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本期主題: 寧靜以致遠







動靜閒忙中鍛鍊自心,
不再追逐外在的境界風,與內在的煩惱欲望,
心安定下來,平靜清明,
看清楚因緣,才有知進知退的智慧。


通往定慧的橋樑

文/見疇法師


  《諸葛亮誡子書》云:「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歷史上智慧的化身、偉大的軍事家──諸葛亮,所留給兒子的家訓。全篇八十六字的訓文中,全部指向一個「靜」字發揮,這不僅是諸葛亮的人生體驗,更是對其一生的總結,由此足見寧靜的重要性。

  寧靜以致遠,意指要精神專注、保持寧靜的心境,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誡子書》中闡述此理:「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淵博的學問與卓越的才幹由學習中得,而學習的成效則源自寧靜專一的心,非浮躁怠惰可得。正如《大學》所云:「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唯有將此心源達到定靜,才能進一步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並非空泛高遠的理論,放眼古今中外的成功人士,多是從寧靜中提高自身的修養,因為成功非只是奮力搏鬥而獲得,若缺乏一分沉靜的內觀,無法認清身處的境地、找到適當的定位,就容易做出錯誤決斷,而進退失宜。

定靜安慮 得失存心

  導師開示:「該退而不知退,則自取其辱;該進時卻不進,則錯失良機。假使認識這一念心,就有定有慧、能夠知進知退,對於任何事都看得很清楚。」人一生的命運其實就是無數的決定串連而成,我們幾乎在每個時刻都面臨著或大或小的抉擇,成功與失敗,幸運與災厄,往往就在這剎那的判斷中成形。心若定靜,心眼清明,就能看清因緣,做出適宜的決策;心若浮躁,心眼迷亂,欲觀全局卻無鳥瞰的高度,就容易做出錯誤的決定。

  漢朝的開國功臣幾乎多被誅殺滅盡,唯有張良全身而退,他從一位血氣方剛、刺殺秦皇的衝動少年,經過圯上老人的指點,深折剛銳之氣,從此改變氣度,懂得平心靜氣控制情緒,小處忍讓而成就大謀,在創國功成後選擇歸隱山林,急流勇退。

  由此可見,如何擁有沉著清明的心智,在每個時刻做出最佳抉擇,這種超凡的智慧來自於定力,如《圓覺經》所云:「無礙清淨慧,皆依禪定生」,只要以正確的方法與有次第的鍛鍊,就能使心從浮躁喧騰轉為安然明靜,開發出人人本具的功德智慧。修習的方法雖廣,總歸無非「止」、「觀」二字。

止觀入門 定慧均明

  「止」即是止息妄想雜念、令心不動,「觀」則是令心清明,為返照的覺智。止觀法門可於靜坐中專修,亦可對境隨緣修。於坐中修時,要秉持「止其散亂」、「觀其昏暗」的原則,以破除極易出現的妄想及昏沉。例如在修數息觀時,使心專注於所觀的數字、不散亂妄想是「止」;能數的心清楚明白、所數的數字清晰分明,乃至於返照這念能數的心也了不可得,就是「觀」。無論靜坐、念佛、誦經,止中須有觀,觀中要有止,心則可逐漸定慧均明。

  端身常坐固然是入道的勝要,但生活日常間必涉事緣,若對境時不修習止觀,則心有間絕,伏下的煩惱必在根塵相對時又紛然亂起、造業結怨,所以要在二六時中常行止觀,方能生處轉熟,亦即《小止觀》中的「歷緣對境修」──在六根對六塵時,對種種境界不起分別,於好不生貪愛、於惡不起厭憎,心始終保持不動不亂,即是修止;返觀真正能見聞的是這念心,反聞聞自性,即是修觀。

  乃至於廣義來說,放得下煩惱是止,提得起本分事是觀;照見五蘊皆空是止,度一切苦厄是觀……,簡言之,諸惡莫作是止,眾善奉行是觀,在斷惡修善的同時,自淨其意、不起執著,就是止觀不二,動靜閒忙都能如此綿密不斷,必能疾速純熟。

  「止」修成功便是「定」,「觀」修成就則是「慧」,雖說各別,然則實為一體,若偏重修止而無觀,容易落入枯定的死水,無法具備斷煩惱的真智;若著重修觀而無止,容易失陷世智辯聰的坑塹,見不到自心本然的清淨妙湛。因此止觀二門如鳥雙翼,缺一不可,同展振翅則飛離暗昧,使定慧均等。如此一來,在世間就能識知因果、巧用因緣,明察時務、善知進退,心境曠達、泰然自若;進而破見思惑、證二乘果,出三界生死牢籠,乃至於成就最高的定慧,寂照一如,定慧不二。

  《永嘉證道歌》云:「但得本,何愁末。」心即是本,無論成就事業或道業,都不能離開這念心。此生有幸值遇佛法,更須提高自己的視野,看清富貴榮華往往倏忽消散,生命頃刻即達終點,唯佛法是至高無上的真理,應身體力行,將寧靜致遠的精神發揮到極致──以止觀為根本,做為橋樑通往定慧,走向無量眾生,由自利進而兼濟天下,達到自覺、覺他、覺行圓滿。此是至高至遠的目標,也是所有眾生真正安穩的歸仗處。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