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淨能行久
文/普雲精舍護法會副會長 傳若
許多人因為不了解生命的實相,長久以來背負著煩惱重擔而不得自在,只好期望未來或緬懷過去,於是,希望與失望常在內心翻騰流轉。
年少時,也曾以為人生只要努力讀書,自能擁有圓滿如意的人生。畢業後,一份不錯的工作陪伴著我,可以隨心所欲地過日子,然而,心中仍不時追悔過去、恐懼未來,這些張牙舞爪的念頭侵蝕著心靈,感覺很不踏實,乃至造了惡業也不自知。如何擺脫生活中的緊張、憂慮、迷惘,為心靈保留一個寧靜的空間,便成為生命中的課題。
「禪者,佛之心。」人人本具的清淨心,只因蒙塵已久,所以充滿了煩惱、習氣。多年前,走入精舍接觸禪修課程,聽聞教理,明瞭在內心翻騰不已的都是妄想執著,透過禪修靜坐澄濁,去找回這念清明的心,才能了知萬法的真實相貌,不致隨境妄動。透過觀行法門,返觀自照,去蕪存菁,時時專注於所做、所學的事情上,如此心清淨了,智慧就能現前,效率也提升了,生活更如意自在。
佛法告訴我們緣起性空之理,從生活周遭體會無常,知道現前一切皆是眾緣和合,要把握善緣、遠離惡緣。一般人畢其一生所努力追求的名利,隨著緣生而緣滅,豈能真實擁有;唯因果不爽,當直下承擔,「隨緣消舊業,更莫造新殃」,進而落實「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長,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惡念令滅除,未生惡念令不生」,一步步薰習,煩惱去除了,肩頭放鬆了,內心也能平和清寂。
「原來佛法無多子,喫茶喫飯又著衣。」這是心地澄清的生活寫照,讓修行落實到日常生活,亦是我們修行學佛的方向。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透過禪修而生定、生慧,生活中不患得患失,了知因緣不起妄想,深知因果凡事慎重,二六時中保持寧靜專注,如此胸襟能夠開闊,看清事物的真相;心存正道反躬自省,智慧現前了,則消業轉業,得大自在。
輕囊能致遠,淨心能行久。要讓身心達到安定的境界,不只靠教理上的研習,必須透過生活上不斷觀照、覺察,時時親近善知識,斷惡修善,增長菩提心,進而明悟心性。猶如生命的泥塑匠,依循正知、正念,增加慈悲心、智慧心、精進心,減除貪、瞋、癡三不善根,進而造就日益美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