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人不如求己
文/中台女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一年級 見疇法師
宋孝宗詣一寺參拜,在巡訪當中有惑不解,請靈隱寺豁堂遠禪師為其釋疑:「眾生有難念觀音名號,求觀音菩薩救苦,可我見觀音聖像手捻念珠,究竟是念什麼、求什麼呢?」禪師回答:「菩薩是告訴世人,求人不如求己啊!」
隨欲求 緣起流轉三界
娑婆眾生處於三界當中的欲界,因不知向內返照,只知向外求索攀緣,才會相應此法界。所謂「愛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極樂」,因愛念執取外在種種,有念有求,進而產生種種苦惱,攀緣想妄深厚濁纏,由此始終輪迴不休。其煩惱之主因,正是有求之念無法停歇而造成。回想吾人自童蒙時期至鶴髮之齡,在眼耳鼻舌身意對六塵境時,無時不希望萬事萬物朝自己希求的方向進行,妄認一切塵境為實有,因此有求之心也遍一切處,從財富、名利、感情、飲食、睡眠到娛樂……皆希望順從己意,所求如願。
然而世事多變,豈能盡如己意?故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萬物運轉之軌則,是隨個人業報因緣而定,一切有其前因後果,並非心中執求即可獲得,還須視福德、助緣、心念等眾多條件是否具足。一般人不解此理,故有「求不得苦」。更甚者,為求取心中想達到的目標,不計後果蒙蔽理智,做出種種違背因果之事,往往因強摘未熟之果,令己身未受樂而先嘗苦,現世受累,來世受報。其理何在?眼前的求不得,是福德未具足;為求得而設心謀算,是造業損福,如同存款不足又另行支出,欲購得的物品尚未得手,卻因負債而先受百般折磨。
事實上,要能真正事事如意,必須先懂得無求。佛法中的無求,並非放棄一切、拋下責任,而是不朝錯誤的方向追求,不以自私為己的心念為出發點;遇境之時,向內反省自己有過之處、失敗之因,亦即「不向外求」而「反求諸己」,正如禪師所說:「求人不如求己。」小人求諸人,君子求諸己,若只為個人而處處向外攀緣、計較分別,求不得,必定會萬般苦惱;求得了,亦將衍生更多私心貪念,念念不捨,久而久之,必會變得胸中無半寸寬厚、心中無半點慈悲。
求諸己 為大我而無我
由此檢視自己的目標,若是因心正確且目標正當,那麼無求亦不礙有求,從根本上必能達到,其方向有二:一是充實自己的品德、學問,使自身的修養、知識、器度,都能符合所欲達到的目標,如孔子所云:「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再者,必須削減不良習性與負面思考,因為一個人縱使有再豐厚的條件與良機,也極可能被性格中的某一缺陷所摧毀。
因此,要達到正確的目標,二者必須兼行,因為充實品德學問、端厚內心善念,能令自身福報增長,所謂「厚德載福」,唯厚德者能受多福,無德而欲服眾必定自傷。再者,削減不良習性,就能令內心清淨,所謂「改過必生智慧」,日久行之,業消智朗、障盡福崇,自然能夠所求如願。
進一步來看,能不隨舊有的習性、不增長貪瞋癡等煩惱,我執必定減少,所作所為自然不為己求,具足品德,清高有節,一旦將長期固著於自身的焦點鬆開,就能真正見到他人的苦痛與需求,慈悲柔軟之心必定生起無礙,乃至於發起願為眾生求無上道、轉凡成聖之道念,此即更高的無求智慧──不為己求,為眾生求。釋迦牟尼佛未成道時常云:「不得求於未來世報,唯求出世無上菩提。」六祖大師亦曾云:「唯求作佛,不求餘物。」如此志求無上菩提之心,無量廣大的慈悲,更是無求中的真無求,不再是為了小我而汲汲營營,而是為了大我而無我。
佛法不離世間法,當一個人能真正運用無求的智慧,向內求而不向外求、為大我而不為小我,必能為社會、國家求得更安定的發展,能為大眾求得更高的精神層次,乃至有朝一日能為無量眾生求得真正安隱解脫之處。因為在無我利人的當下,心不再被欲望綑綁,不再被諸根所牽,心中坦然無所憂畏,常生功德,則能觸事有餘而無不足;又因不與人爭,故天下無人能與之爭,一切具足。如此自利利他,終究能覺行圓滿,與一切有情同登覺岸,共成菩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