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本期主題:恰到好處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選擇,不時在考驗著自己,如何取得人事物的最佳平衡?

  佛法告訴我們「處中得道」,儒家亦強調「中庸」之道。中則不偏,不偏則事無不平、人無不和。恰到好處的智慧,是人生第一等學問!



當工作也是執事時

文/普豐精舍護法會執行秘書、研經班學員 傳印

  學佛前習氣太重,自詡行事認真、負責,面對工作積極完成,凡事要求盡善盡美,因此頗受上司肯定。但相對而來的任務,常超出自己的負荷,加上得失心重、不善委婉溝通,因此,每當遇事繁雜、難解時,總不能保持平靜,心起煩惱。

善惡不住方脫俗

  初初修學佛法,接觸到止觀法門,如獲至寶,心裡真是欣喜若狂。每日晚間總與同修靜坐一支香,久而久之,不知不覺間心境漸能保持清涼,不似以往容易躁進。再者,努力落實教理、福德、禪定「三環一體」的原則,使得長年來對於生老病死、煩惱執著諸多不明的疑團,逐漸解開,體會到唯有在因地上努力去惡修善,才能享有美好的果實。

  接領護法會執事後,在執行的過程中,法師們總會抽絲剝繭、開示分析,讓我們了解事理因果,甚至防範於未然。由於自己根器愚鈍,每在乍聽之時不能理解,常於事後方知法師的用心,目的都是要我們破除我執、訓練心志──一件事情要事理圓滿,不論現行表相而論影響層面、不看一時而看深遠、不問自身而問眾生……心要更加細微,成就大眾,不計個人,因此,心量更加廣大,氣度也更加恢弘。同樣是做事,在領執事後,讓我有著更進一步的體認。

  「順情之處,純見其善。以善攝惡,俱作善解,故名顛倒。違情之處,純見其惡。以惡攝善,皆作惡解,故名顛倒。」在禪修課程中,住持法師引用經偈,明白告訴我們眾生在順逆之中的顛倒何在。釋尊在菩提樹下大徹大悟言:「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自證得。」善哉斯言!一切煩惱不正是在我善、你惡,我大、你小,我聰明、你愚蠢……種種比較對立中而起,再由分別起執著妄想,引發各種煩惱,才會終日惶惶不安!

諸法如幻性本真

  不久前,公司合作的廠商不配合提送原始資料電子檔,也不辦理原應處理之後續計算資料,反而要求我方自行處理,不料主管也不協助解決,反而要求我一筆筆重新輸入,以進行後續計算……面對種種不合理的要求,頓時,〈達磨二入四行觀〉「體冤進道」的經文浮現腦海。計算結果後,由於廠商疏漏故金額短少,應再配合繳回,此時卻遭到廠商與主管的共同質疑,我心平氣和地加以解釋,主管再度詳閱,總算了解。

  回顧以前,總覺自己擇善固執,只要理上站得住,堅守本分與職責,不需要趨炎附勢,且可據理力爭。嚴格執行固然是好,但常常弄僵氣氛,也得罪了許多人,長年累月結下不少惡緣。此次因緣,竟能把心靜下來,讓自己從爭論的處境中抽離出來,自我觀照,並心平氣和地說明,真是跟從前的我不太一樣。雖然改變只有一點點,但深切地感受到:學佛修行真好!

  薰修久了,對於「諸法緣起,緣起性空」之理稍有了解,好的境界有如好夢,對於善報、順境樂在其中,夢醒了自然什麼都沒有;惡的境界一如惡夢,縱然夢中痛苦不堪,惡報受完了,終究是空。對於所接觸的人事物,不論是善人、惡人,是批評、是稱讚,是順境、是逆境……「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逐漸能以平常心對待,不落兩邊。

  遇事繁忙時,靜下來觀照,即能處之泰然、條理分明,了解事物的形式本質,再釜底抽薪地從根本去解決,少走了冤枉路,行事更有效率,不致事倍功半;也了解從前的諸多不滿和不如意,都是心境上的問題,從心外去追逐他人的肯定、讚歎,從爭論中去獲取他人的認可,證明自己的觀點、作法是對的……現在看來,這一切不過是緣木求魚、徒增煩惱而已。

  至於在工作心態上,不再如以往汲汲營營,處事不再有如急驚風,遇事氣定神閒,盡心完成,完成後立即放下,不再患得患失,加之遵守中台四箴行──「對上以敬、對下以慈、對人以和、對事以真」,在職場上,更能游刃有餘,周圍的人都能感受到我的真誠與熱心,氣氛較以往更和諧,與上司、廠商、同事間的相處更加融洽。

  感恩導師 覺大和尚廣傳心法,普度眾生。此生能親近正法道場、諸善知識,結識如許同參道友,應是累劫的福報緣分,若不珍惜把握、精進用功,豈不枉費這一遭!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