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本期主題:真幸福








即使擁有財富,卻可能因為欲望、煩惱,
而感到空虛貧乏;
雖然日子清貧,也可以因為感恩、知足,
而活得充實豐盈。
幸福的質量,來自於心靈的飽滿。
佛法告訴我們:「禪者,佛之心。」
體會清淨心,幸福近在咫尺!

禪修,真幸福!

文/普皇精舍中級禪修班學員 傳曜

  踏入精舍前,我是個熱衷於追求世間成就的完美主義者,我想成為人上人,圓滿人生所有的願望,因此,終日汲汲營營於名利財色,總認為達成所有立下的目標,就能得到快樂與幸福。

開啟幸福之門

  十年來,許多願望如願以償,包括考上國家高考、拿到博士學位、滿足各種物質欲望等,如此說來,應該早就感到幸福了,不是嗎?其實沒有,反而覺得活得好累,夜裡睡不安穩,緊張、壓力、恐懼一點一滴地侵蝕著心靈。不僅害怕失去所擁有的,又不斷繼續追逐著無止盡的目標與欲望,長久累積下來的貪瞋癡三毒,終於讓健康開始亮起紅燈,又因無明習氣與業力,讓自己面臨了種種難關與考驗。當身心飽受煎熬進入醫院時,突然生起一個念頭:「為什麼要靠藥物放鬆身心?新聞曾報導打坐可以讓心靈沉澱、排除壓力,或許可以試試看!」就是這一念,我報名了精舍的禪修班。

  剛進入精舍時,雖然懵懵懂懂,但是非常精進。在一次次的佛法熏修下,除了讓混亂的心慢慢平靜下來,也感受到內心充滿著無法言喻的法喜。本以為禪修是枯燥、沉悶的,結果出乎意料之外,每天都過得很充實、很開心。透過法師的開示與自己的覺察、覺照,漸漸地體會到原來──淡泊知足是幸福;放下無求是幸福;感恩惜福是幸福;慈悲包容是幸福;布施行善是幸福;無私無我是幸福;打坐禪定是幸福;身心自在是幸福;福慧雙修是幸福;精進行道是幸福!

  過去,就像童話故事《青鳥》裡的小兄妹,為了尋找幸福的青鳥,展開了冒險的人生旅程,歷盡艱辛,才體會到「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只在汝心頭」,原來幸福的青鳥就在當下清淨的自心。所謂「澄明福至」,回想起來,當初踏進精舍的那一步,就是開啟幸福人生之門的一刻。

踏上菩薩之道

  佛經云:「若人靜坐一須臾,勝造恆沙七寶塔;寶塔畢竟化為塵,一念淨心成正覺。」為了「明心見性,見性成佛」,每天晚上依教奉行養成固定打坐的習慣,不僅能收攝紛飛的妄想、散亂的心念,也化解了沉重的疲勞,使身心得到寧靜、祥和、自在,內心的靈明漸得復原,因壓力造成的肩頸疼痛也逐漸消除,專注力、思考力、覺察力都優於過去,最重要的是,感到更快樂、更幸福!

  法師總叮嚀我們要「學佛」,而不是研究「佛學」,因此,於生活中盡力地落實禪修班所學。職場上,以「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增益自己的恭敬心、慈悲心、謙卑和合心,讓人際關係更臻圓滿。「對事以真」的態度,也讓自己在一場一場的演講中都能盡力表現到最好,教育事業服務版圖與課程內容,皆持續在改進、創新與突破中,希冀能達到啟迪民智、教化人心的目的。禪修課程中的「四正勤」、「五戒十善」、「六波羅蜜」、「八正道」更成為為人處事的方針,依此不斷地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三業。正因為皈依佛門且受持五戒,更正視自身的社會責任與影響力,所以更加謹言慎行,並發願要以法布施勸人為善。

  過去經常患得患失,我執、貪欲極重,現在明瞭「多欲為苦」的道理,放下執著與妄念,逐漸轉變成少欲知足、淡薄名利之人。由於深信因緣果報,不再怨天尤人或得意忘形,除反省、懺悔往昔罪障外,並積極斷惡修善。因為了解世間無常,不再像過去執著不捨,代之以豁然看待、坦然面對,更能惜福、感恩,把握當下,廣積福慧資糧。「靜則一念不生,動則萬善圓彰」,禪修帶來的轉變與助益,讓自己感覺到洗心革面,猶如新生!

  《維摩詰所說經》云:「隨成就眾生,則佛土淨。」又云:「隨其心淨,則佛土淨。」若能效法菩薩大慈大悲的精神,發願救濟一切眾生,便能得到內心的安寧,與智慧、解脫相應;故發願學習觀世音慈悲救苦之菩薩心,在生活中力行自利利他的善願善行,實踐無私無我的菩薩行。

  您還在找尋幸福嗎?到中台禪寺所屬精舍精進禪修就對了!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