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本期主题:感受虚妄







一般人认为要“跟着感觉走”,但依种种感受而情绪起伏,却是造作业种,流浪生死。
佛法以真实的智慧,让我们了解感受的无常性、虚妄性,唯有“跟着觉性走”,才能真正地走向解脱自在的光明大道!



客尘

文/普善精舍护法会副会长 传昶

  “从来真是妄,今日妄皆真,但复本时性,更无一法新”,红尘扰攘中的芸芸众生,往往活在虚妄不实的世界里,时时在面对苦与乐,被“感觉”所牵绊,执着“我的”一切,不知何处才能觅得生命的真正意义。

心生则法生 法生则心生

  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等八苦境界,当时的“感觉”是这么地真实,刻骨铭心乃至永生难忘,但随着时光的流逝,再回顾过往,过去的真实感受到现在仍然相同吗?那时的“我”,是现在的“我”吗?

  古德云:“茫茫拨草去追寻,水阔山遥路更深”,过去的心情已不复再得,一切虚妄不实,放不下的,只是自己的执着。日常生活中,往往受喜、怒、哀、乐等情绪变化的左右,提不起也放不下,苦乐相随,烦恼悠悠。《佛说无常经》云:“大地及日月,时至皆归尽,未曾有一事,不被无常吞。”由此可见,山河大地都是生灭变异,不会永远存在,苦乐等感受也并非固着不变,如六祖大师所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切境界皆由心生,要想真正跳脱种种虚妄不实的感受,最好的良方就是佛法。

  学佛前,生活上的乐受是每天除了上班就是与亲友相聚喝茶、聊天,直到月亮升起、星星眨起眼睛,才拖着整日的尘劳回家,或者出外郊游踏青、山中啖野食,自认人生的快乐不过如此。如今回首来时路,父母离去,亲人分散,过去种种一去不复返,那些“真实”的生活已然成为“虚妄”,当时所“执着”的亲情、友情,以及种种的快乐、痛苦,如飘渺云烟,抓也抓不住。

随流认得性 无喜亦无忧

  学佛后,生命的意义才真正开始。平日除了公司之外就是精舍,除了在精舍上禅修班外,在法师的鼓励和护念下,把握各种因缘,成就福德资粮,学习各项执事,学长、悦众、司仪、心灯、照客……样样都能承担。然而,稍不注意,这念心又失去觉性,这些乐受的背后又产生另一种苦。虽然精进发心不断付出,却仍然用着以往的习气来处理事情,不懂得如何与他人分享及成就他人,不了解什么才是真正无我的菩萨道,不知“停、听、看”,倒果为因,往往检讨他人、宽待自己,并被种种虚妄的名相、功德计量所迷惑,割舍不下执事名分的执着爱恋,因而产生种种的苦。

  有佛法,就有办法解决人生的苦。有一天,听到法师开示:“所有的境界都是自己内心造作出来的,不是别人给你的。”这句话如同棒喝,敲开我的心扉。所谓“鞭索人牛尽属空,碧天辽阔信难通”,原来自己每一天身上都背着布袋,里面装满“虚妄”到处游走,不知“歇”下来,此时终于明白“放下虚妄”,就是勇敢面对问题,时时反观这念心在哪里?随着长期的发心和薰修,渐能体会“内心不起,外境不生,但凡有相,不是本真”的道理,苦乐相随,时时自照,真正地以法为乐。

  一路走来跌跌撞撞,吃了不少苦头,受了不少自认为的委屈,然而,这条路确实是人生最光明的康庄大道。学会了面对自己、接受自己、改变自己,突破修行的障碍,便能看到佛法的真实与可贵。

  在导师 觉大和尚的悲心愿力下,不断开辟福田予四众弟子广修福德。自己除了在精舍发心,也常回到山上发心,加入佛国巡礼第一线的义工行列,在来来去去的参访游客中,更能体悟谁是“客”、谁是“尘”?什么是虚妄、什么是真实?藉由事相上的努力,期望在修行这条路上更加精进,道业早成!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