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本期主題:無求的快樂







外在的一切,難填欲望的無底洞。
所謂「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
真正的富足,不在於擁有很多,而是因為所求不多。
無求,是一種超脫、是一種淡泊、是一種態度。
不在追求中貧乏一生,而要在無求中擁抱富足和快樂,
體會心靈的遼闊與自在!



知足則安 無欲則剛

文/中台男眾佛教學院研究所二年級 見諶法師

  過去,孔子每到一個國家,必定聽聞這個國家的政事,子禽於是問子貢說:「夫子是自己求來的呢?還是人君自己願意告訴夫子?」子貢回答得很有興味:「夫子有溫、良、恭、儉、讓五種美德,所以到每一個國家必定與聞這個國家的政事,夫子想知道政事,原本就不是求來的,如果要說是求來的話,那也和別人的求有所不同吧!」

淡泊名利以養志

  這段對話被記錄在《論語.學而》中,正說明了孔子立身處世不是從情緒與欲念出發,而是來自於道德修養的體現──「不忮不求,何用不臧?」能夠不憤恨、不貪求,那麼有什麼事是不美好的呢?聖人用心如鏡,世間上的功名利祿,不過是過眼雲煙。如果富貴是可以追求的,那就是執鞭駕車這種低賤的事,我也願意充當;如果不是的話,還不如安貧樂道,處之泰然。這是聖人所閃現的靈光智慧。

  凡人大都有所追求,不外乎是功名利祿、美色華屋,而這些追求的背後,常常是為人欲所驅使。人習於貪欲,所以日逐月奔,聲色疲勞,真所謂「不憚驅馳,投泥自溺」。所以佛經上說:「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眾生追逐聲色犬馬,以苦為樂,不知五欲之樂,正是痛苦的根源。

  東晉時的石崇,可以說是富甲一方,黃金美玉充其戶,奇珍異寶實其庫,焚膏巨燭,立於東廁,華服珍饈,美妾如雲,敢與帝王比其富貴,驕奢豪侈,終為自己招來殺身之禍。歷史上的這種例子比比皆是,是智耶?不智耶?

  然而,世間人普遍認為追求功名富貴、揚名立萬,正是人生之目的,何以如此便是不智,而無求才是智慧?事實上,「無求」是一種生命的態度與價值觀,更是一種知見。當我們過慣了聲色犬馬、朱門繡戶的生活,面對生命的徬徨時,才驚覺人生的價值還有比追求名利更高的目標。

知足無欲天地寬

  中國有一句俗話說:「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無求品自高。」「無求」代表一種與世無爭、心無貪饜、不強求的智慧。無求無爭,所以才能不為物役,超然物外,隨緣自在,生命的靈性之美,方得透顯。反之,有求便有爭,心陷於人我是非,利益紛擾糾葛,即使富如石崇,五聲五色,令人目炫心盲,沉溺欲海,無有出日。

  佛經云:「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所以,欲得無求,應常知足;能知足,則不與世爭;不與人爭,更不與自己的欲望爭。而知足首在無欲,顏回一簞食,一瓢飲,人不堪其憂,但是顏回卻甘之如飴。無欲則無諂曲以求,反而能離境拔群,寵辱不能易其志,帝力不能折其腰。

  南朝陶弘景隱居華陽,梁武帝數度召請而不至,便寫了一封信問他:「山中何所有,卿何戀而不返?」陶弘景不忍再拂帝意,便提筆寫下一首詩送給梁武帝,詩中說:「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無欲之人,不辱其身,不降其志,故能成其剛。

  因此,知足則安,無欲則剛。人的生命正在這種不執持的無求之下,成其高尚的品格,捨棄了紅塵的物欲,成就了性靈的灑脫。人生的境界,就像是天上的白雲任卷任舒,山中的花草謝光自開,無為而無所不為,這是無求的真精神,也是真智慧。

  古德云:「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心中的真性就如手中的青秧,胸中虛靈而能含容萬物,當我們勤於播種時,一低頭,水映青天,映射的反而是開闊的自在。只因不在境上生心,故能無拘無束,不忮不求。原來心的清淨,雖在塵而不染,即是道的本質。如果能了解此理,退步並不是真的退步,遠路也不一定是真正的遠,無欲無求,海闊天空。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