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的法寶
文/普榮精舍禪修班學員 傳葵
現代社會有許多怪現象,令人憂心!孩童階段,出現很多小霸王,自主性強,服從性低,對父母予取予求;走在人行道上,孩子大搖大擺走在前頭,一邊喝著飲料或啃著雞排,父母在後面拿著書包亦步亦趨。青少年時期,許多孩子變成「低頭族」,不管等車、搭車,甚至走路、用餐,總是目不轉睛地盯著小螢幕;「夜貓族」更比比皆是,晚上十二點以後才是網路活動的開始,他們往往凌晨才就寢,第二天不到日上三竿是不起床的,如果要上課,人到了算是尊重老師,心和眼繼續休眠狀態。這時代真是父母難為、師長為難啊!
戒以規矩 定以攝心
追根溯源,整個社會的亂象在於人心的變異和染著,《佛說八大人覺經》云:「心是惡源,形為罪藪」,佛陀一言點出問題的根源。佛法也告訴我們,人人有本具的佛性、清淨心,因此,教養孩子應從「心」做起。從嬰孩時期開始,父母是第一位老師,一言一行都是孩子模仿和學習的對象。所以,要求孩子不要看電視,自己就要先關掉電視;要求孩子閱讀,自己就要養成閱讀的習慣。充滿良善的家庭就會薰修出良善的孩子,照顧孩子的心念是父母的責任。
佛法中的「三無漏學──戒、定、慧」,是修行學佛的重要基礎,應用在孩子的教養上,「戒」就是規矩,《孟子》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現在的孩子難教,最大原因就是太隨性而不懂規矩,所以為孩子訂定明確合理的規矩是很重要的,舉凡行住坐臥、應對進退,甚至休閒娛樂都有規矩,讓孩子從小就有依循的規範和方向;而父母則應以溫和的態度堅持執行定下的規矩,不因孩子撒嬌或吵鬧就心軟妥協,也不因過於疲累或一時愉悅而網開一面。
「定」就是自制力、自律性,猶如金鐘罩,照住清淨良善的心,讓孩子的心能夠作主,不為外境所擾,也不為聲色所惑,當周遭同學「迷網」、吃喝玩樂、追星追名牌時,他仍然可以安然自得,不受影響,這是面對充滿誘惑的社會最根本有效的方法。
過去,曾經帶過一個極度活潑、過動的班級,孩子話多、意見多,爭論更多。一上課,好些孩子身上像長了蟲似的,動個不停,玩筆、玩尺,連橡皮擦屑都可以拿來搓揉,所以必須不時中斷教學過程來提醒他們,科任老師也經常抱怨孩子不守秩序。於是,在每一節上課前,我先讓孩子靜坐一至三分鐘攝心,在觀息間,孩子呼吸平穩了,靜下來了,像一尊尊小菩薩。就這樣,一節、兩節、一天、兩天……到了下學期,孩子變得不一樣了!不僅上課節奏愈來愈流暢,科任老師不再告狀,還稱讚孩子守規矩,偶爾有突發狀況,只要說一聲:「老師要看看哪個小朋友的定力最好!」孩子就會立刻閉目端坐,非常有覺性!所以,讓孩子到精舍禪修,絕對比上才藝班更值得!
慧以善調 不離中道
教養是一門藝術,不是科學,它有一些原則和方法,但有時也需要一些彈性。佛陀以無邊的智慧,開八萬四千法門廣度眾生,我們教養孩子又豈能一成不變?佛陀更教導弟子學道應「急緩得中」,所以,教導孩子太急切了,會使孩子產生壓力,情緒反彈,甚至讓親子關係緊繃;太鬆了,孩子又會懈怠放逸,必須有點緊又不要太緊,有點鬆又不要太鬆,如佛法所說的「不即不離」,儒家講的「中庸之道」,其中端賴智慧拿捏、斟酌,才能讓這門藝術更臻圓滿。
佛法不離世間法,用佛法教養孩子是最究竟、最根本的,祈願所有孩子都能藉由佛法安住身心,得到真正的自在、安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