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
 
本期主题:真幸福








即使拥有财富,却可能因为欲望、烦恼,
而感到空虚贫乏;
虽然日子清贫,也可以因为感恩、知足,
而活得充实丰盈。
幸福的质量,来自于心灵的饱满。
佛法告诉我们:“禅者,佛之心。”
体会清净心,幸福近在咫尺!

幸福的真义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大学部二年级 见倬法师

  什么是“幸福”?对贫穷的人来说,吃得饱、穿得暖、睡得着,就是幸福;对某些年轻人来说,享有五欲之乐、拥有新潮的手机、流行的衣物,以及吃喝玩乐的朋友,便是幸福;对老年人来说,子孙安康、一家和合、身体健康,便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感受不同,那么,究竟什么是“真幸福”?

时时自省身 处处是道场

  佛法告诉我们,要拥有幸福,首先心要安定。心定、心净、心明,便能看清事情的真相,不为外物所惑,知道人生应该遵循的方向。如何才能心定?透过禅修。什么是禅?“禅者,佛之心。”禅,便是当前这念如如不动的心。祖师云:“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时时刻刻这念心都要存在。儒家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也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禅,可分为祖师禅、如来禅。祖师禅便是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相信人人都有本具的佛性,在本具佛性上立定脚跟,妄想来任它来、妄想去任它去,坚住正念,随顺觉性,不随妄想起伏,时时保持自心的安定与清明。如来禅,属思惟修、渐修法门,如:五停心观、四念处观等。透过不断思惟其中的道理,转化、断除自己的烦恼、习气。

  而在日常生活中,最方便易行的莫过于“反省检讨”四字,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反省检讨,返照自心过失,除了不让心成为有漏,更可让自己迅速发现、进而改正自己的过错。《六祖坛经》云:“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如果懂得检讨反省,则生活中处处都是道场。

  对于个人来说,常自我反省,进一步改正自己,不论是人际关系或事业,都会有所增进。进一步,更能影响家庭。家人察觉了自己的改变,必定也会因此良善的影响而改变,犹如涟漪一般,逐渐扩大而影响整个社会。

修善如爱己 作恶自招苦

  佛陀时代的波斯匿王非常信奉佛陀所说的教法。一天,波斯匿王正在打坐时,心中起了疑问:“世间之人如何才是真正地爱自己?又如何会伤害自己呢?”波斯匿王如是思惟,便来到祇树给孤独园,向世尊请问大义。波斯匿王先道出自己所思惟的道理:“世尊,如果身口意三业都能遵循善法、远离恶法,是否就是爱惜自己?相反地,放任身口意业,做诸恶事,是否就是在伤害自己?”

  世尊听完波斯匿王所言,赞叹地说:“就如大王所说的一般,以恶行去危害他人,便会结下怨仇;恶心破坏自心的清净;恶言破坏自己的威德和诚信。因此,造作恶业所伤害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懂得爱自己的人,放下世人汲汲营营的五欲享乐,身口意常修善业,一心精进行道,看起来好像是有福不享、不懂得疼爱自己,实际上是真正看透了生死轮回之苦,了解一旦无常来临,无人相代,因此把握因缘,早日度脱苦海,登上觉岸。如此觉悟之人,才是真正懂得爱自己的人。”比丘们及波斯匿王听到佛陀开示,欢喜踊跃,信受奉行。

  世人汲营追求五欲之乐,以为是真正的幸福,其实不然。凡有形有相的东西,追求到了,终归变灭。唯有静下心来,返观自照,透过不断的反省检讨,去除妄想、执着,心定、心净、心明,远离烦恼的束缚,找到生命的本源,认识真正的自己,便是真正的幸福!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