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願行
--上惟下覺大和尚開示
編輯部整理
佛教中有四大菩薩──觀音菩薩表慈悲、文殊菩薩表智慧、地藏菩薩表大願、普賢菩薩表大行。我們把四大菩薩的精神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不但自己得到利益,整個社會大眾也能得到利益,從這個角度來看,確確實實佛法與世間法沒有妨礙,互相融合,因此,要修行學佛、要成就佛道,也不離開這個世間。
建立弘誓 因行六度
在因地當中,依著四大菩薩的悲、智、願、行去努力。以觀音菩薩的慈悲,布施、關心大眾,體念一切眾生都是過去的親眷、一切眾生都有佛性、一切眾生皆當成佛,本著這樣慈悲平等的因心,來觀照一切眾生,視眾生猶如至親,「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這就是平等、慈悲,也是菩薩道的根本。有了慈悲心,還要有長遠心,否則禁不起逆境的考驗。要發長遠心,就要發大願,本著地藏菩薩度眾的大願,我們的慈悲心才能長遠。依著普賢菩薩的十大願行,將佛法落實在日常生活上,一步一腳印。最後,修一切善,不執著一切善,觀諸法空相,如《金剛經》所云:「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具足這個智慧,自己就是文殊菩薩。
《六祖壇經》云:「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佛法不在山林裡,也不在廟堂中,而是在世間。藉由念佛、誦經、禮懺,祈求佛菩薩加持我們,使自己消災免難、業障消除,這是一般人在表面上所了解的佛法。所謂「眾生歡喜,諸佛歡喜」,進一步把慈悲心布施給大眾、奉獻給大眾,讓每個人都歡喜,這念心自然而然入佛法界,得到十方諸佛與菩薩、龍天的護持。
佛經講「菩薩畏因,眾生畏果」,我們的心念非常重要,起心動念就是因,起善念是菩薩,起惡念就是眾生;真誠地發了成菩薩的心,當下就是菩薩。有些人認為:「自己怎麼可能當菩薩?被稱呼為菩薩,實在擔當不起。」菩薩是覺有情,儒家說「先知先覺,後知後覺,不知不覺」,如來是先知先覺,菩薩是後知後覺,凡夫花天酒地、吃喝玩樂,始終迷失於外在的種種境界,就是不知不覺的眾生。現在明白這些道理,努力實踐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波羅蜜,便是修菩薩行。
佛法當中,一是感應法門,一是方便法門,一個是究竟法門。究竟成道,證菩提、涅槃。什麼都不要求,反求自己,這才是成道的法門。求佛就是眾生,求己就是佛。往內求,不往外求。內求,求自己不打妄想,不造惡業,不起煩惱,不生我慢,要發慈悲心、平等心,要精進,這樣就屬於聖。菩薩知因識果,我們自己能夠知因、識果,自己就是菩薩;如果不知因、不識果,自己就是迷迷茫茫的眾生。
水清而靜 月現全體
眾生眼以色為食,耳以聲為食,鼻以香臭為食,身以觸塵為食,意根以法塵為食。佛菩薩是以「禪悅為食,法喜充滿」,什麼是法喜?聽經聞法時聽聞到微妙法門而歡喜不已,就是法喜;做善事時,心當中也充滿了喜悅,這就是法喜。打坐時這念心清淨了,不打妄想、不落昏沉,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達到絕對的境界,這念無為心現前了,就稱為一支好香,坐在這裡,一個鐘頭、兩個鐘頭……一剎那就過去了。為什麼?這念心達到絕對的境界,沒有時間、沒有空間,這就是我們的法身慧命,就是禪悅。
佛法是以心為根本,心要定、要淨、要明、要安,心要慈悲,心要空。什麼叫作空?空不是什麼都沒有,而是要把人我是非等煩惱化掉、空掉,心靜如止水,心明如淨鏡,這就是菩薩。因此,《六祖壇經》云:「明心號菩薩」,明白這個道理了,不要去求菩薩、拜菩薩,心定、心淨、心明,自己就是菩薩。
經云:「菩薩清涼月,常遊畢竟空,眾生心水淨,菩提影現中。」日常生活中要動也動得,靜也靜得。「動則萬善圓彰」,心只起善念,不起惡念;口只講佛法,不講壞話;身只做好事、佛事,不做壞事。「靜則一念不生」,打坐的時候,一念不生,要在這個地方用功。用上了,這一生就能成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