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本期主题:恰到好处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选择,不时在考验着自己,如何取得人事物的最佳平衡?

  佛法告诉我们“处中得道”,儒家亦强调“中庸”之道。中则不偏,不偏则事无不平、人无不和。恰到好处的智慧,是人生第一等学问!



当工作也是执事时

文/普丰精舍护法会执行秘书、研经班学员 传印

  学佛前习气太重,自诩行事认真、负责,面对工作积极完成,凡事要求尽善尽美,因此颇受上司肯定。但相对而来的任务,常超出自己的负荷,加上得失心重、不善委婉沟通,因此,每当遇事繁杂、难解时,总不能保持平静,心起烦恼。

善恶不住方脱俗

  初初修学佛法,接触到止观法门,如获至宝,心里真是欣喜若狂。每日晚间总与同修静坐一支香,久而久之,不知不觉间心境渐能保持清凉,不似以往容易躁进。再者,努力落实教理、福德、禅定“三环一体”的原则,使得长年来对于生老病死、烦恼执着诸多不明的疑团,逐渐解开,体会到唯有在因地上努力去恶修善,才能享有美好的果实。

  接领护法会执事后,在执行的过程中,法师们总会抽丝剥茧、开示分析,让我们了解事理因果,甚至防范于未然。由于自己根器愚钝,每在乍听之时不能理解,常于事后方知法师的用心,目的都是要我们破除我执、训练心志──一件事情要事理圆满,不论现行表相而论影响层面、不看一时而看深远、不问自身而问众生……心要更加细微,成就大众,不计个人,因此,心量更加广大,气度也更加恢弘。同样是做事,在领执事后,让我有着更进一步的体认。

  “顺情之处,纯见其善。以善摄恶,俱作善解,故名颠倒。违情之处,纯见其恶。以恶摄善,皆作恶解,故名颠倒。”在禅修课程中,住持法师引用经偈,明白告诉我们众生在顺逆之中的颠倒何在。释尊在菩提树下大彻大悟言:“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自证得。”善哉斯言!一切烦恼不正是在我善、你恶,我大、你小,我聪明、你愚蠢……种种比较对立中而起,再由分别起执着妄想,引发各种烦恼,才会终日惶惶不安!

诸法如幻性本真

  不久前,公司合作的厂商不配合提送原始资料电子档,也不办理原应处理之后续计算资料,反而要求我方自行处理,不料主管也不协助解决,反而要求我一笔笔重新输入,以进行后续计算……面对种种不合理的要求,顿时,〈达磨二入四行观〉“体冤进道”的经文浮现脑海。计算结果后,由于厂商疏漏故金额短少,应再配合缴回,此时却遭到厂商与主管的共同质疑,我心平气和地加以解释,主管再度详阅,总算了解。

  回顾以前,总觉自己择善固执,只要理上站得住,坚守本分与职责,不需要趋炎附势,且可据理力争。严格执行固然是好,但常常弄僵气氛,也得罪了许多人,长年累月结下不少恶缘。此次因缘,竟能把心静下来,让自己从争论的处境中抽离出来,自我观照,并心平气和地说明,真是跟从前的我不太一样。虽然改变只有一点点,但深切地感受到:学佛修行真好!

  薰修久了,对于“诸法缘起,缘起性空”之理稍有了解,好的境界有如好梦,对于善报、顺境乐在其中,梦醒了自然什么都没有;恶的境界一如恶梦,纵然梦中痛苦不堪,恶报受完了,终究是空。对于所接触的人事物,不论是善人、恶人,是批评、是称赞,是顺境、是逆境……“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逐渐能以平常心对待,不落两边。

  遇事繁忙时,静下来观照,即能处之泰然、条理分明,了解事物的形式本质,再釜底抽薪地从根本去解决,少走了冤枉路,行事更有效率,不致事倍功半;也了解从前的诸多不满和不如意,都是心境上的问题,从心外去追逐他人的肯定、赞叹,从争论中去获取他人的认可,证明自己的观点、作法是对的……现在看来,这一切不过是缘木求鱼、徒增烦恼而已。

  至于在工作心态上,不再如以往汲汲营营,处事不再有如急惊风,遇事气定神闲,尽心完成,完成后立即放下,不再患得患失,加之遵守中台四箴行──“对上以敬、对下以慈、对人以和、对事以真”,在职场上,更能游刃有余,周围的人都能感受到我的真诚与热心,气氛较以往更和谐,与上司、厂商、同事间的相处更加融洽。

  感恩导师 觉大和尚广传心法,普度众生。此生能亲近正法道场、诸善知识,结识如许同参道友,应是累劫的福报缘分,若不珍惜把握、精进用功,岂不枉费这一遭!



单元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