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本期主題: 寧靜以致遠







動靜閒忙中鍛鍊自心,
不再追逐外在的境界風,與內在的煩惱欲望,
心安定下來,平靜清明,
看清楚因緣,才有知進知退的智慧。


尋找寧靜的自己

文/見檄法師


  一直以來,就不是個文靜的人,能夠走上出家這條路,也是跌破眾人的眼鏡。以前以為可以當個文青、藝術家,享受所謂的寂寞與孤獨,卻在過程當中,反而看不見自己的方向。雖然成為出家人是從小的心願,但要義無反顧地踏上這條路,也需要勇氣與擔當。記得美國詩人Robert Frost所寫“The Road Not Taken”,就像在說自己的故事一樣,最後一段寫著:
  Two roads diverged in a wood, and I—
  I took the one less traveled by,
  And that has made all the difference.

(在林中有兩條路,而我,選擇了人跡罕見的那條,從此展開了不同的人生。)

  為什麼會選擇這條較少人走的路呢?沒有別的,就是為了尋找寧靜的自己,也因為認識了那個寧靜的自己,才能把這條修行的路繼續走下去。

六根門頭  入流返照

  出家後最大的改變就是從動到靜,從靜又到動,然後終於明白,原來動靜不是兩個,而是「能夠清楚明白,又如如不動」的這個。這念心能起善用,做利益眾生的事,又能體會所有事相上的發心,終究是要磨鍊自己,在發心的過程中,不起煩惱、不生厭倦、不做分別。抑或起了煩惱,能夠轉念;身心疲累時,能夠提起;有了憎愛取捨時,明白所有的一切如夢中水月,最後回歸到這念心。

  在精舍度眾的過程中,更體會到要懂得「收」,也就是《大學》所說:「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六根門頭能「收」,就是入流返照,心能定、能靜,才能明白眾生需要什麼,也才能真正做到定慧等持、悲智雙運。

  記得剛到海外精舍的時候,常常覺得什麼都是家鄉的好,起了嚴重的分別心。文化、背景的不同,也讓彼此沒有信任感。靜下心來反問自己:慈悲心在哪裡?「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等正覺。」不管身在哪裡,慈悲心是不分國界、不起分別,是實實在在含攝生活當中的一切人事物,也是自己身口意三業的準則。因為提起了慈悲心,能夠柔和地對待眾生,也不會為事相上種種困難或摩擦起了煩惱,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是磨鍊,是成就修行的福德資糧。

因為靜觀 所以自得

  因為靜觀,所以自得:明白了修行不是得到外在的讚歎與掌聲,而是對自我的肯定;不是教理名相的記憶與背誦,而是對佛法的落實;不是隱藏自己的缺點與過失,而是勇敢面對自己的不足;不是有為法上的成敗與得失,而是對於心性道理的體認;不是帶著微笑面具假裝堅強,而是卸下偽裝,真誠面對人群;不是馳求他人的陪伴與相處,而是獨處時觀照內心的自在;不是自怨自艾,覺得孤苦無依,而是感恩他人從不放棄自己。

  感恩 導師的教導、常住的栽培,和許多人的關照與包容,讓自己這條路走來,都能關關難過,關關過。而最重要的是認識了自己,明白了這念心,這條菩提路才能堅持地走下去,而且生生世世都要行菩薩道。這個寧靜的自己,不覺孤單,因為有菩薩伴侶,一同前行;這個寧靜的自己,不覺寂寞,因為諸佛菩薩、龍天護法,常伴左右。這個寧靜的自己能發起菩提心,念念上求佛道,心心下化眾生,聞佛道長遠,不生退怯;觀眾生難度,不生厭倦,因為不單是為自己而努力,也是為了一切有緣的眾生而堅持下去。

  路還很長,而這條路,雖然人跡稀少,但是走起來踏實穩當。我知道自己的選擇,也會堅持,你呢?人生的交叉口,希望每個人不管怎麼選擇,最終都能──遇見自己的清淨心。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