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灭场的宁静
文/见寅法师
几千年来,中外的苦行寒林,始终前仆后继。人们追求真理,挑战极限,有人裸形涂灰以为天然,有人隐居山林乞接天听。在恒河上、在楚江畔,圣灵的水流过人间,人们敬之、畏之,却依然茫然追寻:“道在哪里?”有人在这片苦林中站了起来,颤微微地离开了苦执,一碗乳糜滋润了身心,也恢复了生机。“紧绷的弦易断,其声必绝;松弛的弦易废,诸音不谐。”路过吟游诗人的歌声,不经意于当来觉者的耳中,化成了千古玄音。菩提树下的生机,不在身心的缓和,而在对苦有了真正体认。苦在那里?苦在过与不及。
离于两边见中道
人间的种种二元对待,就是过与不及。只要有美,就有丑,好和丑就是一种相对的假相。故世人以小苦为乐,然而,快乐的下一刻,即成失去之苦。苦与乐,孰为太过?孰为不及?如此说来,再严苛的苦行,相对于炼狱之苦,仍名安逸。若执苦行以为是真,则恶道众生岂非因受苦而超凡入圣?苦行林中的行者,企图在磨尽肉体的知觉之时,想一并磨去生命的苦难,却始终摆脱不了心中一个叫作苦的影。
《大乘起信论》云:“犹如迷人,依方故迷,若离于方,则无有迷。”心中有了主观的价值判断,就免不了“过与不及”的问题。真不立,妄本空,求真、求妄,一样都是苦执。只要心中有求,就有预设立场;若不能知足常乐,则不管走到哪里,都有不足之憾。例如,饥饿之时,以饱餐为满足;过饱之时,悔于贪心过量。吃多吃少,无非是苦,苦在不知足之心。有一则寓言说道,有人沿路拾捡果子,一心只想挑大,挑到最后,只能就地捡一颗小的充饥。因为有比较之心,才有得失之苦。故经云:“有求皆苦,无求即乐。”有得有失,正是两边苦果;两边不住,即是中道。不应在境界上追寻,求出来的中道皆是生灭之相;心若不执于境,就能法住法位,春花秋月,各表风情。
千江映现千江月
对境无求,不代表待人处事没有准则。世间技艺的追求,如:面包要烤得刚刚好、书法的笔墨挥洒要刚刚好……法法都要到位,事相上的中道,就是要“对事以真”。譬如调弦,每根弦的特性不同,要顺着因缘的特性,松紧到位,才能将声音的特色表现出来。但重点是,要先放下自己的好恶,才能倾听到琴弦的原音,唯有正直地观察事物的本质,方能契合因缘法性。
世间上的一切成就,皆从因缘法中生。因地上要正确,从善缘上来成就,因缘具足,就能实现恰到好处的果实。例如,对农人来说,及时雨很重要,过早则溺,太晚则枯,瓜果的收成,重点就在于“适得其时”。能够不偏不倚,就能从因缘果报的法则上,掌握诸法生起的特性,成就诸事业。因缘法是俗谛;心中无着是真谛;这念心任运其中,于一切相无不自在,就能圆融豁达、自在无碍,这就是自性的中道。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中道由心,非关尘境。几千年前的星空,就已流露着如是真理的璀灿。佛陀看见满天繁星,心中平静如许,能知的这念心,竟是如此不可思议。一切星辰连同黑暗,平等地映现在直观的心中,没有分别、比较,没有得失、追求,心境坦然如大地,无着如虚空,对这念真心的肯定,凡圣等一。是时,树影婆娑,皆是菩提;尼连河的禅水,寂灭场的宁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