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
 
本期主題:恰到好處的智慧







  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選擇,不時在考驗著自己,如何取得人事物的最佳平衡?

  佛法告訴我們「處中得道」,儒家亦強調「中庸」之道。中則不偏,不偏則事無不平、人無不和。恰到好處的智慧,是人生第一等學問!



執兩用中

文/見諶法師

  世間上的事物,都有一體兩面,如果立足於事物的本質來看,本來就沒有好與壞之分,但是隨著意識分別,致使善惡標準不一,生滅變異。人在面臨這些會變動的、沒有常性的情境,經常進退失據。如何才能恰如其分,拿捏得恰到好處,而無過與不及,在在考驗我們的智慧。

因時制宜 因勢利導

  《論語》中孔子說:「可與言而不與之言」,這是「失人」,當進而不進,錯失良機;「不可與言而與言」,這是「失言」,唐突而不合時宜,因而自取其辱。說明了假使沒有認清時、地等因素,就容易造成「失人」與「失言」等過失。「失人」與「失言」的原因,就是沒有掌握恰到好處的關鍵。因此,一切事物都有它的「節度」,沒有認清事物發生的時節因緣,自然無法有效地達到預期的標準。所以,孔子也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意即天下一切事物沒有一定的標準,只有依據當下的因緣,以合理、合適的標準去做事情,因時制宜,與時俱進。過與不及,都不合乎中庸之道。

  「恰到好處」是一種理性的處事哲學,不增不減,分寸得中。正如醫者對症,針砭藥石,性溢或過猛,非但無益,而適足以害生;反之,不足或偏方,則病者不見起色,徒延誤於治時。又如名師掌廚,錯綜五味,調和鼎鼐,酸鹼相應,火候得中,增之則太濃,減之則太淡。如果以守舊因循的態度去對待變化的事物,不知與時俱進,忖度變通,好事亦會變成壞事。

不偏為中 不易為庸

  歷史上有名的王安石變法,究其原因,在於用人不當,操之切急,論人論時,都沒有掌握到因地制宜、因時制變的原則,矯枉適足以過正,本來一套富國強兵的善政,在宋代黨爭之下成了一縷歷史的歎息。《中庸》云:「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時中」可以看作是掌握「時節因緣」的智慧。然而,依時節因緣而處事,並不意味著中庸之道是妥協或折中主義。一般人錯解中道之義,認為是隨波逐流,沒有原則,甚至是「牆頭草,隨風倒」。若依此解,是把中庸之道庸俗化。中道是不依於「過」,也不依於「不及」,扣其兩端而用之。所謂「中不偏,庸不易」,「中」是不偏不倚之意,即超越過與不及,也超越善惡、超越相對的二元對立;「庸」是不變的至理,是中道的大用。

  「勇」是三達德之一,過激就是「魯莽」,不及就是「懦弱」。就勇來說,既不是魯莽,更非懦弱,而是心志的堅毅之氣、不淫不移不屈的力量,所以「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者」不為智者所認同;相對地,「舍我其誰,雖千萬人吾往矣」,才是勇的真義。孔子曾對子路說:「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聽到這句話心生歡喜,這時孔子就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對於不能裁度事理的好勇之人,不知合於時節因緣,是勇而無當的。只有認識自己,才能達到自我節制,使所作所為恰如其分;也只有理解別人,才能正確地對待外境的變化,從而得到內心的平衡。所以,取得事物的最佳化,不住兩邊,不執兩邊,才是常行於中道。



單元首頁