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入而不自得
文/中台女众佛教学院研究所一年级 见徇法师
曾经读过一则禅宗公案。宋代的白云守端禅师,曾参学杨岐方会禅师。有一天,杨岐禅师问:“听说你的师父茶陵郁和尚有一次过桥跌了一跤,当下有所省悟,作了一首偈子。你记得偈子的内容吗?”白云禅师回答:“记得。和尚的偈子是:‘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杨岐禅师听了之后,只是微笑不语,之后便走开了。白云禅师百思不得其解,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因此整夜辗转难眠。隔天一早,便请教禅师:“昨日为何笑而不语?”杨岐禅师并没有直接回答,只问了一个问题:“昨天,你是否看到在村子里表演的小丑?”禅师接着说:“你还不如他,小丑爱人笑,你却怕人笑。”白云禅师因此大悟。
计我我所 诸烦恼根
日常生活中,我们是否也常因为别人的眼神、表情或言语而心生挂碍,患得患失?人们都希望自己是最完美、优秀的,若得到正面赞赏,心中就欢喜;若听到批评,就陷入消极的自我否定。活在追逐外在肯定的人生,以自我为中心的执着,其实很苦。
每次诵持《心经》,内心就无比欢喜,向往着观自在菩萨的清净解脱,但是,为什么没有办法像菩萨一样自在、没有烦恼呢?透过佛法的道理,就能够找到苦的原因──其实是妄想、执着所造成,其中最大的执着,就是将这个身体当作实有,并认知为“我”的错误知见。从这个知见再衍生出──我所拥有的一切也是真实、永恒的妄想。所以,始终有一个“我”需要被肯定,这是“我的”能力、“我的”成就等,终日追求外物来巩固自我的世界。当逆境现前,失去曾经所拥有的,痛苦就产生了。
《心经》云:“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所谓“空”,不是空空洞洞,什么都没有,而是说明一切万事万物都是因缘和合所生,一旦因缘改变,原本所存在的现象,就跟着改变。以水为例,在不同温度之下,就有水、冰、蒸气三种不同的形态。因此,所有的现象只是暂时存在的假相,只是凡夫心粗,无法觉察细微的变化,并执着于眼前所见的身体和世界,是永恒、真实而不变的。
远离颠倒 毕竟解脱
透过修习无常观,可了解“五蕴皆空”的道理。人的身心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假合而成,这个看似坚固、真实的身体,在时间的推移之下,逐渐年老、生灭,仔细推敲,从婴儿渐渐长成为青年,到底哪一个身体是我呢?不只是身体,我们的感受、想法随时在变,在不知不觉的状态之下,千万个念头在狂奔与消逝当中,到底哪一个心念才是我呢?以空性的智慧,照破世间一切物质、心念为恒常不变的颠倒梦想,建立无常的知见,就不会坚固我执,而能停止向外的追逐。
佛陀开示“空”的道理,并不是消极的什么都不要,而是为了让众生从虚妄的执着中跳脱。当了达一切因缘和合,就能更积极运用智慧来建立良善的缘起,令沉溺于苦海的众生,踏上离苦得乐的解脱大道。菩萨正因明达空性,就不会产生“这是我的功德”等执着,以旷达、解脱的心境,大作梦中佛事。
“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进一步了知,在无常生灭中,有一个不生不灭的佛性,凡夫、圣人,乃至蠢动含灵皆有,平等不二,只是有迷悟之别,而能时时刻刻坚住正念,清楚明白,无论顺境、逆境,如如不动。回归不生不灭的定位点,就能看透瞬息万变的世间,超越成败、人我是非的相对境界。
《大学》云:“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肯定自他的佛性,就不会妄生计较、分别,而能以平等心、不动心来待人处事,远离颠倒梦想,达到究竟涅槃,令生命无处而不自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