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静自澄
文/见寅法师
随着文明演进,生命的采撷,从田园生活过渡到缤纷的工商酬席;我们的身心,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简朴,逐渐埋没在漫天的喧嚣尘劳。现代人只能靠着频繁的心识作用,来消化无止尽的声色刺激。孰料心力的负担,好比电脑的处理器(CPU),面对海量般的资讯而高速运算,终至壮烈地发热、发烫。然而,电脑的耗损或可汰换、升级,但心力的过度耗损,能否汰旧换新呢?
远离尘劳 回复清净
除了用药物控制,人们用更多的娱乐来缓和心理的压力,却不知让心力憔悴的关键,就在尘劳。吃太饱而身体沉重,是尘劳;看电视太久而眼涩,是尘劳;胡思乱想而心疲,也是尘劳。古代哲人老子早已提醒我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五光十色的声光刺激,只能带来一时的欢娱假相,却徒令身心疲劳,一旦知觉麻木,就需要更多的刺激,有如水煮青蛙,最后被自己麻痹的感官所蒙蔽,反不见危身之灾。人们不知苦乐感受都是自心的妄想、分别所生,如泡影一时幻灭,反热衷追逐声色情境,徒增心识疲劳,也衍生许多文明病。
您是否也有这样的问题呢?面对职场高度的竞争压力,心力憔悴的状况频频出现,情绪不稳、专注力衰竭、抗压性降低?每当静下来时,就开始胡思乱想,常致失眠与孤寂,总想有人陪着,哪怕开个电视、音响,只要有声音就好。当身心早已习惯追逐尘境,生活就离不开感官觉受,一旦境界转换,积习已深的身心就无法适应,顿成寂寥,失落与挫折感纷起,于是,这念心四处攀缘,却无所适从。作不了主的心念,就如经上所说:“譬如狂象无钩,猿猴得树,腾跃踔踯,难可禁制。”心念的散乱,实是心灵健康的警讯。当人们开始体会情绪管理及心灵净化已是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价值与课题时,佛法对于身心问题的开导,以及禅修静坐的助益,才开始受到各界的重视,蔚为风潮。
要立刻回到当下的清明,并非一蹴可几。许多人在最初学习禅修时,发现处于宁静的环境下,妄想却不断涌现,坐立难安。其实,这就是我们的散乱心,只是平时掩盖在声色情想的感受当中,自己观察不到。如何才能让这喧嚣、混浊的心水沉淀下来呢?所谓“釜底抽薪”,佛法常用止观的方便法门,先远离妄想,让这念心静下来,水静自澄。特别是对治粗重的散乱、妄想时,常用“数息、观息”二法门,藉由观照自己的呼吸,放下心烦意乱之事,将心念收摄回来。
调身调息 灵明自现
心如琴弦,弦太急则声绝,弦太缓则不鸣,若急缓适中,则诸音普矣,故经云:“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修行莫若善调身心,在回复清净的过程,首先要“调身”。我们的色身浸淫在浊重的感官触受,垢染已久,故利用清净规律的生活作息,远离尘境的刺激,慢慢觉得色身的负担变轻了,精神也恢复过来。所谓“身安则道隆”,若尘劳负担减轻,身体得到轻安,心中的灵明渐渐复原,就可以进一步“调息”。
心念有多粗,气息就有多粗。众生常见呼吸不匀不顺的问题,如喘相、风相、滞相,这就是身心的紧绷。心结揪成一团,也造成气息凝滞,这时要练习放下,不要理会种种境界,放开得失牵挂,坦然随它来去,如此气息渐能调顺,以至悠悠然然、绵绵密密、似有若无。调息的同时,也在“调心”,气息调顺了,心则能进一步沉静下来。
优波离尊者出家前为理发师,当他为佛陀剃发时,佛陀一步步提醒他,“入息稍太多”、“出息稍太多”,尊者反观自己的出入息,透过调息来收摄自己粗重的心念,当下气息调匀柔细,离诸妄念,证得禅定,身心清凉。
天台教观“六妙门”提到,摄念“调心”的过程,有“数、随、止、观、还、净”六个阶段。其中,数息是最初的下手处。透过专注于气息长短,将气息守得均匀,心更细时,就可以进一步观察气息的出入。这时专注气息的出入,心不滞不紧,气息亦不滞不紧,单纯保持对气息的注意力,渐渐地,妄想止住了,心就安定下来。心静下来后,有如水清鱼现,诸多的尘劳妄想、微细烦恼纷纷现起。导师 上惟下觉大和尚曾开示,一般人的心有四种状态:妄想、昏沉、无聊、无记,这些都是心念作不了主之病,所以要保持心中清楚明白,不打瞌睡、不胡思乱想、不空洞地发呆,随时警觉散乱的心念。一旦发觉,就是“觉察”;了知一切妄想皆生灭来去,幻化不实,就是“觉照”。把妄念的本质看破、看穿,不理会它,不随一切妄想、分别,安住在能知的觉性上,这就是磨炼这念心作主的功夫。所谓“青山元不动,浮云自去来”,所有的纷扰与生灭终将息灭,唯有能知的觉性如如不动。能够“觉悟”到本具清明的觉性,继续在觉性上安住、保任,化除执着、烦恼,泯除能所对待的妄见,终得如实契入真心,回复清净。
当这念心回复清净时,无处不自在。修行不仅是出家人的本分事,也是所有人生追求终须面对的生命课题。正因为当代的人们对于过多的声色情境之苦有所警醒,反而容易从中抽离、反省,若能透过佛法的学习及禅修的实践,体会到心念净化的过程是如实可行,对生命的价值就有进一步的启发与肯定。
混浊的泥水,让它静下来,自然澄清。真心本具,只是被妄想、烦恼所遮蔽。因此,不迷就是悟,离妄即是真。许多人到处觅真求玄,但若舍弃了自己这念混浊的心水,何处能觅得清水?
清水本来不离泥水,观察到散乱心的同时,也从未离开自己本具灵明觉性的作用。原来真心不远,就在我们当下一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