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悟克勤禪師
文╱編輯部 圖╱見育法師
宋仁宗嘉祐八年,是動盪的宋朝時期中較為安定的一年。這年,四川省崇寧縣境內,出生了一位禪宗史上,無論思想、修持等方面皆對後人影響甚鉅的宗門巨擘──圓悟克勤禪師。
圓悟克勤禪師嗣於臨濟宗楊岐派門下,師承五祖法演禪師。當時在五祖的弟子中,有「三佛」:佛果圓悟克勤、佛鑒太平慧懃與佛眼龍門清遠,被譽為「叢林三傑」,世稱「演門二勤一眼」,其中尤以圓悟克勤禪師為首,其修持與德行,可見一斑。
出家訪道
圓悟禪師出家之前,由於家中世代崇儒,故年少時即對儒學深有所解。聰慧穎悟的圓悟禪師,不僅能日記千言,對於書中的義理更能融會貫通,並且身體力行。然而,儒家之道並不能滿足他對人生真理的探究。十八歲的某一天,圓悟禪師經過妙寂寺,見到寺中的佛像、佛經,忽然產生了似曾相識的感覺。當時,禪師即悵然感嘆道:「予殆過去沙門也!」返家後,便毅然決然辭別雙親,依止妙寂寺的自省大師,出家修行。
受具足戒後,圓悟禪師至四川成都跟隨敏行禪師學習經論。這段期間,一場大病,讓他痛切地體悟無常,並深刻地感受到,在佛法信解之外,更須實修實證,才能真正地出離生死。他說:「諸佛涅槃正路,不在文句中。欲以聲求色見,如釜羹投鼠矢污之。吾知其無以死矣。」遂棄去,由於希冀在義海的基礎上,獲得真正的解脫,克勤禪師的行履,邁向了禪門。
為參究向上一路,圓悟禪師先後參訪了真覺惟勝禪師、玉泉承皓禪師、金鑾信禪師、黃龍祖心禪師等大善知識,皆蒙讚歎為難得的大乘法器,晦堂禪師更讚歎:「將來臨濟宗的傳承,非汝莫屬!」
然而,來到五祖法演禪師住持的白雲山,無論圓悟禪師提出如何精闢的見解,機鋒峻利的法演禪師皆不予認可,辭窮理絕的圓悟禪師寡歡地離開了。臨走前,法演禪師語重心長地對他說:「你的悟性很高,且辯才無礙,但這些並不能抵擋生死。等你生了一場熱病,就會想到我了!」
不出所料,後來圓悟禪師在金山寺果真染上了熱病。此時,發現平日所學習的佛法,一點也用不上功,這才知道法演禪師的用意與苦心。病癒後,圓悟禪師便立刻回到法演禪師門下,以侍者的身分繼續參學。
開悟因緣
回到白雲山,約莫過了半個月,有一天,刑部使者前來向法演禪師請法。法演禪師以「頻呼小玉元無事,只要檀郎認得聲」一偈示之,而使者僅是唯唯諾諾地答「是」,無法會意。
使者離開後,一旁擔任侍者的圓悟禪師問法演禪師:「使者明白和尚的意思嗎?」法演禪師回答:「他只認得聲而已。」「但,不是說『只要檀郎認得聲』嗎?他既然已認得聲,為何又沒有悟?」圓悟禪師不解地再問。這時,法演禪師機鋒一轉:「什麼是祖師西來意?庭前柏樹子!」當下,圓悟禪師忽然有所省悟。
行至堂外,正巧看到一隻雞飛上欄杆,拍打翅膀,昂首長鳴。他自言自語道:「這難道不是『聲』嗎?」隨後立即回到房中,將自己的心境寫成一偈,呈給法演禪師:「金鴨香銷錦繡幃,笙歌叢裡醉扶歸;少年一段風流事,祇許佳人獨自知。」法演禪師見了此偈,歡喜地說:「佛祖大事,不是小根小器者所能通曉了悟,我為你感到歡喜!」並廣向山中的住眾稱讚:「我的侍者參得了禪了!」之後,圓悟禪師更被推為眾中上首,時常代法演禪師陞座說法。
弘法濟世
宋徽宗崇寧初年,圓悟禪師因母親年邁,歸鄉省親,後住持成都昭覺寺、湖南夾山寺、湘西道林寺等地。宰相張商英曾與禪師討論華嚴要旨,讚歎不已:「圓悟融通宗教若此,故使達者心悅而誠服,非宗說具通安能爾耶!」因而有「僧中管仲」之美譽。政和初年,圓悟禪師受賜紫袈裟,號「佛果禪師」。高宗並賜號「圓悟禪師」,對禪師極為禮遇,敬重有加。
禪師說法,應機接物,縱橫無礙,許多人聽師說法多感動泣下。住持天寧寺時,王公貴族、學者文士問道者絡繹不絕,常常酬答應接至深夜,客人離開了之後,又秉燭開卷,從不休息。弟子每每勸師珍重,禪師說:「吾佛以慈攝物,等觀一切。每認真若此,猶恐失之,況以顯晦易其心而刻薄蒞眾,豈沙門所為耶?」禪師的慈悲、心量若此,因此,在禪師住世主法的四十年中,沒有一個人毀犯其所定的規矩。
圓悟禪師曾開示後學:「參問要見性悟理,直下忘情絕照,胸襟蕩然,如癡似兀,不較得失,不爭勝劣,凡有順違,悉皆截斷,令不相續,悠久自然到無為無事處。纔有毫髮要無事,早是事生也。一波纔動眾波隨,豈有了期?它時死生到來腳忙手亂,只為不脫灑。但以此為確實,自然鬧市裡亦靜如水,豈憂己事不辦耶?」謂修行應離心意識,掃盡一切取捨揀擇,直徹心源,即得任運自在。
高宗紹興五年八月,圓悟禪師示微恙,跏趺而坐書偈:「已徹無功,不必留頌。聊爾應緣,珍重珍重。」投筆圓寂。荼毘得五色舍利無數,舌齒不壞,弟子們起塔供奉於昭覺寺之側,諡號「真覺禪師」,世壽七十有三,法臘五十有五,為南嶽下十四世,臨濟宗第十一世。嗣法弟子有大慧宗杲禪師、虎丘紹隆禪師等龍象七十五位。其中,虎丘禪師紹其法嗣,相傳不息。
禪師有《圓悟佛果禪師語錄》、《圓悟禪師心要》及《碧巖錄》流傳於世。其中,《碧巖錄》是禪師在昭覺寺等道場,講解雪竇重顯禪師《頌古百則》,並以善會禪師示其悟境之偈──「猿抱兒歸青嶂後,鳥啣花落碧巖前」中「碧巖」二字為名,世有「禪宗第一書」之讚譽。
隨著法脈的延續,隨著語錄的流傳,圓悟禪師的身教及言教,在經歷一千年後,依然風範長存,教化學人直截心源,親見本具家珍。參得祖師心要,便是「樹葉凋落,頭頭體露金風;海闊天高,處處月圓秋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