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本期主題:恰到好處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選擇,不時在考驗著自己,如何取得人事物的最佳平衡?

  佛法告訴我們「處中得道」,儒家亦強調「中庸」之道。中則不偏,不偏則事無不平、人無不和。恰到好處的智慧,是人生第一等學問!



入道要門

文/見筵法師

  《菜根譚》云:「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澹泊是高風,太枯則無以濟人利物。」無論做什麼事情,都不能趨於極端、偏向一邊。過與不及,不僅無法將事情做得圓滿,甚至會讓既有的優點,成為圓滿的障礙。恰如其分的行事智慧,就是中道。常行中道,不管處在什麼地方、做任何事情,都能無入而不自得。

調五事 具方便

  修行學佛也是如此,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懈怠。假使過於勇猛精進,身體過度疲憊,就容易起煩惱,不但與道不相應,可能還會退失道心。相反地,假使太懈怠,一日暴之,十日寒之,道也不可能現前。所以,行持要適得其中,處中才能得道。

  修行要有所成就,也要善於調適身心,掌握中道的智慧,在日常生活上從五個方面下手──調食令不飢不飽,調眠令不節不恣,調身令不寬不急,調息令不澀不滑,調心令不沉不浮。五事調和得當,道業自然日有所益。首先要調飲食:飲食能夠資養色身,所謂「藉假修真」、「身安道隆」,飲食調和得當,使我們能憑藉這個色身來修道。假使吃得過多,容易使氣息急促,心地閉塞,而產生懈怠;如果吃得太少,身弱力虛,精神不足,心就容易鬱悶。因此,佛陀告訴我們:「人當自繫念,每食知節量,是則諸受薄,安消而保壽」。

  其次,要善調睡眠。睡得過多,精神易於昏昧,心念提不起來;睡得過少,則有礙身體健康。所以,住在道場中,就要依據道場的規矩來用功,該養息的時間就要養息,該上殿時就要上殿。睡眠調和得好,常令覺性現前,自然容易與道相應。第三,要懂得調身,行住坐臥要具足四威儀,動作不可太粗、太急,也不能太放逸。將舉止調得不寬不急,心就容易定下來。

  第四,要注意調息。讓呼吸能夠自然、調和,出入綿綿,若存若亡。呼吸的聲音不可過大,或有喘氣、滯塞的情形。呼吸調得好,精神就容易穩定,心念就容易集中,身體也會覺得舒適。最後,要知道調心。讓心沉浮寬急得所,不可太沉,太沉就容易昏沉;太浮動,就易攀緣外境,隨順習氣,定不下來;太寬,心容易散漫,無法集中注意力;太急,則身心不得安穩,身體也容易產生疾病。

  假使能夠調和食、眠、身、息、心五事,日用中保持這念心的平靜、安定,進一步,遠離明暗、動靜等相對境界,達到絕對的境界,就能契悟中道實相。找到此一活水源頭,就掌握了不生不滅的真生命,而能化有限的生命為無窮的永恆。

離二邊 得其中

  佛陀的弟子二十億耳因為精進用功修行卻無法契入道果,退失道心,想要還俗為在家居士來護持佛法。佛陀知道此事,便以彈琴調弦的譬喻來開導他,並告訴他:「心若調適,道可得矣!於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惱;意若生惱,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淨安樂,道不失矣。」二十億耳聽了佛陀的開示後,善調身心,不久就得證聖果。由此可知,太精進或太懈怠,都是偏向一邊,不是中道。孔子說:「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過與不及,是中道無法實行的主要原因,唯有調整行為上的偏差,常處於中,不生不滅的大道就會現前。

  《信心銘》云:「至道無難,唯嫌揀擇,但莫憎愛,洞然明白。」禪宗三祖僧璨大師以其個人修證告訴我們,只要願意放下揀擇分別、憎愛取捨,自然能夠契悟無上大道。修行當時時以中道來檢視自己的行為,進而超越世間所有相對的兩邊,以中道為安身立命的定位點,菩提大道自在當下。



單元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