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本期主题:少欲,人生更自在








欲望,总让人们想为自己增加些什么!
古德云:“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人生透过减少反而更见美好,
学习知识,要用加法;体悟真生命,则要用减法。
去除日益膨胀的欲望、生活中的长物、复杂的分别妄想、对人的恩怨……
减少人生的包袱,才能自在解脱,走得更远。


绽放自性灵光

文/见畴法师

  

  《佛遗教经》云:“多欲之人,多求利故,苦恼亦多;少欲之人,无求无欲,则无此患。”欲望,是人人皆有的习性,起因于误认万法为真实,故以为透过追逐外境会获得快乐与满足,因此,大部分的人都认为,快乐来自于得到所追求的人事物。然而,佛陀直示众生,欲望实为一切烦恼的根本,如达磨祖师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

为物所役 不得解脱

  错误的知见,让人们从生至死,随着不同的阶段,有着各种不同的追求。幼儿时期紧抓在手的玩具和零食、青少年时紧握在手的电子产品、成年时紧抓不放的感情与事业,到老年时亟欲留住的健康与寿命……。然而,欲求愈多,抓得愈紧,心愈发地依赖执取,患得患失,恐惧与烦恼随之而来。这种牢固执取的习气,实由点滴累积而来。所谓“洪由纤起”,未觉察的欲望,因时常反覆地想念、思虑,在心中逐渐滋长壮大,显发于行为而养为积习。就如同纤细易断的丝线,原本无法有束缚的作用,然而每日增加一缕,日久则成紧实的粗绳,牢牢地将自身绑缚,动弹不得;原本的欲乐,久之成为难以戒除的瘾头,一日不得则百般不自在,成为了欲望的奴隶,而无法自由。

  往昔箕子在辅佐殷纣王时,见纣王持象牙筷用膳而忧心忡忡。箕子认为,以如此珍贵的象牙筷进食,必定会开始欲求有精致的佳馔;食物精美,则会希求日常其他享受……一旦开始踏出欲求的第一步,必会一步步迈向奢侈堕落的纵欲生活,难以回头。如此,对于国家与百姓必有害而无利。后来果真如箕子所料,纣王兴建琼楼瑶台、离宫别苑,穿起绫罗绸缎,纵情于歌舞伎乐,搜集民间奇珍异宝,而招致百姓怨、诸侯叛,最后亡家败国、丧身失命。

格物致知 化染为净

  反观无求少欲之人,不被物欲所拘,不为情欲所惑,无入而不自得,如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而不改其乐。”以其心乐在行道,虽是贫穷,反藉贫以养道。战国颜斶久居山林,生活简朴,认为内在安乐、心安理得,才是人生真乐,故云:“无罪以当贵,安步以当车,晚食以当肉。”

  经云:“若欲脱诸苦恼,当观知足。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这念心清净安定、宁静光明,远离烦恼欲染,不沉溺在纸醉金迷、名利权势当中,必定不会为欲造业,流转受苦。由于不迷于境,自然常生智慧;有智慧为前导,所言所行则不偏失而能利益自他,福德于兹增长,人生步步光明。

  了解离欲的功德利益,应于日常中观照自心、减少欲望。《大学》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亦说明革除物欲、返本心源,是修养自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然而,欲求是人无始以来的习气,并非一夕可改,因此要先转化欲望的方向,将心从染欲转为善法之欲,如佛法中的“四如意足”──欲、念、进、慧──先立坚志善愿,欲得殊胜解脱境界,即是“欲如意足”;进而念兹在兹,不退初心,名为“念如意足”;有欲有念,加以行助,精进不懈,为“进如意足”;最后专注一处而成就定力,智慧现前,解脱烦恼,远离一切生灭假相,彻见诸法实相,是为“慧如意足”。此种清净的善欲,远离执念的痛苦,不为万物所缚,是为源头活水永不断流的真安乐。

  老子云:“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众生无始以来迷惑颠倒,认假为真,以幻为实。须知万物无常生灭,刹那之间无不在变化之中,最后终归坏散。若不向外执取追逐,则心无挂碍,无有恐怖,达到“常、乐、我、净”的究竟涅槃。此涅槃真乐绝无一人能够争夺取走。人生若此,可说是活出生命真正的价值,大放无欲清净的灵曜心光。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