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
 
本期主題:觀息•回到當下







  習於流轉於過去或未來的心念,讓人們活在虛幻的世界之中。

  觀息,是一把鑰匙,讓我們可以隨時隨地打開一扇門,回到覺醒的當下。

  如實地觀察呼吸,就能如實地照見內心,混亂與負面的心念將逐漸澄清、沉淨,轉為當下的清明與平和!



水靜自澄

文/見寅法師

  隨著文明演進,生命的採擷,從田園生活過渡到繽紛的工商酬席;我們的身心,由「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簡樸,逐漸埋沒在漫天的喧囂塵勞。現代人只能靠著頻繁的心識作用,來消化無止盡的聲色刺激。孰料心力的負擔,好比電腦的處理器(CPU),面對海量般的資訊而高速運算,終至壯烈地發熱、發燙。然而,電腦的耗損或可汰換、升級,但心力的過度耗損,能否汰舊換新呢?

遠離塵勞 回復清淨

  除了用藥物控制,人們用更多的娛樂來緩和心理的壓力,卻不知讓心力憔悴的關鍵,就在塵勞。吃太飽而身體沉重,是塵勞;看電視太久而眼澀,是塵勞;胡思亂想而心疲,也是塵勞。古代哲人老子早已提醒我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五光十色的聲光刺激,只能帶來一時的歡娛假相,卻徒令身心疲勞,一旦知覺麻木,就需要更多的刺激,有如水煮青蛙,最後被自己麻痺的感官所蒙蔽,反不見危身之災。人們不知苦樂感受都是自心的妄想、分別所生,如泡影一時幻滅,反熱衷追逐聲色情境,徒增心識疲勞,也衍生許多文明病。

  您是否也有這樣的問題呢?面對職場高度的競爭壓力,心力憔悴的狀況頻頻出現,情緒不穩、專注力衰竭、抗壓性降低?每當靜下來時,就開始胡思亂想,常致失眠與孤寂,總想有人陪著,哪怕開個電視、音響,只要有聲音就好。當身心早已習慣追逐塵境,生活就離不開感官覺受,一旦境界轉換,積習已深的身心就無法適應,頓成寂寥,失落與挫折感紛起,於是,這念心四處攀緣,卻無所適從。作不了主的心念,就如經上所說:「譬如狂象無鉤,猿猴得樹,騰躍踔躑,難可禁制。」心念的散亂,實是心靈健康的警訊。當人們開始體會情緒管理及心靈淨化已是現代生活中的重要價值與課題時,佛法對於身心問題的開導,以及禪修靜坐的助益,才開始受到各界的重視,蔚為風潮。

  要立刻回到當下的清明,並非一蹴可幾。許多人在最初學習禪修時,發現處於寧靜的環境下,妄想卻不斷湧現,坐立難安。其實,這就是我們的散亂心,只是平時掩蓋在聲色情想的感受當中,自己觀察不到。如何才能讓這喧囂、混濁的心水沉澱下來呢?所謂「釜底抽薪」,佛法常用止觀的方便法門,先遠離妄想,讓這念心靜下來,水靜自澄。特別是對治粗重的散亂、妄想時,常用「數息、觀息」二法門,藉由觀照自己的呼吸,放下心煩意亂之事,將心念收攝回來。

調身調息 靈明自現

  心如琴弦,弦太急則聲絕,弦太緩則不鳴,若急緩適中,則諸音普矣,故經云:「心若調適,道可得矣。」修行莫若善調身心,在回復清淨的過程,首先要「調身」。我們的色身浸淫在濁重的感官觸受,垢染已久,故利用清淨規律的生活作息,遠離塵境的刺激,慢慢覺得色身的負擔變輕了,精神也恢復過來。所謂「身安則道隆」,若塵勞負擔減輕,身體得到輕安,心中的靈明漸漸復原,就可以進一步「調息」。

  心念有多粗,氣息就有多粗。眾生常見呼吸不勻不順的問題,如喘相、風相、滯相,這就是身心的緊繃。心結揪成一團,也造成氣息凝滯,這時要練習放下,不要理會種種境界,放開得失牽掛,坦然隨它來去,如此氣息漸能調順,以至悠悠然然、綿綿密密、似有若無。調息的同時,也在「調心」,氣息調順了,心則能進一步沉靜下來。

  優波離尊者出家前為理髮師,當他為佛陀剃髮時,佛陀一步步提醒他,「入息稍太多」、「出息稍太多」,尊者反觀自己的出入息,透過調息來收攝自己粗重的心念,當下氣息調勻柔細,離諸妄念,證得禪定,身心清涼。

  天台教觀「六妙門」提到,攝念「調心」的過程,有「數、隨、止、觀、還、淨」六個階段。其中,數息是最初的下手處。透過專注於氣息長短,將氣息守得均勻,心更細時,就可以進一步觀察氣息的出入。這時專注氣息的出入,心不滯不緊,氣息亦不滯不緊,單純保持對氣息的注意力,漸漸地,妄想止住了,心就安定下來。心靜下來後,有如水清魚現,諸多的塵勞妄想、微細煩惱紛紛現起。導師 覺大和尚曾開示,一般人的心有四種狀態:妄想、昏沉、無聊、無記,這些都是心念作不了主之病,所以要保持心中清楚明白,不打瞌睡、不胡思亂想、不空洞地發呆,隨時警覺散亂的心念。一旦發覺,就是「覺察」;了知一切妄想皆生滅來去,幻化不實,就是「覺照」。把妄念的本質看破、看穿,不理會它,不隨一切妄想、分別,安住在能知的覺性上,這就是磨鍊這念心作主的功夫。所謂「青山元不動,浮雲自去來」,所有的紛擾與生滅終將息滅,唯有能知的覺性如如不動。能夠「覺悟」到本具清明的覺性,繼續在覺性上安住、保任,化除執著、煩惱,泯除能所對待的妄見,終得如實契入真心,回復清淨。

  當這念心回復清淨時,無處不自在。修行不僅是出家人的本分事,也是所有人生追求終須面對的生命課題。正因為當代的人們對於過多的聲色情境之苦有所警醒,反而容易從中抽離、反省,若能透過佛法的學習及禪修的實踐,體會到心念淨化的過程是如實可行,對生命的價值就有進一步的啟發與肯定。

  混濁的泥水,讓它靜下來,自然澄清。真心本具,只是被妄想、煩惱所遮蔽。因此,不迷就是悟,離妄即是真。許多人到處覓真求玄,但若捨棄了自己這念混濁的心水,何處能覓得清水?

  清水本來不離泥水,觀察到散亂心的同時,也從未離開自己本具靈明覺性的作用。原來真心不遠,就在我們當下一念。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