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淨•明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大學部二年級 見幅法師
每個人都在追求幸福,希望娶妻生子,兒孫滿堂;希望賺取百萬年薪;希望假期呼朋引伴爬山潛水、環遊世界……。但在家庭、事業、遊樂、忙碌之餘,這念心總是感到空虛。如何才能擁有和諧、光明、幸福的人生?戰國時代顏斶「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過著稱心如意的生活,因此,懂得運用禪的智慧,就能使人生光明、幸福。
靜慮自得 入佛行處
禪,即「佛之心」。修行就是要學佛的心。佛的心具足福德、智慧、慈悲、定力,因為一切福德、智慧、慈悲,皆由這念心所生。這念心安定、清明,則能啟發本具的智慧,產生種種神通妙用。因此,想要擁有幸福人生,先由定心、淨心、明心開始。
希望這念心安定,莫過於知足常樂。《佛遺教經》云:「知足之法,即是富樂安隱之處。」知足之人,不易隨外境所遷,常處安樂之中。例如某甲、某乙一同讀書學習,每於課堂後,某甲常因多學到一個新單字、一個新道理而歡喜,某乙卻常憂惱無法完全理解。同樣地認真用功,一學期過去了,某甲始終快樂、穩定地學習、成長;某乙卻始終在憂患得失的起伏中度過。佛言:「不知足者,雖富而貧;知足之人,雖貧而富。」若這念心作不了主,常為五欲所役使,便不得自在、安定。所以,將心收回來,心安定了,就能專注,不論讀書、事業,都能有所成就。
這念心安定了,進一步要「淨心」。佛法中最尊貴的,莫過於人人本具的這念清淨心。雖然人人本具,但常為貪、瞋、癡、慢、嫉妒等垃圾所蒙蔽,猶如寶鏡蒙塵,清淨的自性之光便難以顯現。透過「檢討反省」這帖良藥,能幫助我們於生活中,返照內心,清淨內心。《六祖壇經》云:「汝當一念自知非,自己靈光常顯現。」舉例來說,工作上企畫案被老板退件,一念無明起,認為:「老板總愛找我麻煩!」心便墮入黑暗;反之,若能檢討反省,了解原因,接受自己的不足,便能不被慢心、瞋心所役,而能提升思惟角度。所以,淨心能使清明的智慧現前,以此智慧來處理人際關係,釐清事情因果,就能處事圓融。
了達因緣 安住不動
定心、淨心,而後明心,就是了解自己、明白本具的清淨本性。這念心迷惑、顛倒了,無明煩惱就隨之而來。眾生執著有「我」,視一切為真實,所以就容易產生對立。然而,世間一切皆眾緣和合所生,不是個人所能主宰。試舉一例,電腦中一片小小的IC板,便來自科學園區中的眾多公司。由上游IC設計商、提供原料半導體材料商、設備商,乃得以製造,及至下游的封裝廠、組裝廠,每一個公司都有數百人、數千人在付出努力。所以,平時所用電腦中之一小IC板,即是來自十方眾緣的努力;每個人都是因緣法中的共同體,若無大眾,便無自己,更何來生產獲利?了達於此,得之於人者多,對於周遭的每個人便只有感恩,感恩三寶、感恩他人,故能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承當,真正體達因緣法中無我之理。
佛陀有一弟子須菩提,原本是一位脾氣暴躁之人,直至遇到佛陀,教以定心、淨心、明心的方法,改變了習性,而成為僧團中無諍之人;甚至有人罵他,他都能保持平靜。佛陀於靈鷲山說法時,須菩提思惟:「唯有見到自性,才是真正地見佛。」因而為佛陀所讚揚,也成為「解空第一」的弟子。
所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擁有一顆寧靜的心、清淨的心,有了定力、智慧,便有正確的人生觀。明瞭世間眾緣和合的道理,懷著知足、感恩的心,時常反省檢討,在生滅萬法之中,安住於這念最尊貴的清淨心,不但學業、事業成就,乃至於道業能夠成就,必將開創出光明、幸福的人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