈悲觀」?「多瞋」,就是喜歡發脾氣。檢討看看,如果自己很容易生無明、起瞋心,就要修慈悲觀。修行學佛的人,了解現在不種苦因,將來就不受苦果;但是眾生在迷,不了解因果的道理,時時刻刻都在造惡業,在苦海中受種種煎熬、產生種種苦惱,將來還要受種種苦果。經上說:「佛觀眾生如己子」,佛菩薩把一切眾生當作在迷的子女,我們對眾生產生這種慈悲心、憐憫心,馬上就能把瞋心轉過來。 悲心拔苦化有情 慈悲觀如何修?小乘修「七周緣慈」,大乘修「四無量心」,這兩種修法都能夠化除煩惱。小乘聖者修慈悲心,是增長福德,因為慈悲心是最大的福報,目的在契入涅槃。大乘行者不積極地入涅槃、出三界,因為離開了三界,也不能建功立德、普度眾生。既然要普度眾生,就要修四無量心,一方面除去自己瞋心的煩惱,這是自利,一方面又能布施給廣大的眾生、開闊自己的心境,使這念心沒有障礙,冤親平等,這是利他。所以,四無量心是自利利他的法門。 修行要發大心,要普度眾生,「願代眾生,受無量苦;令諸眾生,畢竟大樂。」什麼原因呢?因為一切眾生都是我過去的親眷,都與我有緣。其次,一切眾生都有佛性,皆當成佛,所以我們要發大心去度化他。第三,人與人之間相互依存,不能離群索居,無論是食衣住行,都是大眾辛苦付出的成果,所以眾生於我有恩,有著密切的關係。然而,眾生由於迷惑、顛倒,因此互相嫉妒、排斥、仇恨,所以我們要弘揚佛法、普度眾生,使每個人都能出離苦海。 《華嚴經》云:「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菩薩以慈悲心為根本,因大悲心而發菩提心,因菩提心而成正覺。所以,了解眾生與我們有種種因緣,就要發心代眾生受苦、普度眾生,從現在開始,要修「慈、悲、喜、捨──四無量心」,念念相繼,無有間斷。除了人以外,還有天人,乃至於一切蜎飛蠕動,地獄、畜生、餓鬼道的眾生,都要去度化;無論現在或未來,生生世世,都願拔苦與樂。打坐的時候,思惟一遍、二遍、十遍、百遍、千遍……就能產生力量。所謂「種子互薰」,用慈悲觀、用願力、用定慧,把八識田中瞋心的種子轉過來,自然而然就有慈悲心。 相反地,假使打坐沒有修過慈悲觀,也沒有發願、回向,完全只想要自我解脫,或所作所為都只顧自己,就容易為了一點小事生無明,看這個不順眼、看那個也不順眼,別人看到自己也不順眼,這就是慈心不夠廣大,所發的願、所度的眾生也非常有限。所以,打坐除了修禪定,還要有慈悲、智慧,有了慈悲心,自然就會定下來,稱之為慈心三昧。三昧,就是正念、正定。 慈心除瞋平等觀 小乘行者則是修七周緣慈。我們心當中的煩惱,不外乎是親、冤或非親非冤的中間人所引生出來的,化解冤親,要從當前這念心來解脫。這念心的力量不可思議,就像電臺一樣,起個心、動個念,就是一個電波。這個電波一發出去,馬上就能產生一種力量。假使信心達到百分之百了,這個電波一動,馬上感通法界。要達到這個境界,第一、要有信心;第二、心不散亂、意不顛倒;第三、專注一境。經云:「制心一處,無事不辦。」 假使這一生做事處處遇到阻礙,或是身體不健康,多是過去冤親的關係沒有處理好,心當中有種種業障。了解以後,就要解冤釋結,靜坐思惟時,把我們所有的功德回向給親、冤及中間人,達到冤親平等的境界。 七周緣慈,「緣」就是我們這個心緣慮、依靠到這個境界上。一個是能緣,一個是所緣。能緣,就是能想的這念心。所緣,就是所想的這個境界。思惟的時候,要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能想的這個心也要清楚、明白。最後,從有念歸於無念,保持能所一如,五分鐘、十分鐘……經常在打坐的時候這樣思惟修習,就能夠化除我們瞋心、無明的煩惱;心中發願懇切、至誠,真正大慈悲心現前,與這個法門相應,就入慈心三昧。這樣來修習,我們八識田中,就有這種功德,在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一面對境界,馬上這個慈悲心、慈心三昧就產生無量功德妙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